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2张PPT)第9课 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导入新课互动课堂自绘导图随堂训练中世纪的城市到底是什么样呢?佛罗伦萨米兰巴黎目 录MU LU02城市居民的身份自由和自治的城市01大学的兴起03。。学习目标132知道城市居民的组成和获得居民身份的途径;了解中世纪城市兴起的原因和基本史实;掌握城市争取自由、自治的方法和取得的成果;了解欧洲中世纪教育发展的基本史实。第一章自由和自治的城市1、西欧城市兴起的背景背景:西罗马帝国灭亡后,长达400多年的时间里,西欧的农业、工商业普遍衰落,罗马时代的很多城市变成废墟。为封建主耕作,承担各种劳役被束缚在土地上西欧庄园西欧庄园绝大多数人口居住在庄园里90%10%城市2、西欧城市兴起的时间、代表、位置:时间:公元10世纪起代表:意大利(佛罗伦萨、威尼斯)、法兰西(巴黎)、英格兰(伦敦)、德意志(科隆)位置:集中在交通便利、相对安全的地方,如港口、海湾、主教驻地。一般坐落在封建领主的领地上。材料二:到14世纪中期,欧洲的总人口增加到约8000万……重型犁、马颈轭的发明和改善……农业上从两田制种植到三田制种植的变化。——《中世纪盛期的欧洲》问题一:结合课本相关史实和以下材料,思考西欧城市兴起的原因?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Stadt Luft macht frei——德国民谚欧洲封建社会的城市与同时期中国封建社会的城市有什么不同?材料一:食者国之宝也,兵者国之爪也,城者所以自守也。此三者,国之具也。(译文:粮食是国家的宝物,兵器是国家爪牙,城郭是用来自我守卫的,这三者是维持国家的工具。 )——《墨子·七患》材料二:中世纪城镇对于西欧而言,代表着新生事物。除去少数例外的情况,这些城镇是独立自主的,真正的商业实体,依靠工商业交易的收益而存在。——[美]C.沃伦.或莱斯特:《欧洲中世纪简史》中国政治、军事中心西欧手工业、商业中心中国最早的都城“二里头”问题二:中世纪的城市 中国早期城市,兴起方式有何不同?VS城市仍然摆脱不了封建领主的奴役。有时一个城市分属几个领主所有,他们任意向城市居民勒索赋税,摊牌徭役,甚至公开抢劫。城市越发展,市民与领主的矛盾越尖锐……城市的商业和贸易活动,首先需要自由的保障,城市自治成了城市斗争的目标。——张启安,李秀珍主编. 西方文明史[M]“西欧没有一块没有领主的土地”琅城是法兰西东北部的一个城市,主教也是这里的领主,控制着城市。琅城居民募集金钱,赎买了自治权,并建立了自治机构。但主教挥霍了赎金后,背信弃义,擅自取消了琅城的自治权。1112年,愤怒的市民举行起义,杀死主教此后又坚持斗争多年,琅城终于取得了自治地位。争取自由和自治的斗争:阅读材料,分析西欧人民争取的自由和自治的原因、方式有哪些?① 斗争原因:封建领主的控制剥削② 斗争方式:金钱赎买和武力斗争斗争结果:13世纪,许多城市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自由与特权,成为自由城市。在这样的城市里,市民是自由人,享有财产权,领主不得非法剥夺市民的财产,不得向市民任意征税。A 自由城市:只需向国王或领主交纳定额赋税,可以成立自己的市民议会,作为城市的最高权力机构,拥有制定政策、法令和铸造货币权利;还可以通过选举产生自己的市长和法官等管理人员,行使行政、司法和财政大权,还可以组建俣卫城市的武装力量,甚至有权宣战。B 自治城市:获得自由和自治权的形式: 从国王或领主手中获得特许状。特许状作用:既削弱了割据势力,又获得了城市的拥护。第二章城市居民的身份手工业者和商人,他们一般是从周围农村的农民或农奴转变而来农奴逃离庄园进入自由城市,居住满一年零一天,就获得了市民身份成为市民以后从此享有自由,领主无权强迫他们重新变成农奴,而且城市工商业还为人们提供更多发展机会。1、城市的基本居民都是哪些人?Who?2、他们要多久才能成为市民?When?3、他们为什么愿意到城市生活?Why?进城后(城市的消遣活动)4、他们如何生产生活?How?手工业者主要从事小商品生产,商人专事商业和贸易。进城前(农奴被领主棒打)结果:越来越多的农奴逃离庄园,进入城市,促进了城市的发展。自由的农民(农奴)逃离乡村 新兴的城市市民阶层早期的资产阶级大手工业作坊主富裕的商人 银行家手工业者城市居民身份变化的历程商人早期的资产阶级面包师酿酒裁缝铁匠行会:什么是行会?为什么成立?材料1:中世纪西欧城市是作为经济中心出现的,他们是在一些位于交通路口的集市,废旧的古代城堡上兴起的。......城市所集中的手工业和商业所构成的商品经济从一开始就对封建制度起着瓦解作用。......城市里的市民阶层不断发展壮大,成为近代资产阶级的前身。材料2:城市是中世纪的花朵。——恩格斯城市的兴起有何影响?(提示:从政治、经济、文化三个角度思考)城市的兴起有何影响?政治:商品经济的发展对封建制度具有瓦解作用;产生了早期的资产阶级。经济: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文化:促进了大学的兴起,为“文艺复兴”奠定了基础。