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人教版七上生物 第一单元 第2章 第2节 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一、单项选择题(共9小题)1. 下列说法中,能够被看作一个生态系统的是 A. 一个池塘中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B. 一片麦地里的空气、土壤、阳光等环境因素C. 一片树林中的树木、小草及空气D. 一片草地上的所有生物和环境因素2. 滇池是云南省最大的淡水湖,有关滇池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B. 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C. 与其他生态系统无关联 D. 由生物与环境组成3.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水稻”和“青蛙”在农田生态系统中分别扮演的角色是 A. 生产者、生产者 B. 消费者、生产者 C. 生产者、分解者 D. 生产者、消费者4. 下列食物链的表示方法正确的是 A. 兔 狐 B. 草 兔 狐C. 草 兔 狐 D. 阳光 草 兔 狐5. 人们的生产活动有时干预了自然生态系统,如毁林开荒,其结果是 A. 有利于生态系统的稳定 B. 有利于保护生态系统C. 降低了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 D. 更利于人类的生存6. 某生态系统中四种生物可以构成一条食物链,如图表示一段时间内它们各群体中有机物总量的相对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食物链可表示为丁 乙 甲 丙B. 四种生物及它们周围的非生物环境组成了生态系统C. 甲和乙是消费者,丁是分解者D. 该食物链中的能量最终来源是太阳能7. 沧州北郊那片挺拔的杨树林自从以金黄的美景迅速火爆朋友圈后,一直备受热赞。园林部门建议尽可能保留林中的落叶。从生态学角度看,下列相关叙述不合理的是 A. 挡住光照,保持土壤营养不流失 B. 该措施有利于促进物质循环C. 落叶被微生物分解补充土壤养料 D. 落叶覆盖利于保持土壤水分8. 如图是一个池塘生态系统,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 水绵、水草、浮萍是生态系统的生产者B. 在此生态系统中,肯定存在但没有表现出来的生物是分解者C. 该生态系统能量的最终来源是太阳能D. 若该池塘被重金属污染,体内重金属含量最高的是虾9. 玉米田中有杂草,还有玉米螟等害虫,以及以害虫为食的天敌。下列关于该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该生态系统中玉米是生产者B. 杂草和玉米之间是竞争关系C. 玉米螟和它的天敌之间是捕食关系D. 玉米田中物种少,自我调节能力强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10. 自然界因动物的存在而更加活泼有趣,某生物兴趣小组调查统计了某生态系统中四种动物一生中的平均活动时间(用百分比表示),如表所示,请回答:(1)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角度分析,物种甲、乙、丙、丁属于 ,它们参与构成 条食物链,处于食物链最末端的是物种 。(2)在该生态系统中,直接影响物种甲数量的生物因素包括 ;同时,物种甲也直接影响着这些生物的数量,这表明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 的关系,共同维持生态平衡。11. 克氏原鳌虾俗称小龙虾,因肉味鲜美广受人们欢迎。其摄食范围广,包括水草、藻类、水生昆虫、动物尸体等,近年来在中国已经成为重要经济养殖品种。当前克氏原鳌虾稻田养殖即稻虾综合种养模式在我国发展迅速。研究人员为了研究在稻田生态系统中引入克氏原鳌虾后对该生态系统的影响,进行了如下的研究:选取四处研究区域,每个区域划出等大小的六个田块,在三个田块进行稻虾综合种养模式,三个田块进行水稻单作模式。各田块稻田耕作、田间管理、水稻种植和养殖方式基本一致。定期采集水样测定总氮、总磷的含量,结果如下:(1)各田块稻田耕作、田间管理、水稻种植和养殖方式基本一致是为了 。(2)从柱状图中可以看出,稻虾综合种养模式比水稻单作模式水体中总氮和总磷的含量 ,是因为克氏原鳌虾通过取食和排泄,加快了 。因此稻虾综合养殖生态系统中水稻的产量可能会 水稻单作模式。(3)克氏原螯虾所获取的能量是通过 传递的,这些能量最终来源于 。12. 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并回答问题: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里,由于围湖造田,滇池大面积缩减,大量水塘、沼泽消失,滇池湖滨带几乎丧失殆尽,使很多水禽失去了理想的栖息地,部分水禽消失甚至灭绝。近年来,政府高度重视滇池流堿和环湖生态建设,滇池生态环境逐步改善,滇池水生植物种类増多,在滇池栖息、越冬的鸟类明显增多,其中包括多种云南省新记录到的鸟类,如三趾鸥、灰翅鸥、须浮鸥、白翅浮鸥、铁嘴沙鸻、蒙古沙鸻、中杓鹬等。(1)根据资料分析,过去半个多世纪滇池鸟类濒危的主要原因是 。因此。保护滇池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 。(2)资料显示。在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滇池中生物 的多样性明显改善。