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暑假自学专题八: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学生版)一、物质的构成1. 物质是由________、________等微观粒子构成的。2. 通常分子的________和________都很小。杨sir化学,侵权必究现在我们通过先进的科学仪器不仅能够观察到一些分子和原子(如图3-2),还能移动原子(如图3-3)。你知道一滴水里含有的水分子数有多大吗?二、品红的扩散实验探究杨sir化学,侵权必究生活中我们都有过这样的经验,走过花圃会闻到花香;湿的衣服经过晾晒就会变干;糖块放到水里会逐渐“消失”,而水却有了甜味。杨sir化学,侵权必究实验探究——品红扩散三、分子运动的实验探究实验探究——分子运动现象杨sir化学,侵权必究现象 解释烧杯A烧杯B四、分子的运动1. 微观粒子(如分子)总是在_____________,花香在空气中的扩散、湿衣服中的水在晾晒下的挥发及品红在水中的扩散都是分子运动的结果。杨sir化学,侵权必究2. 在受热的情况下,分子能量增大,运动速率________,这就是品红在热水中扩散加快的原因。五、分子与体积变化思考与交流1. 我们知道气体可压缩储存于钢瓶中,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2. 在受压的情况下气体液化,分子间的_______减小。【杨sir化学,侵权必究】3. 相同质量的同一种物质在固态、液态和气态时所占体积不同,是因为它们________________。4. 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则是物质分子间的间隔受热时_______,遇冷时_______的缘故。杨sir化学,侵权必究题型一:分子的运动杨sir化学,侵权必究【例1】“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从微粒观点解释其主要原因是A.分子的体积很小 B.分子不断运动C.分子可以再分 D.分子间间隔很小【变1-1】香水、汽油要密封保存,主要是因为A.分子体积变小 B.分子之间有间隔C.分子在不断运动 D.分子分解了【变1-2】按图所示进行实验。当观察到热水大面积变成红色时,冷水中只有品红周围变成红色。对该现象的微观解释合理的是A.温度越高,分子质量越小B.温度越高,分子体积越大杨sir化学,侵权必究C.温度越高,分子间隔越小D.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例2】如图所示的U形管左侧管内固定一小试管。若右侧管内挂的是滴有酚酞试液的滤纸条,向小试管中滴加浓氨水,可观察到滤纸条的颜色变化是_______;若先在小试管中加入氧化钙固体,再进行上述实验操作,则能更快观察到滤纸条有相同的变化,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变2-1】2020年,新冠肺炎肆虐,许多场所均釆用消毒液进行消杀,阻断了病毒传播。在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过程中,常会用到过氧乙酸(化学式为C2H4O3)与双氧水进行杀菌消毒。(1)过氧乙酸是一种被广泛使用的高效消毒剂,它无色且具有辛辣味,具有强氧化性。从微观的角度分析喷洒过过氧乙酸的场所能够闻到辛辣味的原因是______。过氧乙酸在消毒时,主要是利用其______(填“化学性质”或“物理性质”)进行杀菌。【杨sir化学,侵权必究】(2)医用双氧水的主要成分是过氧化氢,常温放置时会产生少量的无色气泡,该气泡是______,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_反应。【变2-2】如下图所示,“分子运动现象的实验”:(1)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2)从微观的角度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3)氨水能使酚酞变色是因为氨水呈碱性,碱性属于___________(物理或化学)性质。【变2-3】我们学习了《物质的奥秘》这一章节,宏观现象可以从微观的角度进行探析,请回答下列问题:(1)“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这句诗说明分子哪一基本性质?__________,下列哪些事实可以用此性质解释,请选出序号:_______①酒香不怕巷子深②衣柜中的樟脑球,过一段时间后体积变小③打扫教室地面时,在阳光下看到灰尘空中飞舞 ④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体积小于100mL杨sir化学,侵权必究(2)为证明这个性质,小明设计了如图装置进行实验,打开右端弹簧夹,挤捏装有浓氨水的滴管,使棉花团湿润,滤纸条上的现象为________(3)冬天湿衣服干得慢,夏天湿衣服干的快,请从微观的角度解释:_________题型二:分子与体积变化杨sir化学,侵权必究【例3】将密封好的薯片从平原地区带到高原地区时,包装袋鼓起。对此现象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A.分子数目增多B.分子体积变大C.分子质量变大D.分子间间隔变大题型三:微粒的观点解释现象杨sir化学,侵权必究【例4】生活中的下列现象,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正确的是A.水沸腾时会掀起壶盖,是因为分子的体积变大B.篮球久置会变瘪,是因为分子的体积变小C.水在0℃时结冰不能流动,是因为分子不再运动D.40L的钢瓶可充入6000L氧气,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变4-1】下列现象用分子观点解释正确的是A.小麦磨成面粉,说明分子很小B.“破镜不能重圆”,说明分子间有斥力【杨sir化学,侵权必究】C.空气能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间隙杨sir化学,侵权必究D.