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4追及和相遇问题【自主学习】讨论追及相遇的问题,实质就是分析讨论两物体能否同时到达同一位置的问题。两个关系:抓好时间关系和位移关系,可通过画草图找出两物体的位移关系,这是解题的突破口。一个条件:两者速度相等。两者速度相等,往往是物体间能否追上,或两者距离最大、最小的临界条件,是分析判断的切入点。1、甲:初速度小的匀加速运动 乙:速度大的匀速运动甲 追上乙,当 时,甲、乙距离最大。2、甲:速度大的匀速运动 乙:速度小的匀加速运动(1)开始时,v甲>v乙,甲乙间距 。(2)当 ,甲乙间距达到最小值。(3)当v甲<v乙时,甲乙间距 。判断v甲=v乙时,甲乙的位置情况:(1)若此时甲在乙后面,则甲 追上乙,此时刻是相距 的时候。(2)若甲、乙在同一处,则甲恰能追上乙。(3)若甲在乙前,则则甲 追上乙,并相遇 次。3.甲:初速度大的匀减速运动 乙:速度小的匀速运动判断v甲=v乙的时刻甲乙的位置情况:(1)若甲在乙后面,则甲 追上乙,此时刻是相距 的时候。(2)若甲、乙在同一处,则甲恰能追上乙。(3)若甲在乙前,则甲 追上乙,并相遇 次。4、几种常用的分析方法(1) 物理分析法:寻找问题中隐含的临界条件,对临界状态分析求解。例如速度小者加速追赶速度大者,在两物体速度相等时距离 ;速度大者减速追赶速度小者,若追不上则在两物体速度相等时距离 。(2)极值法(函数法):设相遇问题为t,根据条件列方程,得到关于t的一元二次方程,用判别式进行讨论,若Δ>0,即有 个解,说明可以相遇 次,若Δ=0,说明 追上或相遇;若Δ<0,说明 追上或相遇。(3)图像法:将两者的v-t图象在同一个坐标系中画出,然后利用图象求解。(4)相对运动法以其中一个物体为参考系,确定另一个物体的相对初速度和相对加速度,就把研究两个物体的运动问题,转化为研究一个物体的运动问题。【针对训练】1.在平直公路上,甲车以20m/s的速度做匀速运动。当它经过静止的乙车旁边时,乙车立即以5m/s2的恒定加速度启动去追甲车。乙车追上甲车所需时间为( )A.5s B.8s C.10s D.12s2.在平直的公路上有A、B两辆汽车,它们运动的图像如图所示,根据图像中的数据可以判断的是( )A.A、B两辆汽车运动的方向相反B.A的速度始终大于B的速度C.A、B两辆汽车运动的方向相同D.A、B两辆汽车会在之间的某时刻相遇3.学校计算机协会制作了一批智能小车,同学们设置指令,使甲、乙两智能小车在同一地点从同一时刻开始沿同一方向运动,运动的v-t图像如图所示,其中甲在t1时刻前运动的v-t图像为抛物线,在t1时刻后运动的v-t图像是平行时间轴的直线,且与抛物线平滑连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0~t1时间内,甲做加速度增大的变加速直线运动B.甲、乙在t2时刻相遇C.甲、乙相遇两次D.在0~t1时间内的某时刻甲、乙的加速度相同4.甲、乙两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同向匀速行驶,乙在前,甲在后,某时刻因紧急避险,两车司机听到警笛提示,同时开始刹车,速度相等时,甲车追上乙车且刚好没有发生碰撞。如图所示为两车刹车后运动的v—t图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甲刹车的加速度的大小为0.5 B.两车刹车后间距一直在减小C.两车开始刹车时的距离为100m D.两车都停下来后相距15m5.挥杆套马是我国蒙古传统体育项目,烈马从骑手身边奔驰而过时,骑手持6m长的套马杆,由静止开始催马追赶,二者的图像如图所示,则( )A.0~4s内骑手靠近烈马B.6s时刻骑手刚好追上烈马C.在0~4s内烈马的平均速度大于骑手的平均速度D.0~6s内骑手的加速度大于8~9s内烈马的加速度6.某出租车正在靠近右侧人行道的道路上以10m/s的速度匀速向前行驶,车后方5m远处有一乘客示意司机停车,同时乘客以5m/s的速度匀速同向追赶,司机看到信号经1.5s反应时间后,立即刹车,加速度大小为2。则( )A.从司机看到信号到出租车速度减到零所用时间为5sB.从司机看到信号到出租车速度减到零出租车的总位移为40mC.出租车停止前,乘客已追上D.乘客追上出租车的总时间为8s7.甲、乙两车在平直公路上同向行驶,其图像如图所示。已知两车在t=3s时并排行驶,则( )A.在t=1s时,甲车在乙车后B.在t=0时,甲车在乙车前8mC.两车另一次并排行驶的时刻是t=2sD.甲、乙车两次并排行驶的位置之间沿公路方向的距离为40m8.