(3)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为建设美丽昆明、生态昆明,作为中学生,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答出一点即可)。13. 同学们进行实验,探究洋葱汁对大肠杆菌的抑制效果。实验步骤及结果如下。步骤一:将洋葱捣碎过滤,收集洋葱汁。步骤二:在含大肠杆菌的两个培养皿中,分别贴上 枚浸泡过洋葱汁和无菌水的圆纸片。步骤三:将培养皿置于 恒温箱中培养 小时。步骤四:观察实验结果。说明:抑菌圈内大肠杆菌被杀灭,形成透明圆环。(1)本实验的目的是 。其中浸泡过 的圆纸片在本实验中起对照作用。每个培养皿中贴 枚圆纸片的目的是 。(2)洋葱汁含有抑菌物质,据此推测培养皿 (填“”或“”)为洋葱汁组。(3)有同学提出:熟洋葱还具有抑菌效果吗 为此,同学们开展了进一步实验探究。① 在本实验中可将上一探究实验步骤二修改为 。② 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答案1. D【解析】A没有非生物部分,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B没有生物部分,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C只包括了生物部分的部分植物和非生物部分的空气,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D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2. D【解析】A.生物圈包括地球上的所有生态系统,是最大的生态系统;而滇池只是生物与环境组成一个普通生态系统,不是最大的生态系统,错误。B.生物圈是地球上全部生物及其无机环境的总和,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滇池不是地球上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错误。C.每一个生态系统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与周围的其他生态系统相互关联,错误。D.每一个生态系统都是由其中的全部生物及其环境组成,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正确。故选D。3. D【解析】水稻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属于生产者;青蛙是动物,以现成的有机物为食,属于消费者。4. B【解析】A、兔是动物属于消费者,而食物链必须从生产者开始;B、该食物链正确表示了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关系;C、箭头反了,食物链的箭头应该指向消费者;D、阳光是非生物部分,而食物链不包括非生物部分。所以,食物链正确的是绿色草 兔 狐。5. C【解析】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动调节能力越强,因此人们的生产活动有时干预了自然生态系统,如毁林开荒,其结果是降低了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C符合题意。6. D7. A【解析】树林中的落叶能够被大量细菌和真菌分解,其中的有机物被分解成无机物,供植物重新利用。落叶挡住光照,与保持土壤营养不流失无关,A错误。8. D9. D10. (1) 消费者;;丁和乙【解析】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角度分析,物种甲、乙、丙、丁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属于消费者,它们参与构成 条食物链,即植物 物种甲 物种丙 物种丁,植物 物种乙,处于食物链最末端的是物种丁和物种乙。 (2) 物种乙、物种丙和植物;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解析】通过食物链可知,在该生态系统中,直接影响物种甲数量的生物因素包括物种乙、物种丙和植物。同时物种甲也直接影响着这些生物的数量,表明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的关系,共同维持生态平衡。11. (1) 控制单一变量 (2) 高;物质循环;高于 (3) 食物链和食物网;太阳光能12. (1) 栖息地丧失;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多样性 (2) 种类 (3) 围绕保护自然、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等理念进行回答均可13. (1) 探究洋葱汁对大肠杆菌的抑制效果;无菌水;设置重复,减小实验误差【解析】由题干可知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洋葱汁对大肠杆菌的抑制效果。实验中变量为洋葱汁,有洋葱汁的是实验组,有无菌水的是对照组,每个培养皿中贴 枚圆纸片的目的是设置重复,减小误差,避免偶然性。 (2)【解析】洋葱汁含有抑菌物质,培养皿 出现抑菌圈,所以培养皿 为洋葱汁组。 (3) ① 在含大肠杆菌的两个培养皿中,分别贴上 枚浸泡过生洋葱汁和熟洋葱汁的圆纸片 ② 生、熟洋葱汁对大肠杆菌均具有抑制作用,且生洋葱汁的抑菌效果更好【解析】由柱形图可知生洋葱汁抑菌率是 ,熟洋葱汁抑菌率是 ,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生、熟洋葱汁对大肠杆菌均具有抑制作用,且生洋葱汁的抑菌效果更好。第1页(共1 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