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走向共同富裕 课件(43 张ppt+ 2 个视频 )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2 走向共同富裕 课件(43 张ppt+ 2 个视频 )

资源简介

(共43张PPT)
道德与法治(部编版)
第一单元 富强与创新
第一课 踏上强国之路
九年级 上册
第2框 走向共同富裕
知识理解
什么是共同富裕?
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带动和帮助后富,逐步走向共同富裕。
共同富裕
同步富裕
同时富裕
同等富裕
=
地位: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和体现,是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抄写)
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过程
学习目标:
核心素养目标:
政治认同:坚决支持我国的改革开放事业,坚持党的正确领导、将改革开放事业进行到底,共享改革开放的丰硕成果。
道德修养: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制度,正确对待物资财富、精神财富。
法治观念:自觉拥护党和国家的改革开放政策、自觉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责任意识:传承改革开放精神,参与改革开放事业,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需要人人共建。
重点:全面深化改革的原因及措施;实现共享发展的原因及措施。
难点:全面深化改革的原因;共享发展的内涵。
自主学习:(5分钟)
自学指导:
请大家仔细阅读课本P9-13,完成下面的目标思考题,要求大字慢看,小字快读,并且用铅笔圈点勾画重难点知识,时间5分钟。
1.全面深化改革的内涵和总目标?
2.我国为什么要全面深化改革?
3.怎样全面深化改革?
4.为什么要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5.党和政府怎样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一:改革进行时
  2020年,我们隆重庆祝深圳等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上海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2020年10月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强调,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风雨无阻的精神状态,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在更高起点上推进改革开放,推动经济特区工作开创新局面,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做新的更大的贡献。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需要永葆“闯”的精神、“创”的劲头、“干”的作风。
1、“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你是怎样理解的?
(请你谈谈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或为什么要全面深化改革)
2、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应怎么做?
活动二:讨论与交流
内涵
改革是一场全面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国防和军队以及党的建设等领域的改革。
总目标
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1.全面深化改革的内涵和总目标(P9相关链接)
知识回顾
从1978年以来,改革开放取得了哪些成就?
综合国力显著增强
国际地位显著提高
人民生活显著改善
新知讲解
1.我国40多年经济快速发展得益于什么政策?
2.如何续写“春天的故事” ?
2.全面深化改革的原因
(1)成就经验:我国过去40多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改革开放。(必要性)
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
更舒适的居住条件
更优美的环境
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
更可靠的社会保障
更好的教育
更稳定的工作
更满意的收入
在新时代,我们对生活的期盼
这个变化反应了什么?
我们在追求更加美好的生活
一、改革进行时
全面深化改革的原因
既包含物质、文化需要,也包含了精神、生态环境改善和社会保障等方面多元化多样性的需要。
不平衡:城乡收入不平衡、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
不充分:发展质量和效益还不高,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群众在就业、教育、医疗、居住、养老等方面面临不少难题……
对策:(1)解决重大矛盾,进行伟大斗争,将改革进行到底,开启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
(2)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年 份 中国GDP年度增速
2021年 8.1%
2020年 2.3%
2019年 6.1%
2018年 6.6%
2017年 6.9%
2016年 6.7%
2015年 6.9%
2014年 7.3%
2013年 7.76%
2012年 7.86%
2011年 9.54%
能源消耗
技术短板
环境污染
中国从2011年开始,经济增长速度连续9年低于10%,说明中国经济进入了怎样的阶段?
为什么我国要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原因)
或:为什么说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原因(3)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对策②:
转变发展方式,
优化经济结构,
转换增长动力,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落后产能
技术短板
产业转移
环境污染
留守儿童和父母讲心里话
为什么会出现留守儿童?
留守儿童的父母主要去往何处打工?
这反映了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哪些问题?
城市;“北上广深”等发达城市
城乡发展不平衡
区域发展不平衡
城镇化水平低
材料反映了哪些问题?
【全面深化改革的原因和对策】
(4)我国经济发展还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城镇化水平不高、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现实挑战。
对策③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坚持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2.如何深化改革?
