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热点题型】06 新情景下方程式的书写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一般在填空题中出现较多,常结合化工生产流程及实验探究中考查,越来越注重结合新信息书写陌生的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要求考生要有效地接受、吸收、整合题目的信息,推断物质,利用守恒规律加以书写,充分体现出学科核心素养:电子得失——变化观念与守恒思想;方程式配平——模型认知;而氧化性(还原性)体现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具体解题可用以下方法:“四步法”突破新情景下氧化还原方程式的书写第一步:根据题干信息或流程图,判断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第二步:按“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写出方程式,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对方程式进行配平。第三步:根据电荷守恒和反应物的酸碱性,在方程式左边或右边补充H+、OH-或H2O等。第四步:根据质量守恒配平反应方程式。【典例精析】KMnO4能与热的硫酸酸化的Na2C2O4溶液反应,生成Mn2+和CO2,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分析第一步:依题意,锰元素的化合价降低,故KMnO4是氧化剂,Mn2+是还原产物;碳元素的化合价升高,故Na2C2O4(碳元素化合价为+3价)是还原剂,CO2是氧化产物。第二步:按“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把离子方程式初步写成:,由MnO4-Mn2+,锰元素降了5价,由C2O42- CO2,碳元素升了1价,1molC2O42-共失去2mole-,故在C2O42-前配5,在氧化产物CO2前配10,在MnO4-前配2,在还原产物Mn2+前配2,即。第三步:反应在硫酸中进行,故在左边补充H+,右边补充H2O,2MnO4-+5C2O42-+H+ 2Mn2++10CO2↑+H2O第四步:依据电荷守恒及H、O原子守恒配平如下:2MnO4-+5C2O42-+16H+ 2Mn2++10CO2↑+8H2O一、工艺流程中的氧化还原方程式的书写1.钨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用作催化剂,制造防火材料等。一种以黑钨矿(主要成分是FeWO4和MnWO4,还含有Si、P、As等元素的杂质)为原料制备钨酸的工业流程如图所示。已知:①“滤渣1”的成分是Mn3O4和Fe2O3。②“水浸”后滤液中主要阴离子为、、、和。③Ksp[Mg3(PO4)2]=1.0×10-24。回答下列问题:(1)基态As原子中未成对的电子数为_______,“滤渣2”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2)FeWO4发生“焙烧”时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2.从废旧锂电池正极材料中(主要成分为、导电炭黑和铝箔)回收锂一直是科学家关注的热点,所设计的流程如下图所示:已知:ⅰ.溶解度如下表:温度/ 0 10 20 50 75 100溶解度/g 1.539 1.406 1.329 1.181 0.866 0.728ⅱ.常温下,ⅲ.:不溶于碱,可溶于稀酸;:白色结晶粉末,可溶于稀酸。完成下列问题:(1) 中化合价为___________。(2)上述流程中,提高“溶解”步骤速率的措施有___________(任写一条),该步骤中主要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3.以焙烧黄铁矿(杂质为石英等)产生的红渣为原料制备铵铁蓝颜料。工艺流程如下:回答下列问题:(1)红渣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填化学式),滤渣①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填化学式)。(2)黄铁矿研细的目的是_______。(3)还原工序中,不生成S单质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4)工序①的名称为_______,所得母液循环使用。(5)沉铁工序产生的白色沉淀中的化合价为_______,氧化工序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6)若用还原工序得到的滤液制备和,所加试剂为_______和_______(填化学式,不引入杂质)。4.氯化钡广泛应用于化工领域,其某种生产流程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复杂矿物的主要成分为,还含有少量、,若采用稀硫酸进行浸出提纯,其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提纯后的矿料进一步研磨的目的是_______。(2)步骤①中与焦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实际生产中必须加入过量的焦炭,其主要目的是_______。(3)“系列操作”是指蒸发浓缩、_______、_______、洗涤、干燥;其中在实验室中进行蒸发浓缩,除用到酒精灯、三脚架外,还需用到的仪器有_______。5.为易溶于水的紫红色晶体,是一种新型净水剂.利用废铁屑(含少量Cu、、油污等)制取的流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中Fe的化合价为_______;可用于杀菌消毒,利用了其_______性质。