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巧刷易混易错(7)元素周期表与元素周期律(Word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3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巧刷易混易错(7)元素周期表与元素周期律(Word含答案)

资源简介

【配套新教材】(7)元素周期表与元素周期律——2023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巧刷易混易错
1、判断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方法:
金属性强(弱)—— ①单质与水或酸反应生成氢气容易(难);
②氢氧化物碱性强(弱);
③相互置换反应(强制弱)Fe+CuSO4=FeSO4+Cu。
非金属性强(弱)—— ①单质与氢气易(难)反应;
②生成的氢化物稳定(不稳定);
③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含氧酸)酸性强(弱);
④相互置换反应(强制弱)2NaBr+Cl2=2NaCl+Br2。
2、粒子半径大小的判断方法
一看电子层数:当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时,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
二看核电荷数:当电子层结构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
三看核外电子数:当核电荷数相同时,核外电子数越多,半径越大
3、化学键类型的判断方法
单质:若是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除外),则只存在非极性共价键。
化合物:判断是否存在离子,若有,则该化合物中阴、阳离子间一定存在离子键(氯化铝除外);若没有,则肯定只有共价键。
①判断有离子键后,判断各复杂离子的组成,若组成离子的元素都是非金属元素,如、等,则可判断该离子中非金属原子间一定存在共价键。
②判断有共价键后,看相邻元素是否相同,相同则形成非极性共价键,不同则形成极性共价键。
1.某元素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为 ,该离子显+1价,则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
A. 第5周期零族 B. 第6周期第ⅠB族
C. 第5周期第ⅦA族 D. 第6周期第ⅠA族
2.下列元素中,金属性最强的是( )
A. 钾 B. 钠 C. 镁 D. 铝
3.87号元素钫(Fr)可以通过核反应获得:(n代表中子),Fr的最外层电子数是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x=4 B. Fr是第七周期第ⅠA族元素
C. Fr的同位素原子具有相同的电子数 D. Fr在当前周期表同族元素中金属性最强
4.甲~戊均为短周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戊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强酸。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丁>戊>乙
B.非金属性:戊>丁>丙
C.甲的氢化物遇氯化氢一定有白烟产生
D.丙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一定能与强碱反应
5.现有四种元素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如下。则下列有关比较中正确的是( )




A.第一电离能:④>③>①>②
B.原子半径:②>①>③>④
C.电负性:④>①>③>②
D.最高正化合价:④>③=②>①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原子序数越大,原子半径一定越大
B. 电子层数多的原子半径一定比电子层数少的原子半径大
C. 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不是元素性质的简单重复
D. 按C、N、O、F的顺序,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依次升高
7.X、Y为第三周期元素、Y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代数和为6,二者形成的一种化合物能以的形式存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原子半径:X>Y B. 简单氢化物的还原性:X>Y
C. 同周期元素形成的单质中Y氧化性最强 D. 同周期中第一电离能小于X的元素有4种
8.短周期主族元素R、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R是农作物“肥料三要素”之一,在短周期主族元素中X的原子半径最大,R、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
A.化合物中各原子最外层均满足稳定结构
B.简单离子半径:
C.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
D.R、Z简单气态氢化物的水溶液都显酸性
9.W、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W元素的一种同位素是最简单原子,X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数的3倍,Y元素为其所在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大的元素,Z元素的单质常温下为黄色固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上述四种元素位于两个主族
B.四种元素的原子半径大小顺序:
C.含有上述四种元素的常见化合物的水溶液呈碱性
D.W分别与X、Z形成的化合物中存在的化学键完全相同
10.和的电荷与半径之比相近,导致两元素性质相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与都能在水中与氨形成配合物 B.和的熔点都比的低
C.和均可表现出弱酸性 D.和的氢化物都不能在酸中稳定存在
