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部编版五年级下实践专题《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共59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2年部编版五年级下实践专题《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共59张PPT)

资源简介

(共59张PPT)
高老师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授课教师:高老师
同学们,你游览过辉煌的北京故宫吗?你知道美丽的敦煌莫高窟吗?你对秦始皇陵兵马俑感兴趣吗?
这些令中国人骄傲的世界文化遗产,凝结着我们祖先的汗水和智慧。
故宫博物院
敦煌
秦始皇兵马俑
这节课,我们将一起游览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写作任务
通过搜集资料,选择一处你感兴趣的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写一份简介。
知识链接
何为“世界文化遗产”?
世界文化遗产,是一项由联合国发起、联合国教育科学文化组织负责执行的国际公约建制,以保存对全世界人类都具有杰出普遍性价值的自然或文化处所为目的。
世界文化遗产是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的最高等级,世界文化遗产属于世界遗产范畴。
知识链接
世界十大文化遗产
金字塔
宙斯神像(希腊)
法洛斯灯塔(埃及)
知识链接
世界十大文化遗产
巴比伦空中花园(伊拉克)
阿提密斯神殿 希腊
罗得斯岛巨像
知识链接
世界十大文化遗产
毛索洛斯墓庙 土耳其
亚历山卓港
兵马俑
知识链接
世界十大文化遗产
万里长城
说一说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有哪些?
说一说
说一说
说一说
说一说
说一说
说一说
说一说
说一说
说一说
说一说
说一说
说一说
1.要介绍的世界文化遗产是什么?
2.打算从哪几方面介绍?
3.按照什么顺序来介绍?
4.世界文化遗产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5.运用什么方法介绍的生动、有趣?
5. 打算拟定什么题目?
习作提纲要求
顺序:
(1)空间顺序:从上到下、从里到外、从左到右等;
(2)游览顺序:选取三个特色景点,按照参观路线进行介绍。
(3)按照不同特色点进行介绍:描绘外观、历史价值、发生的故事等。
介绍的内容要清晰明了,方式多样而灵活,突出介绍之地的特色。
习作提纲要求
要有一个中心。
这些令中国人骄傲的世界文化遗产,凝结着我们祖先的汗水和智慧。文章的中心可以是表达对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的建造者的智慧的赞美之情,也可以呼吁大家保护世界文化遗产。
习作提纲要求
构思点拨
一、查阅资料。
二、整理资料。
三、撰写。
查阅资料
1.有目的地查阅相关资料,如搜集历史资料,了解基本现状。
2.查阅的时候要把资料来源记录下来。
整理资料
根据要介绍的内容整理资料,如描绘外观和结构的,记录历史变化的,讲述相关故事的。
撰写
1.将整理后的材料用自己的话写下来,也可以引用别人的话,但要注明资料来源。
2.注意使用图片、表格等辅助形式,使介绍的内容更加生动、准确。
三、写法指导:
1、拟题
可以以所选择的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的名字作为题目,也可以加一些修饰词,还可以拟一些与众不同的题目。
如:《长城》《美轮美奂的故宫》《龙门石窟》《秦始皇陵兵马俑》《神秘的布达拉宫》《古典的苏州园林》
开头
(1) 可以直接介绍你对某一处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很感兴趣,想要介绍它;
(2)可以交代你去某一处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 旅游过,对它印象深刻,想向大家介绍它;
(3)可以直接对某一处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进行一个概括性的介绍
中间
(1)根据查阅的资料,用自己的话或引用别人的话对某一处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进行具体的介绍。
(2)抓住文化遗产的特点进行描写,把它的外观、结构、现状等介绍清楚,让读者对你写的文化遗产有一个整体印象。
(3)为了使介绍的内容清晰明了,可以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或举例子、列数字等说明方法;可以使用图片、表格等辅助形式;还可以通过历史故事或者传说,把习作写得更加有趣,更加引人入胜。
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知多少?