(2)用热溶液洗涤废铁屑的目的是_______(3)可通过改变条件来提高“酸浸”的速率,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_______A.将稀改成98.3%的浓B.适当提高“酸浸”的温度C.“酸浸”过程中不断搅拌溶液(4)“氧化1”中温度不宜过高的原因是_______(5)确定“沉铁”是否完全,可取少量“滤液2”中加入_______溶液,若溶液未变红,则“沉铁”完全(6)“氧化2”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6.三氧化二镍是一种重要的电子元件材料、蓄电池材料。工业上利用含镍废料(以镍、铁、钙、镁合金为主)制取草酸镍(NiC2O4·2H2O),再高温煅烧草酸镍制取三氧化二镍。已知草酸的钙、镁、镍盐均难溶于水。根据下列工艺流程示意图回答问题。(5)NiC2O4·2H2O高温煅烧制取三氧化二镍时会产生CO、CO2、水蒸气等混合气体,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7.三氧化二钴主要用作颜料、釉料及磁性材料,利用铜钴矿石制备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已知:铜钴矿石主要含有、、,其中还含有一定量的、和等。请回答下列问题:(4)向“沉铜”后的滤液中加入溶液,写出滤液中的金属离子与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6)在空气中高温煅烧得到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归纳总结】工艺流程中的氧化还原方程式的书写方法(1)细读题干寻找提纯对象,结合工艺流程示意图分析被提纯元素的存在形式及杂质的去除情况。(2)确定未知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根据题意分析溶液环境,配平氧化还原方程式。二、实验探究中的氧化还原方程式的书写1.实验小组研究铜与硝酸的反应,实验如下(加持装置和尾气处理装置略)。装置 编号 试剂a 现象Ⅰ 4浓硝酸 (过量) 铜片完全溶解,溶液变绿,出现大量红棕色气体Ⅱ 4稀硝酸 (过量) 铜片完全溶解,溶液变蓝,液面上方气体呈浅红棕色(1)实验Ⅰ、Ⅱ中的红棕色气体均是。①实验Ⅰ产生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②实验Ⅱ产生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2)对实验Ⅰ产生,实验Ⅱ产生的原因提出解释。①硝酸浓度越稀,溶液中单位体积内的数目越少。被还原时,每个从铜片处获得较多电子的机会越_______(填“大”或“小”),因此越易被还原为较低价态的含氮物质。②浓硝酸具有较强的_______性,可将转化为。(3)对实验Ⅰ所得溶液呈绿色,而实验Ⅱ所得溶液呈蓝色的原因提出猜想。查阅资料:ⅰ.溶于浓硝酸后呈黄色;ⅱ.。是弱酸,不稳定。猜想一:溶于浓硝酸,与蓝色溶液混合而呈现绿色。猜想二:电离出的与结合为(绿色)。①向浓硝酸中通入,现象是_______,滴加少量蓝色溶液后呈绿色,证实猜想一合理。②研究猜想二是否为实验Ⅰ所得溶液呈绿色的主要原因,实验如下。a.能说明溶液A中含有的现象是_______。b.向溶液B中滴加少量硝酸,溶液由绿色变为蓝色。结果表明,猜想二不是实验Ⅰ所得溶液呈绿色的主要原因,说明理由:_______。2.碘化亚铜(CuI)广泛应用于有机合成催化剂、树脂改性剂、人工降雨剂等,是难溶于水和乙醇的白色固体,易被空气氧化。实验室利用二氧化硫还原法合成碘化亚铜,相关装置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仪器甲的名称是_______,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2)B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D装置中盛装_______(填试剂名称)。(3)C装置中发生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判断该反应结束的现象是_______。(4)实验结束后,仪器甲中物质经_______、洗涤、干燥,得到CuI固体,洗涤时用溶液洗涤CuI的目的是_______,再用无水乙醇洗涤。3.二氧化氯(ClO2)是一种高效消毒灭菌剂,可以有效灭活新冠病毒,为阻断疫情做出了巨大贡献。氯酸钠还原法是目前使用较为广泛的ClO2制备方法,其中一种是用NaClO3与CH3OH在催化剂、60℃时,发生反应得到ClO2,下图装置(夹持装置略)对其制备、吸收、释放进行了研究。已知:①ClO2的浓度较大时易分解爆炸,一般用CO2或空气稀释到10%以下,实验室也常用稳定剂吸收ClO2,生成NaClO2,使用时加酸只释放出ClO2一种气体;②ClO2与KI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ClO2+10I +8H+=2Cl +5I2+4H2O③有关物质沸点如下表;物质 CH3OH HCOOH ClO2沸点 64.7℃ 100.8℃ 11℃请回答:(1)仪器b的名称是_______;比较仪器c和d,实验中c的优点是:_______。(2)根据反应条件判断制备装置甲中需改进的一项措施是_______。(3)反应中甲醇被氧化为甲酸,写出制备ClO2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该制备法可选用不同的还原性物质作为还原剂,例如草酸(草酸的氧化产物为CO2),相比甲醇法,草酸法的优点是_______。(4)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A.装置e主要用于检验是否有Cl2生成B.在ClO2释放实验中,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是:4H++5=Cl-+4ClO2↑+2H2OC.