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2张PPT)第21课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与新兴国家的发展重点:世界殖民体系崩溃的过程;二战后独立的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成就和面临的挑战。难点:如何理解独立后的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发展挑战。15001700180019001945工场手工业时期商业资本殖民海地抗法独立野蛮掠夺奴隶贸易工业资本殖民垄断资本殖民殖民体系最终形成殖民体系走向瓦解炮舰威胁商品输出资本输出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二战后尼加拉瓜抗美埃塞俄比亚独立印度非暴力不合作埃及/苏丹抗英殖民体系历程第 12 课 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15世纪-19世纪末20世纪初)第 13 课 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19世纪末20世纪初)第 16 课 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涨(一战后到二战前)1500新航路开辟- 1760第一次工业革命 殖民体系开始建立1760第一次工业革命- 1870第二次工业革命 殖民体系初步形成1870- 1900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 殖民体系最终形成1918一战后 殖民解放小高潮1945二战后? 殖民体系最终瓦解材料: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对殖民主义的致命打击。战争期间,反法西斯联盟通过一系列声明、宣言等,支持殖民地半殖民地的独立要求。1945年6月通过的《联合国宪章》强调“促成国际合作,以解决国际间属于经济、社会、文化及人类福利性质之国际问题,且不分种族、性别、语言或宗教,增进并激励对于全体人类之人权及基本自由之尊重。”二战后,英帝国很快解体,法国也不得不承认印度支那、阿尔及利亚等法属殖民地独立。1955年万隆亚非会议隆重举行,通过《关于促进世界和平和合作的宣言》,引申和发展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了各国和平相处友好合作的十项原则,20世纪60年代非洲的民族独立运动风起云涌,仅1960年就有17个非洲国家独立,这一年被称为“非洲年”。1945—1991年,全世界有90多个国家摆脱了殖民统治获得独立,以惊人的速度摧毁了世界殖民体系。——吴于度、齐世荣主编《世界史》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背景背景归纳:1. 第二次世界大战严重削弱了帝国主义国家的力量,西方国家普遍衰落;2. 二战后亚非拉地区经济的发展和民族民主意识的广泛传播;3. 反法西斯联盟相关声明、宣言的引领作用;4. 联合国等国际组织的推动;5. 第三世界国家的联合。1. 法西斯主义的形成一、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地区 国家 概况亚洲 印度 巴基斯坦 其它国家 非洲 埃及 阿尔及利亚 撒哈拉沙漠以南 拉丁 美洲 古巴 巴拿马 总体 影响 1947年,印度和巴基斯坦分别成为独立的自治领。20世纪50年代,印、巴成为共和国印尼、菲律宾、缅甸、马来亚、锡兰、新加坡等纷纷独立。【总结提升】世界殖民体系崩溃的概况1953年成立共和国,1956年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1962年阿尔及利亚独立1957加纳 1960年有17个国家独立,称为“非洲年”。1959年推翻美国扶植的傀儡政权,1961年宣布为社会主义国家。1999年从美国手中收回了巴拿马运河区的全部主权时间长、范围广、成果大,多通过和平方式取得胜利。改变了世界政治版图和政治格局,推动国际关系平等化,有利于世界一体化。一、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一)亚洲 1、印度和巴基斯坦的独立① 斗争:印度人民在国大党领袖甘地、尼赫鲁和穆斯林联盟领袖真纳的领导下,积极争取印度独立。② 独立:1947年,印度和巴基斯坦分别成为独立的自治领。20世纪50年代,两国都成为共和国。印度与巴基斯坦独立尼赫鲁(左),印度末任总督蒙巴顿勋爵和真纳(右)讨论分治问题1947年6月,英国政府公布了印巴分治的“蒙巴顿方案”。根据该方案,印度被分割成:(1)巴基斯坦,包括西巴基斯坦和东巴基斯坦,人口7000;(2)印度联邦,包括英属印度的其余部分,人口2.25亿;(3)王公土邦562个,占印度面积2/5,,人口8100万,在政权移交后享有独立地位,但可参加印度或巴基斯坦。1947年8月14日和15日,巴基斯坦和印度分别宣告成立,印、巴正式分治。