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题 专题七 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备课教师课时 2课时教 学 目 标 通过复习质量守恒定律,了解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通过实验的观察与操作,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3、认识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没有增减。主 问 题 通过实验探究认识质量守恒定律是本课题的重点;从微观的角度解释守恒定律以及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是本课题的难点。教具学具 PPT课件 灯片,习题教 学 过 程出示学习目标 1、通过复习质量守恒定律,了解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2、通过实验的观察与操作,培养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3、认识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没有增减。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授 课 过 程 1.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2.质量守恒定律的分析归纳: 原子的种类不变原子的数目不变, 物质种类一定改变, 元素的种类不变 反应物和生成物总质量不变,原子的质量不变。 两个一定改变——物质种类一定改变,分子的种类一定改变。 一个可能改变——分子总数可能改变。 3.关键词的理解 (1)参加化学反应的,所给予物质不一定都参加反应,若反应物有剩余,剩余的物质没有参加反应。所以必须强调“参加化学反应”,而且质量守恒定律只能用于解释化学变化。 (2)质量总和 “是参加化学反应的物质的质量总和和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总和”。如: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参加反应的镁的质量和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的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氧化镁的质量。 4.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 (2)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化学反应中的一些简单的现象和问题; (3)判断化学反应中某种物质的组成; (4)确定化学反应中某种物质的化学式。 尝试书写水电解的化学方程式。观察配平后的方程式中,反应前后氢原子和氧原子的数目有没有变化? [思考]为什么没有变化?提示:回忆一下化学反应的实质。 学生回想质量守恒定律。 [学生归纳]化学方程式书写要遵守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质量守恒定律,配平的目的就是要使反应前后各种原子的数目相等。 [探究活动]尝试配平双氧水分解和磷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回忆配平的技巧和方法,然后谈谈配平的思路和心得。教师充分肯定学生找到的技巧,鼓励学生再寻找其它的方法和技巧。 [思考]化学方程式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但是化学反应中各物质的具体的质量关系能知道吗?当然可以。 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获得了学习化学的方法和技能,体验了创新学习化学的成就感。 教师适时地引导学生展开探究性学习,发现其它的配平方法,尤其是其它更为简捷的配平方法,提高书写化学方程式的能力。化学方程式 1.化学方程式的定义: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2.化学方程式提供的信息(意义) ⑴哪些物质参加了反应(反应物是什么) ⑵生成了哪些物质(生成物是什么) ⑶反应条件 ⑷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 ⑸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粒子数量比 3.化学方程式的读法 (以C + O2→CO2为例) ⑴质: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⑵量:每12份质量的碳和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 ⑶粒子:每1个碳原子和一个氧分子反应,生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 用最小公倍数法配平下列化学方程式: ① S + O2 — SO2; ② Mg + O2 — MgO; ③ C2H4 + O2 —H2O + CO2; ④ H2 + Fe2O3 — Fe + H2O。 分析讨论这四个反应的不同特点,合作探究配平化学方程式的其它简捷方法。如:①观察法;②奇变偶法;③奇变偶求和法;④氧化还原法…… 化学方程式可表明 ①反应物和生成物各是什么;②符合质量守恒定律;③反应物和生成物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④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分子(或原子)数的关系。 化学方程式中符号的含义:“+” “=”,“↑”,“△”,“↓”。 配平是书写化学方程式的难点,在学生熟练掌握最小公倍数法的基础上.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1.书写原则:⑴以客观事实为基础;⑵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2.书写步骤 ⑴写:根据事实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中间用短横线相连; ⑵配:配平化学方程式; ⑶等;将短横线改为箭头; ⑷标:标明反应条件以及生成物的状态“↑”“↓”。 ⑸查:检查化学式是否写错、是否配平、条件和生成物状态是否标了、标了是否恰当。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镁在空气中燃烧: 铁在氧气中燃烧: 氢气中空气中燃烧: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 硫粉在空气中燃烧: 碳在氧气中充分燃烧: 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 镁和稀硫酸反应: 铝和稀硫酸反应: 锌和稀硫酸反应: 铁和稀硫酸反应 镁和稀盐酸反应: 铝和稀盐酸反应: 锌和稀盐酸反应: 练习用最小公倍数法配平化学方程式,观察分析不同反应的不同特点,合作探究,讨论归纳,发现配平化学方程式的其它简捷方法。小 结 化学反应前后 (1)一定不变宏观:反应物、生成物总质量不变;元素种类不变微观: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不变 (2)一定改变宏观:物质的种类一定变微观:分子种类一定变 (3)可能改变:分子总数可能变 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相等的原因:在一切化学变化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原子的数目没有,原子的质量也没有,所以,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必然相等。课后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