柳絮飞扬,说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变4-2】防疫期间常用酒精消毒,在消毒过程中我们能闻到酒精散发出的特殊气味,主要是因为A.分子的体积很小 B.分子间有间隔C.分子在不断运动 D.分子可以再分【变4-3】在压强为101kPa时,将1L氧气置于密闭容器中降温,变为淡蓝色液体。下列关于该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A.氧分子的体积变小 B.氧分子的质量变小C.氧分子的数目变少 D.氧分子间的间隔变小【变4-4】对下图所示有关微粒的实验解释不正确的是A.抽去玻璃板后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和空气逐渐混合——微粒在不断运动B.物质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溶解更快——温度升高,微粒运动加快C.50mL酒精与50mL水均匀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mL——微粒间有空隙D.空气易被压缩而水不易被压缩——气态物质中微粒大,液态物质中微粒小【例5】宏观与微观相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请将下列有关日常现象与其蕴含的微观粒子的性质连线。【变5】请用分子、原子的知识解释下列现象。(1)炎热的夏季汽车易爆胎。______杨sir化学,侵权必究(2)妈妈在厨房里炒菜,我在窗外就闻到了香味。_______(3)一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______(4)100mL水和100mL酒精混合总体积小于200mL。_______1.构成物质的分子之间有_____________,气体容易压缩是因为它们分子间的___________,液体、固体不易压缩是因为它们分子间的__________________。4.从分子的角度分析并解释下列问题。(1)水蒸发为水蒸气,所占体积变大。(2)墙内开花墙外可闻到花香。(3)香水、汽油要密闭保存。(4)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干得快。(5)6000L氧气在加压的情况下可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6)混合物与纯净物有什么不同?【练1】山茶花是云南省的“省花”。山茶花的品种不同,散发出的花香浓淡也不相同。能闻到山茶花香的原因是A.分子质量很小杨sir化学,侵权必究 B.分子在不断运动C.分子间有间隔 D.分子体积很小【练2】下列生活中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A.墙内开花墙外香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B.固体热胀冷缩由于分子的体积发生变化C.氧气加压液化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变小D.我们看不见氧气的存在是因为分子很小【练3】用分子的观点解释:(1)红墨水滴入水中后,整杯液体变为红色。______。(2)50mL酒精和50mL水混合在一起,体积______100mL。(填“>”、“=”或“<”)原因是______。【练4】用下图装置研究分子的性质。(1)挤出浓氨水,A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说明分子的性质是_______。(2)本实验还说明了分子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_______(填“快”或“慢”)。杨sir化学,侵权必究【练5】如图是太阳能海水淡化装置示意图。(1)水变成水蒸气过程中发生变化的是_________(填字母序号)。A分子大小 B分子种类 C分子间隔(2)太阳光照射的作用是_________(从分子运动快慢角度说明)。【练6】请用微观粒子的相关知识解释如下现象。(1)打开盛放白酒的陶瓷瓶,闻到一股酒香______。(2)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发现水银柱升高______。【人教版】九年级化学暑假自学专题八: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教师版)一、物质的构成1. 物质是由________、________等微观粒子构成的。2. 通常分子的________和________都很小。杨sir化学,侵权必究现在我们通过先进的科学仪器不仅能够观察到一些分子和原子(如图3-2),还能移动原子(如图3-3)。【答案】分子 原子质量 体积你知道一滴水里含有的水分子数有多大吗?二、品红的扩散实验探究杨sir化学,侵权必究生活中我们都有过这样的经验,走过花圃会闻到花香;湿的衣服经过晾晒就会变干;糖块放到水里会逐渐“消失”,而水却有了甜味。杨sir化学,侵权必究实验探究——品红扩散【答案】品红在水中扩散开,速度较慢品红在水中扩散开,速度较快物质都是由看不见的微小粒子构成的。三、分子运动的实验探究实验探究——分子运动现象杨sir化学,侵权必究现象 解释烧杯A烧杯B四、分子的运动3. 微观粒子(如分子)总是在_____________,花香在空气中的扩散、湿衣服中的水在晾晒下的挥发及品红在水中的扩散都是分子运动的结果。杨sir化学,侵权必究4. 在受热的情况下,分子能量增大,运动速率________,这就是品红在热水中扩散加快的原因。【答案】不断运动着 加快五、分子与体积变化思考与交流1. 我们知道气体可压缩储存于钢瓶中,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2. 在受压的情况下气体液化,分子间的_______减小。【杨sir化学,侵权必究】3. 相同质量的同一种物质在固态、液态和气态时所占体积不同,是因为它们________________。