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配套新教材】(6)非金属及其化合物——2023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巧刷易混易错一、卤素液氯 氯水分类 纯净物 混合物新制 久置成分 只有Cl2 分子:Cl2,HClO,H2O 离子:H+,Cl-,ClO-,OH- 分子:H2O 离子:H+,Cl-,OH-性质 有氧化性,无酸性和漂白性 有酸性,强氧化性,能漂白,消毒,光照时HClO分解 只有酸性卤素及其化合物的特性氟 1.无正价,氧化性最强,F-的还原性最弱 2.与氢气在暗处发生爆炸 3.HF是弱酸,能腐蚀玻璃,故应保存在铅质器皿或塑料瓶中溴 1.Br2是红棕色液体,易挥发 2.Br2易溶于有机溶剂 3.盛溴的试剂瓶中应加水进行水封,保存液溴时不能用橡胶塞碘 I2加热时易升华,遇淀粉变蓝二、硅及其化合物含硅化合物的特殊性酸性氧化物一般和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SiO2虽然是H2SiO3的酸酐,但它不与水反应,不能直接与水作用制备H2SiO3。酸性氧化物一般不与酸反应,但SiO2能和HF反应。无机酸一般易溶于水,但H2SiO3难溶于水。三、硫及其化合物二氧化硫(1)SO2是无色而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易液化,易溶于水。(2)SO2是酸性氧化物,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亚硫酸是中强酸。(3)SO2有强还原性,常见氧化剂均可与SO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如:SO2+Cl2+2H2O===H2SO4+2HCl(4)SO2有弱氧化性如:2H2S+SO2===3S↓+2H2O(5)SO2具有漂白性,能与有色有机物生成无色物质(可逆、非氧化还原反应)。硫酸稀H2SO4具有酸的通性,而浓H2SO4除具有酸的通性外还具有三大特性:吸水性、脱水性和氧化性。四、氮及其化合物NH4+的检验方法(1)铵盐溶液与强碱溶液共热时,产生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特别注意:a.碱液为浓溶液,不加热写成:NH4++OH-===NH3↑+H2O;b.碱液为稀溶液不加热写成NH4++OH-===NH3·H2O;c.不论浓、稀,只要加热则写成:NH4++OH- NH3↑+H2O。(2)利用铵盐与碱液共热能产生氨气可用于实验室制取氨气:(NH4)2SO4+2NaOH Na2SO4+2NH3↑+2H2O。硝酸(1)浓、稀硝酸与金属铜的反应:Cu+4HNO3(浓)===Cu(NO3)2+2NO2↑+2H2O、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以上反应中,硝酸表现出氧化性和酸性。其他不活泼金属类似于铜与浓、稀硝酸反应。注意:一定量的浓硝酸与足量的铜发生反应时,硝酸会由浓变稀,一般得到的是NO和NO2的混合气体。(2)浓硝酸与炭的反应:C+4HNO3(浓) CO2↑+4NO2↑+2H2O。硝酸只表现出强氧化性。1.如图是一种测试某气体化学性质的装置,图中b为开关,如先打开b,在a处通入湿润的氯气,c中干燥的红色布条颜色褪去;当关闭b时,c中干燥的红色布条颜色无变化,则d瓶中盛有的溶液可以是( )①浓②饱和NaCl溶液③浓NaOH溶液④NaBr溶液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④2.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可用于生产盐酸、漂白粉及制氯仿等有机溶剂。的制备可用下列反应:。下列关于氯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易液化,可用于生产盐酸B.NaCl熔点较高,可用作防腐剂C.盐酸具有挥发性,可用于除铁锈D.NaClO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作漂白剂3.关于卤素化学性质的实验中,叙述正确的是( )A.碘化钾溶液遇淀粉变蓝色B.在盛有液溴的瓶内通常加一些水,以防止溴的挥发C.氯气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先变红后褪色是由于氯气的漂白作用D.卤化氢气体通入水中,都能形成强酸溶液4.下列有关氮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 化学性质稳定,可作保护气 B.具有还原性,可作制冷剂C. 不与水反应,可氧化制得 D. 浓具有酸性,可钝化金属铝5.下列反应既表现硝酸的酸性,又显示硝酸的氧化性的是( )A.B.C.D.6.将通入不同溶液中探究的性质,对实验现象的预测及分析不合理的是( )选项 溶液 预测的现象 分析A 溶液 溶液由棕黄色变浅绿色 有还原性B 品红溶液 溶液红色褪去 有漂白性C 酸性溶液 溶液紫红色褪去 有氧化性D 溶液 产生白色胶状沉淀 酸性比强A.A B.B C.C D.D7.硅及其化合物在材料领域中应用广泛。