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 第三单元 分数除法(单元测试) (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苏教版 六年级上册数学 第三单元 分数除法(单元测试) (含答案)

资源简介

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分数除法
(满分:100分,完成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满分16分)
1.我们学校有100人参加跳绳,跳绳男、女同学的人数比不可能是( )。
A. B. C. D.
2.在中,如果前项加上9,要使比值不变,后项应( )。
A.加上9 B.乘9 C.加上6
3.下面商最大的算式是( )。
A. B. C.
4.把甲班人数的调入乙班后,两班人数相等,原来乙班和甲班人数比是( )。
A.5∶4 B.3∶5 C.5∶3
5.小明在做一道乘法题时,把一个乘数写成了,结果算出。正确的结果应该是( )。
A. B. C.6 D.2
6.把3∶7的后项变成28,要使比值不变,前项应( )。
A.加上9 B.加上21 C.加上28 D.乘3
7.六年级一共有350人,其中男生的人数是女生的。六年级有女生( )人。
A.200 B.150 C.50
8.根据下图可以列出的算式是( )。
A. B. C.
二、填空题(满分16分)
9.白兔和灰兔只数的比是。灰兔只数是白兔的__________,白兔只数是灰兔的__________,灰兔只数是兔子的__________。
10.千米∶1250米化成最简整数比是( ),0.9∶1.2的比值是( )。
11.小红看一本书,第一天看了全书的,第二天正好从31页看起,这本书共有( )页。
12.某餐厅要配制一种儿童奶茶。如果奶和茶水重量的比是1∶4,那么要配置这种奶茶200mL,需要奶( )mL。
13.把2∶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是( ),比值是( )。
14.一桶油,如果倒出2.4千克,这时剩下这桶油的。这桶油的质量是( )千克。
15.有吨煤,若每次用吨,则可以用( )次;若每次用,则可以用( )次。
16.王大伯家养鸡和鸭共200只,鸡和鸭的只数比是7∶3,王大伯家养鸡( )只,养鸭( )只。
三、判断题(满分8分)
17.把一批化肥按,分配给甲乙丙三个村,甲村分的最多。( )
18.一台收割机小时收割公顷小麦,要求平均每小时收割多少公顷,可以列式为:。( )
19.李叔叔骑自行车,分钟行了千米。他每分钟行千米。( )
20.一个比的前项是,后项与前项互为倒数,这个比的比值是1。( )
四、简便运算(满分6分)
21.(6分)计算下面各题。