第三章大学的兴起背景11世纪后,随着经济的发展,许多希腊、罗马古典著作开始在西欧传播,阿拉伯文化也不断传入西欧。 封建制度的确立与经济法发展为大学的产生提供了物质基础。城市兴起、新兴资产阶级,使大学的创办有了社会基础。东西方贸易的往来,古典文明的传播,东方文化和教育的传入,为大学充实了学习的内容。大学出现原因大学的兴起兴起12世纪,西欧的教育与学术出现了新的气象,大学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大学兴起中世纪的巴黎大学巴黎大学博洛尼亚大学巴黎大学牛津大学发展①12世纪,巴黎出现许多教会学校和教师私人办的学校。教师私人办校必须从教会取得授课许可证。为了维护自身的权利和经济利益,巴黎的教师组成教师行会,选举会长管理学校。12世纪,巴黎出现许多教会学校和教师私人办的学校。教师私人办校必须从教会取得授课许可证。为了维护自身的权利和经济利益,巴黎教师组成教师行会,选举校长管理学校材料二:“行会”具有两种鲜明特质:第一,“行会”的各成员地位平等,并通过民主的方式来决策校务。例如校长和院长都是经过民主选举推选出来的……第二,“行会”是一个很团结的职业化集体,他们为了维护自己的特权并与世俗力量和教会势力不断进行着激烈的斗争——班媚:《中世纪大学自治的兴衰及启示》材料一:大学的英文是“university”,是由“universitas”一词演变而来。而“universitas”最初是指“corporation”(公会、自治团体)与行会“guild”同义。大学行会的特质使他与生俱来具有着民主、团结的特点,使自治成为可能为啥教师行会这么牛?发展大学的发展获得了谁的支持 大学有什么自治特权 材料二:腓特烈一世在巡视意大利时接受博洛尼亚大学部分师生的请求,颁布了《完全居住法》。这位德国皇帝不但肯定了知识的价值……并愿意为他们提供保护。他授予博洛尼亚大学的学生(尤其是学习民法和宗教法的学生)具有在城市中居住和自由活动的权利。并规定:学者们免受地方法官的司法审判……任何被传唤出庭的学生都可选择是由自己的教师审理还是由主教审理……之后这一法令本身也成为了大学的学者们诉求更多其他特权的基础。——张芳芳、朱家德:《中世纪大学特许状(章程)的特点及变革》13世纪,巴黎教师行会得到罗马教皇和国王的支持,自治权利得到保证。大学的自治地位主要体现在免赋税特权、司法特权、教育自主权。前提:不违反正统教义材料一:位于意大利北部的博洛尼亚大学,成立的基础是学生组成的社团,社团得到教会的支持,掌握了学校的管理权,负责任免教师,监督教学计划,但对学生成绩的评估和学位的授予,则由资深教授负责。——人教版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第44页阅读材料,思考以下问题。课程设置包括文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天文和音乐内容专业课程基础课程有法学、医学和神学文法修辞音乐逻辑算数几何天文七艺中世纪大学一般有四个学院:神学院、法学院、医学院和艺学院。神学、法学和医学都是专科院系,以专门职业为取向。完成艺学院学习后,才能进入到自己选择的专业领域去进修。课程设置大学的课程设置一方面仍受基督教会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认识、评价、特点索邦神学院(巴黎大学前身)博洛尼亚大学解剖教室如何评价中世纪大学的程设置教会的影响现实的需要中世纪城市中世纪大学孕育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促进恢复、兴起时间10世纪城市主要居民手工业者和商人产生行会教师学生行会兴起时间发展课程设置12世纪得到教会、国王的支持专业课程基本课程自主权和特权1、(2021·黑龙江中考真题)中世纪的鼎盛时期,经济的繁荣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保障。被认为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的是( )A.西欧城市的复苏 B.阿拉伯数字的传播C.中国印刷术的普遍推广 D.大学的兴起D2、(2021·湖南中考真题)2021年湖南省高考报名人数达到56.84万人。学子们憧憬着理想的大学校园生活。大学兴起于( )A.古代中国 B.古代印度C.中世纪的欧洲 D.古代罗马C3、(2020年贵州遵义)12世纪,西欧的教育与学术出现了新的气象。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的是A.城市的兴起B.庄园的兴起C.市镇的兴起D.大学的兴起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中世纪的城市.mp4 中世纪西欧城市.mp4 博洛尼亚大学.avi 尼罗河与古埃及文明.flv 欧洲中世纪的生活.mp4 牛津大学的创立.flv 第9课 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课件).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