印巴分治局面的形成,既有印度次大陆不同宗教信仰的人们之间的矛盾原因,也有印度殖民者利用这些矛盾实行分而治之政策的产物。英国的分而治之政策也给印度次大陆留下了严重的祸根。印巴分治大仇杀克什米尔争端遗患无穷!一、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时间 原因 结果第一次1947年至1949年 争夺克什米尔地区所有权 印度占领克什米尔3/5领土,巴基斯坦占其余2/5领土。第二次1965年至1966年 争夺克什米尔地区所有权 双方未取得明显胜利,并重申用和平手段解决争端第三次1971年 肢解巴基斯坦 东巴成为独立的孟加拉国历史上三次印巴战争肢解巴基斯坦孟加拉国从蒙巴顿公布至1951年,约有720万伊斯兰教徒成群结队迁往巴基斯坦;在巴基斯坦的约890万印度教徒也携儿带女前往印度。他们背井离乡,倾家荡产,衣食无着,流落街头,形成了长期得不到解决的印巴难民问题。加之蒙巴顿方案没有明确划定印巴边界,东西巴基斯坦相隔1600公里,而恒河和印度河流经印巴两国,这又造成了印巴边界纠纷问题和河水争端问题。特别是克什米尔土邦的归属问题,更造成了印巴的严重对立。该土邦包括查谟和克什米尔两部分,位于印、巴、中国和阿富汗之间,是战略要地。面积21万平方公里,人口500万,其中77%是穆斯林,20%是印度教徒。蒙巴顿方案规定穆斯林占多数的地区归巴基斯坦,但又规定克什米尔可以自由选择归属。——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 现代史编下卷》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地区 时间 结果南 亚 二战后 在国大党领袖甘地、尼赫鲁,穆斯林联盟领袖真纳等人领导下,积极争取独立1947 成立印度和巴基斯坦独立自治领20世纪50年代 印度和巴基斯坦成为共和国1947年前孟加拉国1971年1947年三、发展中国家的成就和挑战(2)殖民主义侵略遗留下来的边界和民族等矛盾,造成一些地区冲突和政局动荡。(3)发展中国家自身也存在政策失误、人口过快增长、社会两极分化、贪污腐败等问题。南亚的火车卖挂票时间 原因 结果第一次1947年至1949年 争夺克什米尔地区所有权 印度占领克什米尔3/5领土,巴基斯坦占其余2/5领土。第二次1965年至1966年 争夺克什米尔地区所有权 双方未取得明显胜利,并重申用和平手段解决争端第三次1971年 肢解巴基斯坦 东巴成为独立的孟加拉国历史上三次印巴战争一、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一)亚洲2、其他地区印度独立前后,印度尼西亚、老挝、菲律宾、缅甸、锡兰、柬埔寨、马来亚、新加坡等也纷纷独立。帝国主义在亚洲的殖民体系瓦解。柬埔寨新加坡马来亚思考:指出19世纪末非洲抗争的主要事件。1882 埃及反英斗争(祖国党阿拉比);1881 苏丹马赫迪反英大起义;1894 埃塞俄比亚抗意战争埃及 1952年,埃及中下层军官发动武装起义,废黜国王,第二年成立埃及共和国。1956年,埃及总统纳赛尔宣布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英军撤离运河区;阿尔及利亚 1954年,阿尔及利亚成立民族解放阵线,领导民族解放军开展武装斗争,在付出沉重代价后,法国戴高乐政府不得不调整对阿尔及利亚的殖民政策。1962年,阿尔及利亚独立;加纳 1957年加纳宣布独立,这是二战后黑非洲第一个民族独立国家,是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民族独立运动走向高涨的起点。其他 1960年,有17个非洲国家独立,被称为非洲独立年。到60年代末,非洲独立国家已达41个,英、法、比、葡等在非洲的殖民帝国彻底崩溃。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表现2. 非洲:掀起民族独立风暴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地区 时间 结果拉丁美洲 1959 以卡斯特罗为首的古巴革命力量推翻了美国扶植的傀儡政权。1961 卡斯特罗宣布古巴是社会主义国家1999 巴拿马人民从美国手中收回巴拿马运河区的主权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地区 时间 结果拉丁美洲 1959 以卡斯特罗为首的古巴革命力量推翻了美国扶植的傀儡政权。1961 卡斯特罗宣布古巴是社会主义国家1999 巴拿马人民从美国手中收回了巴拿马运河区的主权一、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二)非洲 1、埃及① 1952年,以纳赛尔为首的中下层军官发动武装起义,废黜国王。1953年成立共和国。② 1956年,埃及总统纳赛尔宣布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英军撤离运河区。1956年7月26日,埃及总统纳赛尔宣布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纳赛尔获得了埃及人民和阿拉伯世界人民的一致爱戴,被尊称为“雄狮” 。