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13讲 牛顿第三定律【知识点】一、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概念1、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总是相互的。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了力,后一物体一定同时对前一物体也施力。物体间相互作用的这一对力,通常叫做作用力和反作用力。2、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相互依赖、同时存在的。我们可以把其中任何一个力叫作作用力,另一个力叫作反作用力。二、牛顿第三定律1、内容: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2、表达式:'3、对定律的理解:(1)“总是”是强调对于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均成立。(2)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等大”、“反向”、“共线”。(3)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三性”:①同时性: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同时产生、同时变化、同时消失,无先后之分。②同质性: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一定是同种性质的力。③异体性: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分别作用在两个不同物体上,各自产生作用效果,彼此独立,不可抵消。三、一对相互作用力与一对平衡力的比较一对相互作用力 一对平衡力共同点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不 同 点 作用对象 分别作用在两个不同物体上 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作用效果 不能抵消 可以抵消力的性质 一定是同种性质的力 不一定是同种性质的力作用时间 一定同时产生、同时消失 不一定同时产生、同时消失四、物体的受力分析1、受力分析的一般步骤(1)明确研究对象:在进行受力分析时,研究对象可以是单个物体、物体系、结点,解决问题时应灵活选取研究对象以使问题简洁地得到解决。(2)隔离物体分析:将研究对象从周围环境中隔离出来,进而分析周围有哪些物体对它施加了力的作用。(3)按顺序分析受力,画出力的示意图。受力分析的一般顺序是题目给出的已知力、重力、弹力、摩擦力及其它外力。(4)检查受力分析:检查画出的每一个力是否能找出施力物体,检查受力分析的结果是否使研究对象处于题目所给的运动状态,否则必然出现漏力、多力或错力的现象。2、受力分析的常用方法(1)整体法和隔离法:①整体法:把某个物体(或物体的一部分)从周围物体中隔离出来,单独分析它的受力情况的方法。②隔离法:将几个物体作为一个整体从周围物体中隔离出来,分析它的受力情况的方法。(2)假设法:受力分析时,若不能确定某力是否存在,可先对其做出存在或不存在的假设,然后结合物体的运动状态进一步分析。(3)应用牛三律分析法:当某一力不易直接分析时,可以转换研究对象,分析该力的反作用力,再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确定该力的大小和方向。3、受力分析时应注意的六个问题(1)受力分析时必须先确定研究对象。(2)只分析研究对象所受的力,不分析研究对象对其它物体施加的力。(3)受力分析出的每一个力都必须明确其施力物体,不能无中生有,也不能多力。(4)只分析根据性质命名的力,如重力、弹力、摩擦力等;不分析根据效果命名的力,如下滑力、动力、阻力等。(5)区分内力和外力。对于几个物体组成的整体进行受力分析时,这几个物体间的作用力是内力,不能出现在受力图中。(6)画受力示意图时,一般把物体看作质点,可把物体受到的各个力的作用点都画在其重心上。【针对训练】一、单选题1.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课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课桌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课桌的支持力相等,是一对平衡力B.课桌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课桌的支持力相等,是一对平衡力C.课桌受到的重力与课桌对地面的压力相等,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D.课桌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课桌的支持力相等,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马拉车前进,马先对车施力,车后对马施力,否则车就不能前进B.因为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所以相互作用的物体一定接触C.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是影响力的作用效果的三个要素D.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不论作用点在什么位置,产生的效果均相同3.《中国制造2025》是国家实施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行动纲领,智能机器制造是一个重要方向,其中智能机械臂已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如图所示,一智能机械臂铁夹夹起一个金属小球后静止在空中,铁夹与球接触面保持竖直,则( )A.若增大铁夹对小球的压力,小球受到的摩擦力变大B.小球受到的摩擦力与重力相同C.若铁夹水平匀速移动,小球受到的摩擦力变大D.铁夹受到的摩擦力方向竖直向下4.如图甲所示,某同学将两只力传感器对拉,与力传感器相连的电脑中显示两个力的F-t图象如图乙所示,则两只力传感器( )A.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B.一定处于匀速运动状态C.一定处于加速直线运动状态 D.可能处于减速直线运动状态5.