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伊索寓言》整本书阅读(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伊索寓言》整本书阅读(教案)

资源简介

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编写要求
对整本书的 总体评价 《伊索寓言》统编版教材三年级下册《快乐读书吧》的推荐书目,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寓言故事,也是世界文学史上流传最广的故事之一。全书共97个故事,作者是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的一个寓言家——伊索。 《伊索寓言》里大多是动物故事,以动物为喻,教人处事和做人的道理,形式短小精悍,比喻恰当,形象生动,通常在结尾处以一句话画龙点睛地揭示蕴含的道理。寓言多采用拟人化的手法,讽刺批判人性的弱点,成为儿童亲切的教化启蒙手段,具有鲜明的教育性。 其中《农夫和蛇》、《狐狸和葡萄》、《老鼠开会》等已成为全世界家喻户晓的故事。这些故事有的告诉我们做人一定要分清善恶,只能把援助之手伸向善良的人;有的告诉我们任何主意提出都非常简单,重点要怎么实现主意,不能纸上谈兵;有的告诉我们永远不能一意孤行,要用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和解决问题。这本书搜集了很多古希腊的民间故事,浏览目录,你就会发现仿佛走进了一个奇妙的富有哲理的“动物王国”。
设计理念 三年级学生阅读的广度与深度都比低年级学生有了明显的变化,阅读的组织性、认知过程的规范性、严谨性更强,但是这一阶段,孩子的学习兴趣也开始分化,教育孩子要掌握技巧。因此,本次《伊索寓言》的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根据阅读过程分为“读前导”、“读中析”和“读后享”三个课型,按照整本书阅读的一般顺序:“看封面——解目录——赏析文段——提炼感悟——分享交流——群文延展”,在课堂中让学生体会寓言的语言特点,掌握阅读策略,要求不仅要理解寓言的故事,还要关注寓言中蕴含的道理,引导学生绘制思维导图,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促进学生深层次阅读。
“导读课承载的任务是激趣和解难。”为了学生有方法、有热情、深层次地进行整本书阅读,在导读课中,将通过阅读封面,聚焦作品;浏览目录,提取信息;共读片段,制定计划;交流方法,链接生活来开展整本书阅读。结合互联网信息可视化技术以趣导读,用设置悬念的方式来讲故事,带领孩子们进入一个奇妙又富有哲理的世界。 在推进课中,教师要为学生的自主阅读进行监控和指导,将引导学生关注形象说特点、提炼方法理情节、明辨寓意谈智慧来精读文本,感受曲折生动、精彩纷呈的故事情节,并用思维导图理清关系,启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作欲望,鼓励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独特的阅读体验,解答学生在阅读时的疑难问题,让寓言故事使我们的人生充满智慧。 分享课中通过寓言小剧场、读书卡分享会两个环节,从“讲、读、演、写”四个维度演绎对内容的理解,分享读书的感受、分享精彩的片段、分享读书时遇到的困惑、分享你的发现、分享你的观点。借助思维导图引领学生对整本书进行全面回顾、总结和提升,让学生分享和收获阅读的快乐,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教学目标 有目的地阅读寓言中的主角形象,梳理情节,明辨寓意。 通过丰富的课堂活动,锻炼孩子听、说、读、写的能力,进而让学生掌握寓言故事整本书阅读的方法。 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兴趣,运用思维导图促进学生深层阅读。
教学重、难点 1.有目的地阅读寓言中的主角形象,梳理情节,明辨寓意。(重点) 2.通过丰富的课堂活动,锻炼孩子听、说、读、写的能力,进而让学生掌握寓言故事整本书阅读的方法。(重点) 3.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兴趣,运用思维导图促进学生深层阅读。(难点)
教学案例 第一课时:导读课(40分钟) 【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握阅读封面、浏览目录、制定计划、交流方法的整本书阅读的步骤。 了解借助思维导图、预测、对比阅读、单篇带动多篇的阅读方法。 通过多媒体可视化手段,激发阅读《伊索寓言》的兴趣,感受故事中的机敏和智慧。 【教学重点】 初步掌握阅读封面、浏览目录、制定计划、交流方法整本书阅读的步骤。 2.了解借助思维导图、预测、对比阅读、单篇带动多篇的阅读方法。 【教学难点】 通过多媒体可视化手段,激发阅读《伊索寓言》的兴趣,感受故事中的机敏和智慧。 【课前准备】 希沃课件、视频、教辅素材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精彩片段吸睛法(5分钟) 播放《狐狸与葡萄》的动画,让学生猜一猜这个故事出自哪本书?精彩的片段点燃孩子们的阅读热情。 生回答:《伊索寓言》,从而引入课题。 阅读步骤指引,明确信息(30分钟) (一)阅读封面——图片预测法 课件出示封面,师:孩子们,封面是一位不说话的推荐者,它以鲜明的图画和简要的文字展示出对整本书内容的大致描绘。请你们认真观察一下封面,你从封面获得了哪些信息? 1.书名 生:我第一眼看到的是书名。书名中包含了作者的名字——伊索。伊索寓言为什么能成为世界上流传最广的寓言之一呢?