对被殖民国家的意义:1945-1991年,全世界有90多个国家摆脱了殖民统治获得独立,摧毁了世界殖民体系,这是20世纪的伟大变化之一,是人类历史的巨大进步;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了选择自身发展道路的机会,为新兴国家的崛起奠定了基础;世界意义:改变了世界格局,改变了国际政治经济秩序,推动国际关系向民主化方向发展。世界殖民体系的崩溃评价纳米比亚独立纪念邮票1960年西南非洲人民组织成立,开始进行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1966年联合国大会根据西南非洲人民的决定将“西南非洲”更名为“纳米比亚”。1990年3月21日实现独立,成为非洲大陆最后一个获得民族独立的国家。二、发展中国家的成就(一)发展中国家的含义:发展中国家,又称“第三世界”,指原来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取得独立后建立的拥有完整主权的新兴民族国家。美 国加拿大欧 洲苏 联日 本澳大利亚发展中国家,又称“第三世界”,是指原来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取得独立后建立的拥有完整主权的新兴民族国家。这些国家努力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掀起了现代化建设浪潮。发展中国家的成就与面临的挑战成就我看美国、苏联是第一世界;中间派日本、欧洲、加拿大,是第二世界;咱们是第三世界。……亚洲除了日本,都是第三世界。整个非洲都是第三世界,拉丁美洲是第三世界。——毛泽东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分布示意图发展中国家的成就与面临的挑战1.东亚出口加工型发展模式:20世纪60—80年代,新加坡、韩国等亚洲国家抓住西方发达国家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机会,利用本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吸引外国资本,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实现了经济高速增长,成为新兴工业化国家;2.石油输出国发展模式:沙特阿拉伯、科威特等海湾产油国也出现了“石油繁荣”和经济起飞;3.非洲民族经济的发展:(1)较快发展:1960—1975年,非洲工农业生产总值大约增长了一倍;(2)陷入困境: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经济发展陷入困境;(3)调整增长:经过调整,90年代中期经济又开始增长;4.拉美国家的“中间道路”:大力发展民族工业,积极促进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巴西、墨西哥、阿根廷等国家基本实现了工业化。大多数拉美国家属于中等收入国家。成就发展中国家的成就与面临的挑战1.不平等的国际经济旧秩序:发达国家操纵国际市场,压低农产品和原料价格,抬高工业品价格,损害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利益。2.殖民主义侵略遗留下来的边界和民族等矛盾,造成一些地区冲突和政局动荡。3.自身存在政策失误、人口过快增长、社会两极分化、贪污腐败等问题。问题挑战地区 问题 应对措施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地区 问题 应对措施亚洲 一些国家过分依赖国际资本和国际市场,承受风险的能力较差。 重新调整经济结构,健全政府对金融体系的监管非洲 发展不平衡,到21世纪初,近一半的非洲人口仍生活在贫困线以下 成立各种经济合作组织,共同谋求发展拉丁美洲 过于依赖出口贸易和外资,欠下巨额外债,影响了发展 重新调整优化经济结构阅读教材,归纳发展中国家面临的问题(包括应对措施)及挑战三、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挑战1.亚洲国家①问题:过分依赖国际资本和国际市场,承受风险的能力较差。②对策:调整经济结构,健全政府对金融体系的监管。亚洲金融危机指发生于1997年的一次世界性金融风波。1997年夏,“金融强盗” 索罗斯等一帮国际炒家利用亚洲国家金融市场的漏洞,做空泰铢,引起泰国挤兑风潮,挤垮银行56家,泰铢贬值60%,股票市场狂泻70%。菲律宾、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日本和韩国等国家的汇市和股市也随之一路狂泻,终结了亚洲经济的高速发展。二、发展中国家的成就1.表现2.原因政治独立;探索了结合国情的发展道路1.亚洲:20世纪60—80年代,新加坡、韩国等亚洲国家抓住机会,利用本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吸引外国资本,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成为新兴工业化国家。