九寨沟
长城
黄山
敦煌莫高窟
峨眉山
福建土楼
云冈石窟
布达拉宫
范例讲解
布达拉宫简介
布达拉宫位于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是我国著名的宫堡式建筑群,藏传佛教名寺。
布达拉宫属于文化遗产,海拔3000多米。为纪念唐朝文成公主和西藏松赞干布的婚事而兴建,已有1300多年历史。
介绍布达拉宫的位置
介绍历史背景
范例讲解
宏伟壮丽的布达拉宫建筑非常壮丽,宫殿高13层,达117米,全由花岗石砌成,飞檐金顶,雕梁画栋,气宇非凡,是西藏最珍贵的宗教、艺术和文化宝库。
1994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00年11月与2001年12月,大昭寺和罗布林卡作为布达拉宫历史建筑群的扩展项目被批准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介绍外观
追溯列入名录时间
范例讲解
兵马俑简介
兵马俑坑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坑,位于陵园东侧1500米处,被誉为“世界第八奇迹”,为研究秦朝时期的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等,提供了十分珍贵的实物资料,成为世界人类文化的宝贵财富。
介绍兵马俑的地位、作用
秦兵马俑
兵马俑的样子
兵马俑的数量
兵马俑的种类
位置
……
范例讲解
坑内的陶塑艺术作品是仿制的秦宿卫军。近万个或手执弓、箭、弩,或手持青铜戈、矛、戟,或负弩前驱,或御车策马的陶质卫士,分别组成了步、弩、车、骑四个兵种。
介绍坑内陶塑
范例讲解
秦始皇兵马俑整体风格浑厚,健美、洗练。如果仔细观察,脸型、发型、体态、神韵均有差异,从中可以看出秦兵来自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民族,人物性格也不尽相同。陶马双耳竖立,有的张嘴嘶鸣,有的闭嘴静立。所有这些秦始皇兵马俑都富有感人的艺术魅力。
介绍兵马俑的艺术魅力
范例讲解
长城简介
长城,又称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的军事防御工程,是一道高大、坚固而连绵不断的长垣,用以限隔敌骑的行动。长城不是一道单纯孤立的城墙,而是以城墙为主体,同大量的城、障、亭、堠相结合的防御体系。
介绍长城的作用
范例讲解
长城修筑的历史可上溯到西周时期,发生在首都镐京的著名的典故“烽火戏诸侯”就源于此。春秋战国时期列国争霸,互相防守,长城修筑进入第一个高潮,但此时修筑的长度都比较短。秦灭六国统一天下后,秦始皇连接和修缮战国长城,始有万里长城之称。明朝是最后一个大修长城的朝代,今天人们所看到的长城多是此时修筑。
介绍长城的历史
敦煌莫高窟
壁画艺术
千佛洞
影响
地理位置
……
思维导图
关于黄山,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黄山,古代称为“天子都”,因为它雄伟秀丽,又神秘莫测,是天帝和神仙的居所。到秦代,人们根据它的颜色又称为“黟山”。那么,后来为什么又改叫“黄山”了呢?据说是因为黄帝和浮丘公、容成子三人曾在此炼丹而得名。因为黟山是黄帝炼丹的地方,人们就叫它“黄山”了。黄山七十二峰中就有以三位仙人命名的轩辕峰、浮丘峰、容成峰。
  当初,修建嘉峪关城时,需要成千上万块长2米、宽05米、厚03米的石条,工匠们在黑山将石条凿好后,却人抬不起,车拉不动,且山高路远,无法运输。大伙儿边凿石条边发愁,眼看隆冬季节就要到了,石条还没有从山里运出一块,若要耽误工期,没有工钱是小,这脑袋可就难保了。大家正在长嘘短叹,这时,忽然山顶一声闷雷,从白云中飘下一幅锦绸,众工匠赶紧接住,只见上面若隐若现有几行字,大家看后恍然大悟,按其行事。等到冬季到来后,众人从山上往关城修一条路,在路面上泼水,让其结成一条冰道,然后把石条放在冰道上滑行运输,结果十分顺利的把石条运到了嘉峪关城下,不但没有延误工期,反而节省了不少工期。众工匠为了感谢上苍的护佑,在关城附近修建庙宇,供奉神位,并成为工匠出师后务必参拜的地方。
长城的传说——冰道运石
怎样把这些传说写进我们的习作里呢?
我特别奇怪,长城这些巨石是怎么来的呢?妈妈告诉我……
我查资料得知,这些巨石其实是……
还是从黄山这座山的名字讲起吧。
传说……
习作开头,我想通过神话故事引出要介绍的景点。
描写时,我要加入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让我的作文更生动!
我要按照移步换景的顺序来写,这样习作才能表达得清楚、有条理。
结尾
(1) 可以表达自己对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的赞美之情;
(2)可以呼吁大家保护世界文化遗产;
(3)可以表达自己想去一睹其风采的愿望。
参观秦始皇陵兵马俑
一提起千年古城西安,大家就会想到美丽的骊山、杨贵妃沐浴过的华清池、玄奘主持修建的大雁塔……我却更喜欢壮观的秦始皇陵兵马俑。①
①开头运用对比的手法,引入介绍对象——秦始皇陵兵马俑。
去年暑假,我随爸爸、妈妈游历西安,并参观了我向往已久的秦始皇陵兵马俑。
兵马俑是什么呢?兵马俑属于古代墓葬雕塑的类别之一,是用陶土做成兵和马的形状的殉葬品。②
②运用设问的修辞方法,简单介绍什么是兵马俑。
一进展厅,我一下子就被一号坑里的景象惊呆了,只见一排一排整整齐齐的兵马俑,摆出一副严阵以待的架势。我脑海里立马闪现出电视剧里两军对阵的场面……我估算了一下,这里足足有6000多个兵马俑。走近仔细看,这些兵马俑和真人一般大小,模样各不相同,个个栩栩如生。③
③介绍一号坑的场景,联想与现实相互交织,展现了兵马俑的雄伟、壮观。
二号坑虽然不如一号坑面积大、兵多,但布局像八卦阵一样复杂,兵种也更加齐全。这里有陶俑、陶马1300多件、战车80余辆、青铜兵器数千件。其中的一辆四轮铜车马,像是当年三军统帅亲临前线指挥作战时使用的,被称为“青铜之冠”,其制作工艺令人惊叹不已。④
④运用列数字、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抓住二号坑的特点,重点介绍了让自己印象深刻的“一辆四轮铜车马”。
三号坑呈“凹”字形,面积不大,像是供统帅和军师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指挥部。我伫立良久,不禁浮想联翩。⑤
⑤简要介绍三号坑的形状、面积等。全文安排有详有略,重点突出。
据解说员介绍,秦始皇陵兵马俑博物馆是中国最大的古代军事博物馆,也是“世界八大奇迹”之一。这可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勤劳和智慧的结晶啊!⑥
⑥概述了秦始皇陵兵马俑的历史、文化价值,表达了赞叹之情。
看完兵马俑,我对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肃然起敬,一种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我想,这些记忆和感动将永远留在我心间,激励我为实现民族复兴而努力。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