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6.2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课 题 6.2 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课时 1 课型 新授课 二次备课对应课标知识点(考点)梳理 1.能够进行合理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设计意图(思路) 本课下设两目,通过学生自主阅读教材,理清基本概念,设计探究活动,让学生自主分析阅读素材,通过小组合作,师生共同总结归纳出要学的知识,强化理解,在探究活动中,培养学生对探究材料的分析能力,对教材的总结概括能力,强化所学知识,认同所学知识。学习目标 【政治认同】能够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科学精神】理解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阶级性、主体差异性。学习重点 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特点 教法与学法简述 教法:创设教学情境,综合探究法,分组讨论法。学法:探究式学习,合作交流式学习,自主学习法。学习难点 如何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标准)学习准备(媒体使用) PPT制作、教案、导学案、优佳学案学习内容设计 二次备课修改学习过程 学习内容(概括) 教师组织教学流程 学生学习活动及流程一、导入(3分钟) PPT播放视频《华春莹对于新疆棉花的发言》提问“为什么我们中国的老百姓在这个事件发生后,开始自觉抵制HM、耐克等企业,转而购买李宁、鸿星尔克等国产品牌?”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大家在判断之后作出选择。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探讨的话题: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 认真观看视频并思考分享自己的观点将教材翻到第74页二、新课学习(34分钟) 探究一:PPT展示老师和学生关于穿校服的对话,提问“你觉得校服对个人和学校有没有作用?你会选择穿校服吗?”引出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含义。追问“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之间是什么关系?”引出价值判断是价值选择的基础,价值选择体现价值判断。价值是人们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概念。下列属于哲学价值判断的有( )①田野上的花儿开了 ②这些花儿很漂亮 ③山上的果树挂满了果实 ④这些水果真香甜①② B.②③ ①④ D.②④提问“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如何产生?”引出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拓展:比较事实判断、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提问“如何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引出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坚持真理,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走历史必由之路。探究二:请同学们阅读教材74页的“探究与分享”,回答问题。同样是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作出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为什么我们党在不同历史阶段为自己确立的目标和完成的历史任务不同?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出: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会因时间、地点、条件的变化而不同。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追问“我们正确认识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有何意义?”引出把握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有助于我们正确评价历史和现实中的各种观念,防止简单化和片面化的倾向;有助于我们的价值观念与时俱进,从而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进行正确的价值选择。探究三:唐代诗人李约在《观祈雨》中写道》“桑条无叶土生烟,萧管迎龙水庙前。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1.农民、地主的价值选择分别是什么?2.为什么农民和地主会有不同的价值选择? 引出:人们的社会地位不同、需求不同,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就不同。在阶级社会中,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阶级性。PPT展示图片引出: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往往因人而异。要求我们明确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标准。分辨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探究四: 学生阅读教材74页的“阅读与分享”回答问题。从中可以看出,我们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应该遵循什么标准?引出: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的价值标准。我们要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把献身人民事业、维护人民利益作为自己最高的价值追求。探究五:请同学们阅读教材76页的“阅读与思考”,回答问题:黄群等同志在面对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发生冲突时的选择,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引出:首先考虑并满足最大多数人的利益要求。要把个人、集体、社会利益三者的统一作为选择的标准。当个人利益同人民群众的利益发生冲突时,要自觉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进行选择;当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发生冲突时,要善于从不同角度思考,理解和尊重他人的正当选择。 学生思考后回答问题。认真在课本上做好勾画与笔记。 学生认真阅读题目后作答学生展示学生认真思考结合课本内容回答。1.学生自主阅读材料结合教材内容,完成探究问题2.小组讨论,完善答案3.学生展示学生思考后回答。学生认真阅读素材并结合教材内容,思考并回答问题小组讨论,完善答案学生展示学生思考后回答1.学生认真阅读素材并结合教材内容,思考并回答问题2.小组讨论,完善答案3.学生展示三、课堂小结,布置作业(用时:3分钟) 1.总结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哲学原理。 2.布置作业:完成优佳学案配套卷的相关练习。 1.回顾本节课所学的知识,有问题及时提问。 2.课后认真完成作业。课外作业布置(体现分层作业) 基础练习(复习作业) 1.2019年10月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上强调,前进征程上,我们要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全面贯彻执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创造新的历史伟业。这一论断的哲学依据是( A )①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要站在人民立场上②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③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④唯物辩证法只是从事物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对于幸福的含义,每个人心中都有着自己不同的解释。作为父母,看着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就是幸福;作为教师,桃李满天下便是幸福;对于孩子,得到心仪已久的玩具即是幸福。这表明( B )A.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B.价值判断往往因人而异,具有主体差异性C.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个人需要的满足D.正确的价值选择要遵循社会发展规律拓展练习 完成优佳学案配套卷上的练习板书设计 含义、关系价值判断 特点:社会历史性、因人而异 与 正确评价标准价值选择 如何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巩固练习 1、柳宗元的“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描绘了渔家生活的闲情逸致,而孙承宗的“画家不解渔家苦,好作寒江钓雪图”则写出了渔家生活的艰辛。这说明(B )A、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B、价值选择具有主体差异性C、价值选择具有客观性D、价值选择决定人生价值的实现2、习近平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发表讲话强调,理想信念的坚定,来自思想理论的坚定。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建立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的基础之上,建立在马克思主义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之上,建立在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崇高价值的基础之上。上述论断蕴含的价值观道理是( D )①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就有什么样的真理观②有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就能把握社会发展的规律③只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才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④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衡量价值观正确与否的最高标准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3、国家网信办会同有关部门集中查处了一批传播淫秽色情、谣言、暴恐、赌博、诈骗等违法信息的网站。这一净网行动的哲学依据有( C )①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②不同性质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着不同的作用③价值观影响人们的行为选择④人的各种价值判断是在价值选择的基础上形成的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4、日本方面认为美国某出版公司出版的教科书《传统与遭遇:环球视角看过去》中有关“南京大屠杀”“慰安妇”等内容与其立场“有出入”,要求修改。鉴于教科书中的内容和历史事实相符,该书作者明确拒绝了日方的“请求”。由此可见( B )①尊重历史事实是形成正确价值判断的前提②价值判断因具有主体性而没有客观的评价标准③历史事实随价值判断的改变而发生变化④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深受历史观的影响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PAGE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