师:读书名质疑能激发你读书的欲望。书名下面是作者的名字,因为这是一部外国的文学作品,所以还有一名翻译。书名和作者是我们捕捉到的最重要的信息。 2.作者 教师趁热打铁,为学生讲述作家的简介:伊索,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文学家,与克雷洛夫、拉·封丹和莱辛并称世界四大寓言家。他曾可能是埃塞俄比亚人,后做过萨摩斯岛雅德蒙家的奴隶,并被转卖多次,但因知识渊博,聪颖过人,最后获得自由。伊索环游世界,为人们讲述他的极富哲理的寓言故事,可惜后来他被德尔菲人杀害。 3.插图 师:你还能发现什么? 生:还有精美的图画。 师:是的,请你来说说图画上都有什么,狮子和鹿有什么关系?他们之间会发生什么有趣的故事呢?看图话猜想多有意思,可能你的猜想就和作者一样。封面上还有一些文字,如出版社。阅读封面,我们可以大胆想象质疑,还可以猜想预测,你对这本书的内容和价值就有了初步的了解。 读完了封面,师生一起来完成阅读学习单——填写寓言小档案 教师设置一份寓言小档案,让学生通过预习查找资料后填写寓言档案。学生在填写档案时,教师趁热打铁,出示课件,展示伊索寓言的书评。 师:“你连《伊索寓言》都没读熟,可见你是多么无知和懒惰。”这是喜剧作家阿里斯托芬的一段独白。听了这样的评价,你有什么想法? 生:可见《伊索寓言》的文学价值很高。 生:我太想看这本书了。 师:下面就让我们赶紧拿起书本,来领悟古希腊人民的智慧吧!
浏览目录——人物形象引路法 1.浏览目录 (1)看目录,发现标题“秘密”:标题大多由动物构成。 (2)浏览目录,试着给寓言归归类。教师引导学生学会从目录中提取信息,了解大概的故事情节,并用思维导图画出人物线索图。 共读片段,制定计划 1.制定趣味“阅读计划卡” 师:读完了目录,你猜猜哪个故事最有趣呢?你准备从哪个故事开始读起?为什么?多久能读完?每天可以读多长时间?我们可以制定一份阅读计划来督促自己坚持阅读吧!
生读完之后开始填写阅读计划卡。阅读计划卡包括阅读速度、阅读结果输出方式进行规划,明确“读写结合”。 师:我们约定不要超过两周的时间,读完书,我们一起来说说你的读书感受吧! 2.静心阅读,使用目录做“阅读监控” 在学生阅读这本书时,让学生在目录上记录自己的阅读时间,标注出阅读篇目,善用目录做“阅读监控”。 (四)交流方法,链接生活 同学们小组合作讨论交流读书方法,结合平时日常阅读经验,说一说。师引导: 单篇带多篇的阅读策略 教师引导学生可以同一动物主角的寓言故事归为一组进行阅读。可以用思维导图进行归类。
对比阅读 教师引导学生把相同动物主角的寓言放在一起进行对比阅读,发现不同。 总结归纳,布置作业(5分钟) 总结:达尔文说:“最好的学习是方法的学习。”这节课我们了解了整本书阅读的步骤,还了解了阅读方法,我们还要学会在书上圈圈画画,也可以在书上写上自己的感想和体会。也可以自制读书卡片,抄写点明故事寓意的语句,还可以采用多种方法留下自己读书的痕迹。 布置作业:请同学们在你喜欢的文段旁边写上几句你的体会,或制作一张有趣的读书卡片吧! 【设计意图】围绕导读课“激趣和解难”两个方面,从封面激发孩子无限的好奇,通过设置悬念,让学生预测故事,体验猜读乐趣。巧设“精彩片段吸睛法、人物形象引路法、图片预测法”等,激发学生阅读兴趣。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设计,提供阅读的方法,巧搭阅读支架,引导学生有计划、有目标、有方法去阅读。 【板书设计】
《伊索寓言》 伊索 第二课时:推进课(40分钟) 【教学目标】 品析寓言的特点,了解寓言形象的多元性、象征性。 巧用思维导图梳理故事情节,学会深层阅读。 3.联系生活实际,结合寓意,在细读中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教学重点】 1.品析寓言的特点,了解寓言形象的多元性、象征性。 2.巧用思维导图梳理故事情节,学会深层阅读。 【教学难点】 联系生活实际,结合寓意,在细读中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课前准备】 希沃课件、视频、教辅素材 【教学过程】 回顾式阅读,指明寓言特点(5分钟) 观看阅读《伊索寓言》时同学们的剪影片段,回顾相关主题活动照片,营造浓浓的书香氛围。接着引入《伊索寓言》这本书的介绍——全书收录了97个故事,每一篇故事都闪烁着智慧的火花,寄托着哲理。有对富人贪婪地揭露,有对恶人的批判,有对劳动人民的肯定。还有很多故事教我们做人,教我们怎样辨别好坏。 教师出示图片,让学生来说一说这是哪个故事?寓意是什么? 师:同学们,从刚才的故事中,你发现了故事的结构是怎样的呢? 生:先讲故事再讲寓意。 师:这里的“寓”,是“寄托”的意思,即把作者的思想寄寓在一个故