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晶体硅可做光导纤维B.可与水反应制备硅胶C.玻璃、水泥、陶瓷都是硅酸盐产品D.与 NaOH 和 HF 均可反应,属于两性氧化物8.实验室模拟工业制备的装置如图所示。原理:;与碱可发生反应:。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装置甲的作用是除去中的杂质B.应先往装置乙中滴加溶液,再通入气体C.在制备原理中是氧化剂D.装置丙中会发生倒吸9.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探究新制氯水中含有的部分粒子及某些粒子的性质,做了如下四组实验, 其中结论错误的是( )A.将有色纸条或布条、有色花瓣放入盛有氯水的试管中,它们均褪色,说明氯水中含有HClO,有漂白作用B.向氯水中加大理石,有气体产生,说明氯水中含有C.向氯水中滴加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氯水中含有D.光照氯水后,发现颜色逐渐变浅并产生气泡,说明放出的气体是10.厌氧氨氧化(Anammox)法是一种新型的氨氮去除技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1 mol 所含的质子总数为B.1 mol 经过过程Ⅰ、Ⅱ、Ⅲ,得到氮气的体积约为11.2 L(假设每步转化均完全)C.该方法每处理1 mol 需要的为0.5 molD.该过程的总反应是11.某学习小组设计制取并验证其部分性质的实验装置如图(夹持装置省略),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取反应后D中溶液少许,滴加品红溶液,红色褪去,就能说明具有漂白性B.A装置中比较理想的反应物质是固体和质量分数为10%的硫酸C.B装置溶液变红色,说明是酸性氧化物;C装置产生白色沉淀的原因为D.关闭弹簧夹a,打开弹簧夹b,用酒精灯在三颈烧瓶下微热,若能观察到C中长导管口有明显气泡现象,冷却后液体倒吸,就能判断装置A、B部分气密性良好12.工业上可用克劳斯工艺处理含的尾气获得硫黄,工艺流程如下。已知反应炉中部分发生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可用品红溶液检验排放的气体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硫B.每回收32g单质硫,理论上消耗氧气的体积为33.6L(标准状况)C.催化转化器中发生的反应为D.为提高转化为S的比例,理论上应控制反应炉中的转化率约为33.3%13.我国成功发射了嫦娥一号探测卫星,对月球土壤中14种元素的分布及含量进行了探测。月球的矿产资源极为丰富,仅月球表层5cm厚的沙土中就含有上亿吨铁,月球上的主要矿物有辉石(含)、斜长石(含)和橄榄石(含)等。下列说法或分析不正确的是( )A.辉石、斜长石及橄榄石均属于硅酸盐矿物B.斜长石的成分用氧化物形式可表示为C.月球表层沙土中有大量游离态铁可能是因为月球的表面几乎没有氧气D.橄榄石的成分中铁元素为+2价14.某兴趣小组拟制备氯气并验证其一系列性质。Ⅰ.(查阅资料)①当溴水浓度较小时,溶液颜色与氯水相似也呈黄色。②硫代硫酸钠溶液在工业上可作为脱氯剂。Ⅱ.(性质验证)实验装置如图所示(省略夹持装置)实验步骤:(1)检查装置气密性,按图示加入试剂。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装置C中Ⅱ处加入的试剂可以是_________(填字母)。A.碱石灰B.硅胶C.浓硫酸D.无水氯化钙(2)装置B的作用:_______。(3)写出装置F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Ⅲ.(探究与反思)(1)图中设计装置D、E的目的是比较氯、溴、碘的非金属性,有同学认为该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其理由是_______。该组的同学思考后将上述D、E、F装置改为如图装置,实验操作步骤如下:①打开弹簧夹,缓缓通入氯气。②当a和b中的溶液都变为黄色时,夹紧弹簧夹。③当a中溶液由黄色变为棕色时,停止通氯气。④__________。(2)设计步骤③的实验思想是__________。(3)步骤④的操作是__________。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D解析:当关闭b时,c中干燥的红色布条颜色无变化,说明d中试剂吸收了水蒸气或与发生了反应。①浓硫酸可吸收水蒸气;②饱和NaCl溶液既不与反应、也不吸收水蒸气;③NaOH溶液能与反应,即;④NaBr溶液能与反应,即,综上分析①③④符合题意。2.答案:D解析:用生产盐酸,是与反应,与易液化无关,A项错误;NaCl能作防腐剂,与NaCl熔点高低无关,B项错误;盐酸用于除铁锈,利用的是盐酸的酸性,与其挥发性无关,C项错误。3.答案:B解析:A.遇淀粉溶液变为蓝色,而碘化钾溶液中含有,无,因此其遇淀粉溶液不会变蓝色,A错误;B.由于溴单质易挥发,结合其密度比水大,在水中不易溶解的性质,通常在盛有液溴的瓶内通常加一些水,以防止溴的挥发,B正确;C.