教科版(2017秋) 三年级上册3.5 观测风 核心素养目标教案(PDF版表格式含反思)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教科版(2017秋) 三年级上册3.5 观测风 核心素养目标教案(PDF版表格式含反思)

资源简介

第5课时
观测风
课型
观察探究课
课时
1
风是比较难观测的事物。教材中通过观察风吹动旗子的状态来估计风速,把风速分为
无风、微风和大风三个等级,这样的方法符合学生的能力。确定风向也是困难的,需要教师
学情分析
进行详细指导:风向指的是风吹来的方向,风向可以用八个方位描述。“蒲福风力等级表”比
较复杂,不要求所有的学生都能掌握并使用。
科学观念

认识到可以借助自然界中事物的变化来感知风。
*知道风可以用风向和风速来描述。
科学思维
核心素养
*在户外观测活动中,能借助多种观测方式分析并推断出风向和风速。
目标
探究实践
*制作简易小风旗,用自制的小风旗测量风向和风速,并记录观察结果。
态度责任
*认识到先进的、专业的工具能帮助我们更精确地观测风向和风速。
重点
学会制作风旗,并利用风旗来判断风向和风速。
教学重难点
难点
能够借助工具来观测风向和风速。
教师准备
教学课件、演示视频等。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
小红布、订书机、硬纸板、硬吸管、剪刀、大头针、实验记录单等。
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指导
设计意图
1.播放一段台风肆虐的视颜。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视频中的
这些现象是什么引起的吗?
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关于
预设:是台风引起的。
风的前概念,便于开展后
2.追问:那我们是怎么知道风的存在的呢?(可以通过看大树在
一、聚焦
面的教学过程。学生们
摇摆、小旗在飘展、树叶在飞扬等自然现象知道风的存在)
(3分钟)
根据已有的知识,已经能
3.提问:既然我们能通过自然现象看到风的存在,那我们可以怎
够大致说出风有大小和
样描述风呢?说一说你的想法。
方向等特征。
4.聚焦课题:今天我们就一起走出教室,观测一下风的特征吧!
(板书课题)
活动一:利用地面物体的变化来判断风。
1.说一说:风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我们应该如何去测量和描述呢?
二、探索
(可以利用地面物体来判断)
(25分钟)
2.用课件展示一些风吹动烟、树枝、风旗的情况(视颗或图片),引
导学生说一说这些风的特点。
教学过程
师生活动指导
设计意图
3.师生小结利用地面物体判断风的方法:看烟囱上的烟是否垂直;
大树是否在摇摆;国旗有没有飘动;晾晒的衣服是否飘动等。
活动二:制作一面小风旗。
1.出示自制的小风旗,介绍小风旗是用来测量风向与风速的简
单装置。
2.用课件展示制作小风旗的实验材料,谈话:这些都是制作小风
观测风的活动必须在室
旗的材料,我们可以利用这些材料自制一个简易的工具来测
外,实际观测更加复杂
量风的大小和方向。
(因为风速和风向通常不
二、探索
3.学生观看制作指导视频。
稳定),教师需要细心地
4.分发实验材料,小组合作完成制作一面简易小风旗。
指导,帮助学生完成观测
活动三:用小风旗观测风速和风向。
任务。
1,介绍测量风向的方法以及8个方位图。强调:风向是风吹来的
方向。
2.介绍测量风速等级的方法。风旗不动:无风,0级;风旗微动:
微风,1级;风旗展开飘动:大风,2级。
3.到操场上观察风旗2分钟,记录风向和风速。
1.利用地面物体或风旗,如何判断风的大小和方向?
预设:根据风旗的飘动方向判断风向,根据风旗的展开情况来
判断风的大小。看烟肉的烟是直的还是弯的,可以判断风向,
知道观测风的方法有多
三、研讨
看弯曲角度可以判断风的大小。
种,感受风的方向和大小
(8分钟)
2.对比分析,每个小组的观测结果相同吗?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
无时无刻都是在变化的。
差异呢?
解释:风的方向和大小无时无刻都是在变化的。
1.用课件展示风向标的图片,并讲解风向标的制作过程。
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制
四、拓展
2.布置任务:每个人课后制作一个风向标,比较风向标与小风旗
作风向标,体验各种工具
(4分钟)
在观测风时有什么不同。
的不同。
观测风
板书设计
风向
风速
(风吹来的方向)
(风的大小)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就是让学生们学会测量和描述风的大小和方向。我们可以通过台风现象来引入,
激发学生们继续深究风的热情和兴趣。在课堂活动中,先引导学生们从地面的物体现象来观测风,了解课
外知识,加深对风的认识。还有在观测风的活动中,强调风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提出想要更精确地测量风
的大小和方向,可以借助专业的工具来进行。同时气象学家已经为我们把风力分为13个等级,我们可以
依据蒲福风力等级表来判断风力等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