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参与民主生活 课件(36张PPT,WPS打开)+1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2参与民主生活 课件(36张PPT,WPS打开)+1视频

资源简介

(共36张PPT)
视频:人民当家做主怎样制度来实现通过
3.2 参与
民主生活
第三课 追求民主价值
Part.01
行使民主权利
同学们讨论回答:
(1)你怎样看待小泽拨打市长热线电话的行为?
(2)假如你是小泽,你会不会这样做,还可以采取哪些方式反映问题?
运用你的经验
九年级学生小泽发现学校附近有一家非法经营的网吧,一些学生课余时间经常泡在那里,这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和身心健康。于是小泽拨打市长热线电话反映这一情况。不久,这家网吧背已发取缔了。
答案与解析:小泽的行为是正确的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行为。是社会主义民主的要求,也是公民的一项权利。他还可以通过报刊、媒体反映情况,联系人大代表等方式反映问题,积极参与民主生活。
1.公民参与民主生活的必要性、内涵、及要求?
①必要性:
②内涵:
③要求:
公民参与是社会主义民主的要求,也是公民的一项权利。
公民依照法律法规,通过各种途径,以不同形式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实现民主权利,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公民参与民主生活,需要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建设。
注意:有序参与政治生活是公民应享有的权利、应履行的义务和应具备的能力。
笔记区
参加市政府的听证会
参加社区民主选举
依法有序参与信访
参加学校运动会
判断:下列社会活动,哪些属于公民参与的民主生活?




2.★公民行使民主权利的形式(途径)有哪些?
民主选举
民主决策
民主监督
笔记区
谁当选都和我没关系,不去投票。
谁能给我带来好处,票就投给谁。
谁跟我关系好,票就投给谁。
谁有能力,票就投给谁。
谁弱势,票就投给谁。
社会生活中需要参加投票选举,在“投谁一票”的问题上你是怎么想的?
在“投谁一票”的问题,以上论述,谁对谁错?为什么?
公开、公平、公正
积极、主动、理性 参与选举。
原则:
公民参与态度:
探究与分享
3.民主选举的地位、形式、原则、要求?
①地位:人民实现民主权利的一种重要形式。
②形式:
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
等额选举和差额选举
③原则:
公开、公平、公正
④要求:
积极、主动、理性参与选举。
笔记区
什么是直接和间接选举?什么是等额和差额选举?
思考:
代表
选民
选民
选民代表
代表
直接选举
间接选举
等额选举
候选人名额
差额
选举
应选人名额
辨别:
辩论会:英语改革,怎么改,谁说了算?
1.英语作为主课,占用了学生大量的时间,而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等课程更重要。现在科学技术在加速发展,科技变得越来越重要。未来需要我们的学生花更多的时间在专业课程上,而不是在一门外语上。
2.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发展,很多语言翻译工具已经成熟并得到广泛的应用,英语已经不再显得那么重要了。
英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现在全世界发表的科技论文90%以上都是用英文来写作的!不会英语,你就没法接触这90%的内容,你的专业水平也高不到哪里去!
为此,各地召开了“高考改革”听证会。
请问:“英语改革”听证会是为了保障公民有效行使什么权利?
VS
社会听证制度保证广泛的公民参与,有利于决策方认真听取各方意见,集中民智,促进决策的科学化。
民主决策
呃…
好!
不好
家长
社会
专家



