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3.7 眼睛与光学仪器学案班级 姓名【导学目标】1.了解眼睛的构造; 2.知道眼睛是怎样看不清物体的; 3.近视眼睛和远视眼睛的特点及矫正方法; 4.知道照相机、的原理和使用; 5.了解显微镜、望远镜.6.了解生活中常见的光学仪器的原理;【前置作业】1.凸透镜成像规律:当u>2f时,成 立、 的 像;当2f>u>f时,凸透镜成 立、 的 实像;u2.人的眼睛相当于一架照相机,眼球中的 相当于 镜,眼球后部的 相当于光屏。物体经晶状体成像于视网膜上,再通过____把信息传入大脑,从而产生视觉人的眼睛是靠调节晶状体的形状(如图1),改变 从而获得清晰的像。3.为了保证人们的安全,在城市的很多地方都安装了摄像头,该装置的光学统主要是凸透镜,通过该装置能记录车辆及行人 、 的实像.4.如图1,这是一款人脸识别门镜一体机,通过摄像镜头捕捉人脸信息,并将所拍图象与系统数据库中预先录入的人脸照片模板进行对比.下面对该装置说法错误的是( )A、该摄像镜头相当与凸透镜B、这种镜头可用来矫正近视眼C、这种镜头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D、若镜头的焦距为10cm,为了能成清晰的像,人脸到镜头的距离应大于20cm【课堂导学】一、眼睛是怎样看见物体的 (阅读课本P73-P74,回答下列问题:)1.眼睛的成像原理凸透镜类似,所成的像是____立、______、____像。2.如图2,我们看近处的物体时睫状体的调节作用使晶状体变______,对光线的偏折变_____,近处物体的像刚好成在视网膜上;我们看远处的物体时睫状体的调节作用使晶状体变______,对光线的偏折变_____,远处物体的像刚好成在视网膜上。3.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特点及矫正方法①产生近视眼的原因(如图3甲):晶状体太________,折光能力太________或晶状体到视网膜的距离过长,使远处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之________。矫正方法:眼前放一个 透镜(如图2乙),使来自远处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②产生远视的原因(如图4甲):晶状体太________,折光能力太________或晶状体到视网膜的距离过________,使近处的物体成像在视网膜之________。矫正方法:眼前放一个 透镜(如图3乙),使来自近处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影像的保存1.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成 、 的 像原理制成的,它主要由___、___、___和____等部件组成。它的镜头相当于一个 ,胶片相当 。2.选定被拍摄的景物后,调节___到___的距离,会在胶片上出现___、___的__像,从而使胶片感光,影像便记录在胶片上。眼睛的好帮手1.显微镜、望远镜主要 镜和 镜两组 镜组成的。2.投影仪(1)基本构造(观察如图5中的投影仪)①投影仪上有一个相当于________的镜头;②成像________;③镜头下有一个放投影片台面;④平面镜(取下平面镜感知作用并观察天花板上的成像特点)——改变光的传播方向(使之在屏幕上成像)。(2)成像特点是:3.幻灯机(1)如图6所示是幻灯机的工作原理图.幻灯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 镜.为了使观众看到正立的像,幻灯片要 (填“顺着"或“倒着")插入架上.用强光照射幻灯片,幻灯片上的画面在屏幕上形成 像(填“实”或“虚”)。4.摄像头图7中甲是城市很多路口安装的监控摄像头,它可以拍摄违章行驶或发生交通事故时的现场照片。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它的工作原理与 相似。图乙和丙是一辆汽车经过路口时与一辆自行车相撞后拍摄的两张照片,由图可以看出汽车所成的像变小,与此对应的像距将变 。【当堂训练】1.小明用爷爷的老花镜正对太阳,再把一张纸放在它的下方,移动眼镜,在纸上会呈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老花镜是 (凸/凹)透镜.小明发现老花镜可以使稍远处的窗户在光屏上成 (正立/倒立)、缩小的像,生活中 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工作的.2.