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讲 质点、时间时刻、位移路程 学案 -2022年暑假新高一物理预习(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01讲 质点、时间时刻、位移路程 学案 -2022年暑假新高一物理预习(含答案)

资源简介

第一讲 质点、时间时刻、位移路程
知识图谱
课堂引入
如何描述汽车、飞船的运动的呢?
我们需要首先引入描述运动的一些基本概念,进而研究物体。在接下来,我们将介绍一些描述物体运动的物理量,如质点,参考系,时间,位移,速度,加速度等。
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
1.理解质点的概念,能判断物理是否能简化为质点;
2.知道参考系的概念和如何选择参考系描述物体的运动。
3.能够区分时刻与时间的不同含义;
4.理解位移的概念,知道位移与路程的不同;
5.知道直线运动的位置和位移的关系;
6.电磁打点计时器、电火花计时器的构造及工作原理;
7.通过打点计时器测量位移和时间;
质点、参考系
知识精讲
一.物体和质点
1.思考
研究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的运动,能否把汽车看作质点?要研究这辆汽车车轮的转动情况,能否把汽车看作质点?
原子核很小,可以把原子核看作质点吗?
研究地球公转时,可以把地球视为有质量的点吗?
研究地球自转时,能不考虑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吗?
2.质点
质点是没有形状、大小、具有物体全部质量的点。这是一种科学抽象,就是要抓住主要特征,忽略次要因素,这就必须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果在我们研究的问题中,物体的形状、大小以及物体上各部分运动的差异是次要的或不起作用的,就可以把它看作质点。
举例:
在平直公路上运动的汽车,研究它运动的特点,汽车的大小、形状及车上各部分运动的差异是次要的,可把汽车看作质点。而研究车轮的转动,是研究汽车上部分的运动,就不能把汽车看作质点,再比如原子核很小,要是研究质子与质子的作用时,就不能把它看作质点。
二.参考系
参考系:为了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选一标准的物体作为参考,叫参考系。
选择不同的参考系观察同一个运动,观察的结果会有不同;
举例:描述同一个运动,选择不同参考系,观察结果也不一样。
举例:运动的汽车,是选择地面为参考系,如选司机为标准,汽车是静止的;
总结:参考系是可任意选取,但选择的原则要使运动和描述尽可能简单。比如,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选择地面或相对地面动的物体作参考系要比选太阳作参考系简单。
三.坐标系
如果物体沿直线运动,为了定量描述物体的位置变化,可以以这条直线为轴,在直线上规定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建立直线坐标系。
一般来说,为了定量地描述物体的位置的变化,需要在参考系上建立适当的坐标系。
注意:
坐标系相对参考系是静止的。
坐标的三要素:原点、正方向、标度单位。
用坐标表示质点的位置。
用坐标的变化描述质点的位置改变。
物体与质点
例题1、 在考察下列运动员的比赛成绩时,可将运动员看做质点的是(  )
A.马拉松 B.击剑 C.跳水 D.体操
例题2、 下面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质点就是体积很小的物体
B.质点是理想化的模型,变速运动的物体不能视为质点
C.研究奥运会乒乓球运动员打出的弧圈球时,乒乓球可以看作质点
D.用北斗导航确定辽宁号航母在东海中的位置时把辽宁号航母看做质点
随练1、 质点概念的建立,所采用的科学研究方法是(  )
A.理想化物理模型法 B.比值定义法 C.控制变量法 D.等效替代法
随练2、 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只要是体积很小的球体就可以视为质点
B.研究一汽车从新田到永州的运动时间时可以将其视为质点
C.因为太阳的体积太大了,所以任何情况下都不可以将其视为质点
D.质量很大的物体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看成质点
参考系
例题1、 我国研制并自行发射的同步卫星,是无线电波传播的中继站,这类卫星需绕地心转动,但我们却觉得它在空中静止不动,这是因为我们所选择的参考系是(  )
A.太阳 B.月亮 C.地球 D.宇宙飞船
例题2、 南北朝傅翕曾写下这样一首诗:“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在桥上走,桥流水不流。”其中“桥流水不流”一句应理解成其选择的参照物是(  )
A.桥 B.水 C.人 D.地面
随练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参考系是为了研究物体的运动而选取的
B.宇宙中的物体有的静止的有的是运动的
C.只能选取不动的物体做为参考系
D.同一个运动对不同的参考系,其观察结果一定是相同的。
随练2、 平直公路上一汽车甲中的乘客看见窗外树木向东移动,恰好此时看见另一汽车乙从旁边匀速向西行驶,此时公路上两边站立的人观察的结果是(  )
A.甲车向东运动,乙车向西运动 B.乙车向西运动,甲车不动
C.甲车向西运动,乙车不动 D.两车均向西运动,乙车速度大于甲车速度
时间、位移
知识精讲
一、时间与时刻
引入:要研究物体的运动自然离开不了时间,我们的生活与时间这个词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我们经常这样说“汽车的开出时间是12点50分” “汽车在某站停留的时间是10分钟”。那么这两句话中的“时间”是不是同一个意思呢?