仪器a中NaOH溶液主要用于停止反应,并吸收多余的ClO2D.ClO2和Cl2都为强氧化剂,在相同条件下,等物质的量时,Cl2的氧化能力是ClO2的2.5倍(5)采用以下方法可以测定所制备的ClO2的量:Ⅰ.将足量KI用100mL水溶解后加到锥形瓶,再加3mL稀;Ⅱ.将生成的ClO2气体通过导管在锥形瓶中被吸收Ⅲ.滴加几滴淀粉溶液,用a mol L 1的标准溶液滴定(),共用去bmLNa2S2O3溶液:实验测得所通入的ClO2的质量为_______g。4.二氯化钒是重要的有机合成试剂,某学习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夹持装置略通过VCl3分解制备VCl2。已知VCl3具有较强的吸湿性,VCl2具有强吸湿性和强还原性。回答下列问题:(1)装置甲中m导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_;装置甲中盛NaNO2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____。(2)利用装置甲制备氮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3)制备VCl2时,所需装置的接口连接顺序为___________。(4)装置甲、丙中都有加热装置,实验时先点燃___________(填“甲”或“丙”)处的酒精(喷)灯,理由是___________。(5)装置丙中瓷舟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实验结束后,还要继续通N2,其目的为___________。(6)若该学习小组同学没有连接装置乙,VCl3会吸湿生成次钒酸、盐酸和VCl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5.白色固体碘化亚铜(CuI)可用作树脂改性剂,不溶于水,能被O2氧化,见光易分解。实验室制备CuI的方法是向和KI混合溶液中通入足量SO2,实验装置如下:回答下列问题:(1)装置a_______的名称是,丙中试剂是_______。(2)实验室制备SO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3)乙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4)反应完成后,使用减压过滤装置分离CuI,并用溶有少量SO2的水溶液代替蒸馏水洗涤沉淀,目的是_______。(5)CuI固体的保存方法是_______。6..某学生利用以下装置探究氯气与氨气之间的反应。其中A、F分别为氨气和氯气的发生装置,C为纯净干燥的氯气与氨气反应的装置。 请回答下列问题:3.装置F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5.装置C内出现浓厚的白烟并在容器内壁凝结,另一生成物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归纳总结】(1)细读题干寻找实验目的,通读题目中从实验步骤中了解操作步骤,结合装置分析实验过程,与实验目的相对应。(2)根据题意确定反应物和生成物,结合溶液环境配平方程式,注意质量守恒、电子守恒、电荷守恒。△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热点题型】06 新情景下方程式的书写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书写一般在填空题中出现较多,常结合化工生产流程及实验探究中考查,越来越注重结合新信息书写陌生的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要求考生要有效地接受、吸收、整合题目的信息,推断物质,利用守恒规律加以书写,充分体现出学科核心素养:电子得失——变化观念与守恒思想;方程式配平——模型认知;而氧化性(还原性)体现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具体解题可用以下方法:“四步法”突破新情景下氧化还原方程式的书写第一步:根据题干信息或流程图,判断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第二步:按“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写出方程式,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对方程式进行配平。第三步:根据电荷守恒和反应物的酸碱性,在方程式左边或右边补充H+、OH-或H2O等。第四步:根据质量守恒配平反应方程式。【典例精析】KMnO4能与热的硫酸酸化的Na2C2O4溶液反应,生成Mn2+和CO2,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分析第一步:依题意,锰元素的化合价降低,故KMnO4是氧化剂,Mn2+是还原产物;碳元素的化合价升高,故Na2C2O4(碳元素化合价为+3价)是还原剂,CO2是氧化产物。第二步:按“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把离子方程式初步写成:,由MnO4-Mn2+,锰元素降了5价,由C2O42- CO2,碳元素升了1价,1molC2O42-共失去2mole-,故在C2O42-前配5,在氧化产物CO2前配10,在MnO4-前配2,在还原产物Mn2+前配2,即。第三步:反应在硫酸中进行,故在左边补充H+,右边补充H2O,2MnO4-+5C2O42-+H+ 2Mn2++10CO2↑+H2O第四步:依据电荷守恒及H、O原子守恒配平如下:2MnO4-+5C2O42-+16H+ 2Mn2++10CO2↑+8H2O一、工艺流程中的氧化还原方程式的书写1.钨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用作催化剂,制造防火材料等。一种以黑钨矿(主要成分是FeWO4和MnWO4,还含有Si、P、As等元素的杂质)为原料制备钨酸的工业流程如图所示。