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政治考点剖析专题卷【新高考】专题十五 家庭与婚姻(Word版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3届高考政治考点剖析专题卷【新高考】专题十五 家庭与婚姻(Word版含解析)

资源简介

【新高考】2023届高考政治考点剖析精创专题卷
专题十五 家庭与婚姻
考点93 家和万事兴(1-6题 25题)
考点94 薪火相传有继承(7-12题 26题)
考点95 法律保护下的婚姻(13-18题 27题)
考点96 夫妻地位平等(19-24题 28题)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说明:请将选择题正确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主观题写在答题纸上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22年2月,被告人小强(15岁,化名)因犯盗窃罪,被北京市平谷区法院判处有期徒刑8个月。法院认为,小强的父母对小强缺乏必要的家庭教育,向小强父母发出北京法院首份《家庭教育令》,以法的形式督促父母“把爱带回家”。该判决( )
①旨在规范家庭教育主体正确履行监护职责
②说明受教育权是未成年人享有的最基础权利
③为增强父母的家庭教育意识提供道德约束
④表明父母对未成年人既有抚养又有教育义务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钟志田兄妹均拒绝赡养89岁高龄的父亲钟委,钟委不得已,只好与村民委员会达成遗赠扶养协议:钟委将其个人所有的价值150万元房屋遗赠村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负责钟委生养死葬。钟委去世后,其遗产依法归村民委员会所有。该案例告诉我们( )
①遗赠扶养协议具有权利义务对等关系
②法定继承人之外的组织也可继承遗产
③法定继承的法律效力优先于遗嘱继承
④我国的婚姻家庭法律弘扬敬老的美德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家庭教育促进法》于2022年1月1日正式实施。该法增加了家长及监护人的法律责任,并明确规定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在办理案件过程中,发现未成年人存在严重不良行为或者实施犯罪行为的,要根据情况对监护人予以训诚,并可以责令其接受家庭教育指导。这要求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 )
①根据未成年人的日常行为表现相机而教
②对未成年子女行为进行必要约束和引导
③将家庭教育由传统家事上升为重要国事
④要切实履行好对未成年子女的赡养义务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某初中生遭同校四名15岁学生掌掴,导致该生患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受害学生和家长因此向法院起诉。针对该起校园欺凌事件,2022年2月16日,经法院审理,判决四被告及父母承担损害赔偿责任。对该案的认识正确的有( )
①该案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是人身利益
②未成年人要提高自我约束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
③四被告侵犯了原告的身份权、健康权
④子女造成他人损害的,父母应当承担刑事责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李某因突发脑溢血昏迷,妻子王某拒绝支付大部分医疗费用。为此,弟弟李小某垫付了其中部分费用约15万余元。后李小某多次催讨相关费用未果,遂诉至法院,要求哥嫂归还其垫付的费用。对此,以下看法正确的是( )
①李小某作为李某的胞弟,自愿扶助哥哥,故哥嫂不必返还相关费用
②夫妻之间有相互扶养的义务,医疗费用应由妻子王某一人承担
③李小某帮助哥哥垫付医疗费用体现了兄弟之情,但不是法定义务
④王某对丈夫生病应给予无条件救助,这是王某作为妻子的义务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小芳在19周岁时,自愿与25岁的小明通过谎报年龄的方式结婚登记,两年后生下女儿兰兰。婚后小明赌博成性,两人经常争吵,小芳便离家出走并请求法院判决与小明的婚姻无效。女儿兰兰则通过合法程序被丁某夫妇收养。本案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因结婚登记时未满法定婚龄,法院应判决该婚姻为无效婚姻
B.小芳与小明结婚时违背了结婚应达到法定婚龄的基本原则
C.兰兰成年以后,无须再承担对其亲生父母的赡养义务
D.在兰兰读书期间,丁某夫妇应该要承担养女的教育费
7.甲男与乙女于2020年1月结婚,在甲婚前购置的房屋内生活。2020年6月,乙通过遗嘱继承了其母亲的一处房产,遗嘱称房屋只归乙所有。2020年10月,甲在一次车祸中重伤,获得10万元赔偿金。甲受伤后,许多亲朋好友来探望,共收慰问金1万多元。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①甲乙婚后共同居住的房屋不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②乙婚后继承其母亲的房屋是夫妻共同财产
③甲因车祸而获得的赔偿金是个人财产
