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十二讲 氯及其化合物(二)1. 从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了解卤素(单质化合物)的相似性和递变性。2. 了解几种重要的含卤素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3. 充分认识海水资源的重要性。知识点一 卤素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1.Cl2、Br2、I2的物理性质溴元素主要以______形式存在于海水中,人们把__________称之为“海洋元素”。氯、溴、碘三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排在同一纵列里,都属于____族元素,简称“卤素”。Br2是一种________色____体,易挥发;I2是一种______色____体,易升华。Br2溶解在水中的颜色是________,I2溶解在水中的颜色是____________,Br2溶解在CCl4中的颜色是__________,I2溶解在CCl4中的颜色是__________。2.卤素的氧化还原性及海水提取溴、海带中碘元素的检验(1)卤素单质氧化性的顺序是:Cl2____Br2____I2;阴离子的还原性顺序是:I-____Br-____Cl-。请写出Cl2与NaBr、KI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r2与KI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从海水中提取溴一般要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步。利用溴的________性,鼓入________或水蒸气,就可将溶解在苦卤中的溴分离出来。(3)海水中的碘浓度很低,一般从海产品,如海带中提取。 水 ↓ ↓→→→→→知识点一1.Br- 溴元素 卤 深红棕 液 紫黑 固 橙色 深黄色→褐色 橙色→橙红色 紫色→深紫色2.(1)> > > >Cl2+2Br-===2Cl-+Br2 Cl2+2I-===2Cl-+I2 Br2+2I-===2Br-+I2(2)浓缩 氧化 提取 挥发 热空气(3)氯气知识点二 卤素离子的检验方法1.AgNO3溶液——沉淀法未知液生成2.置换——萃取法未知液 有机层呈3.氧化——淀粉法检验I-未知液 ________溶液,表示有I-知识点二1.白色 浅黄色 黄色2.Br- I-3.蓝色一、卤素单质的性质比较1.相似性(1)除F2外,Cl2、Br2、I2都能与NaOH溶液反应,试写出Br2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都能与金属反应生成卤化物,试写出Na、Fe分别与Br2反应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与一些还原性离子的反应,试写出Br2分别与Fe2+、SO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1)Br2+2OH-===Br-+BrO-+H2O(2)2Na+Br2===2NaBr 2Fe+3Br22FeBr3(3)Br2+2Fe2+===2Fe3++2Br-Br2+SO+H2O===SO+2H++2Br-2.递变性(1)分别写出I2和Fe的反应,及I-和Fe3+的反应,体会卤素单质性质的递变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还有哪些事实说明氧化性Cl2>Br2>I2 (3)卤素单质为什么具有相似性和递变性? 【答案】2.(1)Fe+I2FeI22Fe3++2I-===2Fe2++I2(2)①卤素单质和H2反应的条件及氢化物的稳定性:例如F2和H2在暗处即能爆炸(剧烈反应),H2和Cl2光照能爆炸,而Br2和H2则加热才能发生等,且生成的氢化物的稳定性从HF至HI越来越差。②Cl2能从KBr、NaI溶液中置换出Br2、I2;Br2能从NaI溶液中置换I2,而不能从NaCl溶液中置换Cl2等。(3)这是由原子结构决定的,从F→I,原子的最外电子层都有7个电子,都易得1个电子形成稳定结构,而原子半径越来越大,得电子能力逐渐减弱,故所形成的单质具有相似性和递变性。3.卤素单质的特性(1)F2能否从水溶液中置换出其他卤素单质?为什么? (2)你认为卤素单质还有哪些特殊性质?请列举出来。【答案】3.(1)常温下,F2与水剧烈反应:2F2+2H2O===4HF+O2,故不能从水溶液中置换其他卤素单质。(2)如F2是氧化性最强的单质;Br2在常温下是红棕色液体;碘易升华,遇淀粉变蓝色;Cl2是黄绿色气体等,都是比较特殊的性质。