京津冀协同发展
拓展延伸: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乡村振兴战略
活动四:共话乡村振兴
材料一:十九大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材料二: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让广大农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2022年2月2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即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
说一说我国为什么要实行乡村振兴战略?
(1) 【国情】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是人民曰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矛盾。我国经济发展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城镇化水平不高、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现实挑战。
(2) 【三农地位】农村农业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
(3) 【意义1】乡村振兴战略是脱贫攻坚的重要举措,体现共同富裕的根本原则。
(4) 【意义2】有利于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全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有利于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利于缩小地区差距,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构建和谐社会,有利于实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
(5) 【意义3】有利于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农村农业发展,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增强农民的幸福感、获得感。
为什么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补充
实现乡村振兴的建议措施
国家:
(1)牢牢把握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线,从整体上提高农业供给体系的质量
和效益。
(2)培育一大批新型职业农民,着力增加农民收入。
(3)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
(4)加大支农力度,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个人:
(1)大力宣传乡村振兴战略,积极投入乡村振兴战略的宣传活动中。
(2)积极参加乡村振兴战略具体活动,从小事做起。
(3)爱护环境,节约资源,不乱扔果皮纸屑等。
(4)针对乡村振兴战略活动中的不法行为,敢于提出批评、举报、制止等与其作斗争,
为乡村发展积极建言献策。
补充
全面深化改革的原因
全面深化改革的举措
现在我国已经国家强大,人民富裕,为什么还要改革?
(5)改革是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对策:④不断弘扬与时俱进、锐意进取、勤于探索、勇于实践的改革创新精神,继续自强不息、自我革新。
1、我国为什么全面深化改革? 2.应如何全面深化改革?
二:共享发展成果
小康路上不能漏一人,
共同富裕没有旁观者。
在携手创造共同富裕美好生活的大道上,每个人都是参与者、建设者、共享者。
这体现了什么样的发展理念?
共享
(一)共享发展是什么?
共享的主体:全民
共享内容:全面共享
共享有一个发展过程
共享途径:共建
共享发展应该是人人享有,而不是一部分人享有,先富要带后富。
“人心齐,泰山移。”人人共享需要人人共建。
共享发展不是短时间就能实现的。
共享发展就是要共同享有国家发展的所有成果。
你是如何看待“共享发展”的?
强调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引领全体人民携手迈入全面小康社会,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什么是共享发展?
P12探究与分享
甲:共享发展应该是人人享有,而不是一部分人享有,先富要带后富。
丙:共享发展不是短时间就能实现的。
丁:“人心齐,泰山移。”人人共享需要人人共建。
乙:共享发展就是要共同享有国家发展的所有成果。
共享的主体
全民共享
共享的内容
全面共享
渐进共享
共享的途径
共建共享
以人民为中心,全民共享、全面共享、渐进共享、共建共享。
共享的过程
①衡量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不仅要看经济发展状况,而且要看
发展成果是否惠及全体人民,人民的合法权益是否得到切实保障。
4.党和政府为什么要坚持共享发展理念?
全国疫情防控财政投入已达1169亿元 为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提供兜底保障
②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
幼有所育
学有所教
劳有所得
老有所养
住有所居
病有所医
弱有所扶
出自李世民《晋宣帝总论》
含义:天地虽然广袤无垠,但是黎民百姓才是国家的根本。
③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
只有着力解决好民生问题,才能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二、共享发展成果
1、共享发展成果的原因:
(1)衡量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不仅要看经济发展,而且要看发展成果是否惠及全体人民,人民的合法权益是否得到切实保障。(P11)★★★
(2)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党的奋斗目标。(P12)★★
(3)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P13)★★
贫困地区最害怕的就是返贫,国家该如何进行扶贫工作才能防止贫困人民返贫?