④甲受伤后获得的礼金是个人财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王某夫妇有一套四居室住房,登记在王某名下。王某有两个女儿,小女儿一直跟王某老两口共同居住,并悉心照顾二老日常起居,大女儿因远嫁没有尽到照顾和赡养两位老人的义务。王某的老伴去世后,对于该房产的继承,王某的两个女儿产生了分歧。根据民法典,正确的处理方式是( )
①若有合法有效的遗嘱,应当按照遗嘱执行
②在没有遗嘱的情况下,小女儿可以多分遗产
③大女儿因没有尽到赡养义务,自动丧失继承权
④王某可以立下遗嘱,代替老伴处理遗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刘某和张某婚后育有一子刘甲。刘甲7岁时,二人因感情不和离婚。同年,刘某带刘甲与王某再婚,共同居住在刘某婚前购买的房屋中,并育有一女刘乙。2021年,王某因病去世,此时家中有存款60万元,王某生前立有遗嘱将名下财产留给自己的侄女王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张某与刘某离婚后,丧失了抚养刘甲的权利和义务
B.刘某的房屋可通过书面形式约定为夫妻共同财产
C.基于遗嘱继承,王丙可以分得银行存款中的30万元
D.刘某、刘甲、刘乙各分得三分之一房产和20万元存款
10.2019年,王某带着5岁儿子改嫁给知名书法家曾某。2021年,曾某遭遇车祸意外身亡,而此时王某已怀孕6个月。后曾某儿子曾甲将其父10年前的一幅书法作品(市价100万元)以10万元的价格转让给其表弟,因为这件事王某与曾甲发生了纠纷。对此,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曾某的继承人是王某与曾甲
②王某不能以申请仲裁方式来解决纠纷
③该书法作品作为遗产可被继承的份额是10万元
④王某可请求法院判决曾甲表弟返还该书法作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1.王某因为腿脚不好,从老家找了一位陈阿姨照顾其生活。十年后王某去世,在处理遗产时,陈阿姨出示了王某写的有效的亲笔信,上面写明:“念陈××照顾我生活起居多年,十分辛苦,我百年后将我的房产赠与陈××。王×写于×年×月×日。”下列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
①陈××不是法定继承人,因此不能按法定继承顺序顺位继承王某的房产
②遗赠和遗嘱都属于法定继承内容,陈××可以继承王某的遗产
③陈××虽然不是法定继承人,但是可以依法接受王某的房产
④根据王某合法有效的遗嘱指定,陈××也是王某的继承人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2.钱某(婚前欠朋友2万元人民币)与妻子李某(婚前在股市投资了5万元人民币)于2019年10月办理了结婚登记。次年8月,李某继承了父亲指定给她的房屋1间。2021年2月,李某生下一子。期间,钱某向朋友借款5千元用于购买各种母婴用品,另瞒着妻子向亲戚借款3万元帮胞弟购房。据此,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婚后李某的股票如有收益则属于夫妻共同财产,钱某所欠2万成为夫妻共同债务
B.李某继承其父的遗产房屋应属于夫妻共同财产,钱某所欠2万不是夫妻共同债务
C.李某婚前投资的股票市值婚后属于夫妻共同财产,钱某所欠的5千元是夫妻共同债务
D.婚后李某的股票如有收益则属于夫妻共同财产,钱某所欠的3万元不是夫妻共同债务
13.郑某入职甲公司后,双方签订了书面劳动合同,合同中明确约定"本公司规章制度规定,禁止员工之间谈恋爱、结婚,违反者公司可与其解除劳动关系"这一条款。郑某未提出异议。郑某后与本公司员工宋某相恋。恋情曝光后,甲公司人事经理要求二人中必须有一人主动辞职离开公司。二人均拒绝,于是,甲公司遂将二人解雇。随后,郑某将甲公司诉至法院。( )
①法院应支持郑某,因为我国公民的婚恋自由受国家法律保护
②法院应支持郑某,因为企业规章制度不得违反法律和公序良俗
③法院应支持公司,因为郑某没有履行劳动合同规定的义务
④法院应支持公司,因为劳动合同是郑某自愿与公司签订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4.项某(男)李某(女)是一对夫妻,都是丁克主义者(即有生育能力但不选择生育的人)。随着年龄增大,李某逐渐改变了想法,与项某在是否要孩子的问题上分歧越来越大,多次发生激烈争吵。李某向法院提出离婚诉讼请求。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①若李某已怀孕,其不能提出离婚
②即使项某不同意,人民法院也能判决离婚
③法院应在“离婚冷静期”满后对该案件进行调解
④若二人感情确已破裂,且调解无效,人民法院应当判决离婚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5.《民法典》规定,自婚姻登记机关收到离婚登记申请之日起三十日内,任何一方不愿意离婚的,可以向婚姻登记机关撤回离婚登记申请。该规定中的“三十日”在实践中被称为“离婚冷静期”。民法典规定“离婚冷静期”( )
①能够避免夫妻矛盾,维护家庭和谐稳定
②适当限制离婚自由,防止盲目冲动离婚
③引导夫妻双方冷静,更好考虑家庭责任
④体现了对家庭负责,反对盲目轻率离婚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6.男孩甲今年19岁,与女孩乙准备结婚,乙的妈妈不同意,要求甲出彩礼30万,甲同意彩礼后乙的妈妈仍坚决不同意。为此,乙的妈妈把乙关在家里,不准出去,不准和外界联系。一天,乙偷偷跑出家门,和甲一起宴请了几位好友,并宣布两人成为夫妻。对甲和乙婚姻的认识错误的是( )