如图,小波同学平伸上肢向右匀速推动沙发,小波对沙发的推力方向水平。已知沙发的重量小于小波同学的重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沙发被推动,说明小波对沙发的推力大于沙发对小波的弹力B.沙发所受重力的反作用力是地面对沙发的支持力C.小波同学受到的摩擦力大于沙发受到的摩擦力D.小波受到的摩擦力与沙发受到的摩擦力方向相反6.如图所示,质量为的物块和质量为的木板叠放在水平地面上,现给物块一个初速度使它在木板上向右滑行,假设物块始终在木板上。木板与地面间动摩擦因数为,物块与木板间动摩擦因数为,已知木板始终处于静止状态,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B.物块对木板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C.木板对地面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D.地面对木板的摩擦力大小一定是7.如图所示,小丽用力F把一木块压在竖直墙面上静止,现有以下受力分析,下述受力分析正确的是( )①小丽对木块的压力F和墙对木块的弹力是一对平衡力②小丽对木块的压力F和木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③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和木块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④小丽对木块的压力F和木块对小丽的弹力是一对平衡力A.只有①正确 B.只有④正确C.只有①③正确 D.只有③④正确8.如图所示,两个相似的斜面体A、B在竖直向上的恒力F的作用下,沿竖直粗糙墙壁一起匀速向下运动。关于斜面体A和B的受力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一定受到四个力B.B可能受到四个力C.B与墙壁之间一定有弹力和摩擦力D.B对A的静摩擦力沿接触面斜向上9.如图,A、B两物体叠放在一起,由静止释放后沿光滑斜面下滑,且始终保持相对静止,B上表面水平,则物体B的受力示意图是( )A. B. C. D.10.一箱子放在水平地面上,箱内有一固定的竖直杆,在杆上套着一个质量为m的环,箱与杆的质量为M,如图所示,已知环沿杆向下匀加速下滑时,环与杆之间的滑动摩擦力Ff,则此时箱子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 )A.Mg B.Mg+Ff C.mg+Mg D.Mg-Ff二、多选题11.关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可以是接触力,也可以是非接触力B.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等大反向合力为零C.作用力和反作用力,都是同种性质的力,且同时产生,同时消失D.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可产生不同的作用效果12.如图所示,和叠放在一起,静止在水平桌面上,在下列各对力中属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是( )A.所受的重力和对地球的吸引力 B.对的压力和对的支持力C.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的支持力 D.所受的重力和对的支持力13.如图所示的“押加”是我国少数民族体育项目之一,又称为大象拔河。比赛中,甲、乙双方通过腿、腰、肩和颈用“力”拖动布带互拉,以决胜负。忽略布带的质量,下列关于比赛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僵持状态下,甲拉绳的力与乙拉绳的力是一对平衡力B.在僵持状态下,乙对甲的拉力与乙对地面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C.甲若获胜是因为甲的拉力大于乙的拉力D.甲、乙拖动布带互拉的力一定大小相等14.如图所示,小车受到水平向右的弹力作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小车受到水平向右的弹力是弹簧发生拉伸形变产生B.小车受到水平向右的弹力是弹簧发生压缩形变产生C.小车对弹簧的弹力方向水平向左D.小车对弹簧的弹力和弹簧对小车的弹力是一对平衡力15.如图所示,有甲、乙两个劲度系数不同的轻弹簧,甲弹簧一端固定在墙上,另一端和乙弹簧相连,现用100N的外力F向右拉乙弹簧,甲、乙弹簧均稳定,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乙弹簧的示数均是100NB.甲弹簧对乙弹簧的拉力和外力F是一对相互作用力C.甲弹簧对墙的拉力和墙对甲弹簧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D.甲弹簧对乙弹簧的拉力和乙弹簧对甲弹簧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16.如图,油桶放在汽车上和汽车一起匀速运动,下面关于油桶和汽车受力描述正确的是( )A.油桶受到的重力和汽车对油桶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B.车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C.地面对车前轮的摩擦力和车前轮对地面的摩擦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D.车头对车身的拉力与车身受到的重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17.用一根轻质弹簧竖直悬挂一个小球,小球和弹簧的受力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的反作用力是 B.的反作用力是C.的施力物体是弹簧 D.的施力物体是小球18.物体A、B、C叠放在水平桌面上,用水平力F拉B,使三者一起匀速向右运动,则( )A.物体B对物体C的摩擦力水平向右B.物体B对A物体的摩擦力水平向左C.物体A对桌面的摩擦力水平向右D.桌面对物体A的作用力方向斜向左上方参考答案1.B 2.C 3.D 4.D 5.D 6.C 7.C 8.A 9.C 10.B11.AC 12.ABC 13.AD 14.AC 15.AD 16.AC 17.BD18.C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