第一句中的“时间”是某一时刻,某一瞬时;第二句中的“时间”是指一段时间。
现在我们就一起来用物理学严谨的语言对时间定义。
时刻:指某一瞬时,是事物运动发展变化所经历的各个状态先后顺序的标志。
时间:是两个时刻之间的间隔,时间用来表示事物运动发展变化所经历的过程长短的量度。
我们可以用一个时间轴来表示:
理解:时刻对应于时间轴上一个点,时间对就于时间轴上两点之间的线段;
时间=末时刻-初时刻;
时间的起点:
首先时间轴的正方向是不能变的,因为时间不会倒流。那原点在何处呢?时间的起点?
举例,若选此刻为原点,那下一秒就是坐标1秒,那上一秒呢?应该是负1秒,所以时刻可以是负的。如公元前200年。
关于时间的几种说法:
第3秒末=第4秒初;
第2秒=第2秒内(夸大记忆,如第2秒可以记成第2天,第2 年);
前3秒=前3秒内;
放大理解法:如有同学不知道第2秒是时刻还是时间,那我们可以将秒放大至天或月或年,学生就容易理解了。比如学生一定知道第2年是第2个一年,是一年时间,不是时刻。
二、位移
运动表示物体相对位置的变化,前面我们已经学过了如何在数学坐标系中表示物体的位置,今天我们就来研究物体的位置发生了变化该如何表示?
如图所示,整个过程它们的位置变化相同(开始在A,最后在B)。我们该怎样来描述这样一个位置的变化呢?为了能够很好地表述出物体在运动过程中位置的变化,物理学中引入了一个新的物理量:位移。
定义:
位移 :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用S表示。
单位:米(m)
位移与路程的比较:
三、标量与矢量
物理学中把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如位移)叫做矢量,以前我们学过的有大小无方向的量叫做标量。
举例:矢量:力、位移
标量:长度、时间、质量、温度等
不同点:
矢量有方向而标量没有。
运算法则不同
写出法则并举例:先正东走3米,再向正北走4米,求整个过程的位移?
