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专题四 面对科技进步的伦理引导[考点展示]1.科技发展与观念更新;2.现代科技的伦理准则:生命科技发展的伦理问题;3.网络科技运用的伦理问题。核心考点一 科技发展与观念更新1.科技发展对人类道德观念的影响(1)科技活动扩展了人们的活动空间,创造出新的道德生活内容;科技活动要求人们发扬科学精神,而科学精神本身就是人类崇高的美德。(2)科技越发展,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越突出、作用越重要,对传统道德的冲击也越强烈,反映在伦理观念上的冲突就越尖锐。2.科技伦理产生的必要性(1)现代科技的发展和运用,决不是与价值无关的问题。如何把握科技发展方向和运用现代科技成果,是一个事关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也是同伦理观念密切相关的问题。(2)为了消除盲目运用科技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使科技成果真正造福于广大人民,面对科技发展与社会伦理价值体系的冲突,科技伦理应运而生。其根本目的是使科技发展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使科技运用符合人民的根本利益。动态发布 命题特点2008山东高考·37 高考往往结合科学的重大发现和技术的重大发明及其应用等,考查科技进步与观念更新的关系。命题点 科技进步对道德的影响典例1 (2008·山东高考)自古以来,每一次科学的重大发现和技术的重大发明及其应用,对人类社会的发展都产生了重大影响。(1)科技进步对道德的发展有哪些积极作用?(2)有人认为“科学上能做到的,就不应禁止”。请从科技伦理的角度谈谈你的认识。答案 (1)①科技进步涵养着人们的科学精神,而科学精神本身就是人类崇高的美德。②科技进步涵养着人们的道德情操,促使道德观念发生积极的变化。③科技进步拓宽了道德调整的领域,创造出新的道德生活内容。(2)①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运用是一个与价值、伦理密切相关的问题。科技活动必须遵守无害原则并与人类的福祉相结合。②科学上能做到、又符合人类根本利益和科技伦理基本原则的,就不应当禁止;只顾跟前利益、局部利益,可能导致人类灾难的,即使科学上能做到,也必须禁止。解析 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但也会在一定条件下危害人类的利益,所以要具体分析,不能认为科学上能做到的,就不应该禁止,这就涉及到第(2)问中的现代科技伦理的基本原则。1.最近几十年,全世界范围内正在围绕着“干细胞”研究展开一场大论战。许多科学家认为,采取自人类胚胎的干细胞,若能进行深入研究,不仅能促成科学进步,对人类本身的福祉也大有好处。因为,干细胞研究能带来医学进步,也可能根治一些绝症,如地中海贫血症。也有许多人认为,由于干细胞源于人类胚胎,涉及人类的生命尊严,采集干细胞是不道德的,因为人的生命没有得到珍重,人的胚胎也是生命的一种形式。英国宣布人类与动物细胞混合起来制造胚胎(人兽混合体干细胞)并用于医学研究原则上可以开展,曾在世界范围引起了争论,焦点在于是否会导致半人兽怪物的诞生,从而颠覆人与动物之间的界限。(1)科技的发展及成果应用给人类带来了怎样的影响?(2)谈谈应如何处理科技成果运用与传统伦理道德之间的冲突?答案 (1)影响:①引发了生产力的巨大进步和社会的深刻变革。科学发现是人类探索自然和社会奥秘的结晶。它为技术发明和应用源源不断地提供新知识、新方法。技术创新和应用是科学发现和产业革命之间的桥梁和纽带。②科技进步与创新也是促进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科技发展深刻地影响着社会关系,也丰富着人们的精神世界。③在造福于人类的同时,现代科学技术运用中的问题也凸显出来,既表现为自然生态和人类自身的发展中出现了新的隐患;又表现为安全形势和社会和谐的维护面临着新的挑战。(2)建议:应正确处理好科技成果与传统伦理道德的关系。一方面,以科学促进伦理的变革,使伦理更好地适应科学和时代的需要,建立健全科技伦理体系。另一方面,为了消除盲目运用科技所带来的负面影响,科技伦理应针对科学研究、技术发明和应用过程中的伦理道德问题,致力于使科技发展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使科技运用符合人民的根本利益。解析 科学的发展及成果应用给社会带来的影响有利也有弊,要树立全面的观点,辩证地分析。