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1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第二目: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一、教学目标必备知识:原始社会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私有制和阶级的产生;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与发展。关键能力:通过分析史实材料,了解原始社会的解体和阶级社会的演进。二、核心素养1.政治认同: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2.科学精神:理解各种社会形态的特点和演进。3.公共参与: ①查阅史料,了解社会的演进过程。②总结社会主义国家生产关系的特点。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产生教学难点封建制生产关系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五种社会形态,今天我们学习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2、【学习过程】总议题: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议题1:封建社会——人身依附的绳索探究一:展示材料:有一个奴隶主拥有500个奴隶,奴隶们每天耕种,但收成全归他所有,他每天过着逍遥自在的生活。有一天,他在其他奴隶主那看到了他们在用铁犁和牛耕地,速度快多了,又听说修筑水利,可以让农田洪旱保收,于是他决定这么干。 果然,使用铁犁牛耕,原本500人耕种的土地,现在只需要300人就够了。奴隶主想,该让剩下的200人做什么呢?于是,他想了个办法:让奴隶开垦荒地,并占为己有。他们联合把土地分成小块,租给奴隶耕种,收取一部分收成作为地租,同时联合其他奴隶主,推动土地私有合法化。情景探究:看材料记关键信息,结合教材,请用图示说明奴隶社会演进封建社会的过程(结合生产力,生产关系的相关知识进行分析)交流展示:学生交流并回答教师总结:探究二:展示材料:在古罗马,奴隶主把生产工具分为三种:第一种是“会说话的工具”,即奴隶;第二种是“有声的工具”或“哞哞叫的工具”, 指耕牛一类第三种是“无声的工具”,如大车等。在奴隶主眼里,奴隶和牲畜、工具一样,是可以任意转让、出租、赠送、买卖甚至杀死的。我国两汉时期,租种豪强地主土地的佃户和为豪强地主耕作的雇农数量有了明显增加。从东汉末年到魏晋,战乱使更多的农民被豪强地主所控制,他们不仅要为地主耕种土地,缴纳地租,而且要服劳役,战乱时则被武装为私兵。他们不单立户口,而附于主家户籍,世代相袭,非自赎或主人放免不得脱籍。但是,他们又都有自己的财产,并且不像奴婢那样可以被买卖。情景探究:比较上述两段材料,和奴隶制生产关系相比,封建制生产关系有什么特点?封建制生产关系和奴隶制生产关系相比有哪些进步?交流展示:学生交流并回答教师总结:封建制生产关系和奴隶制生产关系相比有哪些进步?奴隶社会奴隶没有生产资料和人身自由,封建社会农民有一定的生产资料和人身自由,农民能够比较自主地劳动,有了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探究三:展示材料:晚唐时,有人曾说农民有“八苦”:一苦官吏苛刻;二苦高利贷重;三苦赋税繁多;四苦事事摊钱;五苦当差服役;六苦无处伸冤;七苦冻死无衣饥无食;八苦病不得医死不得葬。情景探究:看材料记关键信息,结合教材探究以下问题:1.农民为何会有“八苦”?2.“八苦”的背后隐藏了地主阶级剥削农民哪些方式?(地主阶级是如何剥削农民的)交流展示:学生交流并回答。教师总结:封建社会的剥削基础及主要方式:(1)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地主剥削农民的基础。(2)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主要方式是:收取地租。 包括劳役地租、实物地租和货币地租。还有,高利贷、苛捐杂税、各种瑶役。探究四:展示视频:《君权神授》《等级制度》情景探究:看视频记关键信息,结合教材,探究以下问题:封建制国家的显著特征是什么?交流展示:学生交流并回答。教师总结:封建社会的最显著特征:君主专制、等级森严。为了维护封建国家的统治,地主阶级还散布封建迷信、传播封建道德、鼓吹君权神授,钳制人民思想。探究五:展示材料:展示农民起义和抗租抗税的图片信息情景探究:面对地主阶级的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农民阶级的反抗斗争从来就没有停止过……思考: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并说一说这一矛盾的外在表现有哪些?交流展示:学生交流并回答。教师总结: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表现:分散的小规模的抗租抗税运动;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或农民战争。总结封建统治的方式(地主阶级是如何剥削农民的):①经济剥削:a.在封建社会里,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基础。b.方式:地租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主要方式,包括劳役地租、实物地租和货币地租。此外,地主阶级还利用高利贷、强追农民交纳苛捐杂税,从事各种徭役来剥削农民。②政治压迫: 封建国家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君主专制、等级森严。③思想钳制: 地主阶级还通过散布封建迷信、传播封建道德、鼓吹“君权神授”,钳制劳动人民的思想。议题一知识总结:封建社会:1.产生:生产力的发展2.生产关系特点:地主两“大部分”,农民有一定自由3.剥削基础及主要方式:封建土地所有制和收取地租4.最显著特征:君主专制、等级森严5.主要矛盾: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的矛盾议题2、资本主义社会——看不见的锁链探究一:展示材料:在14世纪的佛罗伦萨,有钱的羊毛商人开设了与众不同的工场,直接控制和组织呢绒的生产,他们把许多作坊组织起来,雇佣工人对羊毛进行加工、洗刷、梳洗,然后将其分给城市或农村的手工业者纺成线织成呢。其他技术较为复杂的工序,如染色等,则由较大的手工工场完成。14世纪中期,在佛罗伦萨的城区和近郊从事呢绒生产的手工工场约有200家,年产呢绒几万匹,这就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我国明朝中后期,在商品经济较发达的江南地区和东南沿海城市,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苏州、杭州的丝织业,台湾、广东的制糖业,江西景德镇的制瓷业,广东的冶铁业等等,不仅有分工精细的手工工场,而且在城市和乡镇出现了买卖劳动力的市场。情景探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怎样的过程?交流展示:学生交流并回答。教师总结:探究二:展示视频:《圈地运动》情景探究:看视频记关键信息,结合教材,探究以下问题: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建立所必须具备的两个基本条件?交流展示:学生交流并回答。