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安徽蒙城汇贤中学自主学习型物理导学案姓名 班级 日期 主备人:刘墉§课题 2.1我们怎样听见声音【学习目标】1、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发生的。2、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3、了解回声现象及人耳听到声音的过程。【新课学习】知识点一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1、用手摸着自己的喉部,张嘴发出“啊”;2、找一个扬声器,在纸盆内放些撕碎的小纸片,接通电路后,观察纸片的情况;通过观察上述现象,你可以得出:声音是由物体 产生的。物体的 停止,声音就停止了。思考:电视里面唱评书的先生在唱之前用手按锣面,就是要锣面的 停止,锣声停止,使自已唱的声音更清晰,不然两个声音混在一起,含糊不清了。3、人说话、唱歌是喉咙里的 振动发声的,蚱蜢用脚摩擦翅膀来“唱歌”的。把正在 的物体叫做声源。知识点二 声音是怎样传播的?1、我们能够听到老师上课的声音,说明: 能够传声。2、将两个石块放入盛有水的水槽中,并相互敲击。我们能够听到石块敲击的声音吗? 。说明: 。3、一位同学用筷子敲打桌脚,另一位同学能够听到筷子敲打桌脚的声音。如果这位同学用耳朵紧贴桌面,他还能听到声音吗? 。说明: 。4、仔细观察教材中图2—6所示的实验。在这个过程中抽气机慢慢抽出瓶中空气,你听到的铃声发生什么变化?说明: 不能传声。小结:声音的传播需要 ,(包括 、 和 ),不能传声。5、阅读课文内容并观察图2—4可以知道,振动的物体会使邻近的空气形成疏密相间的波动向四周传播,这就是声波,因此,声音在空气中是以 的形式传播的。知识点三 声音在各种介质中传播的速度相同吗?阅读课本P27~29,回答: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的快慢是 。一般来说,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 ,在气体中的 。在常温下,声音在15℃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 。在同种介质中,声速还跟 、 有关。知识点四 人怎样听见声音外界的声音经过 传到 ,引起 振动,再传到 ,最后传到大脑。想一想:1、百米赛跑时,如果终点计时员听到发令枪响才按表计时,这样的计时方法正确吗?为什么?2、著名音乐家贝多芬晚年失聪,他是怎样听见琴声完成创作的?为什么?【基础训练】1、人在讲话或唱歌时,用手指摸颈前喉头部分,会感到声带在 。2、航天员在太空漫步时,他们即使相距很近,交谈也必须要借助无线电工具,这是因为 的缘故。3、我省小学生聂小利为了探究“蜜蜂靠什么发音”,他剪去了蜜蜂的双翅,蜜蜂依旧能发出“嗡嗡”的声音,结果表明:蜜蜂并不是靠 发声的。4、将正在发声的电铃放在玻璃罩内,当用抽气机把罩内的空气抽出时,将会发生A.电铃的振动停止了 B.电铃的声音比原来更加响亮C.只见电铃振动,但听到的声音越来越小D.不见电铃振动,但能听到声音5、打鼓时,阵阵鼓声是由鼓面的 产生的,并经过 传入人耳。6、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B、人说话是靠舌头振动发声的C、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人耳就能听到声音 D、一切发声物体都在振动【能力提升】1、在装满水的铁管的一端敲击一下,在较远外的另一端可以听到三次响声,这三次响声依次为:第一次是由 传来的声音,第二次是由 传来的声音,第三次是由 传来的声音。2、在暴雨来这前,往往电闪雷鸣,我们通常看到的现象是:电光一闪即逝,但雷声却隆隆不断。这是由于 ( )A、电光的速度远大于雷声的传播的速度 B、雷一个接一个地打个不停C、雷声经过云层、地面等多次反射造成的回声 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3、下列实验中,不能探究声音产生条件的是( )A、把敲响的音叉接触悬挂着的泡沫球,小球被弹起B、把一支短铅笔固定在钟上,敲响大钟,拿一张纸迅速从笔尖上划过,纸上留下锯齿状的曲线C、敲铁管的一端,在另一端能听到两次敲击声D、在音箱上放一些纸屑,纸屑会随着音乐起舞4、下列各物质中,不是声源的是( )A、飞行的蜜蜂 B、运转的马达 C、张紧的橡皮筋 D、演奏的乐器5、下列乐器中,依靠空气柱振动发声的是 )A、鼓 B、箫 C、琵 D、锣6、声音从空气传到水中,它的传播速度将(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不能确定7、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传播170m距离所需的时间为 s。【挑战自我】课堂上,老师给同学们做了这样两个声学实验,图甲是将一把钢尺压在桌面上,一部分伸出桌面。当用手拨动其伸出桌外的一端时,钢尺发出声音。图乙是老师把电铃扣在钟罩里并让其发声,我们既可听到清脆的铃声。当老师用抽气机抽掉钟罩里的空气时,我们发现,随着钟罩里的空气逐渐变少,铃声逐渐变小。这两个实验能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是图 实验(选填“甲”或“乙”)。【教师寄语: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