A.乙的妈妈以各种理由干涉女儿的婚事,干涉了乙的婚姻自由
B.甲没有达到结婚的法定年龄,即使登记结婚也可以撤销
C.甲乙宴请好友,宣布成为夫妻,其婚姻不会得到法律保护
D.乙的妈妈限制乙的人身自由,侵犯了乙的人身权
17.自2021年1月1日起,离婚冷静期正式加入离婚登记程序。按照法律规定,自婚姻登记机关收到离婚登记申请之日起30日内,任何一方不愿意离婚的,可以向婚姻登记机关撤回离婚登记申请。期限届满后30日内,双方应当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发给离婚证;未申请的,视为撤回离婚登记申请。在离婚程序中增加冷静期( )
①符合婚姻家庭制度的价值取向和基本原则
②能有效防止冲动离婚,但限制了离婚自由
③有利于协调婚姻当事人与未成年子女的利益
④既适用于协议离婚也适用于人民法院裁判离婚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8.小刚和小敏是一对小夫妻,为符合2021年1月1日出台的首房首贷优惠政策,二人决定“假离婚”后以小敏的名义购买学区房,并签订《离婚补充协议》要求双方离婚后两个月内复婚,如果违约则返还离婚所分得财产。同年7月,小刚和小敏去民政局办理了离婚登记手续,并签署《离婚协议》,7月末小敏购买了学区房。事后小敏却不肯复婚,无奈之下小刚将妻子诉至法院。关于本案说法正确的是( )
①《离婚补充协议》当事人真实意思表示应当有效
②小刚如果拿不出假离婚证据,将承担假离婚后果
③《离婚补充协议》违反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应当无效
④小刚提供的微信、短信、邮件聊天记录属于书证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9.由于丈夫长期在外地工作,王女士只好辞掉工作照顾正在上学的两个孩子,可从去年年底开始,丈夫就不再给王女士生活费了。王女士没有经济来源,两个孩子都要上学,日常花销都成了问题。王女士不愿离婚,但现在处境艰难。王女士( )
①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向丈夫追索扶养费的民事诉讼
②应当知道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丈夫工资所得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③可以向有关机构申请调解或仲裁来维护自身身合法权益
④应当理解婚姻需要夫妻双方相互尊重坚持"男主外、女主内"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0.2021年1月贾某和林某登记结婚,结婚时夫妻双方书面约定财产归各自所有,但未告知任何其他人;婚后贾父为贾某购置汽车1辆,指明为贾某所有;同年6月,贾某向史某借款50万元用于商业投机,投资失败后无力偿还,史某便向林某索要该欠款,林某拒绝并就此请求法院判决离婚,要求婚前财产归各自所得,婚后财产平等分割。本案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①史某的债权不受贾某和林某的财产约定影响
②贾某对该汽车享有直接支配权和排他的权利
③贾某和林某的婚姻纠纷可选择仲裁途径解决
④林某以上财产分割的诉求会得到法院的支持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1.2020年9月17日,路女士在丈夫刘先生不知情的情况下,给刘先生名下轿车安装了定位器。刘先生以其隐私权和个人信息权遭到路女士侵犯为由,向法院起诉,要求妻子赔偿精神损失费10000元。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夫妻关系成立,意味着双方放弃了自己的隐私权利
B.虽未经同意,路女士有权在自己丈夫的车上安装定位器
C.夫妻之间有相互忠诚的义务,故路女士不必赔偿精神损失
D.在未告知的情况下路女士擅自安装定位器的行为构成侵权
22.老张聘请保姆刘某照顾中风妻子,1年后妻子王某病逝。后来老张瞒着儿子小张与刘某登记结婚,并两次亲笔写下遗嘱并签名,将其与王某婚后购买的现市值300万元的房产留给刘某。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遗嘱继承优先于法定继承,刘某取得该房产所有权
B.老张所立遗嘱需有两个以上无利害关系的见证人在场见证才能生效
C.老张可以处分的房产遗产为225万
D.小张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有权继承房产遗产150万
23.2021年12月,蔡某以购买办公设备为由向某银行申请贷款60万元,并让钱某冒充自己妻子唐某在《家庭成员同意借款意见书》上签字,借款到期后蔡某本息未还。银行多次催讨未果,将蔡某与唐某告上法庭,要求二人共同偿还借款。本案中( )
①由于唐某并不知情,60万元债务属于蔡某的个人债务
②即使唐某没有签字,60万元也可能属于夫妻共同债务
③唐某若不想承担债务,须委托诉讼代理人进行诉讼
④若能证明60万元用于夫妻共同生活,银行或许能胜诉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4.王某与张某结婚时,只按当地风俗举行了婚礼,但一直未领证。后来王某遭遇车祸不幸离世。王某名下有35万元存款及价值120万元的房屋一套(婚前王某父母赠予)。下列对王某个人财产的观点正确的是( )
①因没有领结婚证,张某没有继承权利
②王某父母是其个人财产的第一顺序继承人
