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题3 制取氧气 (教案)知识教学点:1、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三个反应原理2、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利用不同原理正确选择不同装置3、理解催化剂概念4、能判断分解反应5、了解工业制氧气的原理能力训练点:初步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初步培养学生分析、对比和迁移知识的能力教学重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教学难点:催化剂概念的理解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内容及教学设计第一课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教案)激趣导入:(体验游戏)请同学们屏住呼吸,能屏多久?展示课件2:氧气用于动植物呼吸、医疗急救、金属切割等图片提问:氧气如何获取呢?(学生容易想到空气中有氧气,很自然地引出氧气的工业制法)展示课件3:工业上需要的大量氧气采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师板书分离液态空气加压降温 升温 氮气(-196℃)空气(气)————→空气(液)————→氧气(-183℃) (纯度不高)提问: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是什么变化?(属于物理变化)提问:实验室用以上方法制氧气行吗?若不行,那又是如何制取氧气的呢?(学生多种方案,师最后指出)展示课件4:【实验2-5】内容实验编号 现象 原因 快慢①过氧化氢溶液②单独加热过氧化氢溶液③单独加热二氧化锰④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学生:讨论交流实验结果(此时教师要特别注意学生可能观察到的现象和产生的疑问)设问: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时为什么总要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评价:对学生的讨论情况适当赞许和鼓励,并得出初步结论:二氧化锰能加快过氧化氢溶液分解制取氧气的速度。设问:二氧化锰是一种不溶于水的固体物质,二氧化锰在反应前后的性质是否改变了呢?让我们一起实验【实验2—6】师补充说明:在这个实验前后二氧化锰的质量是没有发生改变的归纳:从实验结果分析得出:催化剂的概念以及在反应中表示方法: 过氧化氢 二氧化锰 氧气+水表述实验现象,找出催化剂概念的关键词加以领悟总结:催化剂概念中的一变:其它物质的反应速率变二不变:化学反应前后本身的质量、化学性质注意:① 有的催化剂是加快反应速率,有的是减慢反应速率② 同一反应可能有多种催化剂③ 同一物质可能作多个反应的催化剂④ 化学反应不一定都需要催化剂⑤ 谈催化剂离不开具体的化学反应设问:硫酸铜溶液是否也能做此反应的催化剂呢?请同学们实验验证(可以)完成:<爱好者> P27页 例题说明:你还能找出用其他的催化剂来制取氧气的方法吗 具体可参照课后的习题。展示课件5:催化剂在化工生产中的作用。例举生活中使化学反应减慢的催化剂。设问:实验室还有其它方法制取氧气吗?此处还需增加【实验2-7】的实验如: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氯酸钾二氧化锰 氯化钾+氧气△师可告知学生以上物质的化学式,要求用化学式来表示提问:在上述产生氧气的实验中,你认为用哪一种方法制取氧气更方便?你的理由是什么归纳总结:在实验室里,常用过氧化氢来制取氧气设问:制氧气的原理是我们前面学过的化合反应吗?展示课件6:化合反应实例分析得出:分解反应的概念课件展示反应物种类 生成物种类 反应特点化合反应分解反应小结:在这一节课题中,我们主要学习了三个知识点:一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一是催化剂的概念;三是分解反应。课堂练习:1、在实验室中,一般可以用 来制取氧气(用符号表达式表示)2、鉴定某气体是氧气的方法是( )A、用澄清石灰水 B、用带火星的木条C、闻气体的气味 D、观察气体的颜色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二氧化锰是催化剂B、催化剂能使生成物的量增多C、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化学性质不变D、没有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就不能用过氧化氢溶液得到氧气4、下列产生氧气的方法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用液态空气制氧气 B、用氯酸钾制氧气C、用高锰酸钾制氧气 D、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得到氧气5、下列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A、硫+氧气 二氧化硫 B、石蜡+氧气二氧化碳+水C、氧化汞氧气+汞 D、铁+氧气 四氧化三铁6、<爱好者> P27页 课堂演练课外作业:<爱好者> P27-28页 课后提高【板书】课题3 制取氧气1、 工业制法:分离液态空气法 物理变化加压降温 升温 氮气(-196℃)空气(气)————→空气(液)————→氧气(-183℃) (纯度不高)2、 实验室制取氧气(一) 反应原理MnO21、实验室用双氧水氧气:2H2O2 ==== 2H2O + O2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理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又叫触媒。