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测试卷---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word版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测试卷---2022-2023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word版含解析)

资源简介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测试卷
一、单选题(共15小题)
1.如图所示是某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和“●”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有单质生成
B. 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C. 反应前后分子种类不变
D. 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4:1
2.某有机物6.0g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共得到17.6g二氧化碳和10.8g水,则该化合物的组成元素是(  )
A. 一定只含有碳元素
B. 一定只含有碳、氢两种元素
C. 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D. 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3.我国铁路进入了高铁时代。为适应提速要求把短轨连接成长轨,常用反应Fe2O3+xAlxFe+Al2O3进行焊接,该反应发生后,不需要再持续加热就可保持高温继续进行,方便野外操作,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Al2O3为氧化物
B. 该反应为置换反应
C. x=3
D. 该反应会发出大量的热
4.如图是工业上将煤转化为清洁能源的微观示意图:
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图中都属于氧化物
B. 该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
C. 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保持不变
D. 一个由一个氧原子和一个氢分子构成
5.关于化学方程式aC2H5OH+bO2cCO2+dH2O,各化学式前的化学计量数之间的关系不正确的是( )
A. a=2b
B. 2a=b
C. 3a=d
D. a+2b=2c+d
6.下列关于化学方程式4P+5O22P2O5的读法,错误的是( )
A. 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
B. 在点燃的条件下,每4体积的磷和5体积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
C. 在点燃的条件下,每4个磷原子和5个氧气分子结合生成2个五氧化二磷分子
D. 在点燃的条件下,每124份质量的磷和160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284份质量的五氧化二磷
7.人在剧烈运动后,血液中会产生较多的乳酸(化学式为C3H6O3),使肌肉酸痛.放松一段时间后,由于乳酸与吸入的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而使肌肉的酸痛感消失。表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C3H6O3+3O2=3CO2+3H2O
B. C3H6O3+O2=CO2+H2O
C. C3H6O3+3O2=3CO2↑+3H2O
D. 2C3H6O3+5O2=6CO2+6H2O
8.氧化汞受热分解成汞和氧气的反应前后,发生改变的是( )
A. 分子种类
B. 原子种类
C. 元素种类
D. 原子数目
9.将18g高锰酸钾加热,当产生1.6g氧气时,固体剩余物是( )
A. KMnO4、MnO2
B. K2MnO4、MnO2
C. KMnO4、MnO2、K2MnO4
D. KMnO4、K2MnO4
10.偏二甲肼(C2H8N2)与N2O4反应放出的能量能把火箭送入太空。 该化学方程式为C2H8N2+ 2N2O4=2X↑+ 3N2↑+ 4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X的化学式为CO
B. 偏二甲肼中碳的质量分数为40%
C. 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D. 生成N2和H2O的质量比为14:9
11.工业上用100t含氧化铁(Fe2O3)80%的赤铁矿石,理论上可以冶炼出含铁96%的生铁的质量是( )
A. 56t
B. 58.3t
C. 70t
D. 72.9t
12.3g碳和8g氧气反应生成11g二氧化碳,则6g碳和8g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完全反应生成CO2,生成CO2的质量为( )
A. 14g
B. 11g
C. 7g
D. 10g
1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2g氢气和8g氧气充分燃烧可生成水( )
A. 10g
B. 9g
C. 8.5g
D. 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14.已知反应3A+2B→2C+D,A、B两物质完全反应时的质量比为3∶4,若生成C和D共140g,则反应消耗B的质量是( )
A. 60g
B. 80g
C. 90g
D. 120g
15.某物质和二氧化碳反应后只生成碳酸钠和氧气,则该物质中( )
A. 只含氧元素
B. 一定含钠元素和氧元素
C. 只含钠元素
D. 一定含钠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二、填空题(共3小题)
16.已知5gA与2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3gC和若干克D。若制取8gD,则需__________gA
17.下图为化学反应的微观过程,其中“”和“”表示两种不同原子。
(1)该反应属于_____________(填基本反应类型)反应。
(2)虚线框内应填的微观图示是_____________(填A、B、C、D),你推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
18.以下是俄国化学家罗蒙诺索夫曾开展的实验:
①先用天平称取质量为m1的金属锡粉;
②将这些锡粉放在密闭容器里进行完全燃烧,生成了白色固体物质,称量容器的总质量为m2;
③打开容器,听到了空气进入容器发出的“丝丝”的声响,称量所得白色物质的质量为m3;
④把白色物质放回原容器里(容器中空气的组成恢复到初始状态),重新称量容器总质量为m4。
(1)根据所学知识判断,锡的燃烧是____________变化;
(2)罗蒙索诺夫分析数据后发现,生成白色物质的质量m3=_____________,于是提出了“参加反应的物质的总质量,等于反应后产物的总质量”的观点;
(3)后经多位科学家的共同努力,最终确立了质量守恒定律,请从微观角度解释该定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实验与探究(共1小题)
19.早在17世纪,质量守恒定律被发现之前,英国化学家波义尔曾做过一个实验:在密闭的玻璃容器中燃烧金属时,得到了金属灰,然后称量金属灰的质量,发现比原金属质量增加了。
(1)试解释金属灰质量比原金属质量增加的原因____________。
(2)由于波义尔称量方法上的原因,他错过了发现质量恒定的机会。请你改进他的称量方法,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____________。
四、计算题(共1小题)