③张某可按风俗获得王某3/4的财产
④张某可以获得王某存款一半的处分权利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
25.家庭教育,是指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为促进未成年人全面健康成长,对其实施的道德品质、身体素质、生活技能、文化修养、行为习惯等方面的培育、引导和影响。2022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正式施行。
当前家庭教育存在着家长对未成年子女的责任意识缺乏、教养方式失当、监管力度不足等问题。2022年5月9日至15日是全国首个家庭教育宣传周,全国各地以“送法进万家,家教伴成长”为主题,广泛开展家庭教育宣传展示和主题实践活动,引导家长“科学育子、依法带娃”。
结合材料,请运用《法律与生活》的知识,说明家庭教育宣传周以“送法进万家,家教伴成长”为主题的理由。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赵阿姨从小父母双亡,由哥(赵伯伯)嫂扶养长大,成年后结婚生子,与丈夫感情不和离婚,离婚时分得两百平米的房子和一间商铺,后登记在其名下,女儿小赵由赵阿姨抚养。几年后赵阿姨和张叔叔结婚,张叔叔有一个8岁的儿子张甲,一家四口一直住在赵阿姨名下的房子。婚后二人书面约定,婚后财产一人一半。夫妻共同经营网店,生意不错,有存款200万元。赵阿姨在一起交通事故中死亡。赵阿姨在神志清楚的时候,当着医院3名医护人员和亲人的面立了口头遗嘱“我的房子归女儿小赵,商铺归哥哥”。几日后去世。
运用法律与生活的知识,谈谈应如何分配赵阿姨的遗产并说明理由?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年2月,北京市房山区人民法院适用《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第1088条:“夫妻一方因抚育子女、照料老年人、协助另一方工作等负担较多义务的,离婚时有权向另一方请求补偿,另一方应当给予补偿”的规定,首次审结了一起离婚家务补偿案件。法院经审理后认为,王女士在家庭抚育子女等方面负担了较多义务,判决陈先生给付王女士家务补偿款5万元。
法律专家指出,婚姻中家务劳动付出较多的一方,在职业能力、学历增长等方面做出了无形的牺牲,从法律层面对家务劳动付出较多一方作出补偿是合理的。
央视网评,“家务补偿”体现的是一种尊重。幸福,是婚姻美满的符号;平等是夫妻最好的状态。
结合材料,运用《法律与生活》的知识回答:
(1)根据上述案例,分析民法典中“家务补偿”条款的社会价值。
(2)请以“婚姻美满”为题,谈谈你对夫妻相处之道的认识。
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张某(男)是一家公司高管,李某(女)在一所幼儿园工作,经人介绍两人认识并结婚。婚后两年,他们有了聪明可爱的儿子。为了更好地照料儿子,张某以自己收入高、李某的收入微不足道为由让李某辞职在家做全职太太。张某认为,自古以来就是“男主外女主内”,所以把家务活和照料孩子全都丢给李某。儿子上幼儿园后,李某感觉在家无聊就提出重新去找工作,张某坚决不同意。无奈,李某就在闲暇之余找同学、朋友聚会,张某知晓后不准妻子外出。为此,夫妻双方经常发生争吵,直至感情破裂决定离婚。在商讨离婚事宜时,张某以李某没工作、家里的钱都是自己辛苦挣的为由拒绝李某分家里的存款。
结合材料,请从“夫妻地位平等”的角度,分析张某的做法有什么过错?
答案以及解析
二、材料分析题
参考答案:
1.C
【解析】
小强的父母对小强缺乏必要的家庭教育,导致小强误入歧途,该判决旨在规范家庭教育主体正确履行监护职责,①符合题意。生命健康权是未成年人享有的最基础权利,②错误。
该判决为增强父母的家庭教育意识提供的是法律约束,③错误。小强的父母对小强养而不教,该判决表明父母对未成年人既有抚养又有教育义务,④正确。故选C。
2.B
【解析】①根据遗赠抚养协议,钟委将其个人所有的价值150万元房屋遗赠村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负责钟委生养死葬,表明遗赠扶养协议具有权利义务对等关系,该案例也启示我们作为子女应该积极赡养老人,我国的婚姻家庭法律弘扬敬老的美德,①④入选。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获得遗产,叫做遗赠,②不选。遗嘱继承的法律效力优先于法定继承,③不选。故选B。
3.A
【解析】①发现未成年人存在严重不良行为或者实施犯罪行为的,要根据情况对监护人予以训诚,并可以责令其接受家庭教育指导,这要求父母或者监护人要根据未成年人的日常行为表现相机而教,对未成年子女行为进行必要约束和引导,①②入选。《家庭教育促进法》的实施将家庭教育由传统家事上升为重要国事,这不是父母或其他监护人的行为,③不选。对未成年子女的抚养义务,④不选。故选A。
4.A
【解析】人身关系的客体是人身利益,该案属于人身伤害案件,其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是人身利益,①正确。针对校园欺凌事件,未成年人要提高自我约束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②正确。身份权是指主体基于其身份而享有的权利,四被告并未侵犯原告的身份权,健康权是公民依法享有的身体健康不受非法侵害的权利,四被告侵犯了原告的健康权,③错误。并不是所有的子女造成他人损害的,都由父母承担责任,也并不是子女造成他人所有损害的,父母都应当承担刑事责任,未成年子女造成他人损害的,父母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④错误。
