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2.3 制取氧气 (共3课时)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2.3 制取氧气 (共3课时) 教案

资源简介

课题3 制取氧气 (教案)
知识教学点:
1、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三个反应原理
2、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利用不同原理正确选择不同装置
3、理解催化剂概念
4、能判断分解反应
5、了解工业制氧气的原理
能力训练点:初步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初步培养学生分析、对比和迁移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教学难点:催化剂概念的理解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内容及教学设计
第一课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教案)
激趣导入:(体验游戏)请同学们屏住呼吸,能屏多久?
展示课件2:氧气用于动植物呼吸、医疗急救、金属切割等图片
提问:氧气如何获取呢?(学生容易想到空气中有氧气,很自然地引出氧气的工业制法)
展示课件3:工业上需要的大量氧气采用分离液态空气法
师板书
分离液态空气
加压降温 升温 氮气(-196℃)
空气(气)————→空气(液)————→
氧气(-183℃) (纯度不高)
提问: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是什么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提问:实验室用以上方法制氧气行吗?若不行,那又是如何制取氧气的呢?
(学生多种方案,师最后指出)
展示课件4:【实验2-5】内容
实验编号 现象 原因 快慢
①过氧化氢溶液
②单独加热过氧化氢溶液
③单独加热二氧化锰
④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
学生:讨论交流实验结果(此时教师要特别注意学生可能观察到的现象和产生的疑问)
设问: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时为什么总要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
评价:对学生的讨论情况适当赞许和鼓励,并得出初步结论:二氧化锰能加快过氧化氢溶液分解制取氧气的速度。
设问:二氧化锰是一种不溶于水的固体物质,二氧化锰在反应前后的性质是否改变了呢?让我们一起实验【实验2—6】
师补充说明:在这个实验前后二氧化锰的质量是没有发生改变的
归纳:从实验结果分析得出:
催化剂的概念以及在反应中表示方法: 过氧化氢 二氧化锰 氧气+水
表述实验现象,找出催化剂概念的关键词加以领悟
总结:催化剂概念中的一变:其它物质的反应速率变
二不变:化学反应前后本身的质量、化学性质
注意:① 有的催化剂是加快反应速率,有的是减慢反应速率
② 同一反应可能有多种催化剂
③ 同一物质可能作多个反应的催化剂
④ 化学反应不一定都需要催化剂
⑤ 谈催化剂离不开具体的化学反应
设问:硫酸铜溶液是否也能做此反应的催化剂呢?请同学们实验验证(可以)
完成:<爱好者> P27页 例题
说明:你还能找出用其他的催化剂来制取氧气的方法吗 具体可参照课后的习题。
展示课件5:催化剂在化工生产中的作用。例举生活中使化学反应减慢的催化剂。
设问:实验室还有其它方法制取氧气吗?此处还需增加【实验2-7】的实验如:
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氯酸钾二氧化锰 氯化钾+氧气

师可告知学生以上物质的化学式,要求用化学式来表示
提问:在上述产生氧气的实验中,你认为用哪一种方法制取氧气更方便?你的理由是什么
归纳总结:在实验室里,常用过氧化氢来制取氧气
设问:制氧气的原理是我们前面学过的化合反应吗?