20.高温煅烧贝壳(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可以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现有10t贝
壳煅烧后质量减少了2.2t,可制得氧化钙的质量是多少?(假设其它成分不参加反应)
答案解析
1.【答案】B
【解析】根据反应前后粒子的种类进行判断,“”没有完全反应。将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转化为符号反应式,分别用A、B表示“○”和“●”原子,则化学方程式为2A2+B2= 2A2B。
2.【答案】B
3.【答案】C
【解析】A.氧化物是含有两种元素的化合物,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
B.反应物中铝是单质,氧化铁是化合物,生成物中氧化铝是化合物,铁是单质,满足置换反应的定义“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一种新的单质和一种新的化合物”;
C.现将方程式配平:Fe2O3+2Al2Fe+Al2O3,x=2;
D.从题中信息可知,该反应发生后不需要持续加热就可以保持高温继续作业,该反应是放热反应。
4.【答案】D
【解析】由工业上将煤转化为清洁能源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H2OCO+H2。微观示意图中分别是水和一氧化碳,都属于氧化物,A正确;该反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了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B正确;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保持不变,C正确;由微粒的构成可知,一个由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构成,D不正确。故选D。
5.【答案】A
【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前后各元素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保持不变。则关于碳元素可推知:2a=c;关于氢元素可推知:6a=2d,即3a=d;关于氧元素可推知:a+2b=2c+d
6.【答案】B
7.【答案】A
【解析】利用质量守恒定律检验:元素的种类在化学反应前后相同,各元素的原子个数反应前后相等,A正确;利用质量守恒定律检验,各元素的原子个数反应前后不等,B不正确;反应物和生成物中都有气体,生成物中不用标注气体符号,C不正确;用“定一法”,把C3H6O3的计量数定为“1”,则按顺序配平“C—H—O”,D不正确。故选A。
8.【答案】A
【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变化中物质的质量、元素的种类和质量、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不发生改变;物质的种类、分子的种类一定发生改变;分子的数目可能发生改变。
9.【答案】C
10.【答案】B
【解析】由C2H8N2+ 2N2O4=2X↑+ 3N2↑+ 4H2O↑可知,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反应前后氢、氮元素原子的个数相等,反应后的元素原子较反应前少2个碳原子和4个氧原子,可推测X的化学式为CO2。
B.根据化学式中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偏二甲肼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40%,B正确;
C.分解反应特点为“一变多”,该反应反应物有两种,不符合,C不正确;
D.生成N2和H2O的质量比为(3×28):(4×18)=7:6,D不正确。
11.【答案】B
【解析】含杂质的物质反应计算。求出已知和未知纯物质的质量。根据题目,确定已知量为氧化铁,质量为100t×80%=80t,未知量为铁。根据化学方程式3CO+Fe2O32Fe+3CO2进行计算。求出铁为纯铁,本题求生铁的质量。
解:设生成铁的质量为x。
生铁的质量为
答:生成铁的质量是。
12.【答案】B
【解析】由于3g碳和8g氧气反应生成11g二氧化碳,故6g碳和8g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完全反应时,碳会剩余3g,则生成CO2的质量为3g+8g=11g。
13.【答案】B
【解析】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氢气与氧气反应的质量比为1:8,即2g氢气和8g氧气充分燃烧,只能反应1g氢气,生成水的质量为9g。故选B。
14.【答案】B
【解析】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生成物的质量140g,那么反应物的质量也为140g,现A、B两物质完全反应时的质量比为3∶4,即A的质量为60g,B的质量为80g。故选B。
15.【答案】D
【解析】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生成物中含有钠元素、碳元素和氧元素,故该物质中一定含有钠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故选D。
16.【答案】10
【解析】由质量守恒定律生成的D的质量为5g+2g-3g=4g,即A、D的质量比为5∶4,则利用计算可求出若制取8gD,需要A的质量为10g。
17.【答案】(1)分解;(2)D 质量守恒定律
【解析】(1)根据微观示意图,反应物为一种物质,生成了两种物质,符合“一变多”的特点,为分解反应;(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各原子个数不变;
18.【答案】(1)化学(2)m4-m2+m1(3)因为化学反应的过程是原子的重新组合过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总个数不变,原子质量不变,所以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相等
【解析】(1)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区别是是否生成了新物质,锡燃烧产生了白色的新物质;(2)将这些锡粉放在密闭容器里进行完全燃烧,生成了白色固体物质,称量容器的总质量为m2,将白色物质放回原容器里(容器中空气的组成恢复到了初始状态),重新称量容器的总质量为m4,则参加反应的气体的质量为m4-m2,生成白色物质的质量m3= m4-m2+m1;(3)因为化学反应的过程是原子的重新组合过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不变,总个数不变,原子质量不变,所以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相等。
19.【答案】(1)金属燃烧是金属和氧气发生化合反应,生成金属氧化物。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参加反应的金属与氧气的质量之和等于生成的金属氧化物的质量。生成的金属灰是金属氧化物,所以金属灰的质量比原来金属的质量增加了。
(2)不打开容器盖,分别称量反应前后密闭容器的质量。
【解析】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就叫做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物中的气体的质量、生成物中气体的质量常因气态物质不易察觉而被忽略,形成质量不等的错觉。
20.【答案】解:设可制得氧化钙的质量为x
答:可制得氧化钙的质量为 2.8t
【解析】根据描述,写出化学方程式,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判断,贝壳中减少的质量为二氧化碳的质量。确定已知量为二氧化碳,未知量为氧化钙,求解。
解:设可制得氧化钙的质量为x
答:可制得氧化钙的质量为 2.8t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