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法治政府》教案课题 《法治政府》教育教学目标 1.通过政府的政务服务清单、教育部门开除学生、居民晚间噪音侵扰、长沙自建房倒塌事件、时代楷模潘东升、直播执法、数字政府改革建设、民生实事惠民落地等事例,领会建设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智能高效、廉洁诚信、人民满意的法治政府的内涵,培养学生的政治参与。 2.通过从强拆到钉子户成为城市“风景线”、自由裁量权不“自由”、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的学习和探究,培育学生法治思维和意识,理解法治政府建设的途径,培养公共参与法治政府建设的能力和素养。 3.通过政府办不成事窗口的设立的作用意义探究,感悟法治政府建设的意义教学重难点 重点:法治政府的内涵;建设法治政府的要求。 难点:法治政府的内涵。教育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法,议题式教学法,讲授法。新课 教学 新课 教学 一.议题一:如何认识法治政府的具体内涵? 情境:关于好政府的两种声音 声音一:政府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管得越多的政府就是越好的政府。 声音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管得越少的政府,越是好政府 任务:针对以上两种关于“好政府”的声音,谈谈你的看法。 (一)职能科学的政府 1.含义:政府不能什么都管,也不能该管不管。 2.要求:政府部门之间、上下级政府之间关系的配置也必须科学合理。宏观调控、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环境保护等都是法治政府必须承担的基本职能。 情境二:开除学生岂能有权任性? 绥化市一学校高一学生,因其家长从外地返绥未按要求向学校报备,导致班上师生被隔离,当地教育部门对该生做出开除学籍的处理决定。该事件引发社会热议,一种观点认为,此种处分有“父债子偿”之嫌,且处罚过重。而在另一些人看来,高一学生已有知悉利害的能力,在疫情形势严峻的当下,瞒报的做法无疑是巨大的隐患。 教育局对该生作出开除学籍的处分是否合理合法? 法律人士表示,教育局开除学生不仅缺乏法律依据,且任意剥夺学生受教育权涉嫌违反教育法,即便学生有过错,也应遵循《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随后,当地声明该事属于疫情防控指挥部的事情,不属于教育局处置,已撤销教育局通报,并对相关责任人作出处理。 当地为何撤销对该生的开除学籍处分? (二)权责法定的政府(法无授权不可为 法定职责必须为) 1.原因:如果政府权力没有严格的法律界定,就会出现权力行使的错位、缺位和越位等现象。 2.要求:需要完善行政组织和行政程序法律制度,推进机构、职能、权限、程序、责任法定化。 情境:执法不严,倒塌的又何止是自建房? 4月29日,长沙市一居民自建房发生倒塌事故,共造成53人遇难。据了解该自建房2012年建为6层,2018年加建到8层,承租户对房屋有不同程度结构改动,而当地规定自建房最多建五层,另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私自加建属违法行为。事故发生后,国务院成立调查组,并在开展全国自建房安全专项整治。 该起事故暴露出哪些监管问题?如何规避悲剧的发生? (三)执法严明的政府 1.原因:只有执法严明,才能保证政府有效履行职能,服务社会公众,确保宪法和法律的实施。 2.要求:执法严明重在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要求行政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和方式从事执法活动。 情境:直播执法,让监管与监督同行 4月22日晚,河北石家庄交警在直播查酒驾时,一男子拒绝吹气和抽血,被全程直播。有网友称,该驾驶者系桥西区教育局副局长,引发关注。23日,涉事单位工作人员回应表示,该男子并非副局长,两人只是长相相似。同日,石家庄互联网举报中心就此通报,涉事男子为该市居民边某,已因醉酒驾驶机动车被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结合案例,讨论政府应如何树立和维护公信力? (四)公开公正的政府 素材呈现:竹溪县政府网门户网站 政务五公开(决策 执行 管理 服务 结果公开) 1.原因:通过公开公正执法,能够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有效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2.要求:全面推进政务公开,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公正执法要求将公平正义作为政务诚信的基本准则,将其贯彻于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各个领域。 情境:视频时代楷模潘东升:一个公文包用13年 潘东升的故事对增强政府公信力有什么启示? (五)廉洁诚信的政府 素材呈现:在疫情期间,疫苗质量管理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各接种单位均配备了疫苗储存专用冰箱,配备在线温度监测设备,疫苗采购、储存等环节总体情况良好。 