二、萃取和分液在卤素性质实验中的应用问题 在做卤素性质实验时,为什么常采用有机溶剂萃取卤素单质?【答案】卤素单质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远远大于在水中的溶解度。在卤素性质实验中由于水溶液中卤素含量较小,常利用萃取和分液的方法,将相关物质富集,以便有足够大的含量,从而进行物质检验或测定。1.下列与卤元素相关的实验方案设计、现象和结论都正确的是目的 方案设计 现象和结论A 检验火柴头中氯元素 取火柴头浸泡液于试管中,加入NaNO2溶液,再加AgNO3溶液 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说明火柴头中含有氯元素B 检验加碘盐中存在的KIO3 取一定量的食盐溶于水配成溶液,加入足量NaHSO3溶液,再加入淀粉溶液 溶液呈蓝色,说明食盐中存在KIO3C 证明氯气可溶于水 用一支100mL针筒抽取80mL氯气,然后抽取20mL水,振荡 黄绿色消失,说明氯气可溶于水D 探究铝的配合物的生成 向1mL 0.5mol·L-1的氯化铝溶液中加入2mL NaF饱和溶液,再加入lmL 3mol·L-1氨水溶液 无白色沉淀生成,说明铝离子与氟离子形成了配合物A.A B.B C.C D.D【答案】D【解析】A.火柴头中氯元素以氯酸钾存在,与硝酸、硝酸银不反应,应灼烧后、溶解,加硝酸、硝酸银检验,A不合题意;B.取一定量的食盐溶于水配成溶液,加入足量NaHSO3溶液,再加入淀粉溶液,溶液呈蓝色,说明溶液中含有I2,但不能说明食盐中存在KIO3,也可能是NaIO3等碘酸盐或者其他价态较高的含碘化合物,B不合题意;C.氯气溶于水后若仍然以Cl2的形式存在,则溶液应该呈黄绿色或者淡黄绿色,用一支100mL针筒抽取80mL氯气,然后抽取20mL水,振荡,黄绿色消失,则说明氯气不仅仅是溶于水,而是Cl2和H2O能够反应生成无色物质,C不合题意;D.向1mL 0.5mol·L-1的氯化铝溶液中加入2mL NaF饱和溶液,再加入lmL 3mol·L-1氨水溶液,由于氨水为弱碱,与Al(OH)3不反应,若无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溶液中不存在Al3+,即能说明铝离子与氟离子形成了配合物,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2.碘在地壳中主要以NaIO3的形式存在,在海水中主要以I-的形式存在,几种粒子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加碘盐溶于水后加淀粉会变蓝B.由图可知氧化性的强弱顺序为Cl2>I2>C.途径Ⅱ反应生成I2,该反应中NaHSO3作氧化剂D.萃取碘水中I2,若CCl4的总量一定,则分多次加入比一次加入萃取效果更好【答案】D【解析】A.加碘盐中的碘为碘酸根离子,碘单质遇淀粉才变蓝,故加碘盐溶于水后加淀粉不会变蓝,选项A错误;B.由途径I可知氧化性Cl2>I2,由途径Ⅱ可知氧化性I2<NaIO3,由途径Ⅲ可知氧化性Cl2>NaIO3,故氧化性的强弱顺序为Cl2>>I2,选项B错误;C.途径Ⅱ反应生成I2,则碘元素由+5价降为0价化合价降低,该反应中NaHSO3硫元素由+4价升为+6价,作为还原剂,选项C错误;D.萃取过程中,每一次萃取都是按照一定比例进行的溶质分配,多次萃取相当于不断降低物质的浓度,所以萃取碘水中I2时,若CCl4的总量一定,则分多次加入比一次加入萃取效果更好,选项D正确;答案选D。3.IBr、ICl、BrF3等称为卤素互化物,(CN)2、(SCN)2、(OCN)2等称为拟卤素,它们的化学性质均与卤素单质相似,请回答下列问题。(1)氯化碘(ICl)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它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ICl+H2O=HIO+HCl,该反应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填中学常见的无机反应类型)。(2)溴化碘(IBr)具有强氧化性,能与Na2SO3溶液反应,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3)①已知某些离子的还原性强弱顺序为I->SCN->CN->Br->Cl-。现将几滴KSCN溶液滴入到含少量Fe3+的溶液中,溶液立即变红,向其中逐滴滴入酸性KMnO4溶液,观察到红色逐渐褪去,请利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这一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下列物质中,也可以使该溶液红色褪去的是________(填字母)。A.新制氯水 B.碘水C.SO2 D.