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中考一轮专项复习《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课件(共72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初中语文中考一轮专项复习《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课件(共72张PPT)

资源简介

(共72张PPT)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考纲内容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能力层级:E级(表达应用)。
考点分布 1.点号7种:顿号、逗号、分号、句号、问号、叹号、冒号。
2.标号9种:引号、括号、书名号、省略号、破折号、间隔号、着重号、连接号、专名号。
常考的9种标点符号(用法、作用及书写位置):问号、顿号、逗号、分号、冒号、括号、引号、书名号以及破折号。
问号复习口诀总结
⑴选择倒装问,句末问。
⑵连续问,每句问。
⑶无疑问,不用问。
课堂练习
①明天是你去监考呢?,还是我去监考呢?
②鲁迅先生为什么写《自嘲》这首诗?,是值得谈一谈的。
无疑问,不用问
选择问,句末问
③ 你就去吗?,小栓的爹。 ?
④茫茫宇宙到底有没有外星人, ?生命能不能合成, ?人果真由命运主宰?都引起人们深深的思考。
倒装问句末问
连续问,前两逗号改为问号。
⑤ 高科技的发展将导致艺术的沉沦?,还是会迎来新时代的文艺复兴?
⑥是谁找我们来凿墙啊?是您老人家吧?先凿那面墙啊, ?是都凿了啊?还是留下一面啊?
选择问,句末问
连续问,每句问
⑴大并套小并,大并逗,小并顿。
(并列结构内部又包含并列词语,为区分层次,大的并列结构之间用逗号,小的并列词语之间用顿号。)
例:过去、现在、未来,上下、左右,中国、外国,都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
2、顿号使用
⑵并列谓和并列补,中间逗。
例:
a.你要不断进步,识字,生产。
b.这个故事讲得真实,动人。
⑶集合词语连得紧,中间不要插进顿。
(集合词语是紧密的结构,不能用顿号分隔开来。如“师生员工”,其间就不能用顿号。)
例:a.这次“严打”的成功,和广大公安干警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和公安干警家属的支持是分不开的。 b.这个县有30多所中小学。
⑷概数约数间全不用。
例:a.看上去十七八岁,一副瘦骨伶仃的样子。
b.小河对岸三四里外是浅山。
⑸多个(3个及以上)引号书名号连用,中间不用顿号。
例:a、“大宅子”“鱼翅”“鸦片”“烟灯和烟枪”分别比喻什么
b、《客至》《旅夜书怀》《登岳阳楼》都是杜甫后期的律诗代表作品。
⑹并列词语中“和” “及”“或” 等连词,连词前不带顿。
例:各级政府、人民团体和社会个方面都要按要求开展工作。
⑺并列词语中带语气词,并列成分之间不打顿打逗。
例:农贸市场的水果品种极其丰富,如西瓜呀,苹果呀,梨呀,葡萄呀……真可谓应有尽有啊!
顿号复习口诀总结
⑴大并套小并,大并逗,小并顿。
⑵并列谓和并列补,不打顿打逗。
⑶集合词语连得紧,不要插进顿。
⑷概数约数不确切,也别带上顿。
⑸引号或书名号并用,中间不插顿。
⑹连词前不带顿。
⑺并列词语带语气词,不打顿打逗。
课堂练习
①这瓷器看上去有五、六百年的历史了。
②国家有关法律文件对非法制造、贩卖、运输、持有毒品、非法种植罂粟、大麻等植物、引诱、教唆他人吸食和注射毒品等,都作了相应的处罚规定。
概数中间不用顿
大并套小并,大并逗,小并顿
③观众长时间地等待,只为一睹她的风采、或签上一个名。
④“陆资入台”可以使两岸在更广泛的领域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双赢,特别是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形式下,更需要两岸携手、共渡难关。
连词前不用顿
“需要携手”和“共渡难关”是两个句子,故将顿号改成逗号
⑤我国科学、文化、艺术、卫生、教育、和新闻出版业有了很多的发展。
⑥这次受到沙尘暴袭击的共三省、五十六个县。
连词前不带顿
集合词语不用顿
⑦男、女、老、少都很喜欢收看湖南卫视。
集合词语不用顿
3、冒号使用
(1)提示下文用冒号,总结上文要带冒。一般管到句号处,两边内容要平衡。
例:教师爱护学生,学生尊敬老师:师生关系 非常融洽。
(2)一句不两冒。
例:晚上开大会,张书记宣布,厂里要实行两项改革措施:一是持证上岗,二是脱产培训。
句中虽然有“宣布”“注意”“证明”等引起下文的词语,但一个句子中不重复使用冒号。
(3)小停顿不冒。
例:同学们唱着:“团结就是力量”走向军训场地。
引文“团结就是力量”不独立成句而只是整个句子的一部分,它前面不用冒号。
(4)不与“即”“就是”套用。
例:我们要有两种“力”:即毅力、努力。
“即”与冒号具有相同的提示作用,不能同时使用,必须删掉其中一个。
(5)前面说,用冒号;中间说,用逗号;最后说,用句号。
某某说: “XXXX。” (句首)
“XXXX,”某某说,“XXXX。”(句中)
“XXXX。”某某说。(句末)
简要公式
冒号复习口诀总结
⑴提示下文用冒号,总结上文要带冒。一般管到句号处,两边内容要平衡。
⑵一句不两冒。
⑶小停顿不冒。
⑷不与“即”“就是”套用。
⑸前面说,用冒号;中间说,用逗号;最后说,用句号。
课堂练习
1、参加国庆献礼的优秀影片:《建国大业》《青春之歌》《林则徐》等,也将在各大城市放映。
管到句号!