事里,让人从中领悟道理。那么,深刻的道理是如何让读者感受到的呢? 生: 作者通过塑造虚构的故事情节。 师:是的,这些故事虽然篇幅短小、但语言精炼,富有表现力,具有鲜明的教育性和讽刺性。 教师再出示课件,明确:主人翁:以动物为主;篇幅:短小;寓意:深刻;表现手法:比喻、夸张、象征、拟人 二、读中加油站——精准阅读,运用方法(30分钟) (一)关注形象说特点——有话天天说 让学生以“我是某某某”(一种动物)为话题,做自我介绍,抓住动物的特征。教师趁机讲解动物形象的多元性、象征性。 (横向对比) 师:同学们,你最喜欢哪则寓言故事中的主人公,它有什么特点吸引你? 生:我最喜欢的是狐狸,狐狸是智慧的化身,有时候也是狡猾的、还可以是贪婪的...... 师:我们拿《伊索寓言》和《中国古代寓言故事》对比,哪两个故事的主人公有相似或截然相反的特点?小组合作完成表格。 主人公出自哪个故事出自哪本书主人公象征性
(纵向比较) 同样一个主人公,在不同的故事中,它的象征性也是不同的。
提炼方法理情节——插图随心画 读书方法 师:同学们,在你读书的过程中,你都用了哪些读书方法呢?比如:默读、大声读、快速浏览,请同学们来补充。 生:我还发现了可以在读过的地方做上批注 生:我们学过单篇带动多篇、对比阅读 师:是的,同学们,你们要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还可以摘抄好词好句。在读书的过程中,你是怎样梳理故事的情节的呢?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好方法,可以在书本上画上“情节插图”,小组讨论一下吧!合作完成思维导图。 巧用思维导图,梳理故事情节 同学们汇报梳理故事情节的方法,教师点拨。 例如圆圈图呈现了在《狐狸与葡萄》中,围绕主人公“狐狸”发生的事情。学生理清故事情节,复述出故事。支架:动物+发生什么事+结果怎么样
又如《狮子和老鼠》一课,教师先带领孩子通读一遍寓言。标好段落,把好词好句用不同的颜色的笔标出来。 再和孩子读第二遍,把每段的主要内容说出来,把内容相同的段落总合在一起。最后提炼出中心思想。 教师出示情节梳理图供学生做参考,引导学生梳理情节,在书本空白处画上“情节插图”。 明辨寓意谈智慧——制作寓意书签 1.寓意书签展示 师:为什么我们还要重温这些两千多年前的文字?引导学生回归生活,展示学生制作的“寓意书签”,从寓意中学会生活和为人处世的道理。
2.明辨寓意 教师出示阅读资料,学生通过对比总结。 (纵向对比)《伊索寓言》和《中国古代寓言》中哪两个故事的寓意相似?由此你想到了生活中的哪些现象? 教师引导:讽刺了贪婪没有好下场,做事呆板、忘恩负义的人....... 《伊索寓言》和《中国古代寓言》中哪两个故事寓意相反? 教师引导:凶恶残忍——心地善良;做事呆板——灵活变通; 目光短浅——长远利益;忘恩负义——知恩图报...... 三、总结和布置作业(5分钟) 总结:寓言是一个魔袋,袋子很小,却能从里面取出很多东西出来。希望同学们能精读阅读寓言故事,从多个方面评价主人公,巧用思维导梳理情节,通过拓展阅读加深对寓意的理解。 布置作业:1.从以下词语中,你想到了什么寓言故事?把相关的故事找出来吧!还可以选择相关的词语,和爸爸妈妈一起分享,说说这个寓言故事,并与原文对照看看。 贪婪 机智 勇敢 感动 2.请同学们小组合作,选择一个精彩片段,准备好道具,分享课时进行表演。 【设计意图】教师针对孩子们在阅读中出现的疑难问题进行设计教学,围绕“关注动物形象、梳理故事情节、理解故事寓意”展开活动,适时渗透阅读方法,通过阅读体验交流,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从而汲取营养,学会鉴赏文本,让学生逐渐成为一个独立的阅读者。 【板书设计】 《伊索寓言》推进课