4. 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则是物质分子间的间隔受热时_______,遇冷时_______的缘故。杨sir化学,侵权必究【答案】分子之间有间隔 间隔 分子间的间隔不同 增大 缩小题型一:分子的运动杨sir化学,侵权必究【例1】“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从微粒观点解释其主要原因是A.分子的体积很小 B.分子不断运动C.分子可以再分 D.分子间间隔很小【答案】B【详解】“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能闻到香气,是因为花中含有的香味分子在不断地运动,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香味。故选B。【变1-1】香水、汽油要密封保存,主要是因为A.分子体积变小 B.分子之间有间隔C.分子在不断运动 D.分子分解了【答案】C【详解】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香水、汽油要密封保存,是因为其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地运动的。故选:C。【变1-2】按图所示进行实验。当观察到热水大面积变成红色时,冷水中只有品红周围变成红色。对该现象的微观解释合理的是A.温度越高,分子质量越小B.温度越高,分子体积越大杨sir化学,侵权必究C.温度越高,分子间隔越小D.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答案】D【详解】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分子的运动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故选D。【例2】如图所示的U形管左侧管内固定一小试管。若右侧管内挂的是滴有酚酞试液的滤纸条,向小试管中滴加浓氨水,可观察到滤纸条的颜色变化是_______;若先在小试管中加入氧化钙固体,再进行上述实验操作,则能更快观察到滤纸条有相同的变化,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答案】滤纸条逐渐变红 氧化钙与水反应放热,温度升高,微粒运动速率加快【详解】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氨气溶于水显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所以可观察到滤纸条的颜色变化是滤纸由无色变为红色;氧化钙和水反应放出热量,使氨分子的运动加快,所以能更快观察到滤纸条有相同的变化。【变2-1】2020年,新冠肺炎肆虐,许多场所均釆用消毒液进行消杀,阻断了病毒传播。在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过程中,常会用到过氧乙酸(化学式为C2H4O3)与双氧水进行杀菌消毒。(1)过氧乙酸是一种被广泛使用的高效消毒剂,它无色且具有辛辣味,具有强氧化性。从微观的角度分析喷洒过过氧乙酸的场所能够闻到辛辣味的原因是______。过氧乙酸在消毒时,主要是利用其______(填“化学性质”或“物理性质”)进行杀菌。【杨sir化学,侵权必究】(2)医用双氧水的主要成分是过氧化氢,常温放置时会产生少量的无色气泡,该气泡是______,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______反应。【答案】分子在不断运动 化学性质 氧气 分解【详解】(1)喷洒过过氧乙酸的场所能够闻到辛辣味,是因为过氧乙酸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地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辛辣味;过氧乙酸具有强氧化性,消毒是杀灭病毒、细菌的过程,是化学变化,利用的是过氧乙酸的化学性质;故分别填:分子在不断运动;化学性质。(2)过氧化氢分解会产生水和氧气,氧气是气体,所以该气泡是氧气;过氧化氢分解为水和氧气,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规律,所以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故分别填:氧气;分解。【变2-2】如下图所示,“分子运动现象的实验”:(1)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2)从微观的角度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3)氨水能使酚酞变色是因为氨水呈碱性,碱性属于___________(物理或化学)性质。【答案】酚酞试液变红色 分子是不断运动的 化学【详解】(1)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氨气分子不断运动到酚酞溶液中,溶于水使溶液显碱性,酚酞试液变红色。(2)该实验说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3)氨水能使酚酞变色是因为氨水呈碱性,该性质是在化学变化中体现出来的,故碱性属于化学性质。【变2-3】我们学习了《物质的奥秘》这一章节,宏观现象可以从微观的角度进行探析,请回答下列问题:(1)“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这句诗说明分子哪一基本性质?