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科学与资源管理》——假期提升教材参考(1~3 单元预习提纲)(PDF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科学与资源管理》——假期提升教材参考(1~3 单元预习提纲)(PDF版)

资源简介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科学与瓷源管理》
第一章假期提升教材参考【学校建议:
结合课本进行预学】(13单元预习提纲)
1.1地球上的水
水(化学式为H20),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无机物,无毒,可饮用。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无味的透明液体,被称为人类生命
的源泉,是维持生命的重要物质,也叫氧化氢。
水是地球上最常见的物质之一,地球表面有71%被水覆盖。它是包括无机化合、人类在内所有生命生存的重要资源,也是生物体最
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在空气中含量虽少,但却是空气的重要组分。[1】
纯水导电性十分微弱,属于极弱的电解质。日常生活中的水由于溶解了其他电解质而有较多的阴阳离子,才有较为明显的导电性。[1】
水是人体正常代谢所必需的物质[4,正常情况下身体每天要通过皮肤、内脏、肺以及肾脏排出1.5L左右的水,以保证毒素从体内
排出。[5]儿童体内有80%的水,老人体内则有50%60%,正常中年人体内则有70%的水。
一生命的源泉
水在机体内有许多重要功能[4]:
(1)水是细胞原生质的重要组分;[4]
(2)水在体内起溶媒作用,溶解多种电解质:[4]
(3)水在体内起运输作用,可以传递营养物质、代谢废物和内分泌物质(如激素)等:[4]
(4)水有较高热导性和比热,可作为“载热体“在体内和皮肤表面间传递热量,有助于人体调节体温。
1.2水的组成
氢、氧两种元素
水的电解:2H20=2H2↑+02↑
1.3水的浮力
浸在流体内的物体受到流体竖直向上的作用力叫作浮力,与重力的方向相反。浮力指物体浸没在流体(液体和气体)中,各表面受
流体压力的差(流体对物体的作用力的合力)。公元前245年,阿基米德发现了浮力原理。浮力的定义式为F浮=G排(即物体所受
的浮力等于物体处于稳定状态下所排开液体的重力),计算可用它的推导公式F浮=G排=p液gV排(p液为液体的密度,单位为kg/m3:
为常数,是重力与质量的比值,取g=9.8N/kg,粗略计算时可取10N/kg:V排表示排开液体的体积,单位为m3)。同时,液体的浮
力公式也适用于气体(把ρ液换为p气即可),未做特殊说明时,浮力一般指物体浸没在液体中所受到竖直向上的力
物体在液体中所受浮力的大小,只跟它排开液体体积和液体的密度有关,与物体本身的密度、运动状态、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等因
素无关。在水中,比水密度大的物体会下沉,比如石头、铁块;比水密度小的物体会上升,比如塑料、木头,在其他液体和气体中
也存在同样的规律。
例如木头能在水中漂浮,轮船能在大海中航行都是浮力的贡献。浮力来源于物体上表面和下表面的压力差,方向和重力相反,可以
简单地这样理解:重力要把所有想跑的物体拉回地面,而浮力是帮助物体离开地面。[2]
五千多年前的来自希腊的物理学家阿基米德虽然是偶然发现的这一定论,但是不是说铁做的东西就永远无法漂在水面上了呢?上面
举的例子都是实心的物体。如果把铁块做成一个空心的东西,就像生活中看到的轮船或者是铁皮做的油箱,它们就可以浮在水面上。
任何一个物体只要它在水中排开水的重量大于它自己的重量,它就能在水上漂浮。比如我们戴上救生圈就能浮在水中就是因为救生
圈帮我们“排开”了更多的水。[2]
气体对物体的浮力
为了能够飘在空中,我们就需要寻找比空气更轻的东西。大家首先想到了氢气,在以前,氢气世界上已知密度最小的气体,因此人
们把氢气充入气球,就可以乘坐气球在天空中飞行。但是氢气是易燃易爆气体,氢气球一旦操作不慎就会爆炸,后来人们发现了另
种密度也比空气小的气体一一氢气。氦气是惰性气体,即使用火去点也点不着,所以人们逐渐用氦气球和热气球取代氢气球。除
了充入比空气密度小的气体,还可以增大排开空气的体积,比如热气球。大家所见到的热气球一般都有着相当巨大的球体,热气球
点火升空时,气体受热膨胀密度降低,排开更多的空气从而获得更大的浮力,从而能够载人在天空遨游。
实验探究:浮力的大小和哪些因素有关
【提出问题】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猜想与假设】
(1)浮力的大小可能跟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有关
(2)浮力的大小可能跟液体的密度有关。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