五、化简比(满分6分)
22.(6分)把下面各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六、解答题(满分48分)
23.(6分)小米早上从家步行去上学,速度是每分钟60米,放学回家的速度是每分钟80米,来回共用了35分钟,小米家到学校的距离是多少米?
24.(6分)把一批零件平均分给甲、乙、丙三人一起加工。过一段时间后,甲完成了自己任务的,乙已加工的和丙未加工的相等,三个人共加工了320个零件。这批零件共有多少个?
25.(6分)六年级一班和二班原有图书本数的比是5∶3,一班给二班63本后,一班图书本数就是二班的,原来二班有图书多少本?
26.(6分)一块地有公顷,用5台同样的拖拉机小时可以耕完。平均每台拖拉机每小时耕地多少公顷?
27.(6分)护林队三、四月份巡查森林的面积比是8∶9,四月份巡查森林面积平方千米,三月份巡查面积是多少?
28.(6分)某件衬衫的现价比原价降低了,正好降低了60元。这件衬衫的原价是多少元?(用方程解答)
29.(6分)今年的金秋艺术节,实验小学举行书法比赛。比赛结果中,获三等奖的有120人,获一等奖的人数是获三等奖的,是获二等奖的。获二等奖的有多少人?
30.(6分)六年级同学做绸花布置教室,一班做的朵数是二班的,又正好是三班的,三班做了96朵,二班做了多少朵?
参考答案
1.C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100必须是男、女生平均分成的份数之和的倍数,用总人数除以各选项的比的前项和后项的和,如果是100的因数,男、女生的人数比可能,如果不是100的因数,男、女生人数的比不可能,据此解答。
【详解】
A.100÷(2+3)
=100÷5
=20
男、女生的比可能是2∶3。
B.100÷(4+6)
=100÷10
=10
男、女生的比可能是4∶6;
C.100÷(1+6)
=100÷7
≈14.3
男、女生的比不可能是1∶6;
D.100÷(3+7)
=100÷10
=10
男、女生的比可能是3∶7。
答案:C
【点评】
解答的关键是:由于人数必须是整数,看比的前项和后项的和能否整除总人数,进而求出答案。
2.C
【解析】
【分析】
根据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据此解答。
【详解】
(3+9)÷3
=12÷3
=4
2×4-2
=8-2
=6
答案:C
【点评】
利用比的基本性质进行解答。
3.C
【解析】
【分析】
根据被除数和商的关系,除数小于1,则商大于被除数,除数大于1,则商小于被除数;当被除数相同的时候,除数越小,商越大,由此即可选择。
【详解】
由分析可知:<<
则商最大。
答案:C。
【点评】
主要考查除法之间的关系,熟练掌握规律:除数越小,商越大。
4.C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把甲班人数看作单位“1”, 把甲班人数的调入乙班后,两班人数相等,则甲班原来人数比乙班多×2,乙班人数是1-×2,根据比的意义,求出两班的比,即可解答。
【详解】
设甲班人数数位1,则乙班为1-×2
原来甲班与乙班的比是:
1∶(1-×2)
=1∶(1-)
=1∶
=(1×5)∶(×5)
=5∶3
答案:C
【点评】
考查比的意义,解答的关键是求出乙班人数是甲班人数的几分之几。
5.D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先用计算出的结果除以,求出另一个乘数,再乘,即可求出正确结果。
【详解】
÷×
=××
=×
=2
故答案选:D
【点评】
考查分数乘除法的计算;先求出另一个乘数是解答的关键。
6.A
【解析】
【分析】
根据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后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据此解答。
【详解】
3×(28÷7)-3
=3×4-3
=12-3
=9
把3∶7的后向变成28,要使比值不变,前项应加上9。
故答案选:A
【点评】
考查比的基本性质,根据比的基本性质进行解答。
7.A
【解析】
【分析】
可以设女生人数为x人,则男生人数x人,由于男生人数+女生人数=350,由此即可列方程,再根据等式的性质解方程即可。
【详解】
解:设女生人数为x人,则男生人数x人。
x+x=350
x=350
x=350÷
x=200
答案:A。
【点评】
主要考查方程的应用,同时要注意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这个数×几分之几。
8.A
【解析】
【分析】
根据图可知,整体的长度是4米,一份是米,根据公式:总长度÷1份量=份数,即4÷,由此即可选择。
【详解】
由分析可知:通过图可列出算式:4÷
答案:A。
【点评】
主要考查平均数的公式,同时也要注意分数后面加单位表示具体的数。
9.
【解析】
【分析】
根据白兔和灰兔只数的比是3∶2,把白兔只数看作3份,灰兔只数看作2份。灰兔的只数是白兔的几分之几,是以白兔的份数为单位“1”,就用灰兔的份数除以白兔的份数,白兔是灰兔的几分之几,是以灰兔的份数为单位“1”,用白兔的份数除以灰兔的份数,灰兔只数是兔子的几分之几就用灰兔的份数除以兔子的份数。