四、一维坐标系中如何描述位移
位移分别为SAB=4m,方向与正方向相同;
SBC=2m,方向与正方向相反;
仔细观察发现 :位移=末位置坐标-初位置坐标;
SAB=XB-XA=3-(-1)=4m;
SBC=XC-XB=1-3=-2m;
可以看到,算下来结果有正负之分如果是正的就表示跟正方向相同,如果是负就表示跟正方向相反。
举例:一质点沿东西方向做直线运动,先从A运动到B,位移大小为30m,方向向东;接着由B运动到C,位移为40m,方向向西,求从A到C过程中质点的位移和路程。
小球的位移可以直接根据概念来看出发点和终点,也可以用矢量相加法则加。
五、一维坐标中矢量加减的等效简便法:
高中阶段学习的大部分是直线运动,对于同一直线上的矢量相加减我们有一个等效简便的方法。
1、向东的5加向东的3等于向东的8
2、向西的5加向西的3等于向西的8
3、向东的5加向西的2等于向东的3
4、向西的5加向东的2等于向西的3
发现规律:同向相加,和的大小为前两个矢量大小之和,方向不变;反向相加,和的大小为前两个矢量大小之差,方向与大小较大的那一个矢量方向相同。这样运算法则看起来是不是很熟悉?对,它就跟初中学过的带正负号的加减法法则类似(符号相同的相加,符号不变,大小为两加数绝对值之和;符号相反的相加,大小为两加数绝对值之差,符号与绝对值大的那个数的符号相同)。同向vs同号?反向vs异号?
总结:如果用正负号来表示方向,同号表示同向,异号表示反向,那计算是不是简单多了。怎样实现刚才的想法呢?
很简单:直线运动不是有两个方向吗?设其中一个为正方向,同向为正,异向为负,将复杂的矢量运算变成简单的带正负号的数学加减法。得到的结果如果为正,说明跟正方向同向,如果为负,说明跟正方向反向。于是上题的解法为:
1、向东为正。则+5加+3等于+8,结果为正表示方向与正方向相同,向东。
2、向东为正。则-5加-3等于-8,结果为负表示方向与正方向相反,向西。
3、向东为正。则+5加-2等于+3,结果为正表示方向与正方向相同,向东。
4、向东为正。则-5加+2等于-3,结果为负表示方向与正方向相反,向西。
注意:正方向的选择是任意的。切记只适用于直线运动。
时刻和时间间隔
例题1、 在下列叙述中,表示时刻的是(  )
A.王丽看这本书用了2小时 B.我们打算去看10点钟的电影
C.小王的课题最快要2天才能完成 D.小张的脚骨折了,1个月之内不会来上课
例题2、 以下数据指时间间隔的是(  )
A.每晚新闻联播的开播时间为19点
B.校运会上某同学获得高一女子800m冠军,成绩是2分30秒
C.中午11点40分是下课吃中饭的时间
D.K267次列车到达张家界站的时间是12点27分
例题3、 下列说法中指的是时刻的有( )
A.最后秒 B.第秒末 C.前秒 D.第秒内
随练1、 关于时间间隔和时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节课上分钟,指的是时刻 B.现在是点分,指的是时间间隔
C.第五秒末指的是时刻 D.第五秒末指的是时间间隔
随练2、 下列描述时间的是( )
A.百米赛的运动员秒末达到终点 B.第个秒末物体速度为零
C.百米赛运动员的成绩是秒 D.秒初物体开始运动
位置和位移
例题1、 某驾驶员使用定速巡航,在高速公路上以时速110公里行驶了200公里。其中“时速110公里”、“行驶200公里”分别是指(  )
A.速度、位移 B.速度、路程 C.速率、位移 D.速率、路程
例题2、 如图所示,自行车的车轮半径为R,车轮沿直线无滑动地滚动,当气门芯由轮子的正上方第一次运动到轮子的正下方时,气门芯位移的大小为(  )
A.πR B.2 R C.2πR D.