故选A。
5.D
【解析】在该案例中李小某帮助哥哥垫付医疗费用体现了兄弟之情,但不是法定义务,所以,哥嫂不必返还相关费用的说法错误,①错误;夫妻之间有相互扶养的义务,妻子应该承担医疗费用,但不是应一人承担,②错误;③李某因突发脑溢血昏迷,妻子王某拒绝支付大部分医疗费用。为此,弟弟李小某垫付了其中部分费用约15万余元。后李小某多次催讨相关费用未果,遂诉至法院,要求哥嫂归还其垫付的费用。在该案例中李小某帮助哥哥垫付医疗费用体现了兄弟之情,但不是法定义务,且王某对丈夫生病应给予无条件救助,这是王某作为妻子的义务,③④正确。故选D。
6.C
【解析】A:2年后小芳已满21周岁,婚姻双方当事人已达到法定婚姻年龄,法定的婚姻无效情形已消失,故A不选。B:小芳与小明结婚时违背了结婚应达到法定婚龄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基本原则,故B不选。C:兰兰被丁某夫妇通过合法程序收养,亲身父母未对兰兰付到应尽的义务,所以兰兰无需对亲生父母进行赡养,故C正确。D:丁某夫妇通过合法程序收养兰兰的话,就需要承担养女的教育费,需要有前提条件,故D不选。故选C。
7.B
【解析】甲男与乙女于2020年1月结婚,在甲婚前购置的房屋内生活,甲婚前的房屋属于甲的个人财产,甲乙婚后共同居住的房屋不属于夫妻共同财产,①说法正确。乙通过遗嘱继承了其母亲的一处房产,遗嘱称房屋只归乙所有,乙婚后继承的房屋是乙的个人财产,乙婚后继承其母亲的房屋不是夫妻共同财产,②说法错误。甲在一次车祸中,造成重伤,获得10万元赔偿金,这属于甲的个人财产,③说法正确。甲受伤后获得礼金属于夫妻共同财产,④说法错误。故选B。
8.A
【解析】遗嘱继承的效力优于法定继承,若有合法有效的遗嘱,应当按照遗嘱执行,①正确。
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扶养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小女儿一直跟王某老两口共同居住,并悉心照顾二老日常起居,所以在没有遗嘱的情况下,小女儿可以多分遗产,②正确。没有尽到赡养义务不属于自动丧失继承权的情形,大女儿因没有尽到赡养义务,可以少分或者不分,③错误。遗嘱时遗嘱人生前依法律规定处分其个人合法财产,王某不代替老伴立下遗嘱,④错误。故选A。
9.B
【解析】A:张某与刘某离婚后,可能不再是刘甲的监护人,但并没有丧失了抚养刘甲的权利和义务,A错误。B:刘某与王某结婚前购买了房屋,属于刘某的个人财产,但该房屋可通过书面形式约定为夫妻共同财产,B正确。 C:题中王某生前立有遗嘱将名下财产留给自己的侄女王丙属于遗赠,而不是遗嘱继承。因此,基于遗赠,王丙可以分得银行存款中的30万元,C错误。D:房产为是刘某婚前购买的,属于刘某个人财产,不是遗产。因此,“刘某、刘甲、刘乙各分得三分之一房产”的说法错误。根据法律规定,配偶去世后,留下的财产属于夫妻共同财产的,应该将夫妻共同财产中属于在世配偶一方的财产分割出来,通常情况下是总财产的一半,而题中银行存款的60万元是刘某和王某共同财产,因此,60万元中属于王某本人只有30万元,刘某也可以分得30万元遗产。但王某生前立有遗嘱将名下财产留给自己的侄女王丙,因此王某本人的30万应该全部归王丙,所以,“刘某、刘甲、刘乙各分得20万元存款”的说法错误,D排除。故选B。
10.C
【解析】我国民法典规定,继父或者继母和受其抚养教育的继子女间的权利义务关系,适用民法典关于父母子女关系的规定,故王某5岁的儿子应作为曾某的继承人,且我国《继承法》第28条规定:“遗产分割时,应当保留胎儿的继承份额。”故王某怀胎6个月的婴儿也应作为曾某的继承人,曾某的继承人是王某、王某5岁的儿子、王某怀胎6个月的婴儿与曾甲,①错误。民事争议中涉及婚姻、收养、监护、扶养、继承纠纷不适用仲裁,本案中,王某不能以申请仲裁方式来解决纠纷,②正确。该书法市价为市价100万元,则作为遗产可被继承的份额是100万元,③错误。曾甲将其父10年前的一幅书法(市价100万元)以10万元的价格转让给了表弟,该转让合同存在恶意串通损害王某利益的情形,属于无效合同,王某可请求法院判决曾甲表弟返还该画,④正确。故选C。
11.A
【解析】法定继承是指在被继承人没有对其遗产的处理立有遗嘱的情况下,由法律直接规定继承人的范围、继承顺序、遗产分配的原则的一种继承形式。法定继承又称为无遗嘱继承。陈阿姨不属于法定继承人的范围,不能按法定继承顺序顺位继承王某的房产,故①说法正确。
材料中体现的是遗赠,遗赠不属于继承,遗嘱继承与法定继承不同,故②说法错误。材料中陈阿姨可以通过遗赠依法接受王某的房产,故③说法正确。陈阿姨是遗赠财产受益人,不是王某的继承人,故④说法错误。故选A。
12.D
【解析】A: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生产、经营、投资的收益,为夫妻的共同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因此婚后李某的股票如有收益则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婚前钱某所欠2万属于个人债务,不是夫妻共同债务,A说法错误。B:遗嘱或者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一方的财产为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李某继承的父亲指定给她的房屋1间属于李某个人财产,B说法错误。
