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1 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1、结合实例,认识内力作用及其在地表形态形成过程中的作用。2、结合实例,认识外力作用及其在地表形态形成过程中的作用。3、运用图像及示意图,了解三大类岩石的形成过程,并在此基础上说明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运用内、外力相关知识解释典型地貌的成因运用示意图说明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3、地壳运动及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和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一、内力作用1.能量来源:来自地球内部的热能。2.表现形式(1)地壳运动:岩石圈因受内力作用而发生的变位或变形,也称构造运动。(2)岩浆活动:岩石圈破裂时,深处岩浆沿破裂带上升,侵入岩石圈或喷出地表的过程。(3)变质作用:岩石受温度、压力等因素的影响,其成分、结构发生改变的过程。3.对地表的影响内力作用奠定了地表形态的基本格局,总的趋势是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二、外力作用1.能量来源:来自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阳辐射能。2.表现形式(1)风化作用:在温度、水、大气、生物等因素的作用下,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发生破碎崩解、化学分解和生物分解等的过程。可分为物理风化和化学风化两种基本类型。(2)侵蚀作用:流水、波浪、风、冰川等外力对地表进行破坏的过程。(3)搬运作用:风化或侵蚀的产物,在流水、波浪、风、冰川等外力作用下,被搬运离开原来位置的作用。(4)堆积作用:随着流速降低、风力减小或者冰川融化等,被搬运的物质逐渐沉积下来的过程。3.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总的趋势是使地表起伏状况趋于平缓。三、岩石圈的物质循环1.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1)岩石圈物质循环的基础物质:岩浆、岩浆岩、A沉积岩、B变质岩。(2)岩石圈物质循环的环节①为外力作用,②为变质作用,③为熔化,④为冷却凝固作用。2.岩石的类型类型 成因 常见的岩石岩浆岩 由岩浆侵入岩石圈上部或喷出地表冷却凝固而成 花岗岩、玄武岩沉积岩 碎屑物质被搬运后沉积下来,经压实、固结而成 砾岩、砂岩、页岩、石灰岩变质岩 已生成的岩石在高温、高压等条件下,成分、性质发生改变而成 板岩、大理岩(2022·山东·济宁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高一期末)滑沙,即乘坐滑板从沙丘顶自然下滑的一项娱乐活动。沙坡头景区位于腾格里沙漠东南部,滑沙是绝大多数游客必然要体验的项目之一,其承载力受滑沙板承载力、滑道承载力、游客体验与感知承载力共同影响。下表为沙坡头景区滑沙体验项目的承载力综合测评结果,下图为新月形沙丘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影响因素 承载力(人次/天)滑沙板数量 3240滑道数量 4153游客体验与感知 7200根据图中沙丘形态,推测当地的主导风向为( )A.东南风 B.西北风 C.西南风 D.东北风2.为使游客体验滑沙的惊险刺激,滑道线路应选择图中的( )A.线路OA B.线路OB C.线路OC D.线路OD3.沙坡头景区滑沙体验项目的承载力瓶颈因子是( )A.滑沙板数量 B.滑道数量 C.游客体验与感知 D.生态环境(2022·陕西·长安一中高一期末)乐业县位于广西西北部,石灰岩广布,拥有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天坑群。白洞天坑是当地有名的天坑,底部生长着大量的植被;冒气洞口窄,洞内十分宽敞。