盐酸(4)KCN为剧毒物质,处理含有KCN的废水常用的方法:在碱性条件下用NaClO溶液将CN-氧化为CO32-和一种单质气体,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5)已知HCN的电离常数K=6.2×10-10,H2CO3的电离常数K1=4.5×10-7,K2=4.7×10-11,则下列离子方程式能发生的是________(填字母)。A.CN-+CO2+H2O=HCN+B.2HCN+=2CN-+CO2↑+H2OC.2CN-+CO2+H2O=2HCN+D.HCN+=CN-+【答案】 +1 复分解反应 IBr++H2O=I-+Br-++2H+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将SCN-氧化,减小了SCN-的浓度,使反应Fe3++3SCN- Fe(SCN)3的平衡不断向左移动,最终Fe(SCN)3完全反应,红色消失 AC 2CN-+5ClO-+2OH-=2+5Cl-+N2↑+H2O AD【解析】(1)Cl得电子能力强于I,则ICl中Cl元素显-1价、I元素显+1价;其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ICl+H2O=HIO+HCl,此反应中没有化合价的变化,属于复分解反应;(2)IBr具有强氧化性,I元素显+1价,被还原成I-,被氧化成,因此离子方程式为IBr++H2O=I-+Br-++2H+;(3)①溶液立即变红,发生反应Fe3++3SCN- Fe(SCN)3,加入酸性KMnO4溶液红色褪去,说明KMnO4把SCN-氧化,促使上述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最终Fe(SCN)3完全反应,溶液红色褪去;②能使红色褪去的物质,可以具有强氧化性,如新制氯水中Cl2将SCN-氧化,也可以具有还原性,如SO2将Fe3+还原,故A、C正确;(4)CN-中N元素显-3价,C元素显+2价,另一种单质气体为N2,因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CN-+5ClO-+2OH-=2+N2↑+5Cl-+H2O;(5)根据电离常数大小,推出酸电离出氢离子的能力强弱顺序(酸性强弱)为H2CO3>HCN>,根据“强酸制取弱酸”的规律知,A、D正确。一、卤素的性质1.溴、碘主要存在于海水中,有“海洋元素”的美称.海水中的碘富集在海藻中,我国海带产量居世界第一,除供食用外,大量用于制碘。实验室提取碘的途径如下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实验室在坩埚中焙烧干海带,并且用玻璃棒搅拌B.在含的水溶液中加入稀硫酸和双氧水后,碘元素发生氧化反应C.操作a是萃取,操作b是分液,操作a和b均在分液漏斗中进行D.在含的水溶液加入氧化剂后滴加几滴淀粉溶液,溶液变蓝色,说明完全被氧化【答案】D【解析】A.固体灼烧应在坩埚中进行,并且用玻璃棒搅拌,选项A正确;B.含I-的滤液中加入稀硫酸和双氧水后,碘元素发生氧化反应,选项B正确;C.碘单质在四氯化碳中溶解度大于水,操作a是萃取,操作b是分液,操作a和b均在分液漏斗中进行,最后再蒸馏分出碘,选项C正确;D.在含的水溶液加入氧化剂后滴加几滴淀粉溶液,溶液变蓝色,说明被氧化有碘单质生成,但不一定完全被氧化,选项D错误;答案选D。2.溴及其化合物在医药、农药、染料等生产中有广泛应用。工业上常用的一种海水提取溴技术叫做“吹出法”,其生产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溶液X的主要成分是HBr和H2SO4B.通过吹出塔、吸收塔实现了对溴的富集C.用热空气将Br2吹出利用了Br2易挥发的性质D.在工业生产中,也可以用足量的Na2CO3溶液代替SO2和水,发生的反应为:6Na2CO3+3Br2=5NaBr+NaBrO3+6CO2↑【答案】D【解析】在酸性条件下向海水中通入氯气会生成单质溴,再用热空气吹出溴,和二氧化硫、水一起通入吸收塔,发生反应生成硫酸和HBr,再转入蒸馏塔中,从而达到富集溴的目的,再通入氯气置换出溴,从而制备出溴单质,以此解题。A.由分析可知溶液X的主要成分是HBr和H2SO4,A正确;B.通过分析可知通过吹出塔、吸收塔实现了对溴的富集,B正确;C.溴易挥发,故用热空气将Br2吹出利用了Br2易挥发的性质,C正确;D.题给反应元素不守恒,溴通入足量的Na2CO3溶液的反应方程式为:2Na2CO3+Br2+H2O=NaBr+NaBrO+2NaHCO3,D错误;故选D。3.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A.相同条件下,Br2与PBr3反应比Cl2与PCl3反应难B.OPBrCl2与足量H2O作用生成2种酸C.相同条件下,与水反应由快到慢的顺序:OPBr3、OPCl3、OPF3D.PBr3与足量C2H5OH作用可得到P(OC2H5)3【答案】B【解析】A.