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1张PPT)雪域天音歌曲《正月十五那一天》《天路》欣赏歌曲回顾《献上最洁白的哈达》【弦子】流行于康、藏地区的藏族歌舞音乐,由于歌舞时在队前多由男子用牛角胡或二胡领舞伴奏,故称弦子。弦子以结构简练、曲调优美、极富歌唱性、曲目丰富、舞姿舒展而著称。藏族民间歌舞形式多样,特色鲜明。弦子堆谐囊玛果谐谐钦热巴谐歌曲内容多以歌颂、祝祷为主题,表达了藏族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藏族民间歌舞形式多样,特色鲜明。弦子堆谐囊玛果谐谐钦热巴谐歌曲内容多以歌颂、祝祷为主题,表达了藏族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正月十五那一天》初听歌曲 感受音乐风格1、歌曲的节拍是?它的速度、情绪有哪些特点?2、是否可以根据歌曲的风格推测出“堆谐”的表演风格?歌曲欣赏《正月十五那一天》1、歌曲的节拍是?它的速度、情绪是怎样的?2/4拍稍快热情、欢乐歌曲欣赏《正月十五那一天》2、是否可以根据歌曲的风格推测出“堆谐”的表演风格?热情欢乐 载歌载舞 配以乐器伴奏2、是否可以根据歌曲的风格推测出“堆谐”的表演风格?热情欢乐 载歌载舞 配以乐器伴奏· 堆谐流行于西藏西部地区的歌舞音乐,具有藏族踢踏舞的风格特点。· 堆谐多由“前奏”“慢歌段”“间奏”“快歌段”“结尾”几部分组成:慢歌段的音乐优美开朗,快歌段的音乐欢快紧凑。· 堆谐的伴奏乐器主要有:扎木聂、笛子、二胡、扬琴、藏族铃鼓等。歌曲欣赏《正月十五那一天》歌曲欣赏《正月十五那一天》请同学们用30秒时间标记出歌曲的“前奏、间奏、结尾“歌曲欣赏《正月十五那一天》前奏、间奏、结尾大多采用十六分音符和八分音符的组合,构成密集、紧凑的节奏型,展现藏族踢踏舞步和扎木聂等乐器的演奏,营造热烈的表演氛围。XXXX X X | XXXX X X |用双手交替拍腿的方式代替伴奏乐器和舞步,跟随歌曲,在“前奏、间奏、结尾”部分表现下列节奏,感受音乐律动。歌曲欣赏《正月十五那一天》学唱旋律,请同学们通过演唱,对“慢歌段”“快歌段”进行分辨。堆谐的歌舞部分是堆谐中最能体现表演技能并最热烈和最受大多数观众欢迎的一个段落,因而将近一半的堆谐就只有快板,而没有固定前奏和慢板。在这种情况下,通常由原先的间奏充当前奏的方式来直接进入活跃的快板部分。歌曲欣赏《正月十五那一天》《正月十五这一天》为一段体结构,主要描写了藏族人民热烈欢迎文成公主入藏的场面,又称《迎公主歌》,通过草原(莲花大坝)、高山、布达拉宫、骏马、姑娘、大臣等景色和人物描绘热烈的场景 。文成公主进藏的时候,将中原地区的先进文化(包括大量的生产工具和技术)带进西藏,因而对汉藏两族的文化交流起了重要的促进作用。所以,藏族人民都很崇敬她,并以歌舞艺术的形式来赞美她。再次完整聆听歌曲 加入身体律动感受音乐公元641年,文成公主从长安出发,途径唐蕃古道,历时近两年终抵西藏;公元1958年,在中共中央的决定下,一条举世闻名的天路就此铺开……歌曲欣赏《天路》“天路”指的是我国著名的青藏铁路。2001年,曲作家印青和词作家屈塬,来到青藏铁路施工现场采风时发现,铁路工人和藏族群众都把青藏铁路形象地称为“天路”,歌曲由此创作而来。著名藏族歌手巴桑、韩红均演唱过这首歌曲,大气、婉转、动人的旋律和歌词,使得这首歌曲成为最具代表性的藏区歌曲之一。歌曲简介巴桑韩红青藏铁路印青屈塬歌曲欣赏《天路》《天路》为4/4拍,中速稍慢;歌曲为二段体结构:A段平和舒缓,B段荡气回肠。歌曲简介歌曲欣赏《天路》分段赏析:A段A段的旋律主要在中低音区,多采取级进+跳进的旋律进行方式,音程跨度最大为四度音程,所以给人带来较为平稳的音乐感受。歌曲欣赏《天路》分段赏析:A段结合歌词来看,本段主要以叙事、倾诉的方式表达歌曲,为音乐增添了故事性;结合演唱来看,歌曲加入了大量波音、倚音来模仿藏族传统演唱技法,为歌曲增加了藏族音乐表现风格。歌曲欣赏《天路》分段赏析:B段B段的连续高音将歌曲推向了高潮。最高音落在了“天”字上,用旋律描绘天路的神奇与壮阔,更表达了藏族人民浓浓的感恩之情。— — —— — —歌曲欣赏《天路》对比赏析:A段+B段A段和B段交替进行,歌曲的情绪跌宕起伏,听者随着旋律的起伏而产生心理波动,更容易从音乐中体会到藏族人民的豪迈、热情的性格。B段的最后一句作为尾声重复出现,整体速度放慢,“遍”字采取转音拉长的演唱方式,再冲刺最高音,直抒胸臆。最后在“四方”二字的渐弱渐缓中结束歌曲,不仅给人以无穷回味,也表现了藏族人民热情中浓浓的质朴和真诚。《正月十五那一天》 《天路》节拍速度情绪曲式结构表演形式请同学们在纸上画出左侧表格,用两分钟时间完成,对所学内容进行对比总结。练习练习《正月十五那一天》 《天路》节拍 2/4 4/4速度 中速稍快 中速稍慢情绪 热烈、欢快地 A段:平和舒缓B段:慷慨激昂曲式结构 一段体 二段体表演形式 堆谐 (歌、乐、舞) 独唱再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