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一单元 小数的意义和加减法1.小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取其中的1份或几份,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份之几……的数,叫小数。2.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表示。表示十分之几的小数是一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的小数是两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的小数是三位小数……3.小数的组成:以小数点为界,小数由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组成。4.小数的数位、计数单位、进率:① 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分别写作0.1、0.01、0.001……与整数一样,小数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② 小数部分最大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小数部分没有最小的计数单位。③ 小数的数位是无限的。④ 在一个小数中,小数点后面含有几个小数数位,它就是几位小数。小数部分末尾的零也要计入其中。5.小数数位顺序表:… 整 数 部 分 小数点 小 数 部 分数位 … 万位 千位 百位 十位 个位 · 十分位 百分位 千分位 万分位 …计数 单位 … 万 千 百 十 个 十分之一0.1 百分之一0.01 千分之一0.001 万分之一0.0001 …6、理解0.1与0.10的区别联系:区别:0.1表示1个0.1、0.10表示10个0.01、意义不同。联系:0.1=0.10两个数大小相等。运用小数的基本性质可以不改变数的大小,改写小数或化简小数。7.单位换算:(1000) (1000) (10) (10) (10) (1000)口诀:大化小乘进率,小化大除以进率(10) (10) (100) (100)长度单位:毫米 厘米 分米 米 千米 质量单位:克 千克 吨(60) (60)面积单位: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 平方米 价格单位:分 角 元时间单位:秒 分 时8.比较小数的大小:先比较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十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十分位上的数相同,百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以此类推,直到比较出大小为止。9.小数的基本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10.小数加减法要注意:小数点要对齐,也就是将数位要对齐,得数的末尾有“0”,一定要把“0”去掉。11.小数加减混合运算: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如果算式里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第二单元 认识三角形和四边形1)按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分;1.图形的分类: 2)按平面图形是否由线段围成来分的;3)按图形的边数来分。2.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具有稳定性,平行四边形具有易变形(不稳定性)的特点。3.三角形的内角和:1)任意三角形的内角和都等于180°;2)四边形的内角和都等于360°;3)多边形的内角和=(边数-2)×180°。4. 三角形的分类5.三角形边的关系:1)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2)判断是否能组成三角形:若较短两边长度之和大于第三边,就能组成三角形。3)求第三边的长度范围:两边之差<第三边<两边之和6.四边形的分类:(正方形和长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第三单元 小数乘法1.小数乘整数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计算2.小数点位置移动的变化规律:(左移缩小,右移扩大)1)左移缩小。小数点向左移动1位,除以10,相当于缩小到原来的 ;小数点向左移动2位,除以100,相当于缩小到原来的 ;小数点向左移动3位,除以1000,相当于缩小到原来的 。2)右移扩大。小数点向右移动1位,乘10,相当于扩大1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2位,乘100,相当于扩大10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3位,乘1000,相当于扩大1000倍。3.积的小数位数与乘数的小数位数的关系:在小数乘法中,两个乘数一共有几位小数,积就有几位小数。4.5.小数乘法竖式计算五步骤:位数多的放上面,末尾对齐、把0放外面按照整数乘法计算数一共有几位小数确定小数点的位置最后去掉小数末尾的0注意:一定要先确定小数点的位置,再划掉小数末尾的0.6.积与乘数的大小关系:两个数相乘,① a乘以大于1的数,积一定大于a;② a乘以等于1的数,积一定等于a;③ a乘以小于1的数,积一定小于a。7.小数四则混合运算:与整数相同:1)同级运算,从左往右;两级运算,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的。2)运算定律:加法交换律:a+b=b+a 加法结合律:(a+b)+c=a+(b+c)乘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乘法分配律:(a+b)×c=a×c+b×c逆运算:a×c+b×c=(a+b)×c 减法同理减法的性质:a-b-c=a-(b+c)除法的性质:a÷b÷c=a÷(b×c)第四单元 观察物体1.从不同的方向观察立体模型。观察立体图形,从不同方向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所以观察物体时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来进行,观察时要认真仔细。2.根据从一个或两个方向观察到的平面图形搭立体模型,这样的立体模型可能有很多个。操作时,要仔细分析,尽可能全面地搭出符合要求的立体模型。搭好后,再和平面图形进行比较,判断是否正确。第五单元 认识方程1.用字母表示数:可以用字母或者含有字母的式子来表示数字。2.用字母表示计算公式:用字母C表示周长,用S表示面积,用a和b分别表示长方形的长和宽,正方形的边长用字母a表示,那么:长方形的周长C=(a+b)×2,即C=2(a+b)长方形的面积S=a×b,即S=ab正方形的周长C=a×4,即C=4a正方形的面积S=a×a,即S=a 3.化简:在含有字母的式子中,字母和数字之间的乘号可以用“ ”表示或省略不写,数字一般都写在字母前面。当数字1与字母相乘时,1省略不写,字母按顺序写。如:a×b = ab、5×a = 5a、1×a = a、a×a = a 要特别注意的是:加号、减号和除号不能省略。4.区别a 和2a:2a=2×a=a+a 表示两个a相加a =a×a 表示两个a相乘5.方程:1)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方程是等式,但等式却不一定都是方程。2)判断一个式子是不是方程,必须满足两个条件:一是等式;二是含有未知数。两者缺一不可。6、等式的性质等式性质一: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等式性质二:等式两边都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等式仍然成立。7、解方程的书写格式:解方程前要先写一个“解”字和冒号;每算一步,等号都要上、下对齐;表示未知数的字母一般都要放在等号的左侧。8、看图列方程关键是看懂图意,从中找出等量关系,然后再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在列方程时,把未知数尽量放在等式左边。9、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解应用题)1)解:设……为x。2)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3)解方程(要检验)4)答。数学好玩1.密铺的意义:无论什么形状的图形,如果能既没有空隙,又不重叠,那就是密铺。正五边形和圆形不能密铺2.密铺与图形的角有关:一周有360度,如果能正好把360度铺满(即在公共顶点上几个角度数的和正好是360°),那么就可以密铺。3.判断n边形是否能密铺的步骤:1)先求内角和:(n-2)×180°2)用刚刚求出的内角和÷n,求出每个角的度数3)用360°÷每个角的度数,若刚好能整除,就能密铺。(如:三角形、四边形、正六边形等可以密铺)4.优化:1)解决合理安排时间问题时,要合理安排工作顺序,明白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哪些事情可以同时做。2)解决烙饼问题时,最佳方案是每次尽可能地让锅里放最多的饼,这样既没有浪费资源,又节省时间。3)当每次只能烙两张饼时,烙饼的最短时间=烙饼张数×一面需要的时间第六单元 数据的表示和分析1.条形统计图:能够清楚地表示出数量的多少。2.绘制条形统计图:1)步骤:①标题,②横轴,③纵轴,④画图、标数据。2)纵轴的以1当“几”:用最大的数÷格子数≈“几”3)一格可以表示多个单位量。3.折线统计图:折线统计图不但能反映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反映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4.绘制折线统计图:先确定以1当“几”步骤:①描点,②连线,③标数据5.认识平均数:平均数是一组数据平均水平的代表。6.求平均数的原则:不改变原来总数的情况下进行分配。7.求平均数的方法:①移多补少;②计算:平均数=总数和÷次数。8.平均数的范围:在最大数和最小数之间,最小数<平均数<最大数。9.估算平均数:①先估算再求平均数,②通过平均数的范围来估算。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