__________,下列哪些事实可以用此性质解释,请选出序号:_______①酒香不怕巷子深②衣柜中的樟脑球,过一段时间后体积变小③打扫教室地面时,在阳光下看到灰尘空中飞舞 ④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体积小于100mL杨sir化学,侵权必究(2)为证明这个性质,小明设计了如图装置进行实验,打开右端弹簧夹,挤捏装有浓氨水的滴管,使棉花团湿润,滤纸条上的现象为________(3)冬天湿衣服干得慢,夏天湿衣服干的快,请从微观的角度解释:_________【答案】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①② 酚酞液滴由右向左逐渐变红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详解】(1)“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诗人在远处就能闻到淡淡的香味,是因为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诗人闻到花香,故填:分子在不断的运动。(2)①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分子在不断的运动;②衣柜中的樟脑球,过一段时间后体积变小,分子在不断的运动;③打扫教室地面时,在阳光下看到灰尘空中飞舞,宏观现象不能用微观知识解释;④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体积小于100mL,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故答案填:①②。(3)挤捏装有浓氨水的滴管,使棉花团湿润,氨气分子从棉花上逐渐扩散到试管中,因此,滤纸条上的酚酥溶液会从右向左依次变为红色。故填:酚酞液滴由右向左逐渐变红。(4)冬天湿衣服干得慢,夏天湿衣服干的快,因为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故填: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题型二:分子与体积变化杨sir化学,侵权必究【例3】将密封好的薯片从平原地区带到高原地区时,包装袋鼓起。对此现象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A.分子数目增多B.分子体积变大C.分子质量变大D.分子间间隔变大【答案】D【详解】A、密封好的包装袋中,分子数目不会发生改变,此选项错误;B、密封好的包装袋中,分子体积不会发生改变,此选项错误;C、密封好的包装袋中,分子质量不会发生改变,此选项错误;D、密封好的包装袋鼓起,是因为分子间间隔变大,此选项正确。故选D。题型三:微粒的观点解释现象杨sir化学,侵权必究【例4】生活中的下列现象,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正确的是A.水沸腾时会掀起壶盖,是因为分子的体积变大B.篮球久置会变瘪,是因为分子的体积变小C.水在0℃时结冰不能流动,是因为分子不再运动D.40L的钢瓶可充入6000L氧气,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答案】D【详解】A、水沸腾时会掀起壶盖,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变大,错误。B、篮球久置会变瘪,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篮球内的气体分子数减少引起的,错误。C、0℃时水分子依然在运动,错误。D、因为分子间有间隔,可以被压缩。所以40L的钢瓶可充入6000L氧气。正确。故选D。【变4-1】下列现象用分子观点解释正确的是A.小麦磨成面粉,说明分子很小B.“破镜不能重圆”,说明分子间有斥力【杨sir化学,侵权必究】C.空气能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间隙杨sir化学,侵权必究D.柳絮飞扬,说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答案】C【详解】A、小麦磨成面粉,属于宏观范畴,不能说明分子很小,A错误。B、“破镜不能重圆”,因为破裂处分子间距离大,引力很微弱,B错误。C、空气能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间隙,C正确。D、柳絮属于宏观范畴,不能说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D错误。故选:C。【变4-2】防疫期间常用酒精消毒,在消毒过程中我们能闻到酒精散发出的特殊气味,主要是因为A.分子的体积很小 B.分子间有间隔C.分子在不断运动 D.分子可以再分【答案】C【详解】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我们能闻到酒精散发出的特殊气味,主要是因为分子不断运动,向四周扩散,被人闻到;故选C。【变4-3】在压强为101kPa时,将1L氧气置于密闭容器中降温,变为淡蓝色液体。下列关于该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A.氧分子的体积变小 B.氧分子的质量变小C.氧分子的数目变少 D.氧分子间的间隔变小【答案】D【分析】本题考查微粒的性质。【详解】A、降温的过程中,氧气分子的体积不变,故A不符合题意;B、降温的过程中,氧气分子的质量不变,故B不符合题意;C、降温的过程中,氧气的分子数目不变,故C不符合题意;D、降低温度,分子间间隔变小,故D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温度和压强会影响分子间间隔,温度降低,间隔变小,压强增加,间隔变小。【变4-4】对下图所示有关微粒的实验解释不正确的是A.抽去玻璃板后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和空气逐渐混合——微粒在不断运动B.物质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溶解更快——温度升高,微粒运动加快C.50mL酒精与50mL水均匀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mL——微粒间有空隙D.