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二单元 绘画中的色彩第二课 奏响色彩的旋律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初步了解色彩的色相对比、明度对比和纯度对比,能够掌握色彩的基本知识。2、技能目标:对比与调和之间相互依存的规律。3、情感目标:能够运用已知的色彩知识分析、评价美术作品,增强研究色彩的视觉规律的学习观念,提高发现各种色彩美的能力。教学重点、难点:能够养成主动观察与分析生活中各种色彩现象关系的学习意识,培养对绘画色彩的探究意识,提高学习美术的兴趣。教学准备:多媒体设备、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色彩的基本知识,导入:色彩的三要素:色彩相貌-色相 色彩深浅-明度 色彩纯灰-纯度学生电子调色训练,教师总结提示:色彩的三要素是电子调色的三个关键。活动一:ppt展示几幅绘画作品,提问:(1)画面中主要有哪几种色彩的色相?(2)哪一幅画的明度对比更强烈?(3)不同纯度的作品给人怎样的感受?小结:色相、纯度、明度三要素是色彩旋律的主角。二、学习新课:1、色彩的对比(1)教师运用色相环介绍色彩之间的关系。(2)色彩对比的种类:色相对比、明度对比以及纯度对比、补色对比、同类色对比等。活动二:展示几组色彩,让学生分辨每组色彩分别哪种对比?课内探究:色彩对比在绘画作品中的作用思考:米勒的作品用低纯度色,梵高的作品用高纯度色,高纯度和低纯度的绘画作品对于表现主题有什么帮助?学生回答,教师总结:绘画中色彩对比的强与弱是根据作品表现主题与意图来选择或确定的。2、色彩的调和色彩的调和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色彩,按一定的方法组合在一起,以求达到和谐愉悦的效果。色彩调和的方法:(1)降低色彩的纯度;(2)加入过渡色,如黑、白、灰、金、银等;(3)改变色彩的面积大小;(4)运用邻近色或类似色。活动三:展示家居色彩和绘画色彩,让学生分辨色彩调和的方法。小结:对比与调和之间是相互依存的关系。三、 总结延伸:年龄、性格与家居中的色彩本节课通过了解色彩的基本知识,认识色彩对比与调和的基本规律,色彩的旋律美取决于色彩中对比与调和的适度,希望今天的课能给同学们以后的生活带来启示和帮助,逐步形成追求色彩和谐美的审美意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