催化剂概念中的一变:其它物质的反应速率变二不变:化学反应前后本身的质量、化学性质催化作用: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注意:① 有的催化剂是加快反应速率,有的是减慢反应速率② 同一反应可能有多种催化剂③ 同一物质可能作多个反应的催化剂④ 化学反应不一定都需要催化剂⑤ 谈催化剂离不开具体的化学反应MnO22、实验室用氯酸钾制氧气: KClO3 ===== KCl + O2△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 KMnO4 K2MnO4 + MnO2 + O2分解反应:由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A—→B + C教学反思:第二课 实验室制取氧气仪器、装置的选择(教案)教学目标: 1、分清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2、能掌握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方法3、学生能根据制取氧气的不同反应原理选择不同的仪器装置能力训练点:初步培养学生分析、对比和迁移知识的能力教学重、难点:氧气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教学内容及教学设计复习: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及反应物的状态 (抽同学书写反应符号表达式)引言:我们已经知道了用什么药品可以制得氧气,那我们该如何选择仪器进行具体的操作呢?今天我们师生一块就来探究这个问题3、 制取气体的装置发生装置:产生气体的装置制取气体常需要两部分装置收集装置:将产生的气体装入集气瓶中的装置1、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1)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①(复习:抽问同学回答)实验原理: H2O2 ————→ H2O + O2反应物状态:液 + 固反应条件: 不需加热②问:盛装液体的反应仪器有哪些?(试管、锥形瓶、广口瓶、烧瓶用得很少)(边复习边展示实物)③ 药品的加入原则:一般是先加固体,后加液体④ 固体可先加到以上容器中,那么加进液体有哪些方式或用到哪些仪器?(学生思考)直接加入,不用其他仪器(用单孔赛);间接引流,用到仪器:漏斗、长颈漏斗、分液漏斗 (用双孔赛)⑤ 给定学生以上仪器,让学生分组组装结果展示反应仪器及装置:如图1、图19中的A、B组装时注意:①长颈漏斗的下端应该伸入液面以下,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逸出;② 试管内的导管只需略微露出试管塞用长颈漏斗装置的优点:可以控制反应的开始与结束或反应速率,可以随时添加液体。(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取氧气① 实验原理:MnO2实验室用氯酸钾制氧气: KClO3 ===== KCl + O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 KMnO4 K2MnO4 + MnO2 + O2②反应物状态: 固反应条件:加热固体加热的反应容器一般用试管反应仪器及装置:如图2中的a总结:若固体(或固体+固体)加热生成气体:选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发生装置;若固体+液体常温下制取气体:选用双氧水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排水法:气体不易溶于水 (导气管伸入集气瓶口)3、收集气体的方法 向上排空气法: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密度大排空气法 向下排空气法: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密度小(导气管伸入集气瓶内接近瓶底)排水法:氧气不易溶于水(如图1 D 、图19 C )4、氧气的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密度大(如图1E 、图19 D)中考题鉴赏:1、(黄冈)在初中的学习中我们掌握了氧气、氢气、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收集方法。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按规范的操作要求,运用合理的装置在实验室制取了这些气体。下图是他们实验中用过的仪器。请回答下列问题:(1)指出下列仪器名称:③________;⑤__________ ⑥ 。(2)将玻璃管插入橡皮塞中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小明同学用氯酸钾制取氧气时发生装置使用的仪器是 ,收集装置使用的仪器是___ ______;(4)小兰同学用上面的①③⑤⑥⑨制取并收集了一瓶氧气,则她用到的药品可能是(5)小芳同学顺利地制取并收集了一瓶二氧化碳,已知她使用了仪器②⑥,那么她还需使用上图仪器中的_______________(填序号),使用⑥时应注意2、(达州)实验室中,利用下列装置可以制取某些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A B C D E(1)写出带标号的仪器的名称:① ;② 。(2)实验室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用双氧水制氧气的化学反应表达式为(3)乙炔又称电石气,是一种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略小,不溶于水的气体;工业上常用它燃烧产生的高温来切割和焊接金属;实验室用电石(固体)与水反应制取乙炔。