11.常温下,W、X、Y、Z四种短周期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溶液(浓度均为0.0l )的pH和原子半径原子序数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第一电离能:W>Z>Y>X B.简单离子的半径:Y>Z>W>X
C.W的氢化物空间构型不一定是三角锥形 D.Z的单质具有强氧化性和漂白性
12.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6。Y、Z的单质是空气中最主要的两种成分,W是短周期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X位于元素周期表第2周期VA族 B. 原子半径:
C. X、Y、Z的非金属性依次减弱 D. 由Z和W组成的化合物不止一种
13.应用元素周期律分析下列推断,其中正确的是( )
①碱金属单质的熔点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降低
②砹是第ⅦA族元素,其氢化物的稳定性大于HCl
③硒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比硫酸弱
④第二周期非金属元素的气态氢化物溶于水后,水溶液均为酸性
⑤第三周期金属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其碱性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减弱
A. ①②③ B. ①③⑤ C. ③④ D. ②④⑤
14.下表是元素周期表前三周期,针对表中的①~⑧元素,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④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____。
(2)在这些元素原子中,得电子能力最强的是_______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
(3)单质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元素是_______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元素②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_______。
(4)元素⑥、⑦形成的氢化物中,沸点高的是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5)元素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所含化学键的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
(6)元素⑤最简单的氢化物和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相互反应的产物是_________________。
(7)写出元素③的单质与稀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D
解析:根据该离子结构示意图特点分析元素种类。最外层电子数是8 ,该离子显+1价,说明对应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1 , 根据元素周期表中“最外层电子数=主族序数”,该元素处于第ⅠA族。该原子失去最外层的1个电子后有5个电子层,说明对应原子有6个电子层,再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电子层数=周期数”,所以是第六周期。则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6周期第ⅠA族,故D正确。故选:D。
2.答案:A
解析:Na、Mg、 Al属于同一周期,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同周期自左而右,元素的金属性减弱,故金属性Na> Mg>Al, Na、K属于同一主族,电子层增大,故金属性K>Na ,故金属性K> Na> Mg> Al,故选:A。
3.答案:A
解析:A.核反应中中子n的数目为197+18-210=5 ,所以x=5 , A项错误;B.根据Fr的原子序数87可知Fr是第七周期第ⅠA族元素, B项正确;C .同位素是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同种元素的不同原子,在一个中性的原子中,质子数和电子数相等,所以Fr的同位素原子具有相同的电子数,C项正确; D.同一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金属性增强,Fr在同族元表中金属性最强,D项正确;故选A。
4.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元素周期表的推断、元素周期律的应用。根据题图可知,甲、乙是第二周期元素,丙、丁、戊是第三周期元素,戊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强酸,则戊可能为S或Cl。同一周期,从左到右,主族元素的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则原子半径:丁>戊>乙,A项正确;同一周期,从左到右,主族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则非金属性:戊>丁>丙,B项正确;若戊为Cl,则甲为其氢化物遇氯化氢产生白烟;若戊为S,则甲为C,其氢化物等与HCl不反应,C项错误;丙为S或P,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硅酸或磷酸,都能与强碱反应,D项正确。
5.答案:B
解析:由四种元素基态原子电子排布式可知,①是S元素、②是P元素、③是N元素、④是F元素。同周期主族元素从左到右第一电离能呈增大趋势,故第一电离能:NP,则第一电离能:S③>②>①,A错误;同周期主族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所以原子半径:P>S,N>F,电子层越多原子半径越大,故原子半径:P>S>N>F,即②>①>③>④,B正确;同周期主族元素从左到右电负性逐渐增大,所以电负性:P③>①>②,C错误;最髙正化合价等于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但F元素没有正化合价,所以最高正化合价:①>②=③,D错误。
6.答案:C