江山就是人民 人民就是江山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上的讲话中,“人民”二字以86次高频响彻中华大地,久久不息地回荡在人们的心中。“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习近平总书记这些掷地有声、铿锵有力的话语,生动诠释了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的本质属性,再一次向世界宣示:“人民”是中国共产党的“根”和“魂”。
情感升华
(1)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二、共享发展成果
共享发展成果的原因
如何实现共享发展成果
你是如何看待“天下之大,黎元为先”这句话的?
出自李世民《晋宣帝总论》
含义:天地虽然广袤无垠,但是黎民百姓才是国家的根本。
(3)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
提高就业质量
提高收入水平
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打赢脱贫攻坚战
实施健康中国战略
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2)党和政府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采取一系列措施,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③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2、让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做法
P11(1)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引领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P12(2)党和政府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P13(3)多谋民生之利、多节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2.如何全面深化改革?
3.为什么要共享发展成果?
1.全面深化改革的原因
1.2走向共同富裕
改革进行时
共享发展成果
4.如何共享发展成果?
课堂小结
1.(2022.河北)近年来,随着中西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从沿海发达地区返乡就业的农民工和大学毕业生在增多,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好现象。这一现象“好”在( )
A.表明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B.有利于我国区域协调发展
C.缓解了我国人口对资源的压力
D.反映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
【解析】本题考查发展的相关知识。A: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没有体现,A错误;B:随着中西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从沿海发达地区返乡就业的农民工和大学毕业生在增多,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好现象。这一现象“好”在有利于我国区域协调发展,B正确;C:并没有缓解了我国人口对资源的压力,C错误;D:没有反映我国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社会主要矛盾,D错误;故本题选B。
B
A
2、2021年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强调,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这一胜利(  )
①有利于解决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②表明我国已经彻底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
③表明我国为实现世界减贫目标做出重大贡献
④体现了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A. ①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
课堂练习
3、改革开放成为新时代神州大地上的奋进强音,以深化改革促进扩大开放,改革开放“双引擎”动力更加澎湃。誓将改革进行到底,这是因为(  )
①改革开放极大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
②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③只要改革开放就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④我国未来发展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改革开放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C
课堂练习
4.2021年,我国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这体现了(  )
A.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得以解决
B. 我国经济已由高质量发展阶段转向高速增长阶段
C. 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D.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已经改变
C
课堂练习
5.(2022.山东威海)“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习近平总书记的民生牵挂,流露出饱满深厚的人民情怀。这表明( )
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
②党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③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解析】本题考查对党的正确认识。①②③④:从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中可以看出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①②③④说法正确;故本题选A。
A
6.(2022.河南省)近年来,河南省坚持发挥郑州国家中心城市、洛阳副中心城市引领作用,支持南阳建设副中心城市,推动各中心城市增强区域增长极和动力源功能,释放辐射带动能量,带动周边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这( )
①有利于促进河南省区域协调发展
②满足了河南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
③说明郑州、洛阳、南阳的实力领跑全国
④是坚持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的体现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2022中考真题练习
【解析】本题考查实现共同富裕。①④: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材料中,推动各中心城市增强区域增长极和动力源功能,释放辐射带动能量,带动周边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有利于促进河南省区域协调发展,是坚持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的体现,故①④正确;②:选项说法不符合实际,材料中的措施是有利于满足河南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故排除②;③:郑州、洛阳、南阳的实力还不能领跑全国,故排除③;故本题选B。
B
7.(2022.湖北武汉)“要坚持政府过紧日子,更好节用裕民”“装满‘米袋子’、充实‘菜篮子’”“大力实施‘万企兴万村’行动”……这些暖心的举措体现了人民政府( )
①具有国家重大事项的最高决定权
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③致力于解决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④让人民群众平均享有发展成果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022中考真题练习
【解析】本题考查走向共同富裕。②③:“要坚持政府过紧日子,更好节用裕民”的意思是政府节约财政支出,使百姓富裕。以政府的“节”促百姓的“裕”,这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装满‘米袋子’、充实‘菜篮子’”“大力实施‘万企兴万村’行动”这体现了人民政府致力于解决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努力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②③说法正确,符合题意;①:错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具有国家重大事项的最高决定权,排除;④:错误,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排除;故本题选C。
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