例题3、 如图所示,物体沿两个半径为R的圆弧由A到C,则它的位移和路程分别为( )
A.,A指向C; B.,A指向C;
C.,A指向C; D.,A指向C;
例题4、 某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x和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那么该质点在3s内通过的路程是( )
A.2m B.3m C.1m D.0.5 m
随练1、 关于质点运动的位移和路程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路程是标量,数值上就等于位移的大小
B.位移是矢量,其方向即为质点的运动方向
C.在同一运动过程中,位移的值不会等于路程的值
D.两地间的位移是唯一的,路程是不确定的,路程与运动的路径有关
随练2、 上午7:00,首趟时速350公里的G5次“复兴号”动车组,从北京南站出发驶向上海虹桥站,京沪两地约1100公里的行程最快用时仅为4小时28分,大大缩短了运行时间,该车是我国完全自主研发,这进一步展示了我国在高铁技术方面领先全球。根据上面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上午7:00,指的是时间
B.约1100公里指的是动车从北京到上海的位移大小
C.时速350公里相当于每秒钟行驶约97.2米的路程
D.研究动车组从北京到上海的运动轨迹,动车组不可视为质点
随练3、 某校师生去位于复兴路的军事博物馆进行参观。如图所示,同学们从航天桥(图中A位置)出发,骑单车经公主坟(图中B位置)到达军事博物馆(图中C位置)。利用网络地图的测距功能测得A、B间的距离约为,B、C间的距离约为,A、C间的距离约为。由以上信息可知,同学们从航天桥到军事博物馆的位移大小约为( )
A. B. C. D.
直线运动的位移
例题1、 一个小球从距地面4m高处落下,被地面弹回,在距地面1m高处被接住。坐标原点定在抛出点正下方2m处,向下方向为坐标轴的正方向。如图所示。则小球接住点的位置坐标和从抛出到接住的过程中坐标的变化量分别是:(  )
A.+1m,+3m B.1m,-1m C.1m,-2m D.-1m,-3m
例题2、[多选题] 物体做直线运动时,可用坐标轴上的坐标表示物体的位置,用坐标的变化量Δx表示物体的位移。如图所示,一物体从A运动到C,它的位移为Δx1=-4m-5m=-9m;从C运动到B,它的位移为Δx2=1m-(-4m)=5m。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C到B的位移大于A到C的位移,因为正数大于负数
B.A到C的位移大于C到B的位移,因为负号表示位移的方向,不表示大小
C.因为位移是矢量,所以△x1与△x2这两个矢量的大小无法比较
D.物体由A到B的位移为△x=△x1+△x2
随练1、 皮球停在水平面上某处,轻轻踢它一脚,使它向东做直线运动,经5m时与墙相碰后又向西做直线运动,经7m停下.若规定向东为x轴的正方向,皮球开始运动的位置为x轴的原点,则皮球与墙相碰时的坐标及停止时的坐标分别是( )
A.5m;12m B.5m;-2m C.5m;-12m D.12m;7m
随练2、 一质点在x轴上运动,各个时刻和位置坐标如下表,则此质点开始运动后( )
A.第2s内的位移为9m B.前2s内的位移为4m
C.最后3s内的位移为5m D.前5s内的路程为31m
实验: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
知识精讲
一.打点计时器
1.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交流电源的计时仪器,在电源频率为时,它每隔在纸带上打下一个点。
2.打点计时器分为两大类,一类为电磁打点计时器,一类为电火花打点计时器。
3.纸带上点的意义:
(1)表示和纸带相连的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
(2)通过研究纸带上各点之间的间隔,可以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
(3)可以利用纸带上打出的点来确定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
二.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
1.了解打点计时器的构造,然后固定好;
2.安装纸袋;
3.启动电源,用手水平拉动纸带,纸带上打出一行小点。随后关闭电源。
4.取下纸带,从能够看清楚的某个点开始(起始点)。往后数出若干点。例如,数出第n个点,算出纸带从起始点到第n个点的运动时间t;
5.用刻度尺测量出从起始点到第n个点的位移x。
实验: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
例题1、[多选题] 通过打点计时器得到的一条打点纸带上的点迹分布不均匀,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点迹密集的地方物体运动的速度比较大 B.点迹密集的地方物体运动的速度比较小
C.点迹不均匀说明物体做变速运动 D.点迹不均匀说明打点计时器有故障
例题2、 电火花计时器和电磁打点计时器一样,工作时使用________(选填“交流”或“直流”)电源,当电源的频率是50Hz时,每隔________s打一次点。练习使用电火花计时器时,基本操作步骤如下:
A.当纸带完全通过电火花计时器后,及时关闭计时器电源
B.将计时器插头插入相应的电源插座
C.将纸带从墨粉纸盘下面穿过计时器
D.接通开关,听到放电声.立即拖动纸带运动
上述步骤正确的顺序是________。(填步骤编号)
例题3、 如图所示,根据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判断哪条纸带表示物体做匀速运动( )