甲、乙两个质点沿同一直线运动,其中质点甲以3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质点乙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它们的位置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已知t=3s时,甲、乙图线的斜率相等。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最初的一段时间内,甲、乙的运动方向相反B.t=3s时,乙的位置坐标为C.时,两车相遇D.乙经过原点的速度大小为9.甲、乙两个质点同时同地点向同一方向作直线运动,它们的v—t图象如图所示,则( )A.乙的加速度为5m/s2B.4s前两者的距离越来越大,到4s末最大C.0—4s内两者距离先增大后减小,到t=2s时最大D.t=2s时乙追上甲10.甲、乙两车同时从同一位置出发,沿着同一平直路面行驶,它们的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时间内,甲车在追乙车B.~时间内,两车间的距离一直减小C.0~时间内,甲车先沿正方向运动,再沿负方向运动D.~时间内,甲车的平均速度大于乙车的平均速度11.在2017年匈牙利航海模型帆船项目世界锦标赛上,中国选手获得遥控帆船(F5-10)冠军。若a、b两个遥控帆船从同一位置向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它们的v-t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船启动时,a船在其前方2 m处B.运动过程中,b船落后a船的最大距离为1.5 mC.b船启动3 s后正好追上a船D.b船超过a船后,两船不会再相遇12.足球运动员将一个静止的足球,以10m/s的速度踢出,足球沿草地作直线运动,速度不断减小,设加速度大小恒为2m/s2,同时运动员以4m/s不变的速度去追足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足球运动的时间为5s B.足球的位移大小为12.5mC.足球停下后运动员才追上足球 D.运动员追上足球所需时间8s13.在平直公路上,自行车与同方向行驶的一辆汽车在t=0时同时经过某一个路标,它们的位移x(m)随时间t(s)变化的规律为:汽车为,自行车为x=6t,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汽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且汽车经20s停止B.在t=8s时两车速度相等,自行车第一次追上了汽车C.在t=0至t=16s时间内,两车间距离先增大后减小D.当自行车追上汽车时,它们距路标96m14.城市公交站附近,经常看到有乘客赶公交的情景:一大学生在车后离公交车头x0=26m处以6m/s的速度匀速追赶一公交车,同时公交车刚好启动以1m/s2的加速度匀加速直线运动,问:(1)该大学生能否追至公交车车头处?(需写明理由)(2)若题中为一年长的乘客追赶公交车,只能以4m/s的速度匀速追,并且司机能够通过右后视镜看到离车头后L=20m以内的物体,如果乘客的像能够在后视镜保留1.5s以上,司机即可留意到乘客从而停车等候,其它条件不变,则该乘客能否成功登上公交车?(需写明理由)14.平直公路上两车一前一后同向匀速行驶,前车B速度大小为,后车A速度大小为,当两车之间相距为28m时,前车开始以的加速度刹车。求:(1)两车之间的最大距离;(2)后车追上前车所用时间;(3)若两车在同一车道行驶,为避免追尾,前车刹车灯亮起时后车应至少以多大加速度开始刹车。参考答案1.B 2.C 3.D 4.C 5.C 6.B 7.D 8.B9.AC 10.AD 11.BCD 12.AC 13.ACD14.(1)追不到公交车头处;(2)能登上公交车【解析】(1)当公交车刚好加速至v=6m/s时,用时为t1,有在t1时间内大学生运动距离公交车运动距离由于所以大学生追不到公交车头处。(2)当公交车与人速度相等时,年长乘客与车相距最近,即当时,用时则最近距离所以乘客能进入后视镜视野;当乘客与车头相距恰好时,即解得或根据可知司机能发现乘客,能登上公交车。15.(1);(2);(3)【解析】根据题意可知,前车B的速度为后车A的速度为(1)根据题意可知,两车速度相等时,两车的距离最大,设此时的运动时间为,则有可得此时,前车B的位移为后车A的位移为两车之间的最大距离(2)根据题意,设前车B停止的时间为,由可得此时,前车B的位移为后车A的位移为则有即在前车B停止时,后车A未追上前车,设后车追上前车所用时间为,则有(3)设后车的加速度大小为,由上述分析可知,为避免碰撞,后车的刹车距离由有可得即为避免追尾,前车刹车灯亮起时后车的加速度至少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