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46张PPT)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十月,为更好的治理国家,求贤若喝的汉武帝诏令各地推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人,董仲舒便是其中之一。汉武帝向董仲舒提出的问题是:“何行而可以章先帝之洪业,上参尧舜,下配三王 ?”意思是:怎样做才能弘扬先帝的大业与美德,向上追溯加入尧舜行列,往下追寻与三王(夏禹、商汤、周文王)相匹配?他做的了吗?新知导入他建立了一个国家前所未有的尊严他给了一个民族挺立千秋的自信他的国号成了一个民族永远的名字——央视大剧《汉武大帝》?汉武帝(剧照)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 统王朝新知讲解核心素养:一、唯物史观:运用辩证的观点来认识汉武帝继位后,国家面临哪些问题?(地方、思想、经济)二、时空观:认识汉武帝时代,完成了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三、史料实证:运用文献资料、视频,探究秦始皇和汉武帝的巩固大一统的措施有什么不同?四、历史解释:通过史料分析汉武帝推崇儒学的背景及影响;,学会评价汉武帝。概括历史知识的能力素养五、国家情怀:认识华夏民族大一统的国家伟业,到了汉武帝时代,完成了从地理空间到精神空间的整合与凝聚。正是这个伟大而充满凝聚力的民族共同体,承载着中华文明古往今来的生生不息。前156年~前87年 16岁继位的他面临了怎样的困境?他又是如何治理这个庞大帝国的?汉武帝刘彻(公元前141年—前84年)汉朝的第7位皇帝,4岁时被册立为胶东王,7岁时被册立为太子,16岁登基,在位54年“推恩令”的实施中央加强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各方面进行统一的领导,形成高度中央集权的政治局面,这就是“大一统”。什么是大一统?大统一多指地域的统一合作探究2.提 出 者:汉武帝下诏允许诸侯王除以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可将封地再次分封给其子弟作为侯国,由皇帝制定封号。1.背 景 :3.具体措施:推恩令诸侯王独霸一方;地方豪强横行乡里。主父偃4.结果:侯国越来越多,诸侯王的封地和势力越来越小;诸侯王从此一蹶不振。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刺史制度1.创建者:汉武帝2.内容:把全国分为十三个州,每州部派刺史一人,代表朝廷监视州部内的地方馆里、豪强及其子弟,严禁他们为非作歹。3.结果: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大大加强加强中央的监察权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西周秦朝分封制郡县制西汉郡国制汉高祖刘邦为了让汉室江山永固,采取了什么措施?问题一:诸侯国势力强大,严重威胁到中央。高祖封王 刘邦共封了七个异姓王和九个同姓王他们在王国内可以:任免官吏,自征租赋,自铸钱币,自集军队。问题二:地方上的豪强地主也发展起来,兼并土地,聚敛财富,横行乡里,与官府分庭抗礼。地方上的豪强地主与官府分庭抗礼诸侯王势力强大, 各自独霸一方导致社会秩序混乱汉武帝采取什么措施解决这一问题?主父偃向武帝建议,允许诸王将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主父偃推恩令的内容政治危机①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推恩”建议,使诸侯王的封地和势力越来越小。内容:规定诸侯王除了以谪长子继承王位以外,可将封地再分封给其子弟作为侯国,由皇帝制定封号。措施:汉初,诸侯王拥有很大的封地,诸侯王死后,由嫡长子继承王位,承袭所有封地中央统辖中央统辖主父偃“推恩令”皇帝诸侯王诸侯王诸侯王王国问题诸侯王诸侯王诸侯王侯侯侯侯侯侯侯 侯 侯“推恩令”妙在哪儿? 没有费一兵一卒就解决了王国问题,诸侯国对皇帝更是感恩戴德,从而加强了中央王朝的统治,维护了国家的统一。政治上:颁布推恩令,削弱诸侯国的势力名为推恩德实为削你国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你送来的贺礼太薄,对朕不敬,削你的爵位!汉武帝找借口削爵,夺地甚至除国公元前112年,汉武帝以诸侯王所献助祭的“酎金”成色不好或斤两不足为借口而夺爵,被夺爵者达106人,占当时列侯的半数。酎金即诸侯贡金以助祭宗庙基本上结束了汉初以来诸侯王割据的局面酎金夺爵汉武帝还建立刺史制度把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每州部派刺史一人,代表朝廷监视州部内的地方官吏、豪强及其子弟,严禁他们为非作歹。作用和影响: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大大加强。汉武帝怎样管理地方豪强地主?政治危机材料:西汉初年,诸子百家的各派人物还很活跃。诸王门下聚集许多宾客,常常批评皇帝的政策,指责中央,对中央集权很不利。此则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 思想的不统一,不利于中央集权。道家儒家(董仲舒)法家汉武帝选哪家好呢?众爱卿,朕今天让你们会集殿堂,是想让你们给朕出出主意,究竟采用什么思想来统治国家才可永保江山呢?启奏陛下,恕臣直言,用法家的思想治国最好。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制定严厉刑法,看今后谁还敢对皇上不忠!陛下万岁!臣以为法家的建议不可取。