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15讲 共点力的平衡【知识点】一、共点力1、共点力:几个力如果都作用在物体的同一点,或者它们的作用线相交于同一点,这几个力叫做共点力。2、非共点力:几个力不但没有作用在同一点上,它们的延长线也不能相交于一点,这几个力叫做非共点力。二、平衡状态1、物体受到几个力的作用,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处于平衡状态。2、“静止”要满足两个条件:v=0,a=0,缺一不可;速度为零不等同于静止.注意:物理学中有时出现”缓慢移动”也说明物体处于平衡状态。三、共点力平衡的条件——合力为01、两个共点力平衡:两个共点力等大、反向。2、三个共点力平衡:任意两个力的合力必然与第三个力等大、反向。3、N个共点力平衡:任意一个力必然与其它(N-1)个力的合力等大、反向。四、处理共点力平衡问题的常用方法1、合成法:物体受三个共点力的作用而平衡,则任意两个力的合力一定与第三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根据勾股定理、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等三角形数学知识求解。2、分解法:物体受三个共点力的作用而平衡,将某一个力按力的效果分解,则其分力和其他两个力满足平衡条件,根据勾股定理、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等三角形数学知识求解。3、正交分解法:物体受到三个或三个以上力的作用时,将物体所受的力分解为相互垂直的两组,每组力都满足平衡条件。(1)原则:尽量少分解力或将容易分解的力分解,并且尽量不要分解未知力。(2)方法:①研究水平面上的物体:通常沿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建立坐标轴。②研究斜面上的物体:通常沿斜面方向和垂直斜面方向建立坐标轴。③研究物体在杆或绳的作用下转动:通常沿杆(绳)的方向和垂直杆(绳)的方向建立坐标轴。4、拉密定理:物体受三个共点力的作用而平衡,力比上对角的正弦是一个定值。5、相似三角形法:物体受三个共点力的作用而平衡,矢量三角形和边长三角形相似,求解力。五、整体法和隔离法(1)整体法:以系统整体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的方法,一般用来研究不涉及系统内部某物体的力和运动。(2)隔离法:将所确定的研究对象从周围物体中隔离出来进行分析的方法,一般用来研究系统内物体之间的作用及运动情况。六、动态平衡问题分析1、动态平衡:“动态平衡”是指物体所受的力一部分是变力,是动态力,力的大小和方向均要发生变化,但变化过程中的每一个定态均可视为平衡状态,所以叫动态平衡,这是力平衡问题中的一类难题。解决这类问题的一般思路是:把“动”化为“静”,“静”中求“动”。2、分析动态平衡问题的三种方法(1)解析法①列平衡方程求出未知量与已知量的关系表达式②根据已知量的变化情况来确定未知量的变化情况(2)图解法①图解法解动态平衡问题的条件:A.物体在三个力作用下处于静态平衡状态。B.三个力的特点为:一个力大小、方向都不变,该力一般为重力或与重力相等的力;一个力方向不变,大小改变,第三个力大小方向均改变。②图解法分析三力动态平衡问题的思路A.确定研究对象,作出受力分析图。B.将三力的示意图首尾连接,构造出矢量三角形;或将某力根据其效果进行分解,画出平行四边形。C.根据已知量的变化情况,确定有向线段(表示力)的长度变化,从而判断各个力的变化情况。(3)相似法用力的矢量三角形与几何三角形相似列比例式,然后进行分析。【针对训练】一、单选题1.磁吸式手机架是一种通过磁力固定住手机的支架,如图所示为静止在水平面的磁吸式手机架和手机,手机质量为m,当地重力加速度为g,手机平面与水平面夹角为。则手机架对手机作用力的大小为( )A.mg B. C. D.02.如图,粗糙的长方体木块A叠在一起,放在水平桌面上,木块B受到一个水平方向的牵引力,但仍然保持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木块A受到2个力的作用 B.木块A受到3个力的作用C.木块B受到4个力的作用 D.木块B受到6个力的作用3.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杂技演员进行钢索表演,当演员走到钢索中点时,钢索与水平面成θ角,此时钢索最低点拉力大小为(重力加速度为g)( )A. B.C. D.4.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光滑斜面体放在水平地面上,质量为的小球被轻绳拴住挂在天花板上。已知轻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斜面倾角为,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轻绳对小球的拉力大小为B.斜面体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C.斜面对小球的支持力大小为D.地面受到的压力为5.如图,氢气球的质量,无风时在轻绳的牵引下静止在空中,此时轻绳的拉力为8N。当有水平风吹来时,气球受到大小为6N的水平风力作用,轻绳倾斜一定角度后气球仍静止在空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气球所受浮力大小为8NB.有风时,气球所受合力方向竖直向下C.有风时,气球所受合力大小为D.有风时,轻绳的拉力大小为10N6.内壁光滑的半圆碗放置在水平面上,跨过碗口的光滑细线两端分别系一质量分别为和的小球,静止时小球跟圆心的连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则两小球的质量之比( )A.1 B.2 C. D.7.如图所示,质量为mA物块A放在倾角为θ直角三角形斜面体B上面,质量为mB的物体B放在弹簧上面并紧挨着竖直墙壁,初始时A、B静止,现用力F沿斜面向上推A,但A、B仍未动。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则施力F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之间的摩擦力一定变大 B.B与墙面间的弹力等于FsinθC.B与墙面间可能没有摩擦力 D.