沙特阿拉伯、科威特等海湾产油国出现了“ 石油繁荣”和经济起飞。黑色的黄金(二)成就二、发展中国家的成就与挑战2.非洲:非洲国家独立后,经济一度发展较快;20世纪 70年代中期以后,经济发展陷入困境;20 世纪90年代中期,经济又开始增长。(二)成就二、发展中国家的成就与挑战3.拉丁美洲:巴西、墨西哥、阿根廷等基本实现了工业化。材料:从1950年到1981年的31年间,拉丁美洲经济社会发生剧烈变革。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4倍,年均增长5.3%,人均收入年均增长2.6%,投资年均增长7.4%,制造业年均增长6.5%,产量增加6倍多。社会变革更为显著,1950年至1981年,拉丁美洲人口从1.66亿增至3.7亿。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从1950年的41.6%,上升到1980年的65.5%。(二)成就二、发展中国家的成就与挑战二、发展中国家的成就2、非洲国家的发展成就独立后经济一度发展较快;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经济发展陷入困境;经过调整,90年代中期,经济又开始增长。(曲折发展)3.拉丁美洲国家的发展成就:拉丁美洲各国大力发展民族工业,积极促进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巴西、墨西哥、阿根廷等基本实现工业化;大多数拉美国家属于中等收入国家。三、发展中国家面临的挑战2.非洲国家①问题:发展最不平衡的地区,到21世纪初,近一半的非洲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②对策:成立各种经济合作组织,共同谋求发展。南部非洲发展共同体东非共同体3.拉丁美洲国家的发展成就:①问题:过于依赖出口贸易和外资,欠下巨额外债。②对策:经过改革,20世纪90年代经济出现繁荣势头。……法阿合作将由一个撒哈拉技术合作机构予以保证……法国的利益将特别通过下列办法得到保证:——根据现行的撒哈拉石油法的规定,行使法国颁发的采矿许可证所赋予的权利;……在发给新的采矿许可证时,如其他条件相等,应优先给与法国公司;……阿尔及利亚应把米尔斯 克比尔基地租借给法国使用十五年,经两国协议可以续租。——《构成法国和阿尔及利亚之间协定的来往信件和1962年3月19日埃维昂谈判结束时通过的各项声明》(1962年7月3日殖民主义遗留的各种问题1991年拉美外债4260亿美元左右。因为基数过大,即使以后外债增长率年均只有1%,每年也要增加数十亿美元新债。拉美各国存在着许多严重的社会问题,例如政府官员贪污腐败、分配制度极不合理,贫富悬殊日益加剧,贫困人口有增无减,失业率上升,毒品走私蔓延。——高钻、张森根 《战后拉丁美洲经济的发展及其八十年代的前景》发展中国家自身问题严重三、发展中国家的成就与挑战4、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共同挑战(1)不平等的国际经济旧秩序。工农业产品交换时,工业品价格高于价值,农产品等初级产品价格低于价值所形成的差额。因这种差额的动态趋势呈张开的剪刀状,故称为“剪刀差”。到1989年,发展中国家的债务总额已高达13000亿美元,相当于被统计国家国民生产总值的一半以上……由于发达国家实行紧缩政策,以及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减少了对某些初级产品的需求,世界市场上初级产品的价格随之大幅度低落……80年代末33种初级产品的实际价格比70年代下降了30%,石油价格在1984-1988年间跌幅大65%。这对于主要依赖初级产品出口的发展中国家打击十分沉重。——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思考:影响发展中国家发展的最核心的因素是什么?最核心影响要素: 不平等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实质是发达国家主导下的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对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极为不利。二、发展中国家的成就与挑战未来: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任重道远共同立场:加强合作,反对霸权主义,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加强合作:①万隆会议(亚非会议)1955年;②不结盟运动 1961年;③77国集团 1964年;④推动南南合作 (发展中国家间的合作)加强国家治理:①积极参与全球和区域经济合作,努力推动国际经济秩序的改革②切实加强自身的发展与进步,不断提升本国的综合实力。③采取谨慎态度,逐步开放金融市场,规避金融危机的冲击。④治理发展中国家自身问题:政策、人口、贫富、腐败。不结盟运动七十七国集团(G77)万隆会议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