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6张PPT)海南海口:第二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 绿色办展 低碳办会思考:第二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 说明了什么?九年级上册 道德与法治 第三单元第六课6.2共筑生命家园壹贰叁和谐共生篇绿色发展篇低碳行动篇01和谐共生篇思考:从冬奥会的四个关键词中体会出怎样的理念和意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2021年7月,河南在暴雨之后,也出现了创纪录的洪水,多栋房屋被冲垮,地铁被淹,1000多万人受灾。同月,就连干旱的塔克拉玛干沙漠也出现了洪水,300多平方公里面积的沙漠全被洪水所覆盖。而就在此时此刻,我国山西也正在遭受罕见的极端天气和洪灾,山洪,地质灾害,城市积涝,万亩良田受损,我们的家园受了伤……生态危机做选择沿途警示区地球向人类发出警告,给我们什么启示?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面对生态危机作出的智慧选择。观察两组图后你有何感想?自然类界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滋养和必要条件。人类也有责任避免自然受到不必要的伤害,同时要为开发和利用自然作出必要的补偿和修复。自然人类为人类提供滋养和必要条件相互依存共生共荣人与自然的关系:发展中的协调进取中的有度多元中的一致“纷乱”中的有序动态中的平衡避免伤害,作出必要的补偿和修复极端天气频繁生态系统破坏人类开发和利用自然,但不能肆意凌驾于自然之上,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如果我们对自然只是一味地索取,必然受到它的惩罚。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沿海城市被淹病毒释放以上事件给了我们哪些启示?总有人想征服自然,做自然的主人。然而……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荣,这是一种动态中的平衡、发展中的协调、进取中的有度、多元中的一致、“纷乱”中的有序。自然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滋养和必要条件。作为自然的一部分,人类也有责任避免自然受到不必要的伤害,同时要为开发和利用自然做出必要的补偿和修复。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面对生态危机做出的智慧选择。智慧选择生存发展共生共荣笔 记 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原因自然规律人类开发和利用自然,但不能肆意凌驾于自然之上,必须符合自然规律。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思考:1.贺词中体现我国坚持什么基本国策和发展理念?2.你从努力中得到哪些启发呢?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新年贺词中指出:无论是黄河长江“母亲河”,还是碧波荡漾的青海湖、逶迤磅礴的雅鲁藏布江;无论是南水北调的世纪工程,还是塞罕坝林场的“绿色地图”;无论是云南大象北上南归,还是藏羚羊繁衍迁徙.......这些都昭示着,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321笔 记 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做法人与自然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和谐共生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要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要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02绿色发展篇时政播报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的发展共识沿途观光区“象”你靠近游玩支招区迁徙了几个月的象群,终于找到了一处适合定居的胜地——永续村的后山。但永续村背靠大山,植被、矿藏丰富,村民想通过靠山吃山的方式开矿、砍树走向致富之路。面对这群“不速之客”,永续村的村民究竟该何去何从呢?致富之路1:永续村民靠山吃山,开矿、砍伐树木,成为全县有名的“首富村”。致富之路2:与象群和谐共存,发展生态旅游经济;开办绿色农家乐,建设“美丽乡村”合作探究如果你是一名永续村民,你将如何选择?永续村民靠山吃山,开矿、砍伐树木,成为全县有名的“首富村”。致富道路1开矿炸山伤亡不断、污染空气到处是灰;山林破坏,水土流失等事件频发。鼓了“钱袋子”,伤了“居住环境”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都是昙花一现与象群和谐共存,发展生态旅游经济;开办绿色农家乐,建设“美丽乡村”。致富道路2既获得经济效益又获得了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础上,走绿色发展之路。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文明的重要性(1)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绝不能以牺牲环境、浪费资源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2)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笔 记区针对永续村民致富道路的抉择和所获结果,谈谈你的看法。游玩畅谈区走绿色发展道路的途径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走绿色发展道路, 坚持绿色富国,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效益。笔 记区12走近生活齐胜湖公园上湖御园全国文明村我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在发生着怎样的变化?走近生活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的原则,大力倡导节能、环保、低碳、文明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2021年1月1日实施的《民法典》,为了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增加规定生态环境损害的惩罚性赔偿制度,并明确规定生态环境损害的修复和赔偿规则。这说明了什么?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走绿色发展道路, 坚持绿色富国,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效益。要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的原则,大力倡导节能、环保、低碳、文明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让绿色发展理念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细节中,成为每个社会成员的自觉行动。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必须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走绿色发展道路的途径笔 记区0102030403低碳行动篇习近平主席号召当代青少年建设美丽中国,需要“一年接着一年干,一代接着一代干,撸起袖子加油干”。你打算如何响应号召,为建设美丽中国做贡献?响应号召低碳微行动,我可以……低碳对对碰低碳生活,从我做起(具体行动)拒绝使用一次性木筷,尽量少用一次性物品3. 不追求过度的时尚4. 拒绝使用珍贵动植物制品5. 使用节约型水具6. 拒绝过分包装7. 支持可循环使用的产品8. 尽量购买本地产品9. 一水多用10. 随手关闭水龙头11. 节约粮食12. 双面使用纸张13. 垃圾尽量分类入箱14. 随手关灯,节约用电15. 提倡步行,骑单车,尽量乘坐公共汽车16. 提倡使用布袋与纸袋,建议循环使用课堂小结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颗粒归仓共筑生命家园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绿色发展道路原因做法国家角度个人角度学以致用1.(2021.山东威海)漫画《复耕难》警示我们( )①如此“挖湖造景”侵占耕地,破坏生态,将祸及子孙②打造人文景观,必须遵循自然规律③发展经济学必然会导致资源枯竭、环境恶化④要建设生态文明,“挖湖揸景”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生态保护红线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B学以致用2.(2021.山东菏泽)我国提出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为此,我们要( )A. 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美丽中国B. 缓解社会矛盾,维护公平正义C. 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共同富裕D. 实行自力更生,助力脱贫攻坚A生活在线3.今年是我国全民义务植树开展40周年。2021年4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北京市朝阳区温榆河的植树点,同首都群众一起参加义务植树活动。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第九年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让大地山川绿起来,让人民群众生活环境美起来”...一株新苗,一锹厚土,一瓢清水,每年植树,总书记都会提出饱含深意的期望。(1)请向同学们展示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法律和制度。(两个)(2)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美丽中国建设离不开每一个人的努力。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绿色生活方式,你有哪些具体措施?(两个方面)《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6.2共筑生命家园课件.pptx “象”你靠近.mp4 海南海口:第二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 绿色办展 低碳办会.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