冒气洞与白洞天坑相距不到500米,地下相互连通。白洞天坑坑内气温与外界气温相近,冒气洞气温常年保持18℃左右,某季节会出现白洞天坑坑口吸气,冒气洞洞口冒气(白烟)的奇观。如图示意白洞天坑与冒气洞的垂直剖面。据此,完成下面小题。4.形成乐业县天坑群的主要作用是( )A.流水堆积 B.流水侵蚀 C.风化作用 D.风力作用5.冒气洞冒气(白烟)的奇观多出现在(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我国的岩溶(喀斯特地貌)峰丛洼地,作为世界岩溶的典型模式,主要分布于秦岭以南的湿热岩溶区。下图示意我国西南某地的峰林峰丛剖面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6.峰丛洼地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A.风化侵蚀 B.流水沉积 C.流水侵蚀 D.冰川侵蚀7.影响岩溶地貌形成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岩石、水文 B.地形、植被 C.土壤、地形 D.气候、植被(2022·湖北黄冈·高二期末)位于横断山区高山峡谷中的程海,曾经是一个外流湖,平均水深达72m,湖水通过程河向南流入金沙江。近代由于水文、气候变化,湖水不再外泄,成为内陆湖。程海湖面多年平均降水量为740mm,蒸发量为1841mm。目前,程海水面面积多年稳定在75.8平方千米,平均水深约25.7m。据此完成下面小题。8.推测程海形成于( )A.火山口集水 B.地壳断陷集水 C.河流改道 D.滑坡堵塞河流9.目前程海水面面积多年稳定,说明主要补给水源是( )A.高山冰雪融水 B.大气降水 C.地下水 D.季节性积雪融水10.根据现今气候条件,预测程海未来自然演化正确的是( )①盐度升高②水位下降③面积扩大④湖水富营养化加重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1.(2022·上海宝山·一模)太湖石属于石灰岩,因盛产于太湖地区而古今闻名,是一种玲珑剔透的观赏石头。太湖石在岩石分类中属于( )A.喷出岩 B.沉积岩 C.变质岩 D.侵入岩12.(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读“阿尔卑斯山区某地景观图”,U型谷形成的作用是( )A.冰川堆积 B.流水侵蚀 C.风力堆积 D.冰川侵蚀13.(2022·全国·高二课时练习)下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要求。(1)地壳物质循环的主要能量来源是________。(2)说出图中丁代表的岩石类型,并指出该类岩石的突出特点。(3)指出甲、乙、丙、戊分别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4)图中下列字母代表的含义是a.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e.________。参考答案【答案】1.B 2.C 3.A【解析】1.根据图示可发现该区域广泛分布新月形沙丘。新月形沙丘是典型的风力堆积地貌,风向从沙丘缓坡吹来,结合图示所指的指向标,当地的主导风向应该为西北风。B选项正确。故正确答案选B。2.游客体验滑沙的惊险刺激,应该选择线路较陡,这样下滑速度快,惊险刺激。比较OA、OB、OC、OD四条线路。OC线路坡度最陡,下滑速度最快。C正确。故正确答案选C。3.沙坡头景区说明是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生态环境不是限制滑沙体验项目的承载力的因素, D错误;由景区滑沙体验项目的承载力综合测评结果数据,滑沙板数量3240,滑道数量4153,游客体验与感知7200,可知,滑沙板数量是其中的短板,其数量能否满足游客需求是滑沙体验项目的承载力的因素,A正确。故正确答案选A。【答案】4.B 5.D【解析】4.依据材料“乐业县位于广西西北部,石灰岩广布,拥有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天坑群。”可知,这里是喀斯特地貌区,天坑为喀斯特地貌,形成的主要作用为流水溶蚀作用。流水溶蚀作用是流水侵蚀作用的一种,B正确,AC错误。