你认为制取乙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收集装置是 。我能完成: 课堂演练课后作业: 课后提高【板书】课题3 制取氧气二、装置的选择发生装置:产生气体的装置制取气体常需要两部分装置收集装置:将产生的气体装入集气瓶中的装置1、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1)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实验原理: H2O2 ————→ H2O + O2反应物状态: 固 + 液反应条件: 不需加热注意事项:分液漏斗的下端应该伸入液面以下,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逸出;(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取氧气① 实验原理:MnO2实验室用氯酸钾制氧气: KClO3 ===== KCl + O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 KMnO4 K2MnO4 + MnO2 + O2②反应物状态: 固反应条件:加热总结1:若固体(或固体+固体)加热制取气体,选用高锰酸钾制氧气装置;若 固体 + 液体 常温下制取气体,选用双氧水制取氧气装置。排水法:气体不易溶于水2、收集气体的方法 向上排空气法: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密度大排空气法向下排空气法: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密度小排水法:氧气不易溶于水(如图1 D 、图19 C )3、氧气的收集方法及装置向上排空气法: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密度大(如图1E 、图19 D)发生装置: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总结2:气体制取装置的选择依据收集装置:根据生成气体的性质教学反思:第三课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步骤(教案)1、 复习1、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及反应物的状态 (抽同学书写反应符号表达式)2、如何选择仪器进行具体的操作呢?二、引言:药品、装置前面都已清楚了,那我们该怎样操作呢?今天我们师生一块就来探究这个问题4、 新课;1、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实验原理: H2O2 ————→ H2O + O2反应物状态: 固 + 液反应条件: 不需加热反应仪器及装置:如图1、图19中的A、B注意事项:① 若用长颈漏斗代替,但其下端应该伸入液面以下,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逸出;② 试管内的导管只需略微露出试管塞操作步骤:组装仪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装药品→收集氧气→清洗仪器气密性检查:用止水夹关闭,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向分液漏斗或长颈漏斗中加入水,过一会,水位不下降,就说明气密性良好。注:① 收集好的氧气瓶正放在桌面上,并盖上玻璃片② 检验氧气: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中;验满氧气: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口。③排水法: 导气管伸入集气瓶口;向上排空气法:导气管伸入集气瓶内接近瓶底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取氧气① 实验原理:MnO2实验室用氯酸钾制氧气: KClO3 ===== KCl + O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 KMnO4 K2MnO4 + MnO2 + O2②反应物状态: 固反应条件:加热反应仪器及装置:如图2中的a操作步骤:(投影动画)组装仪器(试管内的导管只需略微露出试管塞)—→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将导管的一端浸入水槽中,用手紧握试管外壁,若水中的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证明装置不漏气;松开手后,导管口出现一段水柱。)—→装入药品(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试管口塞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气管)—→将装有药品的试管固定在铁架台的铁甲上(试管口要略微向下倾斜:防止生成的水回流,使试管底部破裂。)