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1张PPT)筷子也有学问“吃”对我们的文化心理结构有深刻影响,存在于潜意识之中。这点从我们的日常语言和词汇构成都可以看出。如见面打招呼是“你吃过饭没有 ”骂人是“你这个饭桶!’赞扬什么东西则说“脍炙人口”,得意满足是“吃香的喝辣的”,无趣之事形容为“味同嚼蜡”,生活艰辛是“酸甜苦辣”。筷子的美丽传说(1)中国东北地区流传着这样的故事:大禹为治好水患,曾经三过家门而不入,就连吃饭、睡觉也舍不得耽误一分秒。有一一次,大禹饥饿难忍便架锅煮肉,肉很烫手,无法立刻抓食,他不想浪费时间,便砍下两树枝把肉夹出来吃。这样吃饭即不烫手,也很方便,于是人们纷纷效仿,这样就产生了用筷子吃饭的习俗。筷子的美丽传说(2)中国江苏地区流传着这样的故事:商纣王喜怒无常,吃饭时总是说菜这样不好那样不好。结果,很多厨师成了他的刀下之鬼。宠妃妲已也知道他难侍奉,所以每次摆酒设宴,她都要事先尝一尝, 免得纣王咸淡不可口又要发怒。有一次,妲已尝到有几碗佳肴太烫,可是调换己来不及,因为纣王已来了。妲已为讨得纣王的欢心,急中生智,忙取下头上玉簪将莱夹起来,吹了又吹,等菜凉了一些再送入纣王口中。纣王是荒淫无耻之徒,他认为由妲己夹菜喂饭是件享乐之事,于是天天要妲已如此。妲已即让工匠为她特制了两根长玉簪夹菜,这就是玉筷的雏形。以后这种夹菜的方式传到了民间,便产生了筷子。筷子的由来筷子,源于中国。远古时代,人们吃食物是用手抓,但在有了火,有了烹饪后,吃烫热的食物时,就用木棍来佐助,天长日久,人们便练就了用木棍取食物的本领,这就是人们使用筷子的由来。大约到了原始社会末期,就有了用树枝、竹片或动物骨骼制成的筷子了。1995年10月,青海西宁市西的宗日遗址14号灰坑出土的“骨叉”,就是原始社会的“筷子”。《礼记典礼上》有“饭黍以筋”、“羹之菜者用挟”之说;这是筷子最早的文字记载。由此可见,筷子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1世纪的商纣之前,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筷子的形状多头圆尾方,主要的好处为方形筷在餐桌上不易滚动,比较稳重,而且方形筷的表面因为平整,所以还能在筷上做画,让送礼用的筷子更精致好看。使用筷子时的餐桌礼仪正确用法:以中餐来说,在用餐之前,筷子一定要整齐放在饭碗的右侧,用餐之后则要竖向放在饭碗上正中间的位置。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