已知:①“滤渣1”的成分是Mn3O4和Fe2O3。②“水浸”后滤液中主要阴离子为、、、和。③Ksp[Mg3(PO4)2]=1.0×10-24。回答下列问题:(1)基态As原子中未成对的电子数为_______,“滤渣2”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2)FeWO4发生“焙烧”时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答案】(1) 3 H2SiO3(2)4FeWO4+O2+4Na2CO32 Fe2O3+4CO2+4Na2WO4【解析】【分析】黑钨矿(主要成分是FeWO4和MnWO4,还含有Si、P、As等元素的杂质)加入氧气和碳酸钠焙烧后,水浸得到阴离子主要为、、、和的滤液,和滤渣1 :Mn3O4和Fe2O3,向滤液中加入次氯酸钠溶液将氧化为,加入盐酸,调节pH,得到滤渣2为H2SiO3,继续加入氯化镁溶液,除去磷、砷等,再加入氯化钙溶液沉钨,经过滤、洗涤,最后加入盐酸酸解,得到,据此解答。(1)基态As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为:1s22s22p63s23p63d104s24p3,未成对的电子数为3;由分析可知,滤渣2的主要成分为:H2SiO3;故答案为:3;H2SiO3。(2)FeWO4发生焙烧时主要生成Fe2O3,方程式为:4FeWO4+O2+4Na2CO32 Fe2O3+4CO2+4Na2WO4;故答案为:4FeWO4+O2+4Na2CO32 Fe2O3+4CO2+4Na2WO4。2.从废旧锂电池正极材料中(主要成分为、导电炭黑和铝箔)回收锂一直是科学家关注的热点,所设计的流程如下图所示:已知:ⅰ.溶解度如下表:温度/ 0 10 20 50 75 100溶解度/g 1.539 1.406 1.329 1.181 0.866 0.728ⅱ.常温下,ⅲ.:不溶于碱,可溶于稀酸;:白色结晶粉末,可溶于稀酸。完成下列问题:(1) 中化合价为___________。(2)上述流程中,提高“溶解”步骤速率的措施有___________(任写一条),该步骤中主要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答案】(1)+2(2) 搅拌、增大反应物浓度等(写一条即可) 【解析】废旧锂电池正极材料(主要成分为、导电炭黑和铝箔)经氢氧化钠溶液碱浸后,铝箔溶解,滤液中含有偏铝酸钠,滤渣中含有炭黑、,滤渣通过双氧水、硫酸溶解后溶液中主要含有Fe3+、Li+、PO,继续加入氨水调节pH,过滤得到滤渣为炭黑和氢氧化铁沉淀,滤液中加入碳酸钠溶液得到Li2CO3沉淀,沉淀经过洗涤、干燥后,用盐酸溶解得到LiCl,电解熔融LiCl得到金属Li,据此解答。(1)中化合价为+2;故答案为:+2。(2)根据影响反应速率的外界因素分析,上述流程中,提高“溶解”速率的措施有搅拌、增大反应物浓度等;该步骤主要将二价铁离子氧化为三价铁离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故答案为:搅拌、增大反应物浓度等(写一条即可);。3.以焙烧黄铁矿(杂质为石英等)产生的红渣为原料制备铵铁蓝颜料。工艺流程如下:回答下列问题:(1)红渣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填化学式),滤渣①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填化学式)。(2)黄铁矿研细的目的是_______。(3)还原工序中,不生成S单质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4)工序①的名称为_______,所得母液循环使用。(5)沉铁工序产生的白色沉淀中的化合价为_______,氧化工序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6)若用还原工序得到的滤液制备和,所加试剂为_______和_______(填化学式,不引入杂质)。【答案】(1) Fe2O3 SiO2(2)增大固液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提高黄铁矿的利用率(3)7Fe2(SO4)3+FeS2+8H2O=15FeSO4+8H2SO4(4)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5) +2; 6Fe(NH4)2Fe(CN)6++6H+=6Fe(NH4)Fe(CN)6+3H2O+Cl-+(6) H2O2 NH3·H2O【解析】【分析】已知黄铁矿高温煅烧生成Fe2O3,反应原理为:4FeS2+11O22Fe2O3+8SO2,故产生的红渣主要成分为Fe2O3和SiO2,将红渣粉碎后加入足量的50%的H2SO4溶液加热充酸浸,反应原理为:Fe2O3+3H2SO4=Fe2(SO4)3+3H2O,过滤出滤渣①,主要成分为SiO2,向滤液中加入黄铁矿进行还原,将Fe3+还原为Fe2+,由(3)小问可知不生成S沉淀,则硫元素被氧化为,反应原理为:14Fe3++FeS2+8H2O=15Fe2++2+16H+,然后进行工序①为蒸发浓缩、冷却结晶,得到FeSO4晶体和母液主要含有FeSO4溶液和H2SO4,加水溶解FeSO4晶体,向所得溶液中加入(NH4)2SO4、K4[Fe(CN)6]并用H2SO4调节溶液的pH为3,进行沉铁过程,反应原理为:Fe2++2+[Fe(CN)6]3-=Fe(NH4)2Fe(CN)6↓,然后过滤出沉淀,洗涤后加入H2SO4和NaClO3进行氧化步骤,反应原理为:6Fe(NH4)2Fe(CN)6+ +6H+=6Fe(NH4)Fe(CN)6+3H2O+Cl-+6,过滤、洗涤干燥即制得Fe(NH4)Fe(CN)6,据此分析解题。