然后结合材料,从两个层次来回答如何处理科技成果应用与传统伦理道德之间的冲突。核心考点二 现代科技伦理原则和科学精神1.确立现代科技伦理基本原则的原因科技成果层出不穷,而道德观念相对稳定,这使人们常常面临两难选择:一是一些可能产生深远影响的新科技,在运用中会带来各种伦理问题;二是如果禁止这些新科技,则可能丧失发展的机遇。为了使科技成果的运用始终符合人类福祉,构筑科技进步的道德轨道,需要确立现代科技伦理的基本原则。2.现代科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1)要深刻理解科技工作的意义,将对自然奥秘的探索与人类的福祉相结合。只有使自己成为一个热爱人民、为社会谋福利的创造者,才能真正担负起重大的社会责任。(2)要从整体利益出发,从长远利益出发。如果只顾眼前,可能导致人类的灾难。(3)必须遵守无害原则,无损于自然环境和人类的存在与发展。科学研究和应用的每一环节都应坚持。因此,科学工作者的职业伦理规范应以社会责任为核心内容:要把对自然奥秘的探索与人类的福祉结合起来,不能损坏自然环境和人类的存在与发展,不能局限于眼前利益和局部利益而导致人类的灾难。3.比较生命科技、网络科技、科学技术面临的问题及应信守的伦理原则内容项目 面临的难题 信守的伦理原则生命科技 ①器官移植是否合理②人伦关系的混乱③是否危及人类及其他生物的生存 ①尊重人的生命的原则②公正原则③自主原则④安全原则网络科技 ①网络安全问题②网络自由的滥用问题③隐私权的保护问题 ①尊重他人知识产权②保护公民个人隐私③维护网络安全,不得伤害他人和有损于社会④不利用网络非法谋取不正当商业利益科学技术 发展科技的目的不同,会提出不同的伦理原则②运用科技成果的态度不同,会寻求不同的伦理原则作支撑③如何处理科技成果的运用与传统伦理的冲突 ①把对自然奥秘的探索与人类的福祉相结合的原则②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相结合的原则③无害原则4.科学精神的具体内容、最基本的要求、弘扬科学精神的主要意义(1)具体内容①在价值观上,科技工作者的科学精神,体现为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奉献社会的博大情怀和崇高情操。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祖国;科学研究没有禁区,但科学家有社会责任。②在思维方式上,科技工作者的科学精神,体现在科技活动中探索、怀疑、实证、理性四个不可分割的方面。具有科学精神的思维方式,决不迷信权威,永远以事实为依据。③在行为准则上,科技工作者的科学精神,表现为良好的职业道德。互相尊重、虚心、谦让、协作等行为准则,成为体现现代科学精神的重要美德。(2)最基本的要求科学精神的内涵很丰富,最基本的要求是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为真理而献身。(3)重要意义①弘扬科学精神,对全民族、全社会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具有根本性和基础性的作用。②弘扬科学精神有利于增强科技工作者的社会责任感,使科技发展和运用始终符合人类福祉。动态发布 命题特点2011海南高考·282008山东高考·37 高考常以一些时政材料为背景,或具体考查生命伦理、网络伦理、科技伦理,或考查弘扬科学精神。命题点 弘扬科学精神典例2 (2011·海南高考)阅读材料,完成下面问题。某著名大学根据科学技术整体化发展对创新人才的要求,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改变以前本科毕业设计“一人一题,一个导师”的个体培养模式,实行团队合作培养模式。按照这一新的培养模式,不同专业的应届毕业生组成若干个研究小组,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工程项目的设计、分析、样机制作等工作,集体完成一篇项目总结报告并进行论文答辩。结合材料和科技伦理的有关知识,说明该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对于培养学生科学精神的作用。答案 该模式为不同专业学生相互合作、共同探索提供了平台,适应了现代科学研究的要求,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培养协作精神。鼓励学生大胆怀疑、勇于探索、敢于创新,有利于培养学生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精神。2.2012年9月,一则美国试验项目曾让湖南儿童食用转基因大米的消息引发了“黄金大米”风波。