展示课件6:化合反应实例
分析得出:分解反应的概念
课件展示
反应物种类 生成物种类 反应特点
化合反应
分解反应
小结:在这一节课题中,我们主要学习了三个知识点:
一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一是催化剂的概念;三是分解反应。
课堂练习:
1、在实验室中,一般可以用 来制取氧气(用符号表达式表示)
2、鉴定某气体是氧气的方法是( )
A、用澄清石灰水 B、用带火星的木条
C、闻气体的气味 D、观察气体的颜色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二氧化锰是催化剂
B、催化剂能使生成物的量增多
C、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化学性质不变
D、没有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就不能用过氧化氢溶液得到氧气
4、下列产生氧气的方法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用液态空气制氧气 B、用氯酸钾制氧气
C、用高锰酸钾制氧气 D、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得到氧气
5、下列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
A、硫+氧气 二氧化硫 B、石蜡+氧气二氧化碳+水
C、氧化汞氧气+汞 D、铁+氧气 四氧化三铁
6、<爱好者> P27页 课堂演练
课外作业:<爱好者> P27-28页 课后提高
【板书】
课题3 制取氧气
1、 工业制法:分离液态空气法 物理变化
加压降温 升温 氮气(-196℃)
空气(气)————→空气(液)————→
氧气(-183℃) (纯度不高)
2、 实验室制取氧气
(一) 反应原理
MnO2
1、实验室用双氧水氧气:2H2O2 ==== 2H2O + O2 ↑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理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
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又叫触媒。
催化剂概念中的一变:其它物质的反应速率变
二不变:化学反应前后本身的质量、化学性质
催化作用: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
注意:① 有的催化剂是加快反应速率,有的是减慢反应速率
② 同一反应可能有多种催化剂
③ 同一物质可能作多个反应的催化剂
④ 化学反应不一定都需要催化剂
⑤ 谈催化剂离不开具体的化学反应
MnO2
2、实验室用氯酸钾制氧气: KClO3 ===== KCl + O2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 KMnO4 K2MnO4 + MnO2 + O2
分解反应: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
A—→B + C
教学反思:
第二课 实验室制取氧气仪器、装置的选择(教案)
教学目标: 1、分清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
2、能掌握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方法
3、学生能根据制取氧气的不同反应原理选择不同的仪器装置
能力训练点:初步培养学生分析、对比和迁移知识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氧气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
教学内容及教学设计
复习: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及反应物的状态 (抽同学书写反应符号表达式)
引言:我们已经知道了用什么药品可以制得氧气,那我们该如何选择仪器进行具体的操作呢?今天我们师生一块就来探究这个问题
3、 制取气体的装置
发生装置:产生气体的装置
制取气体常需要两部分装置
收集装置:将产生的气体装入集气瓶中的装置
1、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
(1)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①(复习:抽问同学回答)
实验原理: H2O2 ————→ H2O + O2
反应物状态:液 + 固
反应条件: 不需加热
②问:盛装液体的反应仪器有哪些?(试管、锥形瓶、广口瓶、烧瓶用得很少)(边复习边展示实物)
③ 药品的加入原则:一般是先加固体,后加液体
④ 固体可先加到以上容器中,那么加进液体有哪些方式或用到哪些仪器?(学生思考)
直接加入,不用其他仪器(用单孔赛);
间接引流,用到仪器:漏斗、长颈漏斗、分液漏斗 (用双孔赛)
⑤ 给定学生以上仪器,让学生分组组装结果展示
反应仪器及装置:如图1、图19中的A、B
组装时注意:
①长颈漏斗的下端应该伸入液面以下,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逸出;
② 试管内的导管只需略微露出试管塞
用长颈漏斗装置的优点:可以控制反应的开始与结束或反应速率,可以随时添加液体。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取氧气
① 实验原理:
MnO2
实验室用氯酸钾制氧气: KClO3 ===== KCl + O2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 KMnO4 K2MnO4 + MnO2 + O2
②反应物状态: 固
反应条件:加热
固体加热的反应容器一般用试管
反应仪器及装置:如图2中的a
总结:若固体(或固体+固体)加热生成气体:选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发生装置;
若固体+液体常温下制取气体:选用双氧水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
排水法:气体不易溶于水 (导气管伸入集气瓶口)
3、收集气体的方法 向上排空气法: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密度大
排空气法 向下排空气法: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密度小
(导气管伸入集气瓶内接近瓶底)
排水法:氧气不易溶于水(如图1 D 、图19 C )
4、氧气的收集方法