(1)由分析可知,红渣的主要成分为:Fe2O3,滤渣①的主要成分为:SiO2,故答案为:Fe2O3;SiO2;(2)黄铁矿研细的主要目的是增大固液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提高黄铁矿的利用率,故答案为:增大固液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提高黄铁矿的利用率;(3)由分析可知,还原工序中,不产生S单质沉淀,则硫元素被氧化为,反应原理为:14Fe3++FeS2+8H2O=15Fe2++2+16H+,故化学方程式为:7Fe2(SO4)3+FeS2+8H2O=15FeSO4+8H2SO4,故答案为:7Fe2(SO4)3+FeS2+8H2O=15FeSO4+8H2SO4;(4)由分析可知,工序①的名称为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所得母液主要含有FeSO4溶液和H2SO4可以循环利用,故答案为: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5)沉铁工序中产生的白色沉淀Fe(NH4)2Fe(CN)6中Fe的化合价为+2价和[Fe(CN)6]4-中的+3价,由分析可知,氧化工序所发生的离子方程式为:6Fe(NH4)2Fe(CN)6+ +6H+=6Fe(NH4)Fe(CN)6+3H2O+Cl-+6,故答案为:+2;6Fe(NH4)2Fe(CN)6+ +6H+=6Fe(NH4)Fe(CN)6+3H2O+Cl-+6;(6)由分析可知,还原工序所得的滤液中主要含有FeSO4溶液和H2SO4,向滤液中先加入一定量的H2O2溶液将Fe2+完全氧化为Fe3+,在向氧化后的溶液中加入氨水至不再产生沉淀为止,过滤洗涤,对沉淀进行灼烧,即可制得Fe2O3·x H2O和(NH4)2SO4,故所需要加入的试剂为H2O2和NH3·H2O,故答案为:H2O2;NH3·H2O。4.氯化钡广泛应用于化工领域,其某种生产流程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复杂矿物的主要成分为,还含有少量、,若采用稀硫酸进行浸出提纯,其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提纯后的矿料进一步研磨的目的是_______。(2)步骤①中与焦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实际生产中必须加入过量的焦炭,其主要目的是_______。(3)“系列操作”是指蒸发浓缩、_______、_______、洗涤、干燥;其中在实验室中进行蒸发浓缩,除用到酒精灯、三脚架外,还需用到的仪器有_______。【答案】(1) 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2) 使充分反应,提高产率(3) 冷却结晶 过滤 蒸发皿、玻璃棒【解析】【分析】矿料研磨增加矿料与焦炭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根据问题(1)复杂矿物中所含成分,在“高温焙烧”步骤中SiO2与焦炭反应生成Si和CO,焦炭与三氧化二铁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得到铁单质和CO,硫酸钡与焦炭反应生成硫化钡和CO,硫化钡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钡溶液,因为得到含结晶水的物质,因此“系列操作”是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据此分析;(1)硫酸钡与硫酸不反应,SiO2为酸性氧化物,不与硫酸反应,氧化铁属于碱性氧化物,与硫酸发生Fe2O3+6H+=2Fe3++3H2O;提纯后矿料进一步研磨的目的是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故答案为Fe2O3+6H+=2Fe3++3H2O;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2)根据流程图,“高温焙烧”硫酸钡与焦炭反应得到BaS和CO,其反应方程式为BaSO4+4CBaS+4CO↑;实际生产中必须加入过量的焦炭,使硫酸钡充分反应,提高产率;故答案为BaSO4+4CBaS+4CO↑;使硫酸钡充分反应,提高产率;(3)根据流程图,得到产物含有结晶水,因此“系列操作”为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蒸发浓缩需要仪器是酒精灯、三脚架、蒸发皿、玻璃棒等;故答案为冷却结晶;过滤;蒸发皿、玻璃棒。5.为易溶于水的紫红色晶体,是一种新型净水剂.利用废铁屑(含少量Cu、、油污等)制取的流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中Fe的化合价为_______;可用于杀菌消毒,利用了其_______性质。(2)用热溶液洗涤废铁屑的目的是_______(3)可通过改变条件来提高“酸浸”的速率,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_______A.将稀改成98.3%的浓B.适当提高“酸浸”的温度C.“酸浸”过程中不断搅拌溶液(4)“氧化1”中温度不宜过高的原因是_______(5)确定“沉铁”是否完全,可取少量“滤液2”中加入_______溶液,若溶液未变红,则“沉铁”完全(6)“氧化2”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答案】(1) +6 强氧化(2)除去油污(3)A(4)过高温度下H2O2快速分解,降低氧化效率(5)KSCN(6)【解析】【分析】废铁屑(含少量Cu、、油污等)用热溶液洗涤除去油污后,过滤,将滤渣用稀H2SO4酸浸,第二次过滤,除去不反应的Cu,往滤液加入H2O2溶液,氧化Fe2+,用NaOH溶液沉铁,第三次过滤,除去滤液,将主要含Fe(OH)3的滤渣用NaClO、浓NaOH溶液氧化,得到Na2FeO4溶液,经系列操作得到Na2FeO4晶体。(1)中Na是+1价,O是-2价,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0,得Fe的化合价为+6价;可用于杀菌消毒,利用了其强氧化性质。