2、老师说了一声:“下课”就走了。
小停顿不冒!
3、开班会时,班主任正式向全班同学宣布:学校这次征文比赛确立了两个主题:一是支持奥运;二是抗震救灾。
一句不两冒
4、 一方面是旅游路线老化、接待率不足,另一方面是游客口味不一、经济承受能力不同,这是我国开放旅游面临的两大难题。
总结上文 用冒号
5、(10深圳模拟)“频繁更换密码费时费力且未必安全,”雅虎网站4月13日援引微软研究院首席研究员科马斯·赫尔利的话说:“最好一开始设置的密码就有很高的安全系数。”
中间说用逗号
6、(10山东卷)朱熹49岁那年,上书建议朝廷重修了白鹿洞书院,并亲自制定学规,提出:“博学之,审问之,谨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治学方法。
小停顿不冒
7、(09山东卷)郝明义认为“没有越界不成阅读”,提出阅读者应走的四步:即向前一步、往旁一步、随便走几步、在网络与书籍之间跨步。
不与
“即”“就是”套用
8、中国谜语具有许多特点,一是结构固定,形式灵活;二是趣味性强,引人入胜;三是文学性强,形象生动。
提示下文用冒号
4、分号使用
⑴无逗不分(并列分句内部有了逗号,这并列分句间才能用分号)
例:a、做,要靠想来指导;想,要靠做来证 明。
b、李华得了冠军;张明得了亚军;魏超发挥失常,得了第三名。
⑵分项列举的各项之间用分号
例:农民对一个好的村干部的要求是:一、办事公道,一碗水端平;二、自己不要吃得太饱;三、有经济头脑。
分项列举的各项之间用分号,将两个逗号改成分号,最后一条完了用句号。
⑴无逗不分
分号复习口诀总结
⑵分项列举的各项之间用分号
课堂练习
(06江西卷)诈骗犯有一种特长,讲究“适销对路”:你迷信鬼神,他就以鬼神为饵,你迷信权力,他就以权力相诱。
并列分句内的停顿用分号。(已满足无逗不分的条件)
5、引号使用
⑴间接引用(不完全引用)的用法:
引文不完整或者引文作为句子的一部分时,句末点号放在引号之外或不使用点号。
例:写文章应做到“平字见奇,常字见 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
间接引用范例
1、现代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的评价家所说的那样,“形神兼备,充满生机”。
2、著名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认为人生的最高境界是“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大度看世界;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脑,从容过生活”。
3、于丹虽成名于对《论语》的阐释,但她说,自己在考虑这些的时候已经不是在考虑一种文化,“我们应该站在当下,把所有中国文化中好的东西放在一起,完成一种建设”。
4、现在我才体会到“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5、我国政党制度的基本特征是“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这也是我国政党制度的优点。
例:李老师教导他学生说:“一定要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要强不知以为知。”
(2)直接引用(完全引用)的用法:
如果引文独立成句,意思又完整,引号之前一般用冒号,句末点号放在引号内。
直接引用范例
1、《荀子 劝学》中写道:“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2、李强一本正经地说:“真不是和你闹着玩儿,如果你能出山,咱们一起想办法,这事准能办成。”
3、古语云:“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管子 牧民》)政治的清明和文化的复兴必须具备一定的经济基础。
4、“人心中有了春气,秋风是不会引人愁思的。”(载《寄小读者 通讯八》冰心努力涵养小读者心中的春气,这种春气更多地表现在一种博爱的情怀和恬淡的心境上。
5、某夜,翻看读书笔记,无意中看到几句话:“素食则气不浊,独窗则神不浊,默坐则心不浊,读书则口不浊。”细细玩味,顿觉神清气爽。
6、我们一直以来都说中华民族乃“礼仪之邦”,那么何谓“礼”?东汉刘熙《释名》:“礼者,体也,得事体也。”
下列题目标点使用正确吗?