与水反应产生HCl、HClO,酸电离产生,能够使紫色石蕊试液变为红色,而HClO同时具有强氧化性,又将红色物质氧化变为无色,因此氯气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先变红后褪色是由于HClO的漂白作用,C错误;D.卤化氢气体通入水中,产生的氢氟酸是弱酸,而HCl、HBr、HI都能形成强酸溶液,D错误;故合理选项是B。4.答案:A解析:A.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可作保护气,A项正确;B .氨气作为制冷剂是因为其易液化,液氨在气化时,会吸收大量的热, B项错误;C.一氧化氮不会水反应,由其氧化制得二氧化氮里面可能混有氧气不纯,且两者之间没有性质和用途对应关系,C项错误;D .浓硝酸具有强氧化性,可使金属铝发生钝化, D项错误;答案选A。5.答案:B解析:A、D项仅表现酸性,C项仅表现氧化性。6.答案:C解析:具有氧化性,具有还原性,两者能够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变为,因而溶液由棕黄色变浅绿色,A正确;具有漂白性,能够使品红溶液褪色,B正确;具有还原性,能够被酸性溶液氧化变为,被还原为无色,该实验体现了具有还原性,C错误;亚硫酸酸性比硅酸强,所以通入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制取得到,不溶于水,因此看到产生白色沉淀,D正确。7.答案:C解析:A. 二氧化硅具有良好的光学特性,是制造光导纤维主要原料,故A错误;B. 二氧化硅不溶于水,与水不反应,故B错误;C. 水泥、玻璃、陶瓷都是硅酸盐产品,故C正确;D. 二氧化硅与氢氟酸反应生成四氟化硅和水,不是两性氧化物,故D错误;故选:C。8.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氯的化合物的制备实验,渗透了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的学科核心素养。实验原理分析:结合实验目的,模拟工业制备,实验前需除去中的少量杂质,否则与NaOH溶液发生副反应生成NaClO等;结合实验中给出的化学方程式,由于要制备,应发生,并尽最大程度抑制与的反应,故向圆底烧瓶中通入气体前应先滴加溶液。装置甲的作用是除去中混有的少量杂质,A正确;结合上述分析可知,实验时应先往装置乙中滴加溶液,再通入,使圆底烧瓶中发生制备,B正确;根据上述反应中元素化合价变化可知,在反应中是氧化剂,而在反应中是还原剂,C正确;该反应中除了生成外,还生成,由于不易溶于水,故装置丙中不可能发生倒吸,D错误。9.答案:D解析:A.次氯酸具有漂白性,所以将有色纸条或布条、有色花瓣放入盛有氯水的试管中,它们均褪色,说明氯水中含有HClO,有漂白作用,故A正确; B.加大理石与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说明氯水中含有,故B正确, C.溶液与硝酸银反应产生白色沉淀,只能是氯离子与银离子反应得到AgCl白色沉淀,说明氯水中含有,故C正确; D.氯水中的次氯酸不稳定,见光分解生成氯化氢和氧气,氯化氢溶于水,所以放出的为氧气,故D错误。10.答案:D解析:A.质子数等于原子序数,所含的质子总数为,A错误;B.由图可知,经过过程Ⅰ、Ⅱ、Ⅲ, (假设每步转化均完全)和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22.4L, B错误;C.由图可知,该过程的总反应是: ,可知,因此每处理,需要的为1mol, C错误;D.由图可知,该过程的总反应是: , D正确;故选D。11.答案:D解析:氯水中存在的次氯酸具有漂白作用,也可以使品红溶液褪色,不能说明二氧化硫的漂白性,故A错误;二氧化硫易溶于水,比较理想的反应物质是亚硫酸钠固体和浓硫酸,故B错误;C装置中产生的白色沉淀为,故C错误。12.答案:B解析:A.利用可使品红溶液褪色的特性,故可用品红溶液检验排放的气体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硫,A正确;B.每回收32g单质硫的物质的量为:,根据分析可知,生成1molS需的物质的量为,生成需要的物质的量为:0.5mol,故理论上消耗氧气的体积为0.5mol×22.4Lmol=11.2L,B错误;C.由分析可知,催化转化器中发生的反应为,C正确;D.根据反应方程式可知,为提高转化为S的比例,理论上应控制反应炉中的转化率约为33.3%,D正确;故答案为:B。13.答案:B解析:辉石、斜长石和橄榄石均属于硅酸盐矿物,A项正确;中Na、Si原子个数比为1:3,而中Na、Si原子个数比为2:3,B项错误;月球上有大量游离态铁是因为月球环境中没有氧化金属铁的物质或者条件,可推测月球的表面几乎没有氧气,C项正确;中,硅元素化合价是+4,氧元素化合价是-2,则铁元素化合价是+2,D项正确。14.答案:Ⅱ.(1)长颈漏斗;BD(2)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并作安全瓶(3)Ⅲ.(1)未排除对溴、碘的非金属性的强弱实验的干扰(2)对比实验思想(3)打开活塞d,将少量b中溶液滴入c中,关闭活塞d,取下试管c振荡解析: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