—→在水槽中准备好装水的集气瓶(瓶内不要留气泡)—→给试管里的药品加热(先均匀受热)—→(待气泡均匀放出时)收集氧气—→将导管移除水面—→熄灭酒精灯,停止加热—→清洗仪器注意:实验结束后,先将导气管移出水面,然后熄灭酒精灯:防止水槽中的水倒流,炸裂试管3、学生分组制取一瓶氧气并检验例题:1、《爱好者》P29—30页 范例2、我能完成: 课堂演练课后作业: 课后提高【板书】第三课 制取氧气的步骤三、制取氧气的步骤1、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实验原理: H2O2 ————→ H2O + O2反应物状态: 固 + 液反应条件: 不需加热操作步骤:组装仪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装药品→收集氧气→清洗仪器注意事项:(1)分液漏斗可以用长颈漏斗代替,但其下端应该伸入液面以下,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逸出;(2)检验氧气: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中;验满氧气: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口。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取氧气① 实验原理:MnO2实验室用氯酸钾制氧气: KClO3 ===== KCl + O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 KMnO4 K2MnO4 + MnO2 + O2②反应物状态: 固反应条件:加热操作步骤:检—→装—→固—→备—→热—→收—→移—→灭注意:实验结束后,先将导气管移出水面,然后熄灭酒精灯:防止水槽中的水倒流,炸裂试管教学反思:课题3 制取氧气 (学案)第一课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学案)知识要点:1、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的三个反应原理2、理解催化剂概念3、能判断分解反应4、了解工业制氧气的原理一、工业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名称 属于 变化原理二、实验室制取氧气1、反应原理(1)实验室用双氧水氧气:催化剂:在化学反应理能 其它物质的 ,而本身的在反应 都 的 ;又叫 。催化剂概念中的一变:二不变:催化作用: 的作用注意:①②③④⑤(2)实验室用氯酸钾制氧气:(3)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分解反应:反应物种类 生成物种类 反应特点 用字母表示反应化合反应分解反应课堂练习:1、在实验室中,一般可以用 来制取氧气(用符号表达式表示)2、鉴定某气体是氧气的方法是( )A、用澄清石灰水 B、用带火星的木条C、闻气体的气味 D、观察气体的颜色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二氧化锰是催化剂B、催化剂能使生成物的量增多C、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化学性质不变D、没有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就不能用过氧化氢溶液得到氧气4、下列产生氧气的方法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用液态空气制氧气 B、用氯酸钾制氧气C、用高锰酸钾制氧气 D、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得到氧气5、下列反应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 )A、硫+氧气 二氧化硫 B、石蜡+氧气二氧化碳+水C、氧化汞氧气+汞 D、铁+氧气 四氧化三铁6、课堂演练课外作业: 课后提高第二课 实验室制取氧气仪器、装置的选择(学案)本课要完成:1、分清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2、能掌握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方法3、能根据制取氧气的不同反应原理选择不同的仪器装置1、 制取气体的装置发生装置:产生气体的装置1、制取气体常需要两部分装置收集装置:将产生的气体装入集气瓶中的装置2、下图1中发生装置有 收集装置有下图19中发生装置有 收集装置有※ 实验室可供选择制取氧气的装置和仪器二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1、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1)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实验原理:反应物状态:反应条件:反应仪器及装置:如图1中的 、图19中的注意事项:① 若用长颈漏斗,长颈漏斗的下端应 ,是为了防止② 试管内的导气管以 为宜使用分液漏斗的优点:(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取氧气① 实验原理:实验室用氯酸钾制氧气: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②反应物状态:反应条件:反应仪器及装置:如图2中的总结1:若固体(或固体+固体)加热制取气体,选用 制氧气装置;若 固体 + 液体 常温下制取气体,选用 制取氧气装置。2、收集装置:法:气体不易溶于水(1)收集气体的方法 向上排空气法: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密度排空气法向下排空气法: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密度排水法:氧气如图1 、图19(2)氧气的收集方法、原因及装置向上排空气法:氧气(如图1 、图19 )发生装置:根据反应物的 和总结2:气体制取装置的选择依据收集装置:根据中考题鉴赏:1、(黄冈)在初中的学习中我们掌握了氧气、氢气、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收集方法。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按规范的操作要求,运用合理的装置在实验室制取了这些气体。