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1.2我们怎样学地理 第二课时 学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2—2023学年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1.2我们怎样学地理 第二课时 学案

资源简介

第1章 让我们走进地理
第2节我们怎样学地理(第二课时)
姓名: 班级:
一、教学目标
1、掌握比例尺的定义,了解比例尺的几种表示方法和换算。
2、运用比例尺换算实际距离,熟悉比例尺的大小、范围及详略关系的比较。
3、了解图例和注记的含义。
4、了解地图的种类,学会在生产生活中选择合适的地图。
5、通过实例了解收集地理信息、思考地理问题的重要性,尝试组织筹划一次地理野外旅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二、自主学习
1、比例尺= (P9) 
2、比例尺的三种表示方法:(P9)
式,如: 1:100000或1/100000
式,如: 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1千米
式,如:
3、要画一幅学校地图,应选较 的比例尺,要画一幅中国地图,应选较 的比例尺。(P9)
4、在地图家族中,有 地图和 地图。电子地图具备 的优点。(P11)
5、学习地理:要学会使用 ,收集地理 ,思考地理 ,开展地理 。
三、合作探究
1、观察比例尺1:100000,回答。
(1)比列尺是一个分数, 为分子。“ ”表示比,即除以。 为分母。分子、分母的单位都是 。100000厘米(cm)= 米(m)= 千米(km)
(2)根据分数的性质,分母越大,分数越 ,即比列尺越 。
(3)分母为实地距离,所以分母越 ,实际范围就越大,比例尺越 。
(4)在1:100000的地图上,若量得两点的直线距离为2厘米,则实际距离为 千米。
2、比例尺的大小与范围、内容的关系:
北京市地图 中国地图
分母大小
比例尺大小
表示范围大小
表示内容详略
小结:图幅相同的情况下,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 ,表示的内容越 。反之,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 ,表示的内容就越 。
3、熟悉地图上一些常见的图例。(教师引导)
四、课堂检测
1.地图是我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工具,有助于盲人出行的地图是 (   )
A.纸质地形图 B.发声电子地图 C.纸质交通图 D.可视游览图
2、当图幅大小相同时,下列地图表示的地区比例尺最大的是 ( )
A.1:10000 B.1:100000 C.1:1000000 D.1:10000000
3.当图幅大小相等时,下列地图表示的地区内容最简单的是 ( )
A.1:10000 B.1:100000 C.1:1000000 D.1:10000000
4.当图幅大小相等时,下列地图表示的地区范围最大的是 ( )
A.1:5000 B: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5千米 C:1/50000
5.某幅地图的比例尺为1:100000,在图上甲、乙两地的图上直线距离为2.5厘米,甲、乙两地的实际距离是 ( )
A.5千米 B.250千米 C.25千米 D.2.5千米
6.绘制一幅简单的学校平面图,下列比例尺中比较适宜的是( )
A.1:2000 B.1:100000 C.1:30000 D.1:1000000
7.下面图例中,表示“河流湖泊”的是 (    )
    
A      B      C      D
8.下列属于自然地图的是 ( )
A.气候图 B.人口分布图 C.工业图 D.城市分布图
9.读校园平面图,完成下列要求。
(1)请在图右侧的空白处填上地图要素的名称。
(2)图中比例尺的含义是: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 千米;如果写成数字式则为: 。(3)如果将图中比例尺扩大1倍,则比例尺为 (数字式)。五、我的收获: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