解析:A.同周期从左到右原子序数越大,原子半径依次减小,所以原子序数越大,原子半径不一定越大,故A错误;B.同主族从上到下电子层数增多,原子半径增大,则同主族电子层数多的原子半径比电子层数少的大,不是同主族电子层多半径不一定大,如Li的半径大于Cl的半径,故B错误;C.周期表中元素性质呈周期性变化,而不是元素性质的简单重复,故C正确;D.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越多(除稀有气体) , 可显示的化合价不一定越高,如O、F最外层电子数大于C、N,但是O、F没有最高正价,其化合价小于C、N,故D错误;故选C。
7.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元素的推断以及元素周期律。Y位于第三周期,且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代数和为6,则Y是C1元素,由X、Y形成的阴离子和阳离子知,X与Y容易形成共价键,根据化合物的形式知X是P元素。P与Cl在同一周期,且原子序数:Cl>P,则P半径大,即原子半径:X>Y,A项正确;两者对应的简单氢化物分别是和HCl,半径是,所以的失电子能力强,还原性强,即X>Y,B项正确;同周期元素从左往右,金属性减弱,非
金属性增强,各元素对应的金属单质还原性减弱,非金属单质的氧化性增强,所以的氧化性最强,C项正确;同一周期,从左到右,第一电离能呈现增大的趋势,第ⅡA、VA族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大于相邻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所以第三周期第一电离能从小到大依次为Na、A1、Mg、Si、S、P、C1、Ar,所以有5种,D项错误。
8.答案:A
解析:根据分析可知,R为N,X为Na,Y为S,Z为Cl元素,A.化合物为,其分子中含有3个N—Cl键,N、Cl原子最外层均满足8稳定结构,故A正确;B.R、X、Y的简单离子分别为,电子层数越多离子半径越大,电子层数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小离子半径越大,则简单离子半径,即X9.答案:A
解析:根据分析可知,W为H元素,X为O元素,Y为Na元素,Z为S元素,A.H、Na元素位于ⅠA族,O、S元素位于ⅥA族,则上述四种元素位于两个主族,故A正确;B.主族元素同周期从左向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同主族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则四种元素的原子半径大小顺序:Na>S>O>H,故B错误;C.H、O、Na、S元素形成的硫酸氢钠、亚硫酸氢钠的水溶液呈酸性,故C错误;D.H与O形成的化合物为水、双氧水,H与S形成的化合物为硫化氢,硫化氢分子中只含有H—S极性键,而双氧水分子中含有O—O非极性键,故D错误;故选:A。
10.答案:A
解析:
11.答案:D
解析:A.同周期元素,第一电离能呈增大趋势,半径越小,越不容易失去电子,第一电离能越大,则第一电离能:W>Z>Y>X,故A正确;B.电子层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大,电子层数相同核电荷数越小离子半径越大,所以简单离子半径:,即Y>Z>W>X,故B正确;C.W为N元素,其气态氢化物有等,是三角锥形,不是三角锥形,故C正确;D.Z为,本身并不具有漂白性,D错误。故选D。
12.答案:D
解析: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它们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6。Y的单质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Y是N。Z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数的3倍,Z是O;W是短周期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W是Na,则X的最外层电子数是16-5-6-1=4,因此X是C。则A. 碳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2周期ⅣA族,A错误;B. 原子半径:r(W)>r(X)>r(Y)>r(Z),B错误;C. X、Y、Z的非金属性依次增强,C错误;D. 由Z和W组成的化合物不止一种,即氧化钠和过氧化钠,D正确,答案选D。
13.答案:B
解析:①碱金属元素的原子的半径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增大,则单质的熔点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降低,故①正确;②砹(At)是第ⅦA族,其非金属性比Cl弱,故其氢化物的稳定性小于HCl ,故②错误;③硒(se)的非金属性比硫弱,故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硫酸弱,故③正确;④第二周期非金属元素的气态氢化物有不溶于水的,如甲烷;也有溶于水后,水溶液呈碱性的,如氨气,故④错误;⑤第三周期金属元素的金属性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减弱,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随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减弱, 故⑤正确;综上所述,正确的组合是①③⑤;故选: B。
14.答案:(1) 第三周期 ⅣA 族
(2) O
(3) Ar;
(4) 或
(5) 离子键、共价键
(6) 或 硝酸铵
(7)
解析:(1)Si的原子序数为14 ,位于周期表中第三周期 ⅣA 族。
(2)非金属性越强,原子得电子能力越强,在这些元素原子中,非金属性最强的为O,则得电子能力最强的是O.
(3)稀有气体元素单质化学性质稳定,一般不发生反应,则单质化学性质最不活泼的元素是Ar ;Mg的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总数= 12,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4)元素⑥、⑦形成的氢化物分别为(或)、,由于(或)分子之间存在氢键,导致其沸点较高,则沸点高的是。
(5)元素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NaOH ,NaOH所含化学键为离子键、共价键。
(6)元素⑤最简单的氢化物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与反应生成。
(7)元素③的单质为Al ,Al与稀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