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6.3 价值的创造和实现课 题 6.3 价值的创造和实现 课时 1 课型 新授课 二次备课对应课标知识点(考点)梳理 1.探寻实现人生价值的条件和途径。设计意图(思路) 本课下设三目,通过学生自主阅读教材,理清基本概念,设计探究活动,让学生自主分析阅读素材,通过小组合作,师生共同总结归纳出要学的知识,强化理解,在探究活动中,培养学生对探究材料的分析能力,对教材的总结概括能力,强化所学知识,认同所学知识。学习目标 【政治认同】认同努力奉献的人是幸福的。【科学精神】能运用价值的创造各实现原理分析社会现象。【公共参与】树立起在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中实现人生价值的正确人生价值观,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学习重点 如何实现人生价值 教法与学法简述 教法:创设教学情境,综合探究法,分组讨论法。学法:探究式学习,合作交流式学习,自主学习法。学习难点 实现人生价值的客观条件学习准备(媒体使用) PPT制作、教案、导学案学习内容设计 二次备课修改学习过程 学习内容(概括) 教师组织教学流程 学生学习活动及流程一、导入(2分钟) 复习式导入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评价一个人的价值,主要看的是他的贡献,那我们如何实现人生价值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今天进入价值的创造和实现的学习。 将教材翻到第77页二、新课学习(35分钟) 探究一:习主席的新年贺词PPT展示习主席2019、2020、2021年的新年贺词,提问“从习主席的新年贺词中,同学们感受到了什么?”接着展示习主席关于劳动的论述,引出劳动的重要性: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也是人的存在方式。(1)人只有在劳动中才能创造和实现自己的价值。(2)在社会主义社会,劳动是创造人类美好生活、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探究二:请同学们阅读教材78页的“探究与分享”,回答下列问题。1.为什么雷锋把为人民做好事看作他最大的快乐和幸福?2.一个人只想着自己吃好、喝好、玩好的人会幸福吗?你认为什么样的生活才是幸福的?与同学分享你的认识。教师总结:努力奉献的人是幸福的。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也是拥有幸福人生的根本途径。探究三:请同学们阅读教材78页的“探究与分享”,回答下列问题。1.“没有大家的努力,什么事也做不成。”这句话包含了什么道理。2.马光祖是如何处理自己与他人关系的?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教师总结: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生存、发展、享受、工作等)是人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人的价值只能在社会中实现。只有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才能在奉献中创造和实现自己的价值。追问“我们要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创造和实现价值,所以不能追求人的个性发展?”教师总结:不否认追求人的个性发展,应该表现为对他人、对社会的独特的贡献方式。探究四:请同学们阅读教材80页的“探究与分享”,回答下列问题。1.结合上述材料,说一说中国女排能够多次夺冠的原因。2.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哪些主观条件?教师总结:实现人生价值的主观条件(4条) 学生自主阅读图片内容,思考问题。 学生分享在书本上做好勾画 学生自主阅读材料结合教材内容,完成探究问题小组讨论,完善答案学生展示1.学生自主阅读素材,完成问题2.个别学生展示3.如不全,其余学生补充1.学生自主阅读材料结合教材内容,完成探究问题2.小组讨论,完善答案3.学生展示学生认真阅读素材并结合教材内容,思考并回答问题小组讨论,完善答案学生展示三、课堂小结,布置作业(用时:3分钟) 1.教师总结价值的创造和实现哲学原理。2.布置作业:完成优佳学案配套卷的相关练习。 1.回顾本节课所学的知识,有问题及时提问。 2.课后认真完成作业。课外作业布置(体现分层作业) 基础练习(复习作业) 1. 2019年10月10日,党中央决定追授黄文秀同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黄文秀把青春和热血都献给了脱贫攻坚事业,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用短暂而精彩的人生谱写了一曲新时代共产党员的奉献之歌。黄文秀的事迹给我们的人生启示是 ( C )①要坚持用价值观指导人生 ②要坚定正确的理想信念③要积极追求社会对自己的认可 ④要积极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实践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物理学家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动地球。”对一个有志青年来说,给他一个舞台,他的潜能和才华便会展现出来。这表明( D )A.客观条件对人生价值的实现更为重要B.只有在优越的客观条件下,人生价值才能实现C.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对人生价值的实现起决定作用D.