A. B. C. D.
例题4、 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统称为打点计时器,其中电磁打点计时器使用时,电压要求是( )
A.220V直流 B.220V交流 C.4~6V直流 D.4~6V交流
随练1、[多选题] 关于打点计时器的使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电磁式打点计时器应用低压交流电源,交流电频率为50Hz
B.纸带必须穿过限位孔,并注意把纸带压在复写纸的上面
C.要先通电,后释放纸带,纸带通过后立即切断电源
D.为减小摩擦,每次测量应先将纸带理顺
随练2、[多选题] 在“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的实验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打点前,小车应靠近打点计时器,要先接通电源,待计时器开始打点再释放小车
B.要舍去纸带上密集点,然后选取计数点
C.打点频率为50Hz,每隔四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则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1s
D.实验中应使小车速度尽量小些
课堂小结
一.物体和质点
1.什么是质点?
2.把物体看做质点的条件
二.参考系
1.选择不同的参考系观察同一个运动,观察的结果会有不同
2.参考系是可任意选取,但选择的原则要使运动和描述尽可能简单
三.坐标系
1.用坐标表示质点的位置。
2.用坐标的变化描述质点的位置改变。
四.时间与时刻
1.时间、时刻、时间轴的概念
2.关于时间的几种说法
五.位移
1.位移与路程的比较
六.标量与矢量
拓展
1、 质点是一种理想化的物理模型,下面对质点的理解中正确的是(  )
A.原子很小,所以研究原子的结构时可以将其看作质点
B.地球的质量、体积都很大,所以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将其看作质点
C.研究月球绕地球运动的周期时,可将月球看作质点
D.质点就是数学中的几何点
2、 甲、乙两人分别在并列的两个升降机中.各自以自己为参照物,甲看见乙在上升,楼房也在上升,乙看见楼房在上升,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则他们运动的状态是( )
A.甲在上升,乙在下降 B.甲在下降.乙在上升
C.甲、乙都在下降,但甲比乙快 D.甲、乙都在下降,但乙比甲快
3、 某场班级足球赛在16时20分正式开始,甲班经过30分钟的顽强拼搏,终于攻入了一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6时20分”和“30分钟”均指时刻
B.“16时20分”和“30分钟”均指时间间隔
C.“16时20分”是指时间间隔,“30分钟”是指时刻
D.“16时20分”是指时刻,“30分钟”是指时间间隔
4、 《墨经》中对时间概念作了正确的定义:“久,弥异时也”。下列关于时间和时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上午8:30上第一节课表示的是时间 B.时钟指针所指的某一位置表示的是时刻
C.3s内与第3s内指的是同一段时间 D.第2s指的是从第2s末到第3s初
5、[多选题] 关于位移和路程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沿直线向某一方向运动,那么通过的路程就是位移
B.物体沿直线向某一方向运动,那么通过的路程等于位移的大小
C.物体通过的路程不等,但位移可能相同
D.物体通过一段路程,但位移可能为零
6、 如图所示,在学校运动场的400m环形跑道上,一位同学沿跑道跑了2周回到原处,该同学运动的路程和位移大小为( )
A.路程为400m,位移大小为400m B.路程为800m,位移大小为800m
C.路程为400m,位移大小为0 D.路程为800m,位移大小为0
7、 运动员在相距30m的A、B两点间进行“折返跑”训练。运动员从A点沿直线跑到B点,又从B点沿原路返回A点。此过程中运动员通过的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分别是( )
A.60m,0 B.0,60m C.0,0 D.60m,60m
8、 某游客从大同市市区欲驾车前往浑源县悬空寺,利用高德地图进行导航,地图给出三种驾车行驶方案,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市区到悬空寺,游客所驾汽车不能看做质点
B.从出发地到目的地,三种驾车行驶方案的路程相同
C.从出发地到目的地,三种驾车行驶方案的位移相同
D.三种驾车行驶方案中显示的1小时37分、1小时16分、1小时20分指的是到达目的地的时刻
9、 关于接通电源和释放纸带(物体)的次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先接通电源,后释放纸带 B.先释放纸带,后接通电源
C.释放纸带同时接通电源 D.先接通电源或先释放纸带都可以
10、 根据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我们可以不用计算和测量,就能直接得到的物理量是( )