C:李某婚前投资的股票属于个人财产,但李某股票婚后产生的收益属于夫妻共同财产,而钱某所欠的5千元是夫妻共同债务,C错误。 D: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生产、经营、投资的收益,为夫妻的共同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因此李某股票婚后产生的收益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不属于夫妻共同债务,钱某瞒着妻子向朋友借款30000元帮胞弟购房,该30000元属于钱某个人债务,不是夫妻共同债务,D说法正确。故选D。
13.A
【解析】①婚恋自由是婚姻制度的基本原则,订立合同不意味着合同的生效,如果合同内容违背公公序良俗或者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可能导致合同全部失效或者部分失效,因此法院应支持郑某,①②表述准确。③订立合同不意味着合同的生效,如果合同内容违背公公序良俗或者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可能导致合同全部失效或者部分失效,因此法院不应该应支持公司,③④说法错误。故选A。
14.D
【解析】如果怀孕期女方要求离婚,男女双方可以相互协商,直到双方都自愿离婚并对财产分割无异议时,就可以到当地民政局办理离婚登记手续,来实现在怀孕期离婚的目的,在这里,女方要求离婚,符合要求,①排除。我国法律明确规定,“一方坚决要求离婚,经调解无效,可依法判决准予离婚”,项某不同意,且二人感情破裂、调节无效,人民法院也可以判决离婚,②正确。“离婚冷静期”仅适用于协议离婚,材料反映的是诉讼离婚,③错误。
我国法律明确规定,“一方坚决要求离婚,经调解无效,可依法判决准予离婚”,若二人感情确已破裂且调解无效,人民法院应当判决离婚,④正确。故选D。
15.D
【解析】设置离婚冷静期,能够有效避免冲动离婚,而不是避免夫妻矛盾,①不选。
婚姻法规定了婚姻自由,离婚冷静期,不是限制离婚自由,②不选。③民法典规定“离婚冷静期”有利于引导夫妻双方冷静,更好考虑家庭责任,体现了对家庭负责,反对盲目轻率离婚,③④入选。故选D。
16.B
【解析】A:乙的妈妈把乙关在家里,不准出去,不准和外界联系。乙的妈妈以各种理由干涉女儿的婚事,干涉了乙的婚姻自由,A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B:甲没有达到结婚的法定年龄,是不能登记结婚的。因受胁迫结婚,受胁迫的一方可以向婚姻登记机关或人民法院请求撤销该婚姻。受胁迫的一方撤销婚姻的请求,应当自结婚登记之日起1年内提出。除受胁迫之外情形是不能撤销婚姻的,只能通过离婚来解除婚姻关系,B说法错误,但符合题意。C:符合结婚实质要件的男女双方进行婚姻登记后,该婚姻是受法律保护的。未依法进行婚姻登记的男女双方,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的,属于同居关系,不受法律保护。甲乙宴请好友,没有进行合法的婚姻登记,就宣布成为夫妻,其婚姻不会得到法律保护,C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D:乙的妈妈把乙关在家里,不准出去,乙的妈妈限制乙的人身自由,侵犯了乙的人身权,D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B。
17.A
【解析】增加离婚冷静期符合婚姻家庭制度的价值取向和基本原则,完善了我国的离婚制度,①正确。增加离婚冷静期能够保障婚姻关系稳定,防止当事人冲动、草率离婚,实行离婚冷静期不构成对离婚自由的限制,②错误。增加离婚冷静期有利于协调当事人和未成年子女的利益,追求婚姻关系上的实质正义,③正确。离婚冷静期不适用于诉讼离婚,只适用于协议离婚,④错误。故选A。
18.B
【解析】①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合同,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均属于无效合同,本案中小刚和小敏签订的离婚补充协议无效,①错误,③正确。小刚和小敏“假离婚”,然后以小敏的名义购买学区房,并签订离婚补充协议。随后二人办理了离婚登记手续,并签署离婚协议,小刚如果拿不出证据证明自己的主张,则应承担相应的后果,②正确。书证是指以其内容来证明待证事实的有关情况的文字材料,电子数据是案件发生过程中形成的,以数字化形式存储、处理、传输的,能够证明案件事实的数据,小刚提供的微信聊天记录、短信、邮件等属于电子数据,不属于书证,④错误。故选B。
19.A
【解析】民事诉讼解决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权利和义务纠纷,该案例中王女士可以向向人民法院提起向丈夫追索扶养费的民事诉讼,①符合题意。婚姻存续期间,工资、奖金、劳动报酬;生产、经营、投资的收益;知识产权的收益等都属于夫妻共同财产,②符合题意。
抚养纠纷不适用调解或仲裁,③说法错误。夫妻地位平等,夫妻双方无须受传统"男主外、女主内"思想的束缚,均有参加生产、工作、学习和社会活动的自由,④说法错误。故选A。
20.A
【解析】婚姻存续中,遗嘱或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一方的财产不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婚后贾父为贾某购置汽车1辆,指明为贾某所有,故贾某对该汽车享有直接支配权和排他的权利,②符合题意。《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明确规定婚姻纠纷不适应于仲裁,③说法错误。