弹簧弹力等于(mA+mB)g8.如图所示,质量为的物体A和质量为m的物体B可视为质点,两者用两段足够长的细绳与轻质弹簧连接后跨过定滑轮,A置于薄木板上,此时A与弹簧之间的细绳与木板平行,木板与水平面间的夹角为。现将木板缓慢放平,物体A与木板始终保持相对静止,不计滑轮处的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弹簧的伸长量逐渐变大B.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不变C.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先变小后变大D.连接弹簧和物体B的细绳对滑轮的作用力不变9.如图所示,某同学用拖把直行拖地,沿推杆方向对拖把施加推力F,推力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随着θ逐渐减小直到水平的过程中,拖把始终沿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关于拖把受到的外力,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推力F先增大后减小B.推力F一直减小C.拖把受到的摩擦力先减小后增大D.拖把受到的摩擦力一直不变10.如图,一粗糙斜面固定在地面上,一细绳一端悬挂小球P,另一端跨过斜面顶端的光滑定滑轮与物体Q相连,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现用水平向左的拉力F缓慢拉动P至细绳与竖直方向成角,Q始终静止。设Q所受的摩擦力大小为f,在这一过程中( )A.F一定增大、f一定增大 B.F可能不变、f可能减小C.F一定增大、f可能先减小后增大 D.F、f均不变化二、多选题11.如图所示,物体A、B和C叠放在水平面上,水平力为Fb=4N,Fc=2N,分别作用于物体B、C上,A、B和C仍保持静止,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B对C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B.C与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4NC.B与C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为4ND.A与B的接触面可能是光滑的12.如图所示,工人把质量为m的货物沿固定倾斜木板匀速推下卡车,已知木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a,货物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工人推力的方向与板面平行,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则( )A.货物受推力、重力、支持力、摩擦力作用B.木板对货物作用力的方向垂直于木板向上C.工人对货物的推力大小为D.木板对货物的摩擦力大小为13.如图甲所示,质量为m的风筝在牵线和均匀风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如图乙是此模型的截面图,已知风筝平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7°,牵线与风筝平面的夹角为53°,风力与风筝平面垂直,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牵线的拉力与重力的夹角为74°B.牵线的拉力大小为C.风力的大小为1.2mgD.把牵线的拉力分别沿重力的反方向和风力的反方向分解,沿风力的反方向的分力为1.6mg14.某人计划摆一个卖烤热狗的小吃地摊,如图所示,用两根水平的平行金属杆支撑热狗,假设热狗可视为质量均匀的圆柱体,生热狗烤熟后,半径变大,重力大小不变,忽略摩擦及金属杆的热胀冷缩,静止的生热狗烤熟后( )A.对金属杆的压力减小 B.所受合力不变C.对金属杆的压力增大 D.所受合力变大15.如图所示,一根粗糙的水平横杆上套有A、B两个轻环,系在两环上的等长细绳拴住的书本处于静止状态,现将两环距离变小后书本仍处于静止状态,则( )A.杆对A环的支持力不变 B.B环对杆的摩擦力变小C.杆对A环的力不变 D.与B环相连的细绳对书本的拉力变大16.如图a所示,轻绳跨过固定在水平杆右端的光滑定滑轮(重力不计)栓接一质量为M的物体,;如图b所示,轻杆一端用铰链固定在竖直墙上,另一端通过细绳拉住,,另一轻绳悬挂在轻杆的G端,也拉住一质量为M的物体,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a中杆对滑轮作用力大小为B.图b中杆弹力大小为C.轻绳段张力与轻绳段张力大小之比为1∶1D.轻绳段张力与轻绳段张力大小之比为1∶217.如图所示,将两个相同的木块P、Q置于粗糙斜面上,P、Q中间有一处于压缩状态的弹簧,弹簧不与P、Q栓接。木块P受到一个沿斜面向下的恒定拉力F,P、Q均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P一定受到5个力的作用B.Q可能受到4个力的作用C.只移去弹簧后P可能会沿斜面下滑D.只移去弹簧后P所受摩擦力可能不变18.如图所示,一个重为5N的大砝码用细线悬挂在O点,在力F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现不断调整力F的方向,但砝码始终静止在如图所示的位置处,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调整力F的方向的过程中,力F最小值为2.5NB.力F在竖直方向时,力F最小C.力F在竖直方向时,另一侧细线上的张力最小D.当力F处于水平方向和斜向右上与水平方向夹角60°时,力F大小相等参考答案1.A 2.A 3.A 4.A 5.D 6.C 7.D 8.C 9.B 10.C11.ACD 12.AC 13.AD 14.AB 15.AB 16.AD 17.AB 18.AC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