下图是他们实验中用过的仪器。请回答下列问题:(1)指出下列仪器名称:③________;⑤__________ ⑥ 。(2)将玻璃管插入橡皮塞中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小明同学用氯酸钾制取氧气时发生装置使用的仪器是 ,收集装置使用的仪器是___ ____(4)小兰同学用上面的①③⑤⑥⑨制取并收集了一瓶氧气,则她用到的药品可能是(5)小芳同学顺利地制取并收集了一瓶二氧化碳,已知她使用了仪器②⑥,那么她还需使用上图仪器中的_______________(填序号),使用⑥时应注意2、(达州)实验室中,利用下列装置可以制取某些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A B C D E(1)写出带标号的仪器的名称:① ;② 。(2)实验室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用双氧水制氧气的化学反应表达式为(3)乙炔又称电石气,是一种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略小,不溶于水的气体;工业上常用它燃烧产生的高温来切割和焊接金属;实验室用电石(固体)与水反应制取乙炔。你认为制取乙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收集装置是 。3、 (厦门)回答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相关问题。(1)写出制取原理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如下图所示,发生装置应选用_____________(填编号,下同),以下气体收集装置不能采用的是_____________。(3)为测定高锰酸钾分解生成氧气的体积,应选用下图装置_________(填编号)。(4)实验结束,某同学发现收集到的纯氧气质量大于通过化学方程式计算所得质量。不考虑实验误差,请你就此提出一种猜想并设计相应验证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眉山) 下图是氧气的制取与性质实验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1)装置B的作用是 ,装置C中硫粉燃烧的现象是 ,装置D的作用是 。(2)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装置D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9.(北京)实验小组同学做了如下实验。(1)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将带火星的木条置于a处,若观察到 ,说明已有氧气产生。(2)B中现象是声带涌出柱状的泡沫,可形象地称为“大象牙膏”,其原理主要是在某些催化剂作用下迅速分解产生水和氧气。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第三课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步骤(学案)知识要点:1、实验室制取气体根据不同反应原理会正确选择不同装置及操作步骤2、掌握实验室制取氧气操作中的应注意的问题3、能实际操作制取氧气一、实验室制取氧气的的装置、步骤:产生气体的装置1、制取气体常需要两部分装置:将产生的气体装入集气瓶中的装置2、实验室可供选择制取氧气的装置和仪器法:气体 (导气管 )3、收集气体的方法 向 排空气法: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密度排空气法 向 排空气法: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密度(导气管 )法:氧气4、氧气的收集方法法:氧气注:① 收集好的氧气瓶 放在桌面上,并盖上玻璃片② 检验氧气:用带火星的木条 ;验满氧气:用带火星的木条 。5、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1)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实验原理:反应物状态:反应条件:反应仪器及装置:如图1、图19中的注意事项:① 分液漏斗可以用长颈漏斗代替,但其下端应 ,防止② 试管内的导管气密性检查:用止水夹关闭,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向分液漏斗或长颈漏斗中加入水,过一会,水位 ,就说明气密性良好。该装置的优点:操作步骤:组装仪器→ → → →清洗仪器(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取氧气① 实验原理:实验室用氯酸钾制氧气: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②反应物状态:反应条件:反应仪器及装置:如图2中的操作步骤:组装仪器(试管内的导管 )—→检查装置的 (将导管的一端浸入水槽中,用手紧握试管外壁,若水中的导管口 ,证明装置不漏气;松开手后,导管 。)—→ (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试管口 :防止 )—→将装有药品的试管固定在铁架台的铁甲上(试管口要 :防止 。)—→在水槽中准备好装水的集气瓶(瓶内 )—→ (先 )—→(待 时)收集氧气—→ —→—→清洗仪器记住八个字:注意:实验结束后,先 ,然后 :防止二、中考连接:我能完成: 课堂演练课后作业: 课后提高图1MnO2图 2abMnO2MnO2图 2abMnO2图1图 2ab图1图 2abPAGE14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