空气易被压缩而水不易被压缩——气态物质中微粒大,液态物质中微粒小【答案】D【详解】A、抽去玻璃板后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和空气逐渐混合,是因为微粒在不断运动,选项解释正确;B、物质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溶解更快,是因为微粒在不断地运动,温度升高,微粒运动速率加快,选项解释正确;C、50mL酒精与50mL水均匀混合后总体积小于100mL,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一部分水分子和酒精分子会进入对方分子的间隔之中,选项解释正确;D、空气易被压缩而水不易被压缩,是因为气体分子之间间隔较大,易于压缩,而液体分子之间的间隔较小,不易被压缩,选项解释不正确。故选D。【例5】宏观与微观相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请将下列有关日常现象与其蕴含的微观粒子的性质连线。【答案】【详解】气体易被压缩是由于气体分子间有间隔;一滴水大约有个水分子,说明分子很小;切开榴莲时可闻到特殊香味,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固体碘或碘蒸气都能使淀粉溶液变蓝,说明同种分子性质相同;【变5】请用分子、原子的知识解释下列现象。(1)炎热的夏季汽车易爆胎。______杨sir化学,侵权必究(2)妈妈在厨房里炒菜,我在窗外就闻到了香味。_______(3)一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______(4)100mL水和100mL酒精混合总体积小于200mL。_______【答案】夏天温度高,车胎内气体分子运动加速,分子间隔增大,压强增大 分子在不断运动 分子的体积小 分子间有间隔【详解】(1)因为夏天气温高,车胎内气体分子间隔增大,导致压强增大,所以炎热的夏季汽车易爆胎。(2)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所以妈妈在厨房里炒菜,我在窗外就闻到了香味。(3)20滴水大约为1mL,一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说明分子的体积很小。(4)因为分子间有间隔,酒精与水混合时,有些水分子进入酒精分子的间隔中,有些酒精分子进入水分子的间隔中,所以100mL水和100mL酒精混合总体积小于200mL。1.构成物质的分子之间有_____________,气体容易压缩是因为它们分子间的___________,液体、固体不易压缩是因为它们分子间的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间隔 间隔比较大 间隔比较小【解析】物质的分子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隔,在固体、液体中微粒间的间隔比较小,在气体物质中,微粒间的间隔比较大,所以气体物质比较容易被压缩,而固体和液体物质不易被压缩,故填:间隔;间隔比较大;间隔比较小。4.从分子的角度分析并解释下列问题。(1)水蒸发为水蒸气,所占体积变大。(2)墙内开花墙外可闻到花香。(3)香水、汽油要密闭保存。(4)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干得快。(5)6000L氧气在加压的情况下可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6)混合物与纯净物有什么不同?【答案】(1)水蒸发为水蒸气,所占体积变大是由于该过程中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了。(2)墙内开花墙外可闻到花香是花香的分子在不断运动,运动到人的鼻孔中就闻到了花香。(3)分子在不断运动,香水、汽油要密闭保存,否则香水和汽油的分子就会运动到空气中造成损失或危险。(4)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湿衣服在阳光下比在阴凉处干得快就是由于阳光下温度更高,水分子的运动速度更快。(5)分子之间有一定的间隔,6000L氧气在加压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时,氧气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了。(6)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混合物是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纯净物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解析】湿的衣服经过晾晒会变干,是因为水由水分子构成,分子在不断运动,水分子运动了出去,故衣服变干。水银温度计量体温时,汞柱会上升,是因为汞由汞原子构成,原子之间存在间隔,温度升高,原子之间的间隔变大。【练1】山茶花是云南省的“省花”。山茶花的品种不同,散发出的花香浓淡也不相同。能闻到山茶花香的原因是A.分子质量很小杨sir化学,侵权必究 B.分子在不断运动C.分子间有间隔 D.分子体积很小【答案】B【详解】能闻到山茶花香的原因是分子在不断运动,引起花香的分子四处扩散。故选B。【练2】下列生活中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A.墙内开花墙外香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B.固体热胀冷缩由于分子的体积发生变化C.氧气加压液化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变小D.