教师总结: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所有制:资本家占有一切生产资料人与人的关系:失去生产资料的劳动者不得不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受雇于资本家,成为雇佣工人。分配制:资本家在生产过程中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建立必备的基本条件:大批失去生产资料、有人身自由、能自由出卖劳动力的人有开办资本主义企业所需的大量货币当作资本。名词解析——剩余价值资本家在商品市场上购买的只是工人的劳动力,而雇佣劳动所创造创造的价值,远远超过资本家购买劳动力所付给工人的工资,超过的部分就是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探究三:展示材料:资产阶级革命,是指由资产阶级领导的反对封建社会制度的革命。17、18世纪,在欧洲和北美,封建主义的基础受到冲击,继尼德兰革命之后,英国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为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开辟了道路。欧洲大陆的主要封建国家也陆续进行改革,推行富国强兵政策,在法国,爆发了轰轰烈烈的大革命,摧毁了封建专制统治,为资产阶级掌权开辟了道路。在英属北美殖民地,建立了新兴的美国。客观上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情景探究:为什么爆发资产阶级革命,资产阶级革命胜利有何积极影响,资本主义制度确立有什么意义?交流展示:学生交流并回答。教师总结:资产阶级革命爆发的原因: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使新兴资产阶级在经济上显示出很大的优势。但封建制度的存在使新兴资产阶级的优势难以发挥,只有推翻封建政权,才能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障碍。新兴资产阶级和他们的思想家提出了“自由、平等、博爱”等口号,利用劳动人民的力量,发动了向封建地主阶级夺取政权的革命。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的意义:标志着资本主义社会的开始,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的意义:工业革命的发生和完成,带来了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巨大飞跃和人类思想上的极大解放,使科学、教育、文化的发展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探究四:展示视频:《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资料补充:据《纽约邮报》2020年4月2日报道,因为新冠疫情的影响,造成牛奶供过于求,美国北部几个州的奶农计划将大量优质牛奶倒掉。对此一些经济学家深感忧虑,新一轮的经济危机是否会到来成为美国经济学家普遍关心的问题。上一次见到如此大规模“倒牛奶”事件,还要追溯到1929年,当时的美国农场主大肆倒牛奶进入密西西比河,远远望去犹如一道“银河”一般。彼时的经济危机,直到现在仍是美国民众心中的一道疤。情境探究: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相关知识,回答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特征、表现及其爆发的原因是什么。交流展示:学生交流并回答教师总结: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基本特征:生产相对过剩。生产过剩是相对过剩,即相对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来说, 社会生产的商品显得过剩。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主要表现:①大量商品卖不出去,大量生产资料闲置;②大批生产企业、商店、银行破产,大批工人失业,生产迅速下降;③信用关系破坏,社会生活陷入混乱。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产生原因:①直接原因: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各个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②根本原因: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这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探究五:展示材料:新冠肺炎疫情是否会成为压倒美国经济的“最后一根稻草”成为热议。按照经济学原理,美国经济这一两年可能逃不开衰退的命运。新冠肺炎疫情这一突如其来的非经济要素在全球迅速传播,从金融市场、产业链、消费等多个领域和渠道“侵蚀”美国实体经济根基,打击经济增长信心。当地时间8月21日,美国纽约市举行“为死者游行”活动,从布鲁克林巴克莱中心通过布鲁克林大桥游行至纽约市政府,抗议美国联邦政府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不力。调查统计,在全国境内,大约有46%的美国家庭在新冠疫情期间遭受了严重的财政危机,其中有31%的家庭几乎消耗完所有积蓄,只能依靠救济金度日。情境探究:结合材料分析资本主义国家矛盾从何而来,又为何不可避免崩溃的结果?交流展示:学生交流并回答教师总结: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①阶级矛盾: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在阶级关系上表现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②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总根源。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贯穿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始终,决定着资本主义的命运。③资产阶级所采取的各种缓和阶级矛盾的措施,没有也不可能改变资本主义私有制及其剥削关系。生产社会化程度越高,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就越不可避免。④ 资本主义终究要被社会主义所取代,这是历史的必然趋势。议题二知识总结:资本主义社会:1.产生:生产力发展、商品经济发展2.生产关系建立的基本条件:人和货币3.生产关系的特点:资本家两占有,工人出卖劳动力,受雇于资本家。4.资本主义社会开始的标志: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5.资本主义制度确立的意义:生产力飞跃、思想解放6.痼疾(经济危机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原因):7.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矛盾总结提升:课堂总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