向上排空气法: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密度大(如图1E 、图19 D)
中考题鉴赏:
1、(黄冈)在初中的学习中我们掌握了氧气、氢气、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收集方法。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按规范的操作要求,运用合理的装置在实验室制取了这些气体。下图是他们实验中用过的仪器。请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下列仪器名称:
③________;⑤__________ ⑥ 。
(2)将玻璃管插入橡皮塞中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明同学用氯酸钾制取氧气时发生装置使用的仪器是 ,收集装置使用的仪器是___ ______;
(4)小兰同学用上面的①③⑤⑥⑨制取并收集了一瓶氧气,则她用到的药品可能是
(5)小芳同学顺利地制取并收集了一瓶二氧化碳,已知她使用了仪器②⑥,那么她还需使用上图仪器中的_______________(填序号),使用⑥时应注意
2、(达州)实验室中,利用下列装置可以制取某些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A B C D E
(1)写出带标号的仪器的名称:① ;② 。
(2)实验室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用双氧水制氧气的化学反应表达式为
(3)乙炔又称电石气,是一种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略小,不溶于水的气体;工业上常用它燃烧产生的高温来切割和焊接金属;实验室用电石(固体)与水反应制取乙炔。你认为制取乙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收集装置是 。
我能完成: 课堂演练
课后作业: 课后提高
【板书】
课题3 制取氧气
二、装置的选择
发生装置:产生气体的装置
制取气体常需要两部分装置
收集装置:将产生的气体装入集气瓶中的装置
1、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
(1)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实验原理: H2O2 ————→ H2O + O2
反应物状态: 固 + 液
反应条件: 不需加热
注意事项:分液漏斗的下端应该伸入液面以下,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逸出;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取氧气
① 实验原理:
MnO2
实验室用氯酸钾制氧气: KClO3 ===== KCl + O2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 KMnO4 K2MnO4 + MnO2 + O2
②反应物状态: 固
反应条件:加热
总结1:若固体(或固体+固体)加热制取气体,选用高锰酸钾制氧气装置;
若 固体 + 液体 常温下制取气体,选用双氧水制取氧气装置。
排水法:气体不易溶于水
2、收集气体的方法 向上排空气法: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密度大
排空气法
向下排空气法: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密度小
排水法:氧气不易溶于水(如图1 D 、图19 C )
3、氧气的收集方法及装置
向上排空气法: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密度大(如图1E 、
图19 D)
发生装置: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
总结2:气体制取装置的选择依据
收集装置:根据生成气体的性质
教学反思:
第三课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步骤(教案)
1、 复习
1、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及反应物的状态 (抽同学书写反应符号表达式)
2、如何选择仪器进行具体的操作呢?
二、引言:药品、装置前面都已清楚了,那我们该怎样操作呢?今天我们师生一块就来探究这个问题
4、 新课;
1、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实验原理: H2O2 ————→ H2O + O2
反应物状态: 固 + 液
反应条件: 不需加热
反应仪器及装置:如图1、图19中的A、B
注意事项:
① 若用长颈漏斗代替,但其下端应该伸入液面以下,防止生成的气体从
长颈漏斗逸出;
② 试管内的导管只需略微露出试管塞
操作步骤:组装仪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装药品→收集氧气→清洗仪器
气密性检查:用止水夹关闭,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向分液漏斗或长颈漏斗中加入水,过一会,水位不下降,就说明气密性良好。
注:① 收集好的氧气瓶正放在桌面上,并盖上玻璃片
② 检验氧气: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中;
验满氧气: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口。
③排水法: 导气管伸入集气瓶口;向上排空气法:导气管伸入集气瓶内接近瓶底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取氧气
① 实验原理:
MnO2
实验室用氯酸钾制氧气: KClO3 ===== KCl + O2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 KMnO4 K2MnO4 + MnO2 + O2
②反应物状态: 固
反应条件:加热
反应仪器及装置:如图2中的a
操作步骤:(投影动画)
组装仪器