1.许多社会学家认为:“重建家园应该有两重含义,一是要重建物质家园;一是要重建精神家园,帮助灾区群众树立起生活的信心”。( )
[辨析修改] 标点使用错误,“认为”后边是直接引用的社会学家的话,句末的句号应放在引号的里边。
2.中国人民是爱好和平的,中国政府也一向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同时中国人民也有决心有能力保卫自己的国家,“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
解析:使用错误,句末引用毛泽东的话,虽然单独作为一个分句出现,但仍然是整个句子的一部分而不是单独作为毛泽东说话的情况出现,因此句末引号内的句号应该移到引号外边,作为全句的标点
3、 他说:“争议岛屿位于韩国东岸郁陵岛以东90千米处,韩国称之为‘独岛’,日本则称作‘竹岛’。”(  )
[辨析] 单双引号均使用正确。
(3)引用之语不确切(转述),有“说”也不用引号。
例:他说,他很后悔自己的莽撞,希望妈妈给他机会弥补自己的过失。
(4)特殊强调和称谓,讽刺反语和否定,简称绰号象声词,节日纪念数字日,要用引号别忘记。
(5)引中有引,外双里单。
例:老师教导我们:“你们要学习鲁迅先生的‘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
引号里面还有引号时,外面一层用双引号,里面一层用单引号。
(6)引文末使用问号或叹号的句子,无论直接、间接引用,均应把问号、叹号放在引号内。
例:墙上写有“只生一个好!”的标语。
引 号 复 习 口 诀 总 结
⑴引用之语不独立,句末标点引号外。
⑵引用之语能独立,句末标点引号里。
⑶冒号引号句内标点是一套。
⑷引用之语不确切(转述),有“说”也不用引号。
⑸特殊强调和称谓,讽刺反语和否定,简称绰号象声词,节日纪念数字日,要用引号别忘记。
⑹引中有引,外双里单。
(7) 引文末使用问号或叹号的句子,无论直接、间接引用,均应把问号、叹号放在引号内
课堂练习
1、(10武昌模拟)郭沫若在剧本里写婵娟骂宋玉:“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上演时他自己在台下听,嫌这话不够味。有人提醒他把“是”改为“这”,“你这没骨气的文人” !就够味。
问号叹号有特权,永远站在引号里
2、德国联邦司法部长表示:“连接德国与中国的不仅是经济合作,政治、文化方面我们也在不断靠近。“德中法制对话”活动有助于达到这一目的。”
引中有引,外双里单。
3、小王的手机响了两下,是小丁发来的短信,邀他一起去逛江滩。他立即回复“现在没空,明天下午再说。”
引用部分不独立,句末标点引号外
4、老师说过:“让我们组下课后把教室打扫干净,把门窗关好。”
引用之语是转述,有“说”也不用引号。
5.古人对于写文章有个基本要求,叫做“有物有序”。“有物”就是要有内容,“有序”就是要有条理。(  )
6.从山脚向上望,只见火把排成许多“之”字形,一直连到天上,跟星光接起来,分不出是火把还是星星。(  )
[辨析修改] 5、6句标点使用都正确。5句强调“有物有序”,应该用引号;6句,“之”字具有特殊含义,也应用引号。
6、括号使用
⑴解释局部紧挨着,解释整体隔开着。
例a、如果想对中国古代史的史料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可以参阅《四库全书简明目录》(一九五七年古典文学出版社出版了铅印本,此目录包括经、史、子、集)。
b、皮之不存,毛将焉(哪里)附。(《左传》)
⑵句内括号,解释完毕无点号;句外括号,解释完毕可有点号;问号叹号很特殊,句内句外都要用。
例:a、在1987年联合国召开的维也纳科学技术促进发展会议上,能源被列为人类面临的四大问题(能源、粮食、人口、环境)之一。
B、果戈里作《按察使》,使演员直接对着客人道:“你们笑自己!”(奇怪的是中国的译本,却将这极要紧的一句删去了。)
C、她先是寄希望于X女士的丈夫(那个美男子!),后又寄希望于Q男士(那个大块头!)。