A.时间间隔 B.位移 C.加速度 D.平均速度
答案解析
质点、参考系
物体与质点
例题1、
【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例题2、
【答案】 D
【解析】 当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对我们所研究的问题影响不大时,物体可以看成一个有质量的点,即质点,但不是体积很小就能看做质点,比如研究原子核内部结构时,不能将原子核看做质点,A错误;研究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或者周期、角速度时,我们可以将物体看做一个质点,B错误;研究奥运会乒乓球运动员打出的弧圈球时,需要用到球的形状,不能将乒乓球看做质点,C错误;用北斗导航确定辽宁号航母在东海中的位置时,航母的形状是次要因素,可以看做质点,D正确。
随练1、
【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随练2、
【答案】 B
【解析】 A、原子核很小,质量很小,但在研究原子核内部的结构等的时候是不能看成质点的,所以A错误。
B、研究一汽车从淮阴到南京的运动时间时,汽车的形状和大小对研究问题没有影响,可以看成质点,故B正确;
C、太阳的体积很大,但研究其在银河系中的位置时,太阳的大小和形状对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此时可以看成质点,所以C错误。
D、由C得分析知D错误。
参考系
例题1、
【答案】 C
【解析】 因为同步卫星的转动和地球的转动是同步的,地球怎么转动卫星也怎么转动,它相对于地球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以地球为参照物,卫星是静止的;
以太阳,月亮或宇宙飞船为参照物,卫星与太阳,月亮或宇宙飞船之间的相对位置发生了变化,是运动的。
所以选项C正确;选项A、B、D错误。
例题2、
【答案】 B
【解析】 “桥流水不流”可以理解为“桥动水不动”,意思就是说桥在运动,水在静止。
A、以桥为参照物,则桥是静止的,而水与桥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则水是运动的,与题意不符,故A错误;
B、以水的参照物,则水就是静止的,而桥和水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则桥是运动的,与题意相符,故B正确;
C、以人为参照物,因为人在桥上走,人与桥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桥是运动的,而水与人的位置也发生了变化,所以水也是运动的,与题意不符,故C错误;
D、以地面为参照物,地面与桥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桥是静止的,水与地面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水也是运动的,故D也是错误的。
随练1、
【答案】 A
【解析】 研究物体运动时所选定的参照物体作为参考系,所以参考系是为了研究物体运动而选取,故A正确;静止是相对的,运动是绝对的,宇宙中的所有物体都处在运动的过程中,故B错误;参考系的选取是任意的,如何选择参照系,必须从具体情况来选择,故C错误;同一个运动对不同的参考系,其观察结果不一定是相同,故D错误。所以A正确,BCD错误。
随练2、
【答案】 D
【解析】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看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标准,即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根据题干可知:车甲中的乘客看见窗外树木向东移动,说明甲车向西运动,而甲车内的人看见一汽车乙从旁边匀速向西行驶,这说明乙车相对于地面是向西运动的且速度比甲大。
时间、位移
时刻和时间间隔
例题1、
【答案】 B
【解析】 A、书看了2小时,2小时是所用的时间的长度,是指时间,故A错误;
B、我们打算去看10点钟的电影,10点是一个时间点,是时刻,故B正确;
C、课题最快要2天才能完成,2天是所用的时间的长度,是指时间,故C错误;
D、小张的脚骨折了,1个月之内不会来上课,1个月是所用的时间的长度,是指时间,故D错误;
例题2、
【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例题3、
【答案】 B
【解析】 解:A、最后秒在时间轴上对应一段距离,指的是时间,故A错误 B、第秒末在时间轴上对应的是一个点,是时刻,故B正确 C、前秒是从时刻到秒末之间,在时间轴上对应一段距离,是时间,故C错误; D、第秒内,在时间轴上对应一段距离,是从末到秒末之间,是时间,D错误 故选B. 时间是指时间的长度,在时间轴上对应一段距离,时刻是指时间点,在时间轴上对应的是一个点,在难以区分是时间还是时刻时,可以通过时间轴来进行区分. 对于物理中的基本概念要理解其本质不同,如时刻具有瞬时性的特点,是变化中的某一瞬间通常与物体的状态相对应;时间间隔具有连续性的特点,与某一过程相对应.