该地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风力作用弱,D错误。故选B。5.由于白洞天坑坑内气温与外界气温相近,冬季时,坑内气温低,气压高;而冒气洞气温常年保持在18℃左右,冬季洞内气温高,气压低。白洞天坑的冷空气通过地下岩溶通道进入冒气洞,在冒气洞形成上升气流。受附近地下河影响,冒气洞洞内空气中水汽充足,当气流流出洞口时遇冷(冬季时,地面气温低于冒气洞内气温),水汽凝结,形成“白烟”,D符合题意;春秋季节时洞内外温差小,不易形成该现象,AC错误;夏季时大气温度高,白洞天坑温度高,气流上升,冒气洞内气温低,气流下沉,不会出现冒气洞洞口冒气的奇观,B错误。故选D。【答案】6.C 7.A【解析】6.喀斯特地貌地表峰丛洼地的形成主要是地表水流通过石灰岩的裂隙对岩石不断溶蚀,裂隙变宽变深,山体被切割形成峰丛;随着地表水对岩石的溶蚀、冲蚀、搬运作用增强,岩体坍塌,形成洼地,故C正确,ABD错误。因此本题选C。7.岩溶地貌是流水对可溶性岩石(多为石灰岩)进行化学溶蚀作用下形成的一种典型地貌,因此影响其形成的主要自然因素是岩石和水文,与其他要素的关系不大,BCD错误,A正确。故选A。【答案】8.B 9.C 10.A【解析】8.程海位于横断山区高山峡谷中,横断山区山河相间,结合材料可知湖水深,可推测程海形成于地壳断陷集水成湖,故选B,火山湖是火山喷发后,喷火口内,因大量浮石被喷出来和挥发性物质的散失,引起颈部塌陷形成漏斗状洼地,积水成湖,根据图中影像看出,不是火山口凹陷,A错,河流改道、滑坡堵塞河流成湖湖水较浅,故CD错误,故选B。9.目前程海水面面积多年稳定,说明其水量收支是平衡的。湖面蒸发量远远大于降水量,要保持平衡,必须有其他水源补给,而程海位于横断山区干热、封闭谷地,周围地势高。利于地下水补给湖水。地下水补给稳定,所以面积保持多年稳定,C正确。高山冰雪和季节性积雪融水都有较强的季节变化,该地区属于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变化也大,所以ABD错误,故选C。10.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处在干燥环境中的程海,湖面蒸发量将进一步增大,远远超过降水量,湖泊盐度将升高,水位将下降,①②正确③错误。湖水富营养化是指氮、磷等植物营养物质含量过多所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④错误,故选A。11.【答案】B【解析】题意表明,太湖石属于石灰岩,石灰岩是水中碳酸氢钙经化学变化沉积和生物遗体沉积而形成,属于沉积岩,不是变质作用形成,也不是岩浆喷出和侵入冷凝形成,因此不属于喷出岩、变质岩、侵入岩,B符合题意,排除ACD。故选B。12.【答案】D【解析】冰川作用形成的地貌主要在高山和高纬,气候严寒地区明显。阿尔卑斯山脉是欧洲最大的山地冰川中心,发育着各种类型的冰川地貌,其中冰蚀地貌尤其典型。其中U型谷是经山谷冰川刨蚀、改造而形成的谷地,D对,A错。流水侵蚀作用主要在湿润、半湿润的山区较为明显,多形成“V”型谷,B错;风力堆积作用主要干旱、半干旱地区较为明显,风力不会形成“U”型谷,C错。故选D。13.【答案】(1)地球内部的放射能(或地球内能)(2)岩石类型:沉积岩。突出特点:具有明显的层理构造,可能含有化石(3)甲:岩浆;乙:侵入岩;丙:喷出岩;戊:变质岩。(4) 冷却凝固 风化侵蚀 搬运沉积(或外力作用) 固结成岩变质作用【解析】【分析】(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地壳物质循环主要能量来源是地球内部放射性物质衰变释放的能量。(2)图中丁岩石是由沉积物转化而来,是沉积岩。根据三大岩石的特点可知,沉积岩具有层理构造,可能含有化石。(3)根据地壳中的物质循环可知,丁是沉积物转化而来,是沉积岩;沉积岩可能发生变质形成的变质岩,所以戊是变质岩;变质岩在地下深处,可能经过重熔再生作用形成岩浆,故甲为岩浆;岩浆侵入地层缓慢冷却凝固形成侵入岩,喷出地表形成喷出岩,所以乙是侵入岩,丙的喷出岩。(4)根据图中的物质循环可知,a是冷却凝固作用,b是地壳的抬升作用,c是风化侵蚀、搬运沉积,d是固结成岩作用,e变质作用,f是重熔再生作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