要求:政府必须清廉,不得利用公权力谋求私人或团体利益;政府必须高效运行,通过优化流程、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不断提高行政效率和水平。 情境:作为广东数字政府改革建设的第一个重要成果,粤省事上线三年多来,不断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截至目前,用户已突破1.5亿,累计上线服务事项超2100项,业务量超170亿次,访问量超630亿次,已经成为全国服务最全、用户最多、活跃度最高的省级移动政务服务平台。 粤省事的上线,给生产生活带来了什么样的变化? (六)智能高效的政府 要求:政府要带头遵守法律,严格依法办事,做到诚实守信,不能朝令夕改、言而无信。要建立健全守信践诺机制,准确记录并客观评价各级人民政府和公务员对职权范围内行政事项以及行政服务质量承诺、期限承诺和保障承诺的履行情况。 总结法治政府的内涵 议题二:建设法治政府的途径? 情境:从强拆到钉子户成为城市“风景线” 伴随着城市化发展,很多城市都需要进行大规模拆迁,因协商不一致也出现了许多“钉子户”。面对“钉子户”,过去一些地方政府急于政绩,往往是强拆或者断水断电了之。而随着法治建设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作出了“不停水断电,不强行拆除”的承诺,同时积极在《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的框架下与住户协商。 从强拆到“不停水断电,不强行拆除”的承诺,政府的工作方式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情境二:自由裁量权不“自由” 依据某省《规范税务行政处罚裁量权实施办法》,对于虚开发票违法行为的处罚,以虚开发票金额为依据,分为较轻(虚开金额0.5万元以下,罚款1万元——2万元)、一般(虚开金额0.5万元——1万元,罚款2万元——5万元)、严重(虚开金额1万元以上,罚款5万元——50万元)三档。 该省某市国税局在检查过程中,发现A企业和B企业存在虚开普通发票行为。其中,A企业虚开金额为4200元,该企业抵触税务人员检查,甚至用言语威胁前来进行检查的税务人员;B企业虚开金额合计4300元,但虚开发票数量占其当年开具发票总数量的90%。虽然A、B两企业虚开金额均属《办法》规定中较轻档次,但某市国税局认为两企业行为具备“从重”处罚条件,对A、B两企业均处5万元罚款。 事后,A、B两企业以国税局违反《规范税务行政处罚裁量权实施办法》提起行政诉讼。法院审理后认为,某市国税局无法提供A企业威胁检查人员的证据,同时也无法提供“以虚开比例为依据从重处罚”的处罚依据。因此做出判决,要求国税局变更罚款数额,按较轻处罚档次重新做出行政处罚决定。 法院为何判决国税局重新做出行政处罚决定?这说明政府部门应如何行使权力? 情境三: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提出,加大食品药品、公共卫生、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安全生产、劳动保障、城市管理、交通运输、金融服务、教育培训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领域执法力度。 请选择其中一个领域,谈谈为什么要加强该领域的执法力度? 1.要求 (1)总体要求 要把政府工作全面纳入法治轨道,让政府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履行职责,确保行政权在法治框架内运行。各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坚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规范执法自由裁量权,加大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领域执法力度。 议题三:建设法治政府的意义 情境:近期,全国多地政务服务中心陆续出现了 “办不成事”反映窗口,主要受理办事企业、群众往返多次未能解决的疑难问题,以及相关单位以不正当理由推诿、相互“踢皮球”或群众评价为“不满意”事项。该窗口对群众诉求能当场办理的进行即办,情况复杂不能当场解决的,按职责分工分别进行交办、协办、督办,限时办结,并通过互联网系统实时跟踪跟进;对于不给办、冷硬推的,由纪委监委实行问责监督。 “办不成事”反映窗口,也是对政务服务的检验窗口。通过这个窗口,政务服务工作的问题、短板被摆在明面上,倒逼着政务服务流程、机制的进一步完善。而对老百姓和企业而言,真正实现“一次不用跑”“最多跑一次”, 提升群众、企业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请结合材料,运用法治政府相关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办不成事窗口的设立,对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有何作用?(9分) (2)办不成事窗口的设立,有什么重大意义?(4分) 三、建设法治政府的意义 通过建设法治政府,能够督促政府更好地行使权力,积极履行职责,提高行政服务水平,实现善政; 通过建设法治政府,能够更好地促进政府和公民、社会组织的沟通,形成互信互助的新型关系。 四、课堂小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