随练1、
【答案】 C
【解析】 解:A、一节课上分钟,这是一节课的时长;故是时间;故A错误; B、现在是点分,指的是现在这一时刻;故B错误; C、第末指时间点;故为时刻;故C正确; D、第末指的是时间点,为时刻;故D错误; 故选:C. 时间是指时间的长度,在时间轴上对应一段距离,时刻是指时间点,在时间轴上对应的是一个点,在难以区分是时间还是时刻时,可以通过时间轴来进行区分.对于物理中的基本概念要理解其本质不同,如时刻具有瞬时性的特点,是变化中的某一瞬间通常与物体的状态相对应;时间间隔具有连续性的特点,与某一过程相对应.
随练2、
【答案】 C
【解析】 解:A、运动员秒末达到终点,秒末是指一个时间点,所以是时刻,所以A错误; B、第个秒末物体速度为零,第个秒末是指指一个时间点,所以是时刻,所以B错误; C、运动员的成绩是秒,其中秒是时间的长度,所以是时间,所以C正确; D、3秒初物体开始运动,其中3秒初是指一个时间点,所以是时刻,所以D错误. 故选:C. 时间是指时间的长度,在时间轴上对应一段距离,时刻是指时间点,在时间轴上对应的是一个点. 时刻具有瞬时性的特点,是变化中的某一瞬间;时间间隔具有连续性的特点,与某一过程相对应.
位置和位移
例题1、
【答案】 D
【解析】 110公里是指时速,故为速率;
而200公里是指行驶的路程;故D正确ABC错误。
例题2、
【答案】 D
【解析】 位移表示物体的位置变化,是一条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其大小取决于运动起点和终点的位置,与路径无关,方向由起点指向终点,题中气门芯的水平方向的位移,竖直方向的位移为2R,根据矢量合成的规律,合位移为。
例题3、
【答案】 C
【解析】 物体的位移大小为AC的长度,根据几何关系可知:,方向由A指向C,路程为一个半圆周长和一个四分之三圆周长之和,即。
例题4、
【答案】 C
【解析】 由图,在0﹣1s时间内,位移不随时间而变化,说明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在1﹣2s时间内,物体沿正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位移为△x=2m﹣1m=1m,
路程为S=1m.在2﹣3s时间内,位移不随时间而变化,说明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所以该质点3s内能通过的路程是S=1m.
