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8张PPT)第16课 三国鼎立曹操(155年-220年),字孟德,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奠基人。一、官 渡 之 战11万人2万人曹操袁绍公元200年5、官 渡 之 战 经 过取胜乌巢延津夜袭乌巢,烧毁袁军粮草战役时间作战双方结果特点影响官渡之战曹操袁绍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200年曹操vs袁绍曹操胜以少胜多官渡之战思考?曹操为什么能在官渡之战中以少胜多?曹操:政治上: 1、谋略得当,“挟天子以令诸侯”2、 重视人才 “唯才是举”经济上: 3、顺应民心,实行屯田,重视经济发展军事上: 4、 军事才能出众,有勇有谋袁绍:骄傲轻敌 战后局势图官渡之战后:曹操基本上统一北方。曹操刘备孙权官渡之战后的形势刘备(161-223年)字玄德孙权(182-252年)字仲谋。孙刘联军——不足5万曹操——20万(号称80万)参战方兵力战役 赤壁之战时间作战双方力量对比特点战术结果影响曹军孙刘联军不习水战,连接船舰水火齐攻兵力20余万兵力约5万曹军大溃,北撤以少胜多公元208年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战役 官渡之战时间地点作战双方特点结果影响赤壁之战公元208年曹操VS孙刘联军以少胜多曹操失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曹操VS袁绍赤壁以少胜多公元200年官渡曹操胜利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在官渡大战中胜利的曹操,为什么在赤壁大战中失败了呢?曹操,字孟德(155-220年)赤壁之战曹操失败原因:水土不服、流行疾病不习水战、首尾连环骄傲轻敌军事失误第16课 三国鼎立220年,曹丕自称皇帝,国号魏,定都洛阳。221年,刘备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定都成都。229年,孙权称帝,国号吴,定都建业。(pī)三、三国鼎力局面的形成220年221年229年刘备孙权洛阳成都建业(南京)政权名称时间创建者定都魏蜀(汉)吴三国鼎立曹丕(pī)第16课 三国鼎立曹魏重视农业,兴修水利。孙吴造船业发达,船队曾到达夷洲。蜀汉重视西南地区的开发与民族关系。曹操……至少是一个英雄。——当代文学家·鲁迅曹操,字孟德(155-220年)明·罗贯中《三国演义》:宁教我负天下人,勿叫天下人负我。京剧《击鼓骂曹》:如今出了个奸曹操,上欺天子下压群僚。奸非常之人,超世之杰。——西晋·陈寿《三国志》他是拨乱世的英雄!——当代史学家·范文澜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曹操同时代的评论家许劭雄英如何评价曹操?雄1.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关键性战役是( )B2.奠定曹操统一北方基础的战役( )D、牧野之战B、赤壁之战C、巨鹿之战A、官渡之战A、官渡之战B、赤壁之战C、巨鹿之战D、牧野之战A基础练习3 (山东菏泽)中国古代以少胜多的战役不胜枚举,下表描述的中国古代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是( )A.长平之战 B.官渡之战C.赤壁之战 D.淝水之战统帅 周瑜—曹操兵力对比 5万—20万(号称80万)结果 曹操失去了在短时间内统一全国的可能性C4 (山东德州)(改编)东汉末年群雄并起,最终形成三国鼎立的格局。下列示意图符合公元229年三国局势的是( )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