(2)据分析,用热溶液洗涤废铁屑的目的是除去油污。(3)A.将稀改成98.3%的浓,则Fe发生钝化,阻止了酸浸的进一步发生,A不可行;B.适当提高“酸浸”的温度,温度提高能加快反应速率,B可行;C.“酸浸”过程中不断搅拌溶液,可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加快酸浸速率,C可行;故选A。(4)“氧化1”中H2O2氧化Fe2+,温度不宜过高的原因是:过高温度下H2O2快速分解,降低氧化效率。(5)确定“沉铁”是否完全,检验溶液中是否含Fe3+,可取少量“滤液2”中加入KSCN溶液,若变红,则生成Fe(SCN)3红色物质,若溶液未变红,则“沉铁”完全。(6)“氧化2”是NaOH环境,NaClO氧化Fe(OH)3生成Na2FeO4,离子方程式为:。6.三氧化二镍是一种重要的电子元件材料、蓄电池材料。工业上利用含镍废料(以镍、铁、钙、镁合金为主)制取草酸镍(NiC2O4·2H2O),再高温煅烧草酸镍制取三氧化二镍。已知草酸的钙、镁、镍盐均难溶于水。根据下列工艺流程示意图回答问题。(5)NiC2O4·2H2O高温煅烧制取三氧化二镍时会产生CO、CO2、水蒸气等混合气体,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答案】2NiC2O4·2H2O Ni2O3+3CO↑+CO2↑+4H2O【解析】(5)NiC2O4·2H2O高温煅烧生成三氧化二镍、CO、CO2、水蒸气,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iC2O4·2H2O Ni2O3+3CO↑+CO2↑+4H2O;7.三氧化二钴主要用作颜料、釉料及磁性材料,利用铜钴矿石制备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已知:铜钴矿石主要含有、、,其中还含有一定量的、和等。请回答下列问题:(4)向“沉铜”后的滤液中加入溶液,写出滤液中的金属离子与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6)在空气中高温煅烧得到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答案】(4)(6)【解析】(4) “沉铜”后的滤液中含有Fe2+,向其中加入NaClO3溶液,NaClO3会将Fe2+氧化为Fe3+,则根据电子守恒、电荷守恒及原子守恒,可知滤液中的Fe2+与NaClO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lO3-+6Fe2++6H+=Cl-+6Fe3++3H2O;(6) 由题中可知CoC2O4 2H2O在空气中高温煅烧得到Co2O3,CoC2O4中Co的化合价为+2价,生成Co2O3(Co的化合价为+3价),化合价升高,说明空气中的O2作为氧化剂参与了反应,而C2O42-具有一定还原性也被O2氧化成CO2,故产物分别为Co2O3和CO2,根据元素守恒,可推测出产物中还有H2O生成。在根据电子守恒和原子守恒法,最终可得知反应方程式为4CoC2O4·2H2O+3O22Co2O3+8CO2+8H2O;【归纳总结】工艺流程中的氧化还原方程式的书写方法(1)细读题干寻找提纯对象,结合工艺流程示意图分析被提纯元素的存在形式及杂质的去除情况。(2)确定未知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根据题意分析溶液环境,配平氧化还原方程式。二、实验探究中的氧化还原方程式的书写1.实验小组研究铜与硝酸的反应,实验如下(加持装置和尾气处理装置略)。装置 编号 试剂a 现象Ⅰ 4浓硝酸 (过量) 铜片完全溶解,溶液变绿,出现大量红棕色气体Ⅱ 4稀硝酸 (过量) 铜片完全溶解,溶液变蓝,液面上方气体呈浅红棕色(1)实验Ⅰ、Ⅱ中的红棕色气体均是。①实验Ⅰ产生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②实验Ⅱ产生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2)对实验Ⅰ产生,实验Ⅱ产生的原因提出解释。①硝酸浓度越稀,溶液中单位体积内的数目越少。被还原时,每个从铜片处获得较多电子的机会越_______(填“大”或“小”),因此越易被还原为较低价态的含氮物质。②浓硝酸具有较强的_______性,可将转化为。(3)对实验Ⅰ所得溶液呈绿色,而实验Ⅱ所得溶液呈蓝色的原因提出猜想。查阅资料:ⅰ.溶于浓硝酸后呈黄色;ⅱ.。是弱酸,不稳定。猜想一:溶于浓硝酸,与蓝色溶液混合而呈现绿色。猜想二:电离出的与结合为(绿色)。①向浓硝酸中通入,现象是_______,滴加少量蓝色溶液后呈绿色,证实猜想一合理。②研究猜想二是否为实验Ⅰ所得溶液呈绿色的主要原因,实验如下。a.能说明溶液A中含有的现象是_______。b.向溶液B中滴加少量硝酸,溶液由绿色变为蓝色。结果表明,猜想二不是实验Ⅰ所得溶液呈绿色的主要原因,说明理由:_______。【答案】(1) 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2NO+O2=2NO2(2) 大 氧化【解析】(1)①实验Ⅰ中发生的反应为铜与浓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二氧化氮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4HNO3(浓)=Cu(NO3)2+2NO2↑+2H2O,故答案为:Cu+4HNO3(浓)=Cu(NO3)2+2NO2↑+2H2O;②实验Ⅱ中发生的反应为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铜、一氧化氮和水,一氧化氮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产生二氧化氮的化学方程式为2NO+O2=2NO2,故答案为:2NO+O2=2NO2;(2)①硝酸浓度越稀,溶液中单位体积内的硝酸根数目越少,则稀硝酸被还原时,每个硝酸根从铜片处获得较多电子的机会越大,因此越易被还原为较低价态的含氮物质,故答案为:大;②浓硝酸具有较强的氧化性,能将一氧化氮氧化为二氧化氮,故答案为:氧化;2.