(试管内的导管只需略微露出试管塞)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将导管的一端浸入水槽中,用手紧握试管外壁,若水中的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证明装置不漏气;松开手后,导管口出现一段水柱。)—→装入药品(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试管口塞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气管)—→将装有药品的试管固定在铁架台的铁甲上(试管口要略微向下倾斜:防止生成的水回流,使试管底部破裂。)—→在水槽中准备好装水的集气瓶(瓶内不要留气泡)—→给试管里的药品加热(先均匀受热)—→(待气泡均匀放出时)收集氧气—→将导管移除水面—→熄灭酒精灯,停止加热—→清洗仪器
注意:实验结束后,先将导气管移出水面,然后熄灭酒精灯:防止水槽中的水倒流,炸裂试管
3、学生分组制取一瓶氧气并检验
例题:
1、《爱好者》P29—30页 范例
2、我能完成: 课堂演练
课后作业: 课后提高
【板书】
第三课 制取氧气的步骤
三、制取氧气的步骤
1、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实验原理: H2O2 ————→ H2O + O2
反应物状态: 固 + 液
反应条件: 不需加热
操作步骤:组装仪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装药品→收集氧气→清洗仪器
注意事项:
(1)分液漏斗可以用长颈漏斗代替,但其下端应该伸入液面以下,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逸出;
(2)检验氧气: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中;验满氧气: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口。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取氧气
① 实验原理:
MnO2
实验室用氯酸钾制氧气: KClO3 ===== KCl + O2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 KMnO4 K2MnO4 + MnO2 + O2
②反应物状态: 固
反应条件:加热
操作步骤:检—→装—→固—→备—→热—→收—→移—→灭
注意:实验结束后,先将导气管移出水面,然后熄灭酒精灯:防止水槽中的水倒流,炸裂试管
教学反思:
课题3 制取氧气 (学案)
第一课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学案)
知识要点:
1、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三个反应原理
2、理解催化剂概念
3、能判断分解反应
4、了解工业制氧气的原理
一、工业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
名称 属于 变化
原理
二、实验室制取氧气
1、反应原理
(1)实验室用双氧水氧气: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理能 其它物质的 ,而本身的
在反应 都 的 ;又叫 。
催化剂概念中的一变:
二不变:
催化作用: 的作用
注意:①




(2)实验室用氯酸钾制氧气:
(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
分解反应:
反应物种类 生成物种类 反应特点 用字母表示反应
化合反应
分解反应
课堂练习:
1、在实验室中,一般可以用 来制取氧气(用符号表达式表示)
2、鉴定某气体是氧气的方法是( )
A、用澄清石灰水 B、用带火星的木条
C、闻气体的气味 D、观察气体的颜色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二氧化锰是催化剂
B、催化剂能使生成物的量增多
C、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化学性质不变
D、没有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就不能用过氧化氢溶液得到氧气
4、下列产生氧气的方法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用液态空气制氧气 B、用氯酸钾制氧气
C、用高锰酸钾制氧气 D、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得到氧气
5、下列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
A、硫+氧气 二氧化硫 B、石蜡+氧气二氧化碳+水
C、氧化汞氧气+汞 D、铁+氧气 四氧化三铁
6、课堂演练
课外作业: 课后提高
第二课 实验室制取氧气仪器、装置的选择(学案)
本课要完成:1、分清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
2、能掌握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方法
3、能根据制取氧气的不同反应原理选择不同的仪器装置
1、 制取气体的装置
发生装置:产生气体的装置
1、制取气体常需要两部分装置
收集装置:将产生的气体装入集气瓶中的装置
2、下图1中发生装置有 收集装置有
下图19中发生装置有 收集装置有
※ 实验室可供选择制取氧气的装置和仪器
二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
1、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
(1)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实验原理:
反应物状态:
反应条件:
反应仪器及装置:如图1中的 、图19中的
注意事项:
① 若用长颈漏斗,长颈漏斗的下端应 ,是为了防止
② 试管内的导气管以 为宜
使用分液漏斗的优点: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取氧气
① 实验原理:
实验室用氯酸钾制氧气: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
②反应物状态:
反应条件:
反应仪器及装置:如图2中的
总结1:若固体(或固体+固体)加热制取气体,选用 制氧气装置;
若 固体 + 液体 常温下制取气体,选用 制取氧气装置。
2、收集装置:
法:气体不易溶于水
(1)收集气体的方法 向上排空气法: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密度
排空气法
向下排空气法: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密度
排水法:氧气
如图1 、图19