实现人生价值需要社会提供一定的客观条件3.2018年5月2日,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奋斗本身就是一种幸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是我们人生难得的际遇,每个青年都应该珍惜这个伟大时代,做新时代的奋斗者,这是因为( B )①奋斗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 ②奋斗能减少人生道路上的障碍与困难③奋斗能让理想摆脱条件制约而变为现实④奋斗有助于克服不利条件影响而获得成功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拓展练习 完成优佳学案配套卷上的练习板书设计 弘扬劳动精神(根本途径)价值的 在个人与社会统一中创造和实现价值(客观条件) 创造和实现 在砥砺自我中创造和实现价值(主观条件)巩固练习 1.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个性张扬”的时代,追求人的个性发展本身也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但是人们在追求个性发展的过程中,应该( D ) ①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自己的价值②以“新潮”和“时髦”作为标准 ③为对他人、对社会的贡献 ④追求怪异 A.①② B.③④ C.② ④ D.①③2.对人的价值的实现与社会和他人的关系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B ) A.二者是统一的,个人只有在与社会的统一中才能实现个人的价值 B.只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实现人生价值 C.人在实践活动中实现自己价值的时候,必须利用社会和他人提供的各种物质条件和知识成果 D.只有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他人的关系,才能在奉献社会中实现自己的价值3郎平凭借强劲而精确的扣杀而贏得“铁榔头”绰号,在20世纪80年代曾和其她队员一起实现“五连冠”,塑造了顽强战斗、勇敢拼搏的“女排精神”。90年代以后,她两次在中国女排最困难时期,主动担任主教练,以身作则传承女排精神,大胆改革创新,把中国女排重新带上巔峰。郎平的事迹激励我们( c ) ①只有否定自我价值,才能实现社会价值 ②心系祖国,在劳动和奉献中实现青春梦想 ③拼搏精神能让理想摆脱条件制约而变为现实 ④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担负起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4、浙江多所大学的学生社团共同发起了“蚂蚁助学计划”,发动大学生每月捐出2元钱,50个大学生组成一个“蚁窝”,资助一个蚂蚁宝宝(贫困地区小学生)。三月份,他们已经用875位大学生的捐款,资助了安徽省17名“蚂蚁宝宝”。这些大学生的行为启示我们 ( D )A、价值观对人的成长有促进作用 B、要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C、满足他人需要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前提 D、人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5、有人提出“生命价值=长度×宽度”,这里的“长度”是指一个人实实在在的行动,“宽度”是指一个人的素质。这种理解的合理性在于看到了( B ) ①实现人生价值必须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 ②实现人生价值必须具备良好的社会条件 ③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④只要埋头实干就一定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6.人们把那些大学毕业后选择留在大城市工作的低收入群体称作“蚁族”。他们和蚂蚁有许多相似的特点:高智、弱小、群居。仅北京一地就有至少10万“蚁族”,既然大城市不好生存,为何不回家乡去 “家乡太小,放不下我的理想,也无法实现我的人生价值。” 这句话道出了大部分“蚂蚁”的心声。 从价值创造与实现的角度分析,你认为“蚁族”群体如何更好实现自身价值 答案:(1)弘扬劳动精神,实现人生价值。实现人生价值有多种途径,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在乡村,只有通过劳动为社会作贡献,才能实现自身价值。(2)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创造和实现价值,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人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蚁族”只有把个人的理想和社会需要相结合,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才能更好地实现自身价值。(3)在砥砺自我中创造和实现价值,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全面提高个人素质。“蚁族”群体只有在正确价值观的指导下,顽强拼搏、自强不息才能更好地实现自身价值。PAGE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