第三课时:分享课(40分钟) 【教学目标】 1.享受阅读带来的快乐,积极与他人交流自己的看法或收获。 2.通过整本书阅读,掌握阅读寓言的方法 3.教师与学生共读,一起感受《伊索寓言》的魅力 【教学重点】 1.享受阅读带来的快乐,积极与他人交流自己的看法或收获。 2.通过整本书阅读,掌握阅读寓言的方法 【教学难点】 教师与学生共读,一起感受《伊索寓言》的魅力 【课前准备】 希沃课件、视频、教辅素材 【教学过程】 温情回顾,漫谈感受(5分钟) 同学们,我们一起读完了《伊索寓言》这本书,在阅读这本书的时候,我想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自己的收获,今天让我们和大家一起来分享吧!读完了这本书,给你的感受是什么呢?请你用一个词语来概括吧! 教师出示提示语: 悲伤 温暖 遗憾 快乐 愤怒 憧憬 喜爱 厌恶 幸福 感动...... 给出回答支架:“读完了《伊索寓言》,我觉得是______的,因为其中一个情节_____________,结果_____________。这令我很难忘。” 学生积极发言,本节课评选出“创意表达家”。 二、品析主角形象和精彩片段(30分钟) 共同分享,阅读有感——读书卡分享会 师:同学们,相信你们读完了整本书,一定有你喜爱的动物,请你来说说是哪种动物呢?比如可以从动物的性格去考虑。
生:是狼,狼性格多变,时而不守信用,时而愚蠢,时而狡猾,但正是因为它性格的复杂性,反而使整本书读起来更加有趣和生动。我太爱读《伊索寓言》了。这是我的读书卡展示。(如图) 师:非常棒!同学们,那么读完了整本书,你有什么想提问的吗? 生:我想问,在《狐狸与葡萄》中,为什么狐狸想吃葡萄,在我们现实生活中,狐狸是吃肉的。 师:你问得很好,其实我们通过查资料可以发现,狐狸它也吃葡萄,希望你继续保持质疑的好习惯,然后学会去探索答案,相信你会有更多的收获。 教师和学生互动,而不是简单地读书卡展示,在和孩子的对话中,引导孩子深层思考。 【设计意图】话题式交流课,教师给出学生回答支架,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结合“读书卡分享会”这个环节,引导学生再次回顾精彩环节,同时提出自己的阅读困惑,学生在交流互动中有了新的收获。 对比发现,再悟寓言——寓言小剧场 同学们,《伊索寓言》中哪一段写得特别棒,哪一段你想演一演呢? 师:请同学表演《农夫与蛇》 生:表演中 师:同学们观看了表演之后,请你思考农夫临终的话,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教师在此引导质疑:农夫临终所说的话中,作者是否将“恶蛇”误说为了“恶人”,为什么?) 生:寓言故事往往采用以物喻人,给人生活的启示。 师:还没有其他的故事也是这个寓意呢?(养虎为患) 教师从而拓展阅读篇目,引导学生深层思考,绘制树状图。
(三)师生合作填写阅读单 我的大名:( ) 我的班级( )读这本书的时间( )年( )月( )日~~( )月( )日我对这本书的总体评价读完这本书,我想对( )说我对这本书的看法最打动我的是( ) 这一部分我想读第( )页给同学听让我陷入沉思的是( )我有疑惑的地方是( )书中最精彩的一句话是书中最适合表演的一段是请你向别人推荐这本书,说说理由
三、总结和布置作业(5分钟)
总结: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寓言希望同学们能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巧用思维导图,让课外阅读绽放光彩! 布置作业:开阔视野,推荐阅读书目《克雷洛夫寓言》 【设计意图】学习有法,贵在得法,引导学生思考质疑,深层阅读,发散思维,仿佛有一条无形的线串联起每颗珍珠,熠熠生辉,光彩夺目。 【板书设计】 《伊索寓言》分享课 伊索 深层阅读 为什么?
参考文献 参考格式: 黄海森《统编教材背景下的整本书阅读策略研究——以〈阿凡提的机智旅行〉整本书阅读为例》 ,[教育视界], 2019 129(06):61-64. [2]曾明会 《 统编教材视野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实践与探究》,[南北东西:教育], 2019 第21期 [3] 张媛.《和学生共读“整本书”:流程设计与策略使用》,《语文教学通讯》,2016(6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