夫妻可以在平等基础上,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贾某和林某结婚时夫妻双方书面约定财产归各自所有,林某的财产分割的诉求不会得到法院的支持,④说法错误。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约定归各自所有,夫或妻一方对外所负债务,相对人知道该约定的,以夫或妻一方的个人财产清偿,史某的债权不受贾某和林某的财产约定影响,①符合题意。故选A。
21.D
【解析】A:法律保护个人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即便是配偶,也要遵守法律规定,尊重对方隐私,故A说法错误。B:法律保护个人隐私权,隐私权是指公民享有的私人生活安宁与私人信息依法受到保护,不被他人非法侵扰、知悉、搜集、利用和公开等的一种人格权 。路女士在丈夫刘先生不知情的情况下,给刘先生名下轿车安装了定位器,可见,路女士的行为侵犯了丈夫的隐私权,故B说法错误。C:法律保护个人隐私权,路女士的行为侵犯了丈夫的隐私权,应承担相应的侵权责任,夫妻之间有相互忠诚的义务,但不能违背法律要求,夫妻地位平等,可以平等行使权利,故C说法错误。D:法律保护个人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路女士的行为侵犯了丈夫的隐私权,故D说法正确。故选D。
22.C
【解析】A:遗嘱继承优先于法定继承,但房产等不动产所有权的取得应当依照法律规定登记,刘某并未进行房产登记,故不能取得该房产所有权;故A说法错误。B:口头遗嘱必须有两个以上无利害关系的见证人在场见证才能生效,老张所立遗嘱两次亲笔写下遗嘱并签名说明其遗嘱是书面遗嘱,故B说法错误。CD:老张与王某婚后购买的现市值300万元的房产是夫妻共同财产,夫或妻在处理共同财产上的权利是平等的,因此,老张与王某妻子可平分, 二人各有150万元的房产的所有权,而王某病逝后,老张与儿子小张是妻子王某的第一顺序继承人,他们可继承王某150万元的房产遗产,每人有权继承房产遗产75万元,因此,老张可以处分的房产遗产为225万,小张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有权继承房产遗产75万。故C正确,D错误。故选C。
23.C
【解析】即使唐某不知情,但如果能证明这60万元被蔡某用于蔡某和唐某的共同生活或生产经营,60万元也可能属于蔡某与唐某的共同债务,①错误。由于唐某并不知道蔡某向银行借款60万元,且唐某并未在《意见书》上签字, 因此唐某不一定需要和蔡某一起偿还60万元债务(即 这60万元可能属于蔡某的个人债务),但如果银行能证明这60万元被蔡某用于蔡某和唐某的共同生活或生产经营,即使唐某没有签字,60万元也可能属于蔡某与唐某的共同债务,②正确。唐某若不想承担债务,需要拿出确实不知情且60万元没有用于蔡某和唐某的共同生活或生产 经营的证据,而不是委托诉讼代理人进行诉讼,③错误。若能证明60万元用于夫妻共同生活,60万元就属于蔡某与唐某的共同债务,银行或许能胜诉,④正确。故选C。
24.A
【解析】①王某与张某结婚时,只按当地风俗举行了婚礼,但一直未领证,未办理结婚登记,其婚姻不受法律保护,属于同居关系,不享有相互继承遗产的权利,因此,张某没有继承王某遗产的权利,不可以获得王某存款一半的处分权利,故①观点正确,④观点错误。②同居期间各自赠与财产,一般按个人财产处理。而王某名下有35万元存款及价值120万元的房屋一套(婚前王某父母赠予)都属于其个人财产,后来王某遭遇车祸不幸离世,按继承法的相关规定,王某父母是其个人财产的第一顺序继承人,张某不可按风俗获得王某3/4的财产;故②观点正确,③观点错误。故选A。
25.①法律是社会生活的重要规范。以“送法进万家家教伴成长”为主题开展家庭教育宣传活动,有利于推动《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的实施。
②育小职责大。以“送法进万家家教伴成长”为主题开展家庭教育宣传活动,有利于提升监护人的主体责任,规范监护人的教育方式方法,有利于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
③家庭生活需要法律守护。以“送法进万家家教伴成长”为主题开展家庭教育宣传活动,有利于规范家庭教育,建设和睦幸福的家庭,推动社会和谐。
【解析】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知识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题从法律与生活的角度设置问题,需要调用家和万事兴的有关知识,从原因角度分析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当前家庭教育存在诸多问题→可联系知识法律是社会生活的重要规范;
关键词家庭教育促进法引导家长“科学育子、依法带娃”→可联系育小职责大;
关键词家庭教育宣传周促进家庭和谐→可联系家庭生活需要法律守护。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时政信息等相结合。
本题从法律与生活角度设置问题,考查《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的意义,从法律的作用、该法对家庭和社会的意义作答。
26.①继承遗产时,要确定被继承人的合法财产。房子和商铺是赵阿姨的婚前财产,属于个人财产;继承遗产需要先将个人合法财产从家庭共有财产或者夫妻共同财产中析出,析产以后确定的被继承人的个人合法财产才是遗产。200万元存款是夫妻共同财产,夫妻双方可以约定共同财产和个人财产的范围,婚后二人书面约定,婚后财产一人一半,100万元是赵阿姨的遗产。