【详解】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比的意义、单位“1”的确定,以及“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问题。
10.1∶2 ##0.5
【解析】
【分析】
先把千米换算成625米,先根据比的基本性质,把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625即可化成最简整数比;用比的前项除以后项即可求出比值。
【详解】
千米∶1250米
=625米∶1250米
=(625÷625)∶(1250÷625)
=1∶2
比值:1∶2=1÷2=
【点评】
先统一单位,再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用比的前项除以后项即可求出比值。
11.120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第二天正好从31页看起,第一天看了31-1=30页;把这本书的总页数看作单位“1”,它的是30页,求单位“1”;用30÷,即可解答。
【详解】
(31-1)÷
=30÷
=30×4
=120(页)
【点评】
根据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知识解答。关键明确第一天看的页数。
12.40
【解析】
【分析】
因为奶和茶水质量的比是1∶4,那么奶茶200ml就相当于(1+4)份,然后用除法求出每份的质量,就是需要奶的质量。
【详解】
200÷(1+4)
=200÷5
=40(mL)
【点评】
考查了按比例分配应用题,关键是找到200ml对应的总份数。
13.17∶10 1.7
【解析】
【分析】
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即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进而把比化成最简比;用最简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即为比值。
【详解】
2∶
=(2×8)∶(×8)
=17∶10
17∶10
=17÷10
=1.7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了化简比和求比值的方法,另外还要注意化简比的结果是一个比,它的前项和后项都是整数,并且是互质数;而求比值的结果是一个商,可以是整数、小数或分数。
14.7.2
【解析】
【分析】
由题意可知,倒出2.4千克后,还剩下这桶油的,即倒出了这桶油的1-=
,根据除法的意义,用除法即可求出这桶油的质量。
【详解】
2.4÷(1-)
=2.4÷
=7.2(千克)
【点评】
考查分数除法,明确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15.6 8
【解析】
【分析】
(1)根据题意,用÷即可解答;
(2)每次用,就是将这些煤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8份,每次用1份,一共可以用8次。
【详解】
(1)÷=×8=6(次)
(2)根据分析可知,若每次用,一共可以用8次。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与区分,关键在于带单位是实际数量,不带单位是分率。
16.140 60
【解析】
【分析】
鸡和鸭的只数比是7∶3,如果把鸡的只数看成7份,鸭的只数就是3份,一共是7+3=10(份),是200只,一份是200÷(7+3)=20(只),再乘7即是鸡的只数,乘3即是鸭的只数。据此解答。
【详解】
200÷(7+3)×7
=200÷10×7
=20×7
=140(只)
200÷(7+3)×3
=200÷10×3
=20×3
=60(只)
【点评】
先把比看成份数,求出每份的量,进而求解。
17.√
【解析】
【分析】
根据三个村分的比,总份数是9份,甲村占,乙村占,丙村占,据此比较即可判断。
【详解】
甲村占,乙村占,丙村占,
所以甲村分的最多。
答案:√
【点评】
求出总量以及甲、乙、丙各占总量的几分之几是关键。
18.√
【解析】
【分析】
由于求每小时收割多少公顷,即相当于求工作效率,根据公式: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把数代入公式即可求解。
【详解】
由分析可知:
=(公顷/小时)
答案:√。
【点评】
主要考查工程问题,熟练掌握工程问题的公式并灵活运用。
19.√
【解析】
【分析】
李叔叔骑自行车用的时间、行的路程已知,根据“速度=路程÷时间”即可求出他的速度,即每分钟行的路程,根据计算结果即可判断。
【详解】
÷
=×
=(千米)
李叔叔骑自行车,分钟行了千米。他每分钟行千米。
答案:√
【点评】
此题是考查分数除法的应用,根据“速度=路程÷时间”即可求解判断。
20.×
【解析】
【分析】
由于后项和前项互为倒数,则后项:5,即这个比是:∶5,根据比值的求法:比的前项÷比的后项得到的结果即是比值。
【详解】
比的后项:5
∶5
=÷5