秦朝的历史就是前车之鉴,用道家思想来治国最好,先辈一直用道家思想治国,才有今天的成就。既然道家的思想这么好,那就继续用道家思想为妙。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用儒家思想治国最好,用儒家思想来教化百姓,百姓就会安分守己,天下可以太平。儒家思想治国,既体现皇上您的仁慈,又教化了百姓。臣以为要巩固统治,必须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策。董爱卿言之有理,马上给朕起草诏书告示天下:“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背景法家道家儒家严刑律法,以法治国与民休息,无为而治施行仁政,以德治国诸侯王门下聚集许多宾客,常常批评皇帝的政策。西汉初,朝廷对地方控制很弱,统治者奉行“无为而治”的政策,诸子百家的学说在社会上很流行。百家横流,朕都被吵得心烦了。我用哪种思想来治理国家最好呢?“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在《天人三策》中说:“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依据材料,归纳董仲舒的主张,汉武帝是如何对待董仲舒的建议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目的:建议人:内 容:影 响:董仲舒①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使儒家忠君守礼的思想成为大一统政权的精神支柱。②兴办太学,以儒家的《诗》《书》《礼》《易》《春秋》作为教材,儒士进入政权机构。①确立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②培养了大批儒学人才。加强中央集权“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想一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有何历史作用?(从利与弊两方面考虑)利:从此,儒学居于主导地位,为历代王朝所推崇,影响深远。起到了统一思想、统一舆论、稳定国家政局的作用。弊:但是也结束了战国以来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独尊一家,某种程度上禁锢了中国古代思想的发展。比较汉武帝和秦始皇在统一思想方面 实施的措施有何不同?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态度截然相反,根本目的相同,都是为了加强思想统治……秦始皇不让天下人读书……”——顾颉刚《秦始皇传》汉武帝诱导天下人读一种书。焚书坑儒 罢黜百家,尊崇儒术异 方式结果同 以相对温和的方式加强思想控制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使儒家忠君守礼的思想成为大一统政权的精神支柱“焚书坑儒”与“罢黜百家,尊崇儒术”的异同以粗暴野蛮的方式加强思想控制秦始皇下令烧毁民间收藏的诸子百家的书籍,仅留下秦国的史书以及医药、种植、占卜之类的书,他又将提出非议的460多个儒生和方士全部活埋未能巩固统治,反而加速了秦的灭亡巩固了大一统局面都是为了加强思想控制,巩固统治经济问题解决措施私人铸币现象存在将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盐铁经营权掌握在豪强手中①将煮盐、冶铁等经营权收归国有,②实行盐铁官营、专卖③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作用:改善了国家的财政状况,奠定了经济基础。盐铁专卖材料一:讨匈奴,通西域,军费开支浩繁,加上天灾不断,百姓四处流亡,国库空虚。材料二:富商大贾[gǔ],冶铸鬻(yù)盐,财或累万金,而不左公家之急,黎民重困。译:大商人冶铁铸币卖盐,家财积累到万金,却不帮助解决国家的急难,黎民百姓陷于重困之中。朕很是烦恼2、商人控制冶铁铸币卖盐(控制国家经济命脉)3、商人唯利是图,不关心国事。1、国家财政困难盐铁专卖背景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五铢钱1在全国范围内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3实行盐铁官营、专卖2措施以上措施起到了什么作用?作用:这些措施,使国家的财政状况有了很大改善,为汉武帝许多政策的推行奠定了经济基础。秦末汉初,游牧于蒙古草原的匈奴族,在首领冒顿单于的率领下,统一了蒙古草原,并不断南下袭扰,西汉建国之初,国力疲弱,不得不对匈奴实行和亲”,将宗室女子嫁给匈奴首领单于,每年还要送给匈奴大量粮食和布匹。经过“文景之治”,西汉强盛起来。汉武帝组建起强大的骑兵队伍,开始大举反击奴:在夺取河套和河西走廊地区后,汉军继续北上出击匈奴。北击匈奴秦末汉初,匈奴族在冒顿单于领导下,统一了蒙古草原,并不断南下袭扰。弱和亲/送粮布军事攻打面对强悍的匈奴,西汉采取了哪些措施?强措施匈奴遭到沉重打击,再无力与西汉对抗;大大拓展了西汉的疆域。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进攻匈奴,取得胜利,进一步发展和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北击匈奴(匈奴)其长兵则弓矢,短兵则刀铤。利则进,不利则退,不羞遁走。 ---《史记》漠北战役前119年抗匈奴高潮卫青霍去病※卫青出定襄,在漠北遭遇匈奴单于主力,汉军大胜。作战方针是要穿越匈奴腹地,出其不意打击匈奴单于有生力量。由卫青与霍去病各领五万骑兵,分两路进攻。※霍去病出代郡,全力击杀左贤王军队,俘虏和杀死达到七万多人。