②本案中,赵阿姨立有遗嘱,遗嘱继承优先于法定继承,应首先按照遗嘱继承的方式继承遗产,然后按照法定继承的方式继承遗产。口头遗嘱须有两个以上无利害关系的见证人在场见证才能生效,赵阿姨的口头遗嘱符合法定条件,具有法律效力。房子归女儿小赵,商铺归赵伯伯。
③100存款万元是赵阿姨的遗产,按照法定继承的方式处理,张甲是和赵阿姨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有权继承遗产,张甲、张叔叔和小赵是第一顺序继承人,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三人可均分100存款万元。
【解析】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题的设问要求明确,即说明如何分配赵阿姨的遗产一原因,需要调用“法律与生活”的有关知识,从是什么、为什么角度分析作答。
第二步:审材料。提取关键词,链接教材知识。
关键词赵阿姨离婚后分得两百平米的房子和一间商铺;200万元存款→可联系教材知识:个人财产、共同财产;
关键词赵阿姨的遗产的继承;赵阿姨再婚后和丈夫书面约定婚后财产一人一半→可联系教材知识:首先要确定赵阿姨的遗产是什么;其次要将个人合法财产从家庭共有财产或者夫妻共同财产中析出。因此,100万元是赵阿姨的遗产,在继承时,张甲、张叔叔和小赵均可继承这100万,按照法定继承的方式处理;
关键词口头遗嘱→可联系教材知识:遗嘱继承优于法定继承,即赵阿姨的口头遗嘱符合法定条件;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注意设问限定以及教材知识与材料、相关法律法规等相结合。
27.(1)“家务补偿”条款从司法上承认家务劳动的价值,体现法律对婚姻的保障越来越完善和人性化。 “家务补偿”是对承担较多家庭义务方的倾斜性保护,体现法律的公平正义。 “家务补偿”条款有利于引导夫妻双方互相尊重对方的付出,充分保障双方的合法权益,构建幸福家庭和和谐社会。
(2)夫妻在婚姻家庭中地位平等是夫妻关系的核心。夫妻在生活中要平等行使权利、平等履行义务、共同承担家庭和社会的责任。夫妻双方要严肃对待婚姻,珍惜婚姻。双方互相忠诚,互相尊重,相互扶养,共同守护幸福美满的家庭。
【解析】(1)本题属于意义类主观题,要求考生根据上述案例,分析民法典中“家务补偿”条款的社会价值。本题属于微观考查,解答时,考生应结合材料,从中提取有效信息,并根据材料信息调动教材知识,坚持理论与材料相结合:根据材料——《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第1088条:“夫妻一方因抚育子女、照料老年人、协助另一方工作等负担较多义务的,离婚时有权向另一方请求补偿,另一方应当给予补偿”、这说明“家务补偿”是对承担较多家庭义务方的倾斜性保护,体现法律的公平正义。材料中——央视网评,“家务补偿”体现的是一种尊重。幸福,是婚姻美满的符号;平等是夫妻最好的状态。这说明“家务补偿”条款有利于引导夫妻双方互相尊重对方的付出,充分保障双方的合法权益,构建幸福家庭和和谐社会。据此组织答案即可。
(2)本题属于认识类主观题,要求考生以“婚姻美满”为题,谈谈对夫妻相处之道的认识。本题知识限定明确,属于微观考查,解答时,考生应首先调动教材相关知识,然后结合材料,坚持理论与材料相结合:根据材料中——法律专家指出,婚姻中家务劳动付出较多的一方,在职业能力、学历增长等方面做出了无形的牺牲;央视网评,“家务补偿”体现的是一种尊重。幸福,是婚姻美满的符号;平等是夫妻最好的状态等信息,考生可从平等是夫妻关系的核心,夫妻双方共同承担家庭和社会的责任;夫妻双方要严肃对待婚姻,珍惜婚姻,共同守护幸福美满的家庭等角度进行分析作答。
28.①夫妻在婚姻家庭中地位平等是夫妻关系的核心。夫妻平等意味着夫妻在生活中平等行使权利、平等履行义务、共同承担家庭和社会的责任。张某以自己收入高、李某的收入微不足道为由让李某全职照料孩子,没有共同承担家庭责任;②夫妻人身关系平等。夫妻双方均有参加生产、工作、学习和社会活动的自由,这些自由是夫妻双方家庭地位平等的重要标志。张某要求妻子放弃工作,不准妻子和同学、朋友聚会,违反上述规定;③夫或妻在处理夫妻共同财产上的权利是平等的。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取得的工资、奖金、劳动报酬等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张某和李某结婚后的存款尽管多数由张某辛苦挣得,但属于夫妻共同财产,按规定归夫妻双方共同所有。张某以李某没有工作为由拒绝分给李某存款是不符合法律规定的。
【解析】第一步:审设问,明确主体、作答范围、问题限定和作答角度。
本题以婚姻案例为话题设置相关情境,从法律与生活角度设置问题,考查学生对夫妻地位平等知识的把握。
第二步:审材料,通过标点符号、段落等,提取材料有效信息。
有效信息张某以自己收入高、李某的收入微不足道为由让李某全职照料孩子,没有共同承担家庭责任→可联系夫妻在婚姻家庭中地位平等是夫妻关系的核心;
有效信息张某要求妻子放弃工作,不准妻子和同学、朋友聚会→联系夫妻人身关系平等。夫妻双方均有参加生产、工作、学习和社会活动的自由;
有效信息在商讨离婚事宜时,张某以李某没工作、家里的钱都是自己辛苦挣的为由拒绝李某分家里的存款→联系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取得的工资、奖金、劳动报酬等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第三步:整合信息,组织答案。
试卷第1页,共3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