随练1、
【答案】 D
【解析】 AB、路程是标量,大小等于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位移是矢量,位移的大小等于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的长度,其方向是由初始位置指向末始位置,不是运动方向,据定义可知,路程的值可能大于或等于位移,故AB错误;
C、当物体做同向直线运动时,路程等于位移的大小,故C错误;
D、由于两地的位置是确定的,两地间的位移是唯一的,但是路径是不确定的,路程是不确定的,路程与运动的路径有关,故D正确。
随练2、
【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随练3、
【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直线运动的位移
例题1、
【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例题2、[多选题]
【答案】 B D
【解析】 暂无解析
随练1、
【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随练2、
【答案】 C
【解析】 A、第2s内的位移为-4-5m=-9m,故A错误;
B、前2s内的位移为-4-0=-4m,故B错误;
C、最后3s内的位移为1-(-4)=5m,故C正确;
D、只知道各时刻的位置,不知道轨迹的情况,所以不能判断前5s内的路程的大小,故D错误。
实验: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
实验: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
例题1、[多选题]
【答案】 B C
【解析】 暂无解析
例题2、
【答案】 交流;0.02;BCDA(CBDA)
【解析】 暂无解析
例题3、
【答案】 B
【解析】 匀速运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位移相等,所以相邻的两个点之间的距离相等,只有B正确。
例题4、
【答案】 D
【解析】 打点计时器分为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打点计时器,其中电磁打点计时器的工作电压为交流4-6V;故D正确,ABC错误。
随练1、[多选题]
【答案】 A C D
【解析】 A、电磁式打点计时器应用低压交流电源,交流电频率为50Hz,故A正确;
B、纸带必须穿过限位孔,并注意把纸带压在复写纸的下面,故B错误;
C、要先通电,后释放纸带,纸带通过后立即切断电源,故C正确;
D、若纸带不理顺,会造成较大摩擦,甚至会把纸带拉断,故D正确。
随练2、[多选题]
【答案】 A B C
【解析】 A、打点前,小车应靠近打点计时器,要先接通电源,待计时器开始打点再释放小车,故A正确.
B、处理纸带时,要舍去纸带上密集的点,然后选取计数点,故B正确.
C、打点频率为50Hz,则打点周期为0.02s,每隔四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则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1s,故C正确.
D、实验中小车速度过小,导致纸带上的点比较密集,不利于选点和测量,故D错误.
拓展
1、
【答案】 C
【解析】 A、原子的体积很小,但是在研究原子结构时原子是不能看成质点的,否则就没有结构了,所以A错误。
B、地球的质量很大,在研究地球绕太阳转动的过程中地球的大小和形状是可以忽略的,能看成质点,所以B错误。
C、研究月球绕地球运动的周期时,月球的体积相对于和地球之间的距离来说是可以忽略的,所以可将月球看作质点,所以C正确。
D、质点是有质量的点,不是数学中的几何点,故D错误。
2、
【答案】 C
【解析】 楼房是不动的,甲、乙都看见楼房在上升,说明他们都在下降.而甲又看到乙在上升,说明甲下降的速度比乙快,因此选项C正确,ABD错误。
3、
【答案】 D
【解析】 16时20分正式开始比赛,16:20在时间轴上是一个点,是时刻,经过30分钟的比赛,则30分钟是用的一段时间,为时间间隔,故D正确,ABC错误。
4、
【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5、[多选题]
【答案】 B C D
【解析】 A、物体沿直线向某一方向运动,通过的路程等于位移的大小,但是路程不是位移。故A错误。B、物体沿直线向某一方向运动时,通过的路程等于位移的大小。故B正确。C、物体通过的路程不等,则首末位置可能相同,即位移可能相等。故C正确。D、物体通过的路程不为零,但是首末位置可能相同,即位移可能为零。故D正确。
6、
【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7、
【答案】 A
【解析】 由题意可知,运动员返回到原点,故位移为零;路程等于经过的轨迹的长度,则路程为s=2×30=60m;故A正确,BCD错误.
8、
【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9、
【答案】 A
【解析】 采取先接通电源后释放纸带。因为保证从速度为零开始计时,便于之后选取计数点。其次就是测量时间很短,无法保证人能在合适时间开启电源。故A正确,B、C、D错误。
10、
【答案】 A
【解析】 由于打点计时器工作时的频率是50Hz,所以利用点迹即可计算时间,故根据纸带可以直接得到的物理量是时间间隔,故A正确。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