碘化亚铜(CuI)广泛应用于有机合成催化剂、树脂改性剂、人工降雨剂等,是难溶于水和乙醇的白色固体,易被空气氧化。实验室利用二氧化硫还原法合成碘化亚铜,相关装置如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仪器甲的名称是_______,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2)B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D装置中盛装_______(填试剂名称)。(3)C装置中发生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判断该反应结束的现象是_______。(4)实验结束后,仪器甲中物质经_______、洗涤、干燥,得到CuI固体,洗涤时用溶液洗涤CuI的目的是_______,再用无水乙醇洗涤。【答案】(1) 三颈烧瓶 (2) 缓冲防倒吸 氢氧化钠溶液(3) 溶液颜色不再变化可以判断反应停止【解析】C为制备碘化亚铜的装置,那么A为制备原料SO2的装置,B导气管均很短应该是缓冲防倒吸,D尾气吸收。(1)甲为反应装置,名称是三颈烧瓶。A中制备浓硫酸与Cu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制备SO2,则方程式为;(2)B装置导气管一样长其作用为缓冲防倒吸,而D为尾气吸收装置应装氢氧化钠溶液;(3)SO2与CuSO4、KI发生氧化还原反应,Cu2+发生还原反应降低到一价的铜而SO2发生氧化反应化合价升高为,方程式为。反应进行Cu2+被消耗,所以溶液颜色不再变化可以判断反应停止;3.二氧化氯(ClO2)是一种高效消毒灭菌剂,可以有效灭活新冠病毒,为阻断疫情做出了巨大贡献。氯酸钠还原法是目前使用较为广泛的ClO2制备方法,其中一种是用NaClO3与CH3OH在催化剂、60℃时,发生反应得到ClO2,下图装置(夹持装置略)对其制备、吸收、释放进行了研究。已知:①ClO2的浓度较大时易分解爆炸,一般用CO2或空气稀释到10%以下,实验室也常用稳定剂吸收ClO2,生成NaClO2,使用时加酸只释放出ClO2一种气体;②ClO2与KI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ClO2+10I +8H+=2Cl +5I2+4H2O③有关物质沸点如下表;物质 CH3OH HCOOH ClO2沸点 64.7℃ 100.8℃ 11℃请回答:(1)仪器b的名称是_______;比较仪器c和d,实验中c的优点是:_______。(2)根据反应条件判断制备装置甲中需改进的一项措施是_______。(3)反应中甲醇被氧化为甲酸,写出制备ClO2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该制备法可选用不同的还原性物质作为还原剂,例如草酸(草酸的氧化产物为CO2),相比甲醇法,草酸法的优点是_______。(4)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A.装置e主要用于检验是否有Cl2生成B.在ClO2释放实验中,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是:4H++5=Cl-+4ClO2↑+2H2OC.仪器a中NaOH溶液主要用于停止反应,并吸收多余的ClO2D.ClO2和Cl2都为强氧化剂,在相同条件下,等物质的量时,Cl2的氧化能力是ClO2的2.5倍(5)采用以下方法可以测定所制备的ClO2的量:Ⅰ.将足量KI用100mL水溶解后加到锥形瓶,再加3mL稀;Ⅱ.将生成的ClO2气体通过导管在锥形瓶中被吸收Ⅲ.滴加几滴淀粉溶液,用a mol L 1的标准溶液滴定(),共用去bmLNa2S2O3溶液:实验测得所通入的ClO2的质量为_______g。【答案】(1) 球形冷凝管 平衡压强,能使液体顺利流下(2)水浴加热(3) 4NaClO3+CH3OH+2H2SO4=HCOOH+2Na2SO4+4ClO2↑+3H2O 产生的CO2可稀释ClO2,防止ClO2浓度较大时分解爆炸【解析】(1)仪器b的名称是球形冷凝管;比较仪器c和d,实验中c的优点是:有利于液体顺利流下,减少甲醇的挥发性;故答案为:球形冷凝管;平衡压强,能使液体顺利流下。(2)根据反应条件用NaClO3与CH3OH在催化剂、60℃时,发生反应得到ClO2,则制备装置甲中需改进的一项措施是采用水浴加热、受热均匀,便于控制温度;故答案为:水浴加热。(3)反应中甲醇被氧化为甲酸,NaClO3反应生成ClO2,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则制备ClO2的化学方程式:4NaClO3+CH3OH+2H2SO4=HCOOH+2Na2SO4+4ClO2↑+3H2O。该制备法可选用不同的还原性物质作为还原剂,例如草酸(草酸的氧化产物为CO2),根据题中信息ClO2的浓度较大时易分解爆炸,一般用CO2或空气稀释到10%以下,则相比甲醇法,草酸法的优点是产生的CO2可稀释ClO2,防止ClO2浓度较大时分解爆炸;故答案为:4NaClO3+CH3OH+2H2SO4=HCOOH+2Na2SO4+4ClO2↑+3H2O;产生的CO2可稀释ClO2,防止ClO2浓度较大时分解爆炸。4.二氯化钒是重要的有机合成试剂,某学习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夹持装置略通过VCl3分解制备VCl2。已知VCl3具有较强的吸湿性,VCl2具有强吸湿性和强还原性。回答下列问题:(1)装置甲中m导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_;装置甲中盛NaNO2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____。(2)利用装置甲制备氮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3)制备VCl2时,所需装置的接口连接顺序为___________。