我们看不见氧气的存在是因为分子很小【答案】B【详解】A、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花香的微粒通过运动分散到周围的空气中,所以墙内开花墙外香,故A正确;B、热胀冷缩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间隔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分子体积没有变化,故B错误;C、氧气加压后变成液氧,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变小,由气态变为液态,故C正确;D、我们看不见氧气的存在是因为分子很小,肉眼看不见,故D正确;故选B。【练3】用分子的观点解释:(1)红墨水滴入水中后,整杯液体变为红色。______。(2)50mL酒精和50mL水混合在一起,体积______100mL。(填“>”、“=”或“<”)原因是______。【答案】分子在不断运动 < 分子之间存在间隔【详解】(1)红墨水滴入水中后,整杯液体变为红色,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2)50mL酒精和50mL水混合在一起,体积<100mL,因为分子之间存在间隔,酒精分子和水分子互相扩散到了对方的间隔中去。【练4】用下图装置研究分子的性质。(1)挤出浓氨水,A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说明分子的性质是_______。(2)本实验还说明了分子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_______(填“快”或“慢”)。杨sir化学,侵权必究【答案】滴有酚酞的棉花变红 不断运动 快【详解】(1)浓氨水具有挥发性, 挤出浓氨水,挥发出的氨气分子运动至滴有酚酞溶液的棉花处,氨水显碱性,使滴有酚酞溶液的棉花变红色,则A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滴有酚酞的棉花变红。说明分子的性质是不断运动。(2)B实验中滴有酚酞溶液的棉花先变红,则本实验还说明了分子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练5】如图是太阳能海水淡化装置示意图。(1)水变成水蒸气过程中发生变化的是_________(填字母序号)。A分子大小 B分子种类 C分子间隔(2)太阳光照射的作用是_________(从分子运动快慢角度说明)。【答案】C 使水分子运动速率加快【详解】(1)水变成水蒸气过程中分子大小和分子种类均不变,分子间隔变大,故选C;(2)太阳光照射的作用是使水分子运动速率加快,加快蒸发。【练6】请用微观粒子的相关知识解释如下现象。(1)打开盛放白酒的陶瓷瓶,闻到一股酒香______。(2)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发现水银柱升高______。【答案】分子是不断地运动的 汞原子间的间隔变大【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结合事实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详解】(1)打开盛放白酒的陶瓷瓶,闻到一股酒香,是因为酒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酒香。(2)水银是金属汞的俗称,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水银柱升高,是因为汞原子间的间隔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知识导航 小杨老师 15521324728 侵权必究知识预习 小杨老师 15521324728 侵权必究1个水分子的质量约是3×10-26 kg滴水(以20滴水为1mL计)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如果10亿人来数1滴水里的水子,每人每分钟数100个,日夜不停,需要3万多年才能数完。【杨sir化学,侵权必究】向盛有冷水和热水的小烧杯中加入少量品红,静置,观察发生的现象。现象冷水热水根据上述现象,你能提出什么设想?1. 向盛有约20mL蒸馏水的小烧杯A中加入5~6滴酚溶液,搅拌均匀,观察溶液的颜色。2. 从烧杯A中取少量溶液置于试管中,向其中慢慢滴加浓氨水,观察溶液颜色有什么变化。【杨sir化学,侵权必究】3. 另取一个小烧杯B,加入约5mL浓氨水。用一个大烧杯或水槽罩住A、B两个小烧杯(如图3-4)。观察几分钟,有什么现象发生 你能解释这一现象吗 物质的体积是能变化的,如水结成冰,体积变大,气体受热体积膨胀等。那么,物质的体积大小变化,与分子有何关联?【杨sir化学,侵权必究】对点训练 小杨老师 15521324728 侵权必究练习应用 小杨老师 15521324728 侵权必究提分作业 小杨老师 15521324728 侵权必究知识导航 小杨老师 15521324728 侵权必究知识预习 小杨老师 15521324728 侵权必究1个水分子的质量约是3×10-26 kg滴水(以20滴水为1mL计)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如果10亿人来数1滴水里的水子,每人每分钟数100个,日夜不停,需要3万多年才能数完。【杨sir化学,侵权必究】向盛有冷水和热水的小烧杯中加入少量品红,静置,观察发生的现象。现象冷水热水根据上述现象,你能提出什么设想?1. 向盛有约20mL蒸馏水的小烧杯A中加入5~6滴酚溶液,搅拌均匀,观察溶液的颜色。2. 从烧杯A中取少量溶液置于试管中,向其中慢慢滴加浓氨水,观察溶液颜色有什么变化。【杨sir化学,侵权必究】3. 另取一个小烧杯B,加入约5mL浓氨水。用一个大烧杯或水槽罩住A、B两个小烧杯(如图3-4)。观察几分钟,有什么现象发生 你能解释这一现象吗 物质的体积是能变化的,如水结成冰,体积变大,气体受热体积膨胀等。那么,物质的体积大小变化,与分子有何关联?【杨sir化学,侵权必究】对点训练 小杨老师 15521324728 侵权必究练习应用 小杨老师 15521324728 侵权必究提分作业 小杨老师 15521324728 侵权必究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