答案:×。
【点评】
主要考查求比值的方法以及倒数的意义,熟练掌握求比值的方法并灵活运用。
21.7;;
;;
【解析】
【分析】
,先约分,再进行计算;
,先约分,再进行计算;
,把除法换成乘法,原式化为:××,约分,再进行计算;
,把除法换成乘法,原式化为:××,约分,再进行计算;
,把除法换成乘法,原式化为:××,约分,再进行计算;
,把除法化成乘法,原式化为:××,约分,再进行计算。
【详解】

=7


=××


=××


=××


=××


22.1∶2;16∶49;5∶1
【解析】
【分析】
根据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据此解答。
【详解】
0.35∶0.7
=(0.35×100)∶(0.7×100)
=35∶70
=(35÷35)∶(70÷35)
=1∶2
=(×28)∶(×28)
=16∶49
=(0.25×100)∶(×100)
=25∶5
=(25÷5)∶(5÷5)
=5∶1
23.1200米
【解析】
【分析】
先写出上学和放学的速度比,将速度比反过来就是时间比,总时间÷时间比的总份数,求出一份数,一份数分别乘上学和放学对应份数,求出上学和放学的时间,再用上学速度×上学时间=家到学校的距离。
【详解】
速度比:60∶80=6∶8=3∶4
时间比:4∶3
35÷(4+3)×4
=35÷7×4
=20(分钟)
20×60=1200(米)
答:小米家到学校的距离是1200米。
【点评】
关键是理解比的意义,先确定时间比,根据时间比求出上学需要的时间,再根据速度、时间、路程之间的关系求出距离。
24.768个
【解析】
【分析】
把这批零件的总数看成单位“1”,甲、乙、丙各领了总零件数的,甲完成了零件总数的×,乙和丙完成了零件总数的×,它们的和就是完成了总数的几分之几,它对应的数量是320个,用除法就可以求出零件的总数。
【详解】
甲完成了总零件数的:×=
乙和丙完成了总零件数的:×=
320÷(+)
=320÷
=768(个)
答:这批零件共有768个。
【点评】
分数乘除法应用题关键是找出单位“1”,以及单位“1”的几分之几所对应的数量,找准对应关系,再利用数量关系求解。
25.105本
【解析】
【分析】
一、二两班原有图书本数的比是5∶3,两班图书总数是5+3=8份,一班占总数的,如果一班给二班65本,一班图书本数就是二班的,这时的两班图书总数不变即单
位“1”不变,两班图书总数是2+3=5份,一班占总数的,一班由原来的占图书总数的变为,是因为一班给二班65本,也就是两班图书总数的-是65本,根据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是多少用除法计算,求出两班图书总本数。然后根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求出原来甲班有图书多少本。
【详解】
3+5=8(份)
2+3=5(份)
63÷(-)
=63÷
=63×
=280(本)
280×=105(本)
答:原来二班有图书105本。
【点评】
解答关键是找出65本是两班图书总数的几分之几,明白题中的单位“1” 是图书总数不变。
26.公顷
【解析】
【分析】
先用耕地面积除以5,求出一台拖拉机小数耕地的面积,再除以,就是每台拖拉机每小时耕地的面积。
【详解】
÷5÷
=××2
=×2
=(公顷)
答:平均每台拖拉机每小时耕地公顷。
【点评】
考查分数的连除法的计算,要仔细认真。
27.平方千米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可知,三月份与四月份的巡查森林的面积比是8∶9,相当于把三、四月份巡查森林的总面积平均分成了8+9=17份,三月份占8份,四月份占9份。已知四月份巡查森林面积平方千米,用÷求出三月份与四月份的巡查森林的面积和,再减去即可解答。
【详解】
÷=(平方千米)
(平方千米)
答:三月份巡查面积是平方千米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比的分配问题的理解与应用。
28.210元
【解析】
【分析】
设这件衬衫原价x元,现价比原价降低了,降低了x×元,正好降低60元,列方程:x×=60,解方程,即可解答。
【详解】
解:设这件衬衫原价x元。
x×=60
x=60÷
x=60×
x=210
答:这件衬衫的原价是210元。
【点评】
考查方程的实际应用,利用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之间的关系,列方程,解方程。
29.45人
【解析】
【分析】
获得一等奖的人数=获得三等奖的人数×,获得二等奖的人数=获得一等奖的人数÷,据此解答。
【详解】
120×÷
=30÷
=45(人)
答:获二等奖的有45人。
【点评】
掌握标准量和比较量的计算方法是解答题目的关键。
30.60朵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一班做的花是三班的,已知三班做了96朵,用三班做的朵数×,求出一班做的朵数,一班做的朵数是二班的,再用一班的朵数÷,求出二班的朵数。
【详解】
96×÷
=80÷
=80×
=60(朵)
答:二班做了60朵。
【点评】
考查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