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一、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一)、推断符号“”的含义:一般地,如果“若,则”为真, 即如果成立,那么一定成立,记作:“”;如果“若,则”为假, 即如果成立,那么不一定成立,记作:“”.用推断符号“和”写出下列命题:⑴若,则;⑵若,则;(二)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1、一般地,如果,那么称是的充分条件;同时称是的必要条件,与是否推出没有任何关系。理解:若是的充分条件或是的充要条件,则说明由可以推出2、如何理解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中的“充分”和“必要”呢?由上述定义知“”表示有必有,所以是的充分条件,这点容易理解.但同时说是的必要条件是为什么呢?是的必要条件说明没有就没有,是成立的必不可少的条件,但有未必一定有.充分性:说条件是充分的,也就是说条件是充足的,条件是足够的,条件是足以保证的.它符合上述的“若p则q”为真(即)的形式.“有之必成立,无之未必不成立”.必要性:必要就是必须,必不可少.它满足上述的“若非 则非”为真(即)的形式.“有之未必成立,无之必不成立”.(三)、命题按条件和结论的充分性、必要性可分为四类:(1)充分必要条件(充要条件),即 且;(2)充分不必要条件,即且;称为:是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或是必要不充分条件(3)必要不充分条件,即 ,且称是必要不充分条件或是充分不必要条件(4)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即且.(能推的就是充分,不能推的就是必要)(四)充分、必要条件 的四种情形原命题 逆命题 与的关系 结论真 真 ,但 是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是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假 真 但 是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是的充分不必要条件真 真 且即 与互为充要条件假 假 且 是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是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五)、充分、必要条件的判断1、定义法:(1)、分清条件和结论:分清哪个是条件,哪个是结论;(2)找推式:判断及是否成立;(3)、下结论:根据推式及定义下结论。2、等价法:将命题转化为另一个等价的更便于判断的例题。3、逆否法若,则是的必要条件,是的充分条件;若且,则是的必要不充分条件;若,则与互为充要条件;若,则即不是的充分条件,也不是的必要条件。4、集合法:用集合法判断时,要尽可能用图示法、数轴、直角坐标平面等几何方法,图形形象、直观,能简化解题过程,降低思维难度。5、递推法:由于逻辑联系符号具有传递性,因此可根据几个条件的关系,经过若干次的传递,判断所要判断的两个条件之间的依存关系。(四)、从集合的角度判断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和充要条件设若A B,则p是q的充分条件,若,则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若B A,则p是q的必要条件,若,则p是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若A=B,则p,q互为充要条件若AB且BA,则p既不是q的充分条件,也不是q的必要条件其中p:A={x|p(x)成立},q:B={x|q(x)成立}.三、充要条件的证明1、充要条件的证明思路根据充要条件的定义,证明充要条件时要从充分性和必要性两个方面分别证明;(1)、 充分性:把当作已知条件,结合命题的前提条件,推出(2)、 必要性:把当作已知条件,结合命题的前提条件,推出2、充要条件的证明分充分性的证明和很必要性的证明两个步骤,在证明时要注意两种叙述方式的区别:(1)、是充要条件,则由证的是充分性,由证的必要性。(2)、的充要条件是,则由证的是必要性,由证的是充分性。规律方法 一般地,证明“p成立的充要条件为q”时,在证充分性时应以q为“已知条件”,p是该步中要证明的“结论”,即q p;证明必要性时则是以p为“已知条件”,q为该步中要证明的“结论”,即p q.3、例题讲解1、已知集合M={x|x<-3或x>5},P={x|(x-a)·(x-8)≤0}.(1)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使它成为M∩P={x|52、是否存在实数p,使4x+p<0是x2-x-2>0的充分条件?如果存在,求出p的取值范围;否则,说明理由.3、已知p:x2-8x-20>0,q:x2-2x+1-a2>0.若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求正实数a的取值范围.4、已知p:≤2,q:x2-2x+1-m2≤0(m>0),且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5、已知实数p:x2﹣4x﹣12≤0,q:(x﹣m)(x﹣m﹣1)≤0.(1)若m=2,那么p是q的什么条件;(2)若q是p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6、已知条件:,条件:,若是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求实数的取值范围.7、已知命题关于的方程有实数根,命题.