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巧刷易混易错(8)化学能与热能(Word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3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巧刷易混易错(8)化学能与热能(Word含答案)

资源简介

【配套新教材】(8)化学能与热能——2023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巧刷易混易错
一、热化学方程式正误判断
一审“+”、“-”:放热反应ΔH为“-”。吸热反应ΔH为“+”
二审单位:单位一定是“kJ·mol-1”,易错写成“mol”或漏写
三审状态:物质的状态必须正确,特别是溶液中的反应易写错
四审数值对应性:反应热的数值必须与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相对应,即化学计量数与ΔH成
正比
五审是否符合概念:如表示燃烧热、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
二、化学反应能量变化图像
第一步:明确两个意义
1.从反应物至最高点的能量数值表示正反应的活化能
2.从最高点至生成物的能量数值表示逆反应的活化能
第二步:关注一个影响
催化剂只影响正、逆反应的活化能,而不影响反应的焓变
第三步:把握一个关系
E1为正反应的活化能, E2为逆反应的活化能,ΔH=E1-E2
三、反应热的计算
1.利用盖斯定律计算反应热的“三步骤”
一对比:对比分析目标方程式和已知方程式,找出目标方程式中各物质在已知方程式中的位置,调整已知方程式的化学计量数与目标方程式的化学计量数一致。
二叠加:根据目标方程式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加减所调整的方程式,同侧相加、异侧相减。
三计算:按照“叠加”步骤中的调整方法,反应热也随之相加减,计算出反应热。
2.根据键能计算反应热
ΔH=反应物的总键能—生成物的总键能
1.下列民俗、诗句、谚语等包含吸热反应的是( )
A. 民间焰火之最——确山打铁花 B.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C.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D.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2.已知:
H—H、和O—H键的键能分别为436、496和462 kJ/mol,则a为( )
A.-332 B.-118 C.+350 D.+130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化学反应中常伴有能量的变化
B. 化学反应中一定有化学键的断裂与形成
C. 化学键断裂时吸收能量,化学键形成时放出能量
D. 伴有能量变化的过程中一定有化学键的变化
4.化学反应常常伴随能量的变化,以下是与反应的能量变化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氯化氢分子的电子式:
B. 该反应既是氧化还原反应又是放热反应
C. 形成1 mol H—Cl键要吸收431 kJ的能量
D. 反应物断键时吸收的能量大于产物形成化学键时释放的能量
5.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B.该反应吸收的能量为
C.反应物 A的能量低于生成物 C的能量 D.该反应只有在加热条件下才能进行
6.标准状态下,下列物质气态时的相对能量如下表:
物质(g) O H HO HOO
能量/ 249 218 39 10 0 0 -136 -242
可根据计算出中氧氧单键的键能为21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的键能为436
B.的键能大于中氧氧单键的键能的两倍
C.解离氧氧单键所需能量:HOO<
D.
7.已知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每生成2分子AB吸收b kJ热量
B. 该反应热
C. 该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D.断裂1 mol A—A和1 mol B—B键,放出a kJ能量
8.沼气是一种能源,它的主要成分是。完全燃烧生成和液态时,放出445kJ热量,则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B.
C.
D.
9.相关有机物分别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生成1mol环己烷()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推理不正确的是( )
A.,说明碳碳双键加氢放出的热量与分子内碳碳双键数目成正比
B.,说明单双键交替的两个碳碳双键间存在相互作用,有利于物质稳定C.,说明苯分子中不存在三个完全独立的碳碳双键
D.,说明苯分子具有特殊稳定性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为放热反应,可利用该反应设计原电池,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B. 任何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都表现为热量变化
C. 有化学键断裂的过程一定是化学变化
D. 灼热的铂丝与 混合气接触,铂丝继续保持红热,说明氨的催化氧化反应是放热反应
11.用催化还原可以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例如: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由反应①可推知:,
B. 等物质的量的甲烷分别参加反应①、②,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不同
C.
D. 若用标准状况下4.48 L 还原至,则转移的电子总物质的量为1.6 mol
12.和催化重整可制备合成气,对减缓燃料危机具有重要的意义,其反应历程示意图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合成气的主要成分为CO和
B.①→②过程中既有碳氧键的断裂,又有碳氧键的形成
C.①→②过程中吸收能量
D.Ni在该反应中作催化剂
13.(1)某反应A(g)+B(g)= C(g)+D(g)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回答问题。
①该反应是_____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反应的ΔH=________ (用含的代数式表示)。
②该反应过程中,断裂旧化学键吸收的总能量_____(填“>”“ <”或“=”)形成新化学键释放的总能量。
(2)已知:①