(2)氧气的收集方法、原因及装置
向上排空气法:氧气
(如图1 、图19 )
发生装置:根据反应物的 和
总结2:气体制取装置的选择依据
收集装置:根据
中考题鉴赏:
1、(黄冈)在初中的学习中我们掌握了氧气、氢气、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收集方法。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按规范的操作要求,运用合理的装置在实验室制取了这些气体。下图是他们实验中用过的仪器。请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下列仪器名称:
③________;⑤__________ ⑥ 。
(2)将玻璃管插入橡皮塞中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明同学用氯酸钾制取氧气时发生装置使用的仪器是 ,收集装置使用的仪器是___ ____
(4)小兰同学用上面的①③⑤⑥⑨制取并收集了一瓶氧气,则她用到的药品可能是
(5)小芳同学顺利地制取并收集了一瓶二氧化碳,已知她使用了仪器②⑥,那么她还需使用上图仪器中的_______________(填序号),使用⑥时应注意
2、(达州)实验室中,利用下列装置可以制取某些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A B C D E
(1)写出带标号的仪器的名称:① ;② 。
(2)实验室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用双氧水制氧气的化学反应表达式为
(3)乙炔又称电石气,是一种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略小,不溶于水的气体;工业上常用它燃烧产生的高温来切割和焊接金属;实验室用电石(固体)与水反应制取乙炔。你认为制取乙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收集装置是 。
3、 (厦门)回答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相关问题。
(1)写出制取原理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下图所示,发生装置应选用_____________(填编号,下同),以下气体收集装置不能采用的是_____________。
(3)为测定高锰酸钾分解生成氧气的体积,应选用下图装置_________(填编号)。
(4)实验结束,某同学发现收集到的纯氧气质量大于通过化学方程式计算所得质量。不考虑实验误差,请你就此提出一种猜想并设计相应验证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眉山) 下图是氧气的制取与性质实验装置图。
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B的作用是 ,装置C中硫粉燃烧的现象是 ,装置D的作用是 。
(2)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装置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9.(北京)实验小组同学做了如下实验。
(1)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将带火星的木条置于a处,若观察到 ,说明已有氧气产生。
(2)B中现象是声带涌出柱状的泡沫,可形象地称为“大象牙膏”,其原理主要是在某些催化剂作用下迅速分解产生水和氧气。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
第三课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步骤(学案)
知识要点:
1、实验室制取气体根据不同反应原理会正确选择不同装置及操作步骤
2、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操作中的应注意的问题
3、能实际操作制取氧气
一、实验室制取氧气的的装置、步骤
:产生气体的装置
1、制取气体常需要两部分装置
:将产生的气体装入集气瓶中的装置
2、实验室可供选择制取氧气的装置和仪器
法:气体 (导气管 )
3、收集气体的方法 向 排空气法: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密度
排空气法 向 排空气法: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密度
(导气管 )
法:氧气
4、氧气的收集方法
法:氧气
注:① 收集好的氧气瓶 放在桌面上,并盖上玻璃片
② 检验氧气:用带火星的木条 ;
验满氧气:用带火星的木条 。
5、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
(1)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实验原理:
反应物状态:
反应条件:
反应仪器及装置:如图1、图19中的
注意事项:
① 分液漏斗可以用长颈漏斗代替,但其下端应 ,防止
② 试管内的导管
气密性检查:用止水夹关闭,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向分液漏斗或长颈漏斗中加入水,过一会,水位 ,就说明气密性良好。
该装置的优点:
操作步骤:组装仪器→ → → →清洗仪器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取氧气
① 实验原理:
实验室用氯酸钾制氧气: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
②反应物状态:
反应条件:
反应仪器及装置:如图2中的
操作步骤:
组装仪器(试管内的导管 )—→检查装置的 (将导管的一端浸入水槽中,用手紧握试管外壁,若水中的导管口 ,证明装置不漏气;松开手后,导管 。)—→ (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试管口 :防止 )—→将装有药品的试管固定在铁架台的铁甲上(试管口要 :防止 。)—→在水槽中准备好装水的集气瓶(瓶内 )—→ (先 )—→(待 时)收集氧气—→ —→
—→清洗仪器
记住八个字:
注意:实验结束后,先 ,然后 :防止
二、中考连接:
我能完成: 课堂演练
课后作业: 课后提高
图1
MnO2
图 2
a
b
MnO2
MnO2
图 2
a
b
MnO2
图1
图 2
a
b
图1
图 2
a
b
PAGE
14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