(1)若是真命题,求实数的取值范围;(2)若是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求实数的取值范围.8、求证: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有一正根和一负根的充要条件是ac<0.9、设x,y∈R,求证:|x+y|=|x|+|y|成立的充要条件是xy≥0.10、求证:方程x2+(2k-1)x+k2=0的两个根均大于1的充要条件是k<-2.11、求证:一次函数f(x)=kx+b(k≠0)是奇函数的充要条件是b=0.12、已知M={x|(x-a)2<1},N={x|x2-5x-24<0},若M是N的充分条件,求a的取值范围.14、已知条件p:|x-1|>a和条件q:2x2-3x+1>0,求使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的最小正整数a.15、已知都是非零实数,且,求证:的充要条件是.16、求证:关于x的方程有两个负实根的充要条件是.17、求证: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有一正根和一负根的充要条件是ac<0.18、已知,求证:的充要条件是.19、求证:关于的方程有一个根为的充要条件是.20、已知的三边为、、,求证:二次方程与有一个公共根的充要条件是.21、命题;命题(1)若时,在上恒成立,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2)若p是q的充分必要条件,求出实数a,b的值22、已知非空集合,集合,命题.命题.(1)若是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求实数的取值范围;(2)当实数为何值时,是的充要条件.解析与答案1、已知集合M={x|x<-3或x>5},P={x|(x-a)·(x-8)≤0}.(1)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使它成为M∩P={x|5解 由M∩P={x|5(2)M∩P={x|5(3)若a=-5,显然M∩P=[-5,-3)∪(5,8]是M∩P={x|5故a<-3时为必要不充分条件.(1)\、充分不必要的证明2、是否存在实数p,使4x+p<0是x2-x-2>0的充分条件?如果存在,求出p的取值范围;否则,说明理由.解 由x2-x-2>0解得x>2或x<-1,令A={x|x>2或x<-1}.由4x+p<0,得B=.当B A时,即-≤-1,即p≥4,此时x<-≤-1 x2-x-2>0,∴当p≥4时,4x+p<0是x2-x-2>0的充分条件.规律方法 (1)设集合A={x|x满足p},B={x|x满足q},则p q可得A B;q p可得B A;若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则A B.(2)利用充分条件、必要条件求参数的取值范围的关键就是找出集合间的包含关系,要注意范围的临界值.3、已知p:x2-8x-20>0,q:x2-2x+1-a2>0.若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求正实数a的取值范围.解 设p对应的集合为A,q对应的集合为B.解不等式x2-8x-20>0,得A={x|x>10或x<-2}.解不等式x2-2x+1-a2>0,得B={x|x>1+a或x<1-a,a>0}.依题意知p q,q /p,说明AB.于是有(说明:“1+a≤10”与“1-a≥-2”中等号不能同时取到)解得0<a≤3.∴正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0<a≤3.4、已知p:≤2,q:x2-2x+1-m2≤0(m>0),且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解 由题意知p:≤2 -2≤-1≤2 -1≤≤3 -2≤x≤10.q:x2-2x+1-m2≤0 [x-(1-m)]·[x-(1+m)]≤0.(*)∵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不等式≤2的解集是x2-2x+1-m2≤0(m>0)的解集的真子集.∵m>0,∴不等式(*)的解集为{x|1-m≤x≤1+m},且1-m=-2与1+m=10不同时成立.∴ ∴m≥9.∴实数m的取值范围是[9,+∞).5、已知实数p:x2﹣4x﹣12≤0,q:(x﹣m)(x﹣m﹣1)≤0.(1)若m=2,那么p是q的什么条件;(2)若q是p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解:实数p:x2﹣4x﹣12≤0,解得:﹣2≤x≤6,q:(x﹣m)(x﹣m﹣1)≤0,解得:m≤x≤m+1,令A=[﹣2,6],B=[m,m+1],(1)若m=2,则B=[2,3],,那么p是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2)若q是p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即,则,解得:﹣2≤m≤5(等号不同时成立),∴m∈[﹣2,5].(2)、必要不充分的证明6、已知条件:,条件:,若是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求实数的取值范围.解:,即或,,∵是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即.7、已知命题关于的方程有实数根,命题.(1)若是真命题,求实数的取值范围;(2)若是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求实数的取值范围.解:(1)命题:关于的方程没有实数根,∵是真命题,∴满足,即,解得.故实数的取值范围是.(2) 由(1)可得当命题是真命题时,实数的取值范围是,是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是的真子集,即或,解得或.故实数的取值范围是.(3)充要的证明8、求证: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有一正根和一负根的充要条件是ac<0.解: 证明 充分性:(由ac<0推证方程有一正根和一负根)∵ac<0,∴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的判别式Δ=b2-4ac>0.∴方程一定有两不等实根,设为x1,x2,则x1x2=<0,∴方程的两根异号.即方程ax2+bx+c=0有一正根和一负根.必要性:(由方程有一正根和一负根推证ac<0)∵方程ax2+bx+c=0有一正根和一负根,设为x1,x2,则由根与系数的关系得x1x2=<0,即ac<0,综上可知,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有一正根和一负根的充要条件是ac<0.9、设x,y∈R,求证:|x+y|=|x|+|y|成立的充要条件是xy≥0.