对高考英语改革的不同意见,除了召开听证会外,还可以通过哪些方式向决策部门反映?
①地位
③制度保障
②要求
民主决策
保障人民利益得到充分实现的有效方式
要求保证广泛的公民参与,决策方认真听取各方意见,集中民智,促进决策的科学化。★★★
社情民意反映制度
专家咨询制度
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
社会听证制度
民情信箱、民情热线、民情接待室、民情恳谈会等,由下而上,是把社会层面的民意民情,汇总反映到政府层面。公民主动将意见反映给政府。
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由上向下,由政府向社会民众公示重大事项,一个决策成文(或 草案),然后针对性地征求意见,主要针对涉及公共利益的各项决策。
某些具有专业性的重大决策,要听取专家学者的意见。
听证会举办方要邀请各方代表参加,听取各方代表的意见。
★★4.民主决策的地位、要求、方式(保障制度)?
笔记区
民主监督
思考:(1)这些是国家在保障公民什么权利?
(2)监督对象是谁?
(3)你觉得这样做有什么意义?
监督权
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
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克服官僚主义,防治滥用权力,预防腐败;
有助于增强公民的参与意识,激发公民的参与热情。
(1)地位:民主监督是公民参与民主生活、行使公民监督权的具体体现
(2)意义:
国家:实行民主监督,有利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改进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克服官僚主义,防治滥用权力,预防腐败。
个人:实行民主监督,有助于增强公民的参与意识,激发公民的参与热情。
5.★民主监督的地位、意义?
笔记区
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的区别:
民主决策:是决策部门为了提高决策的科学性而广泛听取各方意见
民主监督:侧重于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情况进行监督,特别是监督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有无失误。
信访举报制度
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联系群众制度
舆论监督制度
民主评议会
民主监督的方式
Part.02
增强民主意识
2022年6月,“我为‘二十大建言献策’活动征集后,各界群众踊跃参与,24小时即收到近1万条留言。
新闻速递
思考:从新闻中,你可以得出哪些结论?
增强我国公民的民主意识,有利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也是社会主义制度生命力的重要保证。
“一个真正的民主国家是建立在民众的良好的民主意识上的。民主社会本质上就是公民社会,民主意识本质上就是公民意识。”——蔡元培
思考:为什么要增强公民民主意识?
①一个国家和社会民主生活的质量和水平,与公民的民主意识密切相关。(对社会)
20
17
②塑造现代公民,需要增强民主意识。(对公民)
③增强我国公民的民主意识,有利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也是社会主义制度生命力的重要保证。 (对国家)
20
19
20
20
6.为什么要增强公民的民主意识?
笔记区
你觉得在生活中,我们的民主意识可以怎样表现?
思考:
留意身边小事
关注社会热点
积极建言献策
增强民主意识
参与社会治理
①要有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②以理性、公正、客观的态度全面、深刻、辩证地看问题;③立场正确、逻辑清晰地表达观点和意见;④逐步提高依法有序参与民主生活的能力。
7.公民怎样参与民主生活?(要求)
谣言是没有事实依据捏造的话,不能传播。
探究与分享
说话权利包括说错话的权利,对谣言的宽容本质上是对说话权利的保护。
谣言终究会不攻自破,清者自清,最好不干涉,让谣言自生自灭。
有些谣言没有什么大的危害,可以宽容。
增强民主意识
①公民要自觉遵守宪法,始终按照宪法原则和精神参与民主生活。②公民要不断积累民主知识,形成尊重、宽容、批判和协商的民主态度。③公民要通过依法参与公共事务,在实践中逐步增强民主意识。
8.如何增强民主意识?
笔记区
课堂小结
参与民主生活
行使民主权利
增强民主意识
民主选举
民主决策
意义
做法
民主监督
1.疫情期间,杭州部分独居老人通过市长热线反映,“家里冰箱小,所剩食品无机,告急”、“不会网购,子女进不来小区”、“老人机,无法上网买菜”等困难。收到消息后,政府迅速组织力量解决了这些困难。这种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是( )
A.社情民意反映制度
B.专家咨询制度
C.重大事项公示制度
D.社会听证制度
漫画:《市长热线》
A
课堂练习
2.乡村振兴,治理有效是基础。必须创新体系,走普治之路。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社会体制,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体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①坚持村民参与,共同制定村规民约 ②坚持村民监督,村民管理村内事务 ③尊重和保障每位村民的选举权和决策权 ④增强村民的法治意识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B
课堂练习
3.东莞市重点打造雨污分流管网改造工程,以源头雨污分流为目的,对各类经营性排水户的雨污分流改造工作给予指导。为顺利推进雨污分流管网改造工程的实施,东莞市组织专家学者对决策加以研究论证,听取专家的意见。这( )
①有利于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
②是实现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需要
③有助于集中民智,杜绝决策失误
④是保障人民利益得到充分实现的有效方式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C
课堂练习
4.在全国“两会”期间,中国政府网开展“我向总理说句话”的网民建言征集活动,网友可以通过论坛、微信等平台建言献策。这一活动有利于(  )
①提高公民的民主参与意识
②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
③保障公民的民主权利
④人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A
课堂练习
5.初三学生小林利用寒假时间,深入自己的小区进行实地调查,完成了《关于在社区推动智慧停车服务的建议》,并提交给当地政府部门。材料中的小林同学( )
A.通过专家咨询制度参与民主决策
B.通过社情民意反映制度参与民主决策
C.积极参与民主监督,共建美好家园
D.行使了监督权、决策权、表达权
B
课堂练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