在图8中,分别画出了眼睛看物体时的光路,在A、B、C、D四个光路中, 描述了正常眼睛的成像情况; 描述了近视眼的成像情况,矫正近视眼应佩戴眼镜的镜片是 透镜(选填“凸”或“凹”); 描述了远视眼的成像情况,矫正远视眼应佩戴眼镜的镜片是____透镜(选填“凸”或“凹”)。3.如图9,分别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和矫正做法的是( )A、①② B、③① C、②④ D、③④4.学习了透镜知识后,小勇回家认真研究爷爷的老花镜,并得出以下结论,你认为他的这些结论中不妥当的是( ) A、老花镜是一种凹透镜 B、老花镜可以用来做放大镜C、老花镜能在阳光下点燃白纸 D、爷爷原来是个远视眼5.用照相机拍摄集体照片,人的位置站好后发现还有一些人没有进入镜头,那么应该采取下列哪些措施?( )A、相机离人近一些,将镜头与胶片的距离调小一些B、相机离人近一些,将镜头与胶片的距离调大一些C、相机离人远一些,将镜头与胶片的距离调小一些D、相机离人远一些,将镜头与胶片的距离调大一些6.王老师在课堂上,看近处课本时要戴上眼镜,观察远处同学时又摘下眼镜,这样戴上摘下,非常不方便,王老师的眼睛是______(近视、远视)眼,可以用________镜来矫正。小军将一种新型眼镜送给了老师,如图10所示,镜片A区厚度相同,B区可以矫正视力,现在王老师可以通过________看书,通过________区看同学,再不需要频繁戴上摘下眼镜。7.常见的光学仪器在我们的生活、学习中应用广泛。照相时,被拍摄者应站在距镜头___ _________________处;投影仪能使投影片在屏幕上成倒立、___________实像;借助放大镜看地图时,为使看到的像更大,应适当_______________放大镜与地图间的距离。 学8.在某些重要会议入场时,采用人脸识别系统,识别系统的摄像机可以自动将镜头前0.5m处的人脸拍摄成数码相片,通过信号线传递给计算机识别.摄像机的镜头( )A、相当于凸透镜,焦距可为0.5m B、相当于凹透镜,焦距可为0.5mC、相当于凸透镜,焦距可为0.2m D、相当于凹透镜,焦距可为0.2m9.教室里安装的电子白板投影仪,其镜头的焦距为15cm,为了在白板上得到清晰的像,投影仪镜头到白板的距离应( )A、大于30cm B、小于15cm C、等于 D、大于15cm小于30cm10. 3D电影具有三维立立体视觉效果,拍摄时,将两个摄像头按照人两眼间的距离放置,同时拍摄,制成胶片;放映时,两个放映机在银幕上呈现两个略有差异的画面,观看者带上特殊眼镜后,就和直接用双眼看到物体的效果一样。关于3D电影,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光在银幕上发生的是漫反射B、画面在人眼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C、拍摄时,两镜头中心间的距离约为7cmD、放映时,胶片到放映机镜头的距离大于2倍的镜头焦距如图5所示为女航天员王亚平太空授课的情景,图中水球相当于凸透镜,假设水球的焦距为f,则此时王亚平到水球的距离u应该是( ) -A、u<f B、f<u<2f C、u = 2f D、 u>2f12.小明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凸透镜的位置固定不动,实验操作规范.在图6所示位置时,烛焰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2-1-c-n-j-y(1)这个像的成像原理与 (选填“放大镜”、“投影仪”或“照相机”)相同.若将蜡烛向右移动少许,则应将光屏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才能再次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此时像的大小比刚才的像要 些.(2)再在凸透镜左侧附近放置一凹透镜(图中未画出),这时需要将光屏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才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3)为了粗测凸透镜的焦距,小明上午第二课下课后,将凸透镜与水平地面平行放置,调节凸透镜到地面的距离,直至地面上出现一个最小的亮点,小明认为此点就是凸透镜焦点的位置.旁边的同学却告诉他,这个亮点不是凸透镜的焦点位置,其理由是 .【课后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