解、证明 充分性:如果xy≥0,则有xy=0和xy>0两种情况,当xy=0时,不妨设x=0,得|x+y|=|y|,|x|+|y|=|y|,∴等式成立.当xy>0,即x>0,y>0或x<0,y<0时.又当x>0,y>0时,|x+y|=x+y,|x|+|y|=x+y,∴等式成立.当x<0,y<0时,|x+y|=-(x+y),|x|+|y|=-x-y=-(x+y),∴等式成立.总之,当xy≥0时,|x+y|=|x|+|y|成立.必要性:若|x+y|=|x|+|y|且x,y∈R,得|x+y|2=(|x|+|y|)2,即x2+2xy+y2=x2+y2+2|x|·|y|,∴|xy|=xy,∴xy≥0.综上可知,“xy≥0”是“等式|x+y|=|x|+|y|成立”的充要条件.10、求证:方程x2+(2k-1)x+k2=0的两个根均大于1的充要条件是k<-2.证明 ①必要性:若方程x2+(2k-1)x+k2=0有两个大于1的根,不妨设两个根为x1,x2,则 即解得k<-2.②充分性:当k<-2时,Δ=(2k-1)2-4k2=1-4k>0.设方程x2+(2k-1)x+k2=0的两个根为x1,x2,则(x1-1)(x2-1)=x1x2-(x1+x2)+1=k2+2k-1+1=k(k+2)>0.又(x1-1)+(x2-1)=(x1+x2)-2=-(2k-1)-2=-2k-1>0,∴x1-1>0,x2-1>0.∴x1>1,x2>1.综上可知,方程x2+(2k-1)x+k2=0有两个大于1的根的充要条件为k<-2.11、求证:一次函数f(x)=kx+b(k≠0)是奇函数的充要条件是b=0.证明 ①充分性:如果b=0,那么f(x)=kx.因为f(-x)=k(-x)=-kx,所以f(-x)=-f(x),所以f(x)为奇函数.②必要性:因为f(x)=kx+b(k≠0)是奇函数,所以f(-x)=-f(x)对任意x均成立,即k(-x)+b=-(kx+b),所以b=0.综上,一次函数f(x)=kx+b(k≠0)是奇函数的充要条件是b=0.12、已知M={x|(x-a)2<1},N={x|x2-5x-24<0},若M是N的充分条件,求a的取值范围.解 由(x-a)2<1得x2-2ax+(a-1)(a+1)<0,∴a-1∵M是N的充分条件,∴M N,∴解得-2≤a≤7.故a的取值范围是-2≤a≤7.13、已知p:-2≤x≤10,q:x2-2x+1-m2≤0(m>0),若q是p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解 p:-2≤x≤10. q:x2-2x+1-m2≤0 [x-(1-m)][x-(1+m)]≤0 (m>0) 1-m≤x≤1+m (m>0).因为q是p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即{x|1-m≤x≤1+m}{x|-2≤x≤10},故有或,解得m≤3.又m>0,所以实数m的取值范围为{m|014、已知条件p:|x-1|>a和条件q:2x2-3x+1>0,求使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的最小正整数a.解 依题意a>0.由条件p:|x-1|>a 得x-1<-a,或x-1>a,∴x<1-a,或x>1+a.由条件q:2x2-3x+1>0,得x<,或x>1. 要使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即“若p,则q”为真命题,逆命题为假命题,应有或解得a≥. 令a=1,则p:x<0,或x>2,此时必有x<,或x>1.即p q,反之不成立.∴a=1.15、已知都是非零实数,且,求证:的充要条件是.解:(1)必要性:由,得,即,又由,得,所以.(2)充分性:由及,得,即.综上所述,的充要条件是16、求证:关于x的方程有两个负实根的充要条件是.解:充分性:,,方程有实根,设的两根为,,由韦达定理知:,、同号,又,,同为负根;必要性:的两个实根,均为负,且,,.所以命题得证.17、求证: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有一正根和一负根的充要条件是ac<0.解: (1)必要性:因为方程有一正根和一负根,所以为方程的两根),所以ac<0.(2)充分性:由ac<0可推得Δ=b2-4ac>0及x1x2=<0(x1,x2为方程的两根).所以方程ax2+bx+c=0有两个相异实根,且两根异号,即方程ax2+bx+c=0有一正根和一负根.综上所述,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有一正根和一负根的充要条件是ac<0.18、已知,求证:的充要条件是.解:(1)证明必要性:因为,所以.所以.(2)证明充分性:因为,即,又,所以且.因为,所以,即.综上可得当时,的充要条件是.19、求证:关于的方程有一个根为的充要条件是.解:充分性:,,代入方程得,即.关于的方程有一个根为;必要性:方程有一个根为,满足方程,,即.故关于的方程有一个根为的充要条件是.20、已知的三边为、、,求证:二次方程与有一个公共根的充要条件是.解:必要性:设方程与的公共的公共根为,则,两式相加得,解得,(舍).将代入,得,整理得,所以,;充分性:当时,则,于是,该方程有两根,.同理,该方程亦有两根,.显然,两方程有公共根,故方程与有公共根的充要条件为.21、命题;命题(1)若时,在上恒成立,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2)若p是q的充分必要条件,求出实数a,b的值解:(1)若在上恒成立,则,所以有,所以实数的范围为;(2)或,根据条件的解集是,即方程的二根为2和3,根据韦达定理有,所以,。22、已知非空集合,集合,命题.命题.(1)若是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求实数的取值范围;(2)当实数为何值时,是的充要条件.解:(1)解不等式,即,解得,则.由于是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则,,①当时,即当或时,,不合题意;②当时,即当或时,,,则,解得,又当,,不合乎题意.所以;③当时,即当时,,则,此时.综上所述,实数的取值范围是;(2)由于是的充要条件,则,所以,和是方程的两根,由韦达定理得,解得.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