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三章 物态变化第二节 熔化和凝固 第二课时一、学习目标1、能说出晶体和非晶体的特点;2、能从图像上找到熔点或凝固点;3、掌握熔化和凝固的应用;二、学习的重点及难点重点:晶体和非晶体的特点;难点:物态变化中吸放热的应用;三、学习过程(一)导学预习1.晶体除熔化时有一定的温度,晶体在熔化时的温度叫做 ,在凝固时的温度叫做 。2. 晶体熔化时的条件是: , 。(二)探究学习探究一:晶体和非晶体的异同点晶 体 非 晶 体物质举例熔点和凝固点 ______(选填 有或无) ______(选填 有或无)熔化过程 吸收热量,温度 吸收热量,温度凝固过程 热量,温度 热量,温度熔化条件 吸收热量熔点的应用:阅读课本第56页小资料,完成下列问题(1)用铝做的容器能否装铁水? 。(2)我国东北有的地区温度会降到-40℃一下,这个地区能用水银温度计测气温吗? ,能用酒精温度计吗? 。探究二:熔化吸热凝固放热的应用熔化吸热:用冰保鲜食物、用冰块给发烧的病人冷敷进行物理降温;凝固放热:在冬天,地窖里太冷会引起一些蔬菜受冻,放上几桶水,水结冰时放热防止蔬菜受冻;(三)因材达标1.下列物质中全都是晶体的是( )A.铁、食盐、松香 B.萘、冰、铝C.金、海波、石蜡 D.冰、石英、玻璃2.海波的熔点为48 ℃,那么48 ℃的海波处于( )A.固态 B.液态C.固液共存态 D.以上三种都有可能3.某种晶体熔液温度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所示。试分析:(1)这是熔化图像还是凝固图像? ;(2)这种晶体的熔点是多少? ;(3)这种物质固态时是什么名称? ;(4)固液共存的时间有几分钟? (四)巩固练习夯实基础1. 关于晶体和非晶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晶体和非晶体都有固定的熔点B.晶体和非晶体吸收热量时都可能变成液体C.晶体和非晶体熔化时都要吸收热量且温度保持不变D.晶体和非晶体熔化时都要先变软,然后变成黏稠体,最后变成液体2.下列物质属于晶体的是( ) A.沥青 B.冰 C.玻璃 D.石蜡3.关于物质的熔化和凝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各种固体都有一定的熔点B.晶体在熔化时要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C.各种晶体的熔点都相同,且都大于凝固点D.非晶体在凝固时要吸收热量,温度不断上升4.右图是某种物质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该图象描述的过程可能是( )A.蜡的熔化 B.海波的熔化C.水的凝固 D.玻璃的凝固5.将装有碎冰的试管插入装有冰粒的烧杯中间,然后用酒精灯给烧杯加热,当烧杯中的冰熔化一半时,试管中的冰( )A.没有熔化 B.熔化一半C.熔化少于一半 D.熔化超过一半能力提升6.如图所示,由冰的熔化曲线可知( )A.冰是非晶体B.冰的熔点为0 ℃C.冰的熔化过程经历了5 minD.冰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持续升高7. 冬天的一场大雪,给交通运输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为了使雪很快熔化,常常看见洒水车在路面上洒盐水,这是因为( )A.盐水从雪中吸热 B.盐水使雪的熔点降低C.盐水使雪的温度升高到0 ℃而熔化 D.盐水起化学作用8. 如果把相同质量0 ℃的水和0 ℃的冰分别放入菜窖里,使菜窖降温,其效果( )A.用0 ℃的冰好 B.用0 ℃的水好C.都一样 D.无法确定9. 火山爆发时往往会有岩浆涌出。如图所示,从火山口涌出的岩浆是由多种物质成分组成的液体,在流淌过程中不断降温,就会按下列顺序先后在火山口________(写出一种物态变化名称)形成一系列的矿物:橄榄石—辉石—角闪石—黑云母—正长石—白云母—石英。由此可以判断出这些矿物的熔点依次________(选填“升高”或“降低”)。(一)1 熔点;凝固点;2 达到熔点;继续吸热;(二)探究一 冰、海波、各种金属;蜡、松香、玻璃、沥青;有;无;不变;升高;放出;不变;放出;降低;达到熔点;继续吸热;不能;不能;能;(三)1 B;2 D;3 凝固;0℃;冰;4分钟;(四)1 B;2 B;3B;4 B;5 A;6 C;7 B;8 A;9 凝固;降低;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