“黄金大米”事件引发了人们对“转基因食品安全”的思考。质疑者认为转基因食品对于人的健康具有潜在的风险,从长远来看,转基因大米造成的单一作物耕作可能严重威胁到环境和粮食安全,它的推广可能会加剧儿童的营养不良问题。(1)质疑者的观点凸显了现代科技运用中的什么问题?(2)转基因技术的研发应该遵循哪些伦理要求?答案 (1)自然生态和人类自身的发展出现新的隐患。(2)①应遵循安全原则。转基因技术的目的是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增进生命健康,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任何集体和个人都不得把转基因技术当作谋取私利的工具和损害人类生命的手段。②必须遵循无害原则,即无损于自然环境和人类的存在与发展。不能损害人,是转基因技术最起码的道德要求。③必须遵循科学精神的要求。转基因技术的研发者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④必须承担更大的社会责任。对于转基因技术的发展方向和成果的应用,研发者要科学地预见其可能带来的社会后果。1.2012年7月6日至7日,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在北京举行。从历史规律看,每一次科技革命的星火,都将推动新产业革命初露端倪。那么在未来数十年里,一场以新能源、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相互融合的科技革命,也终将对全球产业结构、生产工具、劳动者素质等生产力要素和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想观念产生新的革命性变化。(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科技进步给人类带来的积极作用。(2)现代科技的发展和运用事关经济社会发展,也与伦理观念密切相关。运用所学知识说明我们应如何应对科技成果的运用与传统伦理的冲突。答案 (1)①科技进步是生产力发展的强大动力,也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它在极大地改变世界面貌,深刻地影响社会关系的同时,也不断丰富着人们的精神世界。②它深化了人们对自然、社会和人自身的认识,涵养着人们的科学精神。③它在促使道德观念发生积极变化、拓宽道德调整领域的过程中,涵养着人们的道德情操。(2)①运用科技伦理,解决科技发展与社会伦理价值体系之间的冲突,消除盲目运用科技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使科技成果真正造福于广大人民。②运用科技伦理,解决科学研究、技术发明和应用过程中的伦理道德问题,使科技发展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使科技运用符合人民的根本利益。2.2011年9月2日联大召开非正式会议纪念“禁止核试验国际日”。联大主席戴斯在会上发言时表示,核试验与核武器对人类的健康和安全以及地球环境都构成威胁,国际社会必须重视这一问题,并尽快采取行动让《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生效,以早日实现无核武世界的目标。戴斯指出,在整个20世纪,核试验被用来打造军事实力。冷战时期,基于核威慑的逻辑,许多国家为推进核技术,在地上、地下和水下开展了许多次核试验,给人类和地球带来了威胁。核试验产生的沉降物引发疾病,毒害食物链,污染水源和生态环境,这些影响一直持续到今天。(1)国际社会为什么要尽快采取行动让《全面禁止核试验条约》生效?(2)我们应该如何正确运用核技术?答案 (1)核技术在造福人类的同时,在运用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如核辐射对环境的污染、核废料的处理等。核技术威力极大,运用在军事方面,对整个世界具有威慑作用;如果被不理解或恶意运用,足以灭绝人类自身。(2)科学技术的成果可以造福人类,也可以危害人类。核技术运用在医学领域和建设核电站等方面,可以服务与造福人类,缓解能源危机,但是如果用于制造核武器,则会危害人类和地球的存在。因此应当理性对待核技术,和平利用核能;充分开发的同时,要加强管理。尤其要加强国际合作,防止核武器扩散威胁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科技发展的认识,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解答本题时,要注意一分为二地看问题,同时与材料结合起来分析。