⑶不是注释说明内容,不用括号。
例:出版社在2008年第一季度社科新书订单上体现邮购者:务必在汇款单上写清姓名及详细地址(汇款单附言内注明所购的书名、册数 )。
该句话是整个大句不可缺的一部分,不是注释说明性文字,不用括号。将括号删去,在“地址”后加逗号。
⑷括号读时可省去,破折号读时不可缺。
例:(04浙江卷)有关专家指出,白开水是最符合人体需要的“天然饮料”。它既洁净,又能使硬度更大的水变得适中——(因为过多的矿物质煮沸后会沉淀),还含有多种微量元素。
括号注释说明与破折号注释说明的区别,括号注释说明读时可省去,不影响句子意思的完整性,但破折号注释说明不可缺。应将破折号删除。
括 号 复 习 口 诀 总 结
⑶不是注释说明内容,不用括号。
⑵句内括号,解释完毕无标点;句外括号,解释完毕可有标点;问号叹号很特殊,句内句外都要用。
⑴解释局部紧挨着,解释整体隔开着。
⑷括号读时可省去,破折号读时不可缺。
课堂练习
1 、有些作物的叶子(如水稻、小麦)是直立的。
解释局部紧挨着
2、(06年湖北卷)出版社除了《读书知识》和《认识》两种杂志(均因抗战爆发而停刊。后一种好像只出了两期,现已少为人知,然而很有分量。)外,还出了若干译著。
句内括号不用句末标点,除问号和叹号。
7、书名号使用
⑴考试名称、活动主题、丛书与单位、专业课程不用书名号。
例:a、对于《雅思IELTS考试》人们已耳熟能详,如今一个全新的同样来自英国的职业外语水平考试——《博思BULATS考试》,也已由国家人事部考试中心推出。
b、以《健康秩序、健康生活》为主题的中央电视台2004年“3·15”电视宣传活动将由央视经济频道的11个栏目共同组织完成。
c、近日,《重庆日报》、重庆电视台和重庆电台共同推出的“保持共产党先进性教育”栏目——《不朽的红岩》,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
d、《布老虎丛书》是受到《人民日报社》广泛推广的一部丛书。
e、《教师口语》一书的《序言》说:“《教师口语》是为了强化教师的口语表达能力而新增的专业课程。”
⑵书名号中有书名号,外双里单。
例:《〈第一财经日报〉发刊词》发表于2004年11月5日。
书名号中有书名号,外双里单。
书 名 号 复 习 口 诀 总 结
⑴考试名称、活动主题、丛书与单位、专业课程不用书名号。
⑵书名号中有书名号,外双里单。
8、感叹号
关键注意倒装叹,全句末尾才用叹。
例:多美呀,祖国的春天!
倒装叹句末叹
9、破折号
例:①“小林——,我来了!”他大喊着。 ②鲁大海:“你叫警察杀了矿上许多工人,你还——”
声音延长
声音中断
⑴破折号像条线,声音延长或中断。
⑵意思递进与转换,破折号来帮你办。
例:①每年——特别是水灾、旱灾的时候,这些在日本厂里有门路的带工…… ②“今天好热啊!——你什么时候去上海啊?”
意思递进
话题转换
⑶主要任务作解释,时在结尾时中间。
例:迈进金黄色的大门,穿过宽阔的风门厅和衣帽厅,就到了大会堂建筑的枢纽部分——中央大厅。
①解释说明的内容在句尾,用一个破折号即可。
例:为了全国人民——当然包括自己在内——的幸福,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兢兢业业努力工作。
②解释说明的内容在中间,就要用两个破折号来表示。
破 折 号 复 习 口 诀 总 结
⑴声音延长或中断
⑵意思递进与转换
⑶主要任务作解释,时在结尾时中间。
(4)与“即”“就是”不套用
10、省略号
⑴引文未完不全面,说话续续又断断。
例:①她轻轻地哼起了《摇篮曲》:“月儿明,风儿静,树叶儿遮窗棂啊……” ②他说:“我……对不起……大家,我……没有……完成……任务。”
引文不全
说话断续
⑵与等不套用。
例:a、山谷回荡着狼、虎、熊……的叫声。
b、山谷回荡着狼、虎、熊等的叫声。
列举用号不用等,用等不用省略号
省 略 号 复 习 口 诀 总 结
⑴引文未完不全面,说话续续又断断。
⑵与等不套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