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8张PPT)2022年4月28日上午,芝罘区法院公开开庭审理了一起疫情期间妨害传染病防治罪案件,当庭宣判:被告人冯某某被判处有期徒刑八个月,缓刑一年。该案系烟台市首例疫情防控期间妨害传染病防治罪案。被告人冯某某在烟台港码头从事韩国入境集装箱装卸工作,根据相关疫情防控规定,工作期间要求集中住宿、封闭管理。2022年3月8日、10日晚,被告人冯某某两次违反疫情防控规定外出,先后到其儿子经营的快递点、药店等公共场所逗留、购买药物,并与多名亲属见面。3月11日,被告人冯某某核酸检测初筛阳性,3月12日核酸检测复核阳性,被告人冯某某的行为导致其密接、次密接、其他重点人员200余人及参照次密接管理的120余人被采取隔离管控措施,其居住及活动轨迹涉及的四处重点场所被封控管理。芝罘区法院认为,被告人冯某某违反传染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引起新冠病毒传播的严重危险,其行为已构成妨害传染病防治罪。第二单元 民主与法治第四课 建设法治中国第一框 夯实法治基础板块一、法治道路必选择法治意味着依法治理感受法治作用1)如果你是案例中冯某的儿子,你会对父亲嘱咐些什么?2)芝罘区法院依照《传染病防治法》做出这样的判决有什么积极的社会效应?规范行为,维护权利;维护秩序,维护安全……现在,全国很多地方都明确规定,进入商场超市等重点场所和公共场所时,需要佩戴口罩,进行健康码、行程码、新冠病毒疫苗接种记录“三码”联查。有人认为,疫情形势已经稳定,这样做大惊小怪,太耽误时间了,完全没有必要。你是怎么看的?畅所欲言[法官说法]疫情防控,人人有责!!!广大市民应当自觉遵守疫情防控的有关规定,对拒不接受核酸检测、隐瞒行程、不服从隔离管理规定,拒不执行各级人民政府发布的有关决定命令等行为,引起疫情传播,或者造成疫情传播严重威胁的,都将严肃追究法律责任。(曲信奇 芝罘区法院刑庭 副庭长)2020 年 5 月 28 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是新中国首个以法典命名的法律,也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法。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被称为"社会生活百科全书",通篇贯穿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眼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被誉为"新时代人民权利的宣言书"。感受法治作用出生上学购物工作结婚生育去世法治保障人们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小磊和家人出去旅游,在宾馆房间里发现了摄像头,小磊立即报警,宾馆被处罚,并对小磊一家给予赔偿。《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三条规定:“除法律另有规定或者权利人明确同意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进入、拍摄、窥视他人的住宅、宾馆房间等私密空间。”法治使人们安全、有尊严的生活小磊爸爸是退伍军人,一天下夜班回家正好碰见一歹徒抢一女士背包,他飞起一脚踹飞了歹徒,但同时带倒了女士,导致女士胳膊摔伤,用不用负责任呢?《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四条规定:“因自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这样规定的意义是什么?法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习近平的这段论述说明了什么?对个人: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建立起基本、稳定、持续的生活预期;保障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安全、有尊严地生活。对国家: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发展市场经济,维护社会稳定、正义,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我国为什么选择走法治道路?(法治的作用)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追求并奉行法治已经成为现代世界各国的共识。感悟法治要求法治应包含两重意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定的良好的法律。 ——亚里士多德法治=良法+善治民法典编纂过程中,先后10次通过人大网公开征求意见达102万条,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现行7部民事单行法全面系统编修和完善,同时婚姻法、继承法、民法通则、收养法、合同法、物权法等废止。包含了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等相关规定,被誉为"新时代人民权利的宣言书"。规定见义勇为免责,禁止高空抛物等。法治要求之一:实行良法之治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反映社会发展规律维护公民的基本权利,符合公平正义要求,促进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实行良法之治《民法典》作为一部良法好在哪里呢?在你的印象里,你都知道哪些法律规定让我们感受到了良法之治?法条分享我国法律体系完善就等于法治你是否同意小丽同学的观点?说说理由。法治要求之二—— 善治结论:法治还要求实行善治。法治建立在民主的基础上,通过赋予公民更多参与公共活动的机会和权利,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首案判决2021年1月4日,民法典施行后的首个工作日,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法院判决民法典首例高空抛物损害责任纠纷,一儿童35楼高空抛下一瓶矿泉水,致使一名老人受到惊吓摔倒受伤,经鉴定构成十级伤残,家长被判赔9万余元,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民法典从纸面走进现实,对社会行为的指引效果也将逐步显现。你对这样的判决结果有什么看法?感悟法治要求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反映社会发展规律,维护公民的基本权利,符合公平正义要求,促进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良法善治法治建立在民主的基础上,通过赋予公民更多参与公共活动的机会和权利,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法治(依法治理)人治 法治基础不同 个人专断与独裁 民主特点不同 随意性、多变性 统一性、稳定性、 权威性原则不同 不平等 平等人治与法治的区别板块二、法治国家共建设法治是人类社会进入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坚持依法治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全面依法治国的地位: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法治头条]在党的领导下,我们坚持科学立法,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不断完善,法治国家建设不断进步,我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不断推进。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不断提升。如何建设法治中国(要求)[以案说法]: 如何建设法治中国2017年推动法治进程十大案件之一——电梯劝烟案河南省郑州市一医生杨某因在小区电梯里劝一名老人不要抽烟,引发争执,老人因此情绪激动突发心脏病离世。家属田某将劝阻者杨某告上法庭,要求赔偿40余万元。郑州市金水区人民法院一审认为,杨某的行为与老人死亡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在判决中酌定杨某向老人家属补偿1.5万元,老人家属不服上诉。2017年1月23日,河南省郑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做出终审判决,撤销金水区法院一审判决,驳回死者家属的诉讼请求。劝烟者杨某无过错,不承担责任。大家纷纷为法院的判决点赞。问:为什么大家为法院的判决点赞?给我们什么启示?启示:遵守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序良俗,是每个公民的义务;而维护公共秩序和公共利益,也是每个公民的责任。所以我们要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做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良法之治善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社会因法治而进步,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你所期待的法治中国是什么样的?展望未来★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公平正义是我们党追求的一个非常崇高的价值,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决定了我们必须追求公平正义,保护人民权益、伸张正义。习语欣赏习语欣赏★法治公式:100-1=0。一个错案的负面影响足以摧毁九十九个公正裁判积累起来的良好形象。习语欣赏★法治建设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只有全体人民信仰法治、厉行法治,国家和社会生活才能真正实现在法治轨道上运行。习语欣赏★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宪法是国家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习语欣赏★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 宪法的权威也在于实施。习语欣赏盘点收获:通过本课的学习,你都收获了什么?夯实法治基础选择法治道路法治的作用(为什么)法治的要求(良法善治)描绘法治蓝图依法治国地位、总目标建设法治中国的要求(怎样)课堂小结:法治中国建设任重道远,法治中国仍在路上。我们每个公民要增强法治意识,弘扬法治精神,自觉做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教师寄语: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老人电梯抽烟被劝阻后猝死”二审宣判:劝阻医生不需赔偿_clip.mp4 全面依法治国总目标.mp4 法官说法.mp3 第四课 4.1夯实法治基础教学课件-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