漠北战役中,步兵射箭掩护,骑兵快速冲入敌军,在马背上与匈奴展开白刃战,极大的发挥中原士兵擅长贴身战的特点,并克服了机动性不足的巨大缺陷。为增强击杀力量发明武器——戟(长矛的前身)。山东孙家村出土的孝堂山石像就再现了当年战斗场景。匈奴经过漠北战役的沉重打击,再无力与西汉对抗,部分匈奴人开始西迁。西汉收复失地且大大拓展了疆域。汉武帝的大一统政治推恩令设置刺史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经济盐铁专营铸造五铢军事反击匈奴开疆拓土鼎盛时期汉武帝大一统的含义:就是中央加强对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各方面的统一领导,形成高度中央集权的政治局面。大一统与大统一的区别:“大一统”所涵盖的范围比“大统一”要广得多。“大一统”不仅是地域上的统一,更是思想、文化、经济的统一。而“大统一”就仅仅是地域上的统一了。汉武帝采取一系列巩固大一统的措施,有什么影响?那么,汉武帝能实现大一统的原因是什么?影响:汉武帝从政治、思想、经济、军事等方面巩固了大一统的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使西汉王朝开始进入鼎盛时期。客观(物质基础):文景之治的基础上,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主观:汉武帝的雄才大略,善于用人汉武帝从政治、思想、经济和军事等方面巩固了大一统的局面,使西汉王朝进入鼎盛时期。对比西汉与秦朝的疆域图,看看有什么变化?历史人物评说汉武帝是我国封建社会具有雄才大略的皇帝,杰出的政治家。1、功绩:政治上,他颁布“推恩令”,解决诸侯国问题,加强中央权威。经济上,他实行盐铁专卖,统一铸造五铢钱,增加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 思想文化方面,他采纳董仲舒的建议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从此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在长安兴办太学,大力推行儒学教育。军事上,他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通过这一系列措施,巩固了大一统局面,使西汉开始进入鼎盛时期。2、过失:同时,汉武帝好大喜功,连年征战,耗得国库空虚;但他面对自己造成的危局,深刻反省。颁发《轮台罪己诏》以检讨承认过失,并且停止征伐,实行休养生息的宽民政策。他是一位千古帝王,他开拓了中国历史上很多的“第一个”汉武帝他是第一个使用年号的皇帝;他是第一个开通了西域的皇帝;他是第一个用儒家学说统一中国思想文化的皇帝;他是第一个奠定了中国辽阔疆域的皇帝;他是第一个用“罪己诏”进行自我批评的皇帝。②实行盐铁国有专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设置刺史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政治经济思想推恩削候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大大加强儒学居于主导地位,为历代王朝所推崇,影响深远。①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③在全国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使国家财政状况改善,为许多政策的推行奠定了经济基础汉武帝从政治、思想、经济等方面巩固了大一统的局面,使西汉王朝开始进入鼎盛时期。兴办太学军事派卫青、霍去病北击匈奴沉重打击了匈奴,开疆拓土课堂小结1、汉武帝为筹措对匈奴作战的经费,向地方富商借贷,但有些富商大贾唯利是图,不关心国事,担心朝廷不能获胜而不肯借贷。对此,汉武帝A.颁布推恩令 B.统一度量衡C.实施盐铁官营专卖 D.命张骞通西域C课堂练习2.图1反映了西汉封国形势的变化,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图1-1西汉初期封国形势 图1-2西汉后期封国形势图1BA.刺史制度的确立 B.“推恩令”的实施C.七国之乱的发生 D.休养生息政策的推行3.历代王朝的变革,都必须顺应时代需求。汉武帝用惊人的“智慧”开创了大一统局面,在其多种“智慧”中,思想上推崇的是( )A. 儒家思想 B. 法家思想C. 道家思想 D. 墨家思想A4.“他是一位有雄才大略、富于进取精神的帝王,在我国历史上他第一次确立了儒家在国家思想文化领域的主导地位。”“他”是( )A.汉武帝 B.汉高祖C.隋文帝 D.明太祖A5.图3所示为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采取的经济措施。这一举措A.改善了人民生活水平B.提升商人的经济地位C.提高了军队战斗能力D.增强中央政府的财力6.【2021·河南】西汉前期,币制十分混乱,诸侯、达官、豪富多私造牟利,不同的货币同时流通于市场,折算困难,交易不便。而对这样的情况,汉武帝采取的措施是( )A.兴办太学 B.平抑物价 C.盐铁专卖 D.统一铸币DD图3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详情请看: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汉武帝和董仲舒“天人三策”.mp4 汉武帝简介(解说生动有趣,漫画版,学生有兴趣).mp4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课件+视频)1.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