则: =______________ 。
(3)已知拆开1 mol H-Cl键、1 mol H-H键、1 mol Cl-Cl键分别需要的能量是431 kJ、436 kJ、243 kJ,则2 mol HCl气体分解生成1mol与1 mol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已知:101 kPa时, ΔH=﹣110.5kJ/mol,则碳的燃烧热数值_____110.5 kJ/mol(填>,<,=)。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A.民间焰火之最-确山打铁花是铁水燃烧发生化学反应,属于放热反应,故A错误;B.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涉及碳酸钙的分解,为吸热反应,故B正确;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涉及物质的形态的变化,不是化学变化,故C错误;D.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涉及物质的形态的变化,不是化学变化,故D错误;故选:B。
2.答案:D
解析:①,②,将①-②得,,解得a=+130。所以D符合题意;故答案: D。
3.答案:D
解析:化学反应的本质:反应物中化学键的断裂和生成物中化学键的形成,前者吸收的总能量与后者放出的能量不同,因此化学反应中常伴有能量的变化。物质变化过程中有能量变化,不一定有化学键的断裂与形成,如白炽灯工作时发光发热等。
4.答案:B
解析:A.氢和氯都是非金属元素,氯化氢属于共价化合物,其电子式为,故A错误;B.该反应中,氢元素从0价升高为+1价,氯元素从0价降低为-1价,属于氧化还原反应,该反应中,断裂反应物中的化学键吸收的总能量为:436kJ+ 243kJ = 679kJ ,形成生成物中的化学键释放的总能量为:431kJ×2= 862kJ ,所以该反应属于放热反应,故B正确;C.断裂1molH—Cl键需要吸收431kJ的能量,形成1molH—Cl键需要释放431kJ的能量,故C错误;
D.该反应中断键吸收的总能量小于成键释放的总能量,它属于放热反应,故D错误。
5.答案:B
解析:A错,反应物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的总能量,该反应为吸热反应;B对,根据图像可知该反应吸收的能量为;C错,无法比较反应物A的能量与生成物C的能量的大小;D错,反应条件与反应是放热反应或吸热。
6.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键能的计算。A项,的键能为,正确;B项,的键能为,中氧氧单键的键能为,
,正确;C项,解离HOO中的氧氧单键可看成,所需能量为,中氧氧单键的键能为,则解离氧氧单键所需能量:,错误;D项,,正确。
7.答案:B
解析:A.依据图象分析判断和反应生成2molAB,每生成2molAB吸收(a-b) kJ 热量,故A错误;B.依据能量图象分析可知反应物能量低于生成物能量,反应热反应物能量总和-生成物能量总和,,故B正确;C.依据能量图象分析可知反应物能量低于生成物能量,故C错误;D.断裂1 molA—A和1 molB—B键,吸收akJ能量,故D错误; 故选B。
8.答案:C
解析:完全燃烧生成和液态水时,放出445kJ热量,则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和液态水时,放出890kJ热量,热化学方程式为,C正确。
9.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化学反应能量变化图像分析。也含有两个碳碳双键,而,说明碳碳双键加氢放出的热量与分子内碳碳双键数目不一定成正比,A项错误;,说明更稳定,对比二者结构可知,单双键交替的两个碳碳双键间存在相互作用,有利于物质稳定,B项正确;说明多一个双键变得不稳定,但说明苯分子的稳定结构并不简单是双键的原因,苯分子具有特殊稳定性,D项正确。
10.答案:D
解析:A.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可以设计成原电池,氧化钙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是非氧化还原反应,不能设计成原电池,故A错误;B.原化学变化中的能量变化形式有热能、光能、电能等等,故B错误;C.化学变化中存在新键的断裂和旧键的形成,只存在化学键的断裂不一定发生化学变化,如HCl溶于水,共价键被破坏,但是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误;D.如果该反应是吸热反应,灼热的铂丝与混合气接触,会随着反应的进行铂丝的温度会下降,则不会保持红热,实际上铂丝继续保持红热,说明氨的氧化反应是放热反应,故D正确。故选:D。
11.答案:C
解析:两个反应中,C元素的化合价均由-4价升高到+4价,则等物质的量的甲烷分别参加反应①、②,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相同,故C错误。
12.答案:C
解析:由图示可知和在Ni催化作用下,最终生成CO和,故A正确;化学反应的过程中存在反应物中化学键的断裂和生成物中化学键的形成,由图示可知①→②过程中既有碳氧键的断裂,又有碳氧键的形成,故B正确;①的能量总和大于②的能量总和,则①→②的过程释放能量,故C不正确;由图示可知和催化重整生成CO和的过程中Ni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没有发生变化,则Ni为催化剂,故D正确。
13.答案:吸热 ; ; > ;+123;
;>
解析:(1)①由图可知,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故该反应为吸热反应,反应的,故答案为:吸热;;
②该反应为吸热反应,断裂旧化学键吸收的总能量>形成新化学键释放的总能量,故答案为:>;
(2)②已知:①,②,由盖斯定律① -②可得,故答案为:+123;
(3)2 molHCl气体分解生成与的热化学方程式为;(4)碳的燃烧热指的是1mol碳完全然烧生成二氧化碳时放出的热量,生成CO放出的热量为110.5kJ,故碳的然烧热数值>110.5kJ/mol,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