3.社交网络的快速发展给互联网建设和运用带来了新的重要机遇,也给我国开展舆论引导、规范网络传播秩序带来了新挑战。目前,我国社交网络上传播谣言和虚假信息,拜金炫富、低俗恶搞,攻击谩骂、网络暴力等现象时常出现,给企业、个人和社会带来负面影响,损害了人们对社交网络的信任。因此,我们要与时俱进、大胆探索,推动社交网络健康发展。(1)根据材料,说明社交网络的发展带来了哪些伦理问题。(2)你认为应如何推动社交网络健康发展?答案 (1)网络安全问题、网络自由的滥用问题、隐私权的保护问题。(2)①国家要运用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加强对社交网络的监管;要加强道德建设,提高网民的道德水平。②网络服务的提供者和管理者要增强自律意识,提高社会责任感,自觉遵守网络伦理原则,不做有损于他人和社会的事情。③网民要提高辨析能力,自爱自律,自觉抵制网络诱惑,不制作、传播不良信息,做健康社交网络的维护者。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自20世纪70年代基因重组技术获得重大突破以来,人们呈现出兴奋与焦虑交织的复杂情绪。转基因技术用到粮食作物上可以增产,但也可能影响身体健康。材料二 2012年2月21日,国务院法制办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法(征求意见稿)》指出,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在主要粮食品种上应用转基因技术。这充分尊重了公众的知情权和表达权。(1)如何理解人们对转基因技术“呈现出兴奋与焦虑交织的复杂情绪”?(2)谈谈我国粮食法对转基因技术的规定体现了哪些生命伦理的原则?答案 (1)①转基因技术是人类改造自然的一项巨大成就,对于增加粮食产量、满足多种生活需求、拯救濒危动物和植物等具有重要作用。②转基因技术可能会引发许多伦理难题。如破坏现有的生态平衡;对食物安全造成潜在的影响,从而影响到人体健康;基因武器若用于战争,后果更是不可想象。(2)①坚持尊重人的生命的原则。人的生命具有至高无上的价值,发展转基因技术应保证人的健康和人类的生命安全。②坚持自主的原则。公众应该对转基因技术及转基因食品拥有充分的知情权。③坚持安全原则。利用转基因技术的目的是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增进生命健康,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利用这一技术应考虑到对生态平衡和食物安全带来的影响。解析 第(1)问解答要根据“兴奋和焦虑”关键信息,调动科技发展是柄双刃剑的知识,结合材料分析。第(2)问要从材料中归纳出生命伦理原则,做到观点统率材料。5.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李静海认为,剽窃、造假等学术不端行为会影响公众对科学的信心,阻碍科学发展,影响社会公德的培育。令人担心的是,被寄予厚望的青年科技工作者更是成为“重灾区”。中国科协所作的“科技工作者状况调查”表明:超过六成的科技工作者认为科研道德水平下降;超过五成的研究生认为“青年科技工作者是违背科研道德与诚信最严重的群体”。科技部部长万钢在第十二届中国科协年会开幕式上指出,对于学术造假和学术腐败等行为,要采取“零容忍”态度,从严惩治处理。运用公民道德与伦理常识的知识,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认识。答案 (1)学术造假、学术不端行为严重违背科学精神,背离了科技工作者的社会责任,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恶化科研风气,既不利于国家科技创新,更不利于良好社会风气和社会公德的培养,因此必须对学术造假和学术腐败等行为采取“零容忍”态度,从严惩治处理。(2)科技工作者要自觉弘扬科学精神,要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奉献社会,在努力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使自己成为一个热爱人民,为社会谋福利的创造者;要在科技活动中探索、怀疑、实证,不迷信权威,永远以事实为依据;科技工作者要有很好的职业道德,团结合作,求真务实,开拓创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