(4)装置甲、丙中都有加热装置,实验时先点燃___________(填“甲”或“丙”)处的酒精(喷)灯,理由是___________。(5)装置丙中瓷舟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实验结束后,还要继续通N2,其目的为___________。(6)若该学习小组同学没有连接装置乙,VCl3会吸湿生成次钒酸、盐酸和VCl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答案】(1) 平衡上下的气体压强,使饱和NH4Cl溶液顺利滴下(或其他合理答案) 蒸馏烧瓶(2)(3)a→c→b→d→e→f→g(或a→c→b→e→d→f→g)(4) 甲 赶尽装置内的空气,防止空气中的O2氧化VCl2以及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使VCl2、VCl3发生水解(或其他合理答案)(5) 将VCl3分解生成的氯气全部赶入干燥管丁中,防止污染空气(6)【解析】【分析】首先利用NaNO3与饱和NH4Cl反应生成N2,用N2来排除装置内的空气和水蒸气,然后通入浓硫酸中除去氮气中的水蒸气,将干燥的氮气通入丙装置中进行反应得到VCl2和氯气,最后连接盛有碱石灰的丁装置,既可以吸收产生的氯气,同时用来防止装置外的空气进入导致VCl2潮解。(1)导管连通恒压滴液漏斗和蒸馏烧瓶,可以平衡压强,使液体容易滴下;盛NaNO2的仪器是蒸馏烧瓶。(2)用装置甲中所给物质NaNO2和NH4Cl制备氮气,化学方程式为。(3)用装置甲中生成的氮气赶尽装置中的空气,因VCl3具有较强的吸湿性,需通入干燥的氮气,用浓硫酸干燥N2,末端用碱石灰吸收生成的氯气且防止外界空气进入,装置仪器连接的顺序为a→c→b→d→e→f→g(或a→c→b→e→d→f→g)。(4)为了防止VCl2被氧化以及VCl2,VCl3水解,先让整个装置充满干燥的氮气,应先点燃甲处酒精灯。(5)瓷舟内VCl3分解生成VCl2和Cl2,化学方程式为。VCl3分解生成Cl2,防止氯气氧化VCl2以及污染空气,实验结束后,还要继续通N2,使装置中的Cl2完全被碱石灰吸收。(6)根据题意VCl3会吸湿(与水反应)生成次钒酸、盐酸和VCl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5.白色固体碘化亚铜(CuI)可用作树脂改性剂,不溶于水,能被O2氧化,见光易分解。实验室制备CuI的方法是向和KI混合溶液中通入足量SO2,实验装置如下:回答下列问题:(1)装置a_______的名称是,丙中试剂是_______。(2)实验室制备SO2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3)乙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4)反应完成后,使用减压过滤装置分离CuI,并用溶有少量SO2的水溶液代替蒸馏水洗涤沉淀,目的是_______。(5)CuI固体的保存方法是_______。【答案】(1) 分液漏斗 氢氧化钠溶液(2)(3) 溶液从蓝色变为无色,同时产生白色沉淀 (4)防止CuI被O2氧化(5)密封放置于黑暗环境中【解析】实验室制备CuI的方法是向和KI混合溶液中通入足量SO2,可知装置甲用于制备二氧化硫;装置乙是、KI和SO2反应,制备CuI;二氧化硫有毒,通过装置丙进行尾气处理,一般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据此分析作答。(1)装置a为分液漏斗;由分析可知,丙中试剂是氢氧化钠溶液,故答案为:分液漏斗;氢氧化钠溶液;(2在实验室里,常用亚硫酸钠跟浓硫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硫,化学方程式为:,故答案为:;(3)装置乙是、KI和SO2反应,制备CuI,碘化亚铜(CuI)是白色固体,不溶于水,则实验现象是溶液从蓝色变为无色,同时产生白色沉淀,离子方程式为:,故答案为:溶液从蓝色变为无色,同时产生白色沉淀;;(4)CuI能被O2氧化,而SO2还原性大于CuI,则使用减压过滤装置分离CuI,并用溶有少量SO2的水溶液代替蒸馏水洗涤沉淀,目的是防止CuI被O2氧化,故答案为:防止CuI被O2氧化;(5)碘化亚铜(CuI)能被O2氧化,见光易分解,则CuI固体的保存方法是密封放置于黑暗环境中,故答案为:密封放置于黑暗环境中。6..某学生利用以下装置探究氯气与氨气之间的反应。其中A、F分别为氨气和氯气的发生装置,C为纯净干燥的氯气与氨气反应的装置。 请回答下列问题:3.装置F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5.装置C内出现浓厚的白烟并在容器内壁凝结,另一生成物是空气的主要成分之一。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答案】3.5.3Cl2+8NH3=N2+6NH4Cl【解析】3.F装置中发生5.C中的反应物是NH3与Cl2,产生的白烟是固体NH4Cl,另一生成物是空气的主要成分N2,反应方程式为3Cl2+8NH3=N2+6NH4Cl【归纳总结】(1)细读题干寻找实验目的,通读题目中从实验步骤中了解操作步骤,结合装置分析实验过程,与实验目的相对应。(2)根据题意确定反应物和生成物,结合溶液环境配平方程式,注意质量守恒、电子守恒、电荷守恒。△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热点题型】06 新情景下方程式的书写- 备战2023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热点题型速练(原卷版).doc 【热点题型】06 新情景下方程式的书写- 备战2023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热点题型速练(解析版) .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