氯原子半径较小,氯气更容易靠近三氯化磷中的磷原子发生反应生成五氯化磷,A正确;B.OPBrCl2与H2O反应的方程式为:OPBrCl2+3H2O=H3PO4+2HCl+HBr,一共生成3种酸,B错误;C.从P—Br键到P—F键,键的稳定性逐渐增强,在和水反应时越难断裂,反应速率越慢,C正确;D.PBr3与C2H5OH反应的时候,Br乙醇羟基上的氢原子结合,乙醇的其余部分和磷结合生成P(OC2H5)3,D正确;故选B。4.溴化亚铁()是一种常用的催化剂,易潮解变质,800℃以上可升华,高温时溴化铁()迅速分解成溴化亚铁。如图所示制备溴化亚铁(部分夹持仪器未画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若用浓硫酸代替浓磷酸,则会导致产品的纯度降低B.常温下浓硫酸与浓磷酸粘度较大主要是由于分子间有氢键C.浓磷酸在与溴化钠反应中体现了难挥发性D.碱石灰不能用无水氯化钙代替【答案】A【解析】浓磷酸和溴化钠制备溴化氢,经过安全瓶及干燥后,溴化氢在加热条件下与铁反应生成溴化亚铁,发生反应:,碱石灰用来吸收未反应的溴化氢,并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装置,实验结束时要关闭热源并继续通入氮气一段时间,使装置中残留的溴化氢被充分吸收,避免造成污染。A.浓磷酸换成浓硫酸,会发生副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硫与铁不反应,溴与铁反应生成的溴化铁在高温下会迅速分解为溴化亚铁,对产品的纯度无影响,A错误;B.分子间有氢键的液体,一般粘度较大,常温下浓硫酸与浓磷酸粘度较大主要是由于分子间有氢键,B正确;C.浓磷酸能用于制备溴化氢的原因是浓磷酸具有难挥发性,从而生成易挥发的溴化氢,C正确;D.碱石灰是用来吸收未反应的溴化氢,而无水氯化钙不能吸收溴化氢,D正确;答案选A。5.下列物质中,既能与硫化氢反应,又能与溴水反应的是①硫化钠溶液 ②二氧化硫饱和溶液 ③硫酸铜溶液 ④硝酸银溶液 ⑤亚硫酸钠溶液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⑤ C.①②④⑤ D.②④⑤【答案】C【解析】①硫化钠溶液和硫化氢反应生成NaHS,硫化钠溶液与溴水反应生成NaBr和S沉淀;②二氧化硫饱和溶液和硫化氢反应生成S沉淀,二氧化硫饱和溶液溴水反应生成H2SO4和HBr;③硫酸铜溶液和硫化氢反应生成CuS沉淀,硫酸铜溶液和溴水不反应;④硝酸银溶液与硫化氢反应生成Ag2S沉淀,硝酸银溶液与溴水反应生成AgBr沉淀;⑤亚硫酸钠溶液与硫化氢反应生成S沉淀,⑤亚硫酸钠溶液被溴水氧化为硫酸钠;既能与硫化氢反应,又能与溴水反应的是①②④⑤,故选C。二、卤素互化合物和拟卤素6.对SCN- 的性质进行探究,设计了如图实验。已知(SCN)2为拟卤素,它的化学性质与卤素单质相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颜色变红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Fe3++3SCN-=Fe(SCN)3↓B.红色溶液褪色表现了SO2的漂白性C.氧化性:KMnO4>Fe3+>(SCN)2D.无色溶液Ⅱ中滴入适量的KMnO4(H+)溶液,溶液又变成红色【答案】D【解析】Fe3++3SCN-=Fe(SCN)3,溶液变红,Fe(SCN)3中滴加KMnO4(H+)溶液,KMnO4(H+)溶液将SCN–氧化成(SCN)2,溶液变为无色;Fe(SCN)3中充入SO2,SO2将Fe3+还原成Fe2+,溶液变为无色,据此解答。A.Fe(SCN)3不是沉淀,溶液颜色变红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Fe3++3SCN Fe(SCN)3,故A错误;B.充入二氧化硫,红色溶液变无色溶液,说明三价铁离子被还原为二价铁离子,表现了二氧化硫的还原性,故B错误;C. KMnO4(H+)溶液可将SCN 氧化为(SCN)2,而Fe3+不能将SCN 氧化为(SCN)2,则氧化性:KMnO4>(SCN)2>Fe3+,故C错误;D.无色溶液Ⅱ中含有Fe2+,滴入适量的KMnO4(H+)溶液,KMnO4(H+)溶液将Fe2+氧化成Fe3+,则溶液又变成红色,故D正确。答案选D。7.氰[(CN)2]的化学性质与卤素(X2)很相似,化学上称之为拟卤素,其氧化性介于Br2和I2之间,下列有关反应方程式不正确的是A.(CN)2和NaOH溶液反应:(CN)2+2OH-=== CN-+CNO-+H2OB.MnO2和HCN反应:MnO2+4HCN(浓)Mn(CN)2+(CN)2↑+2H2OC.向KCN溶液中加入碘水:I2+2KCN === 2KI+(CN)2D.在NaBr和KCN混合溶液中通入少量Cl2:Cl2+2CN-=== 2Cl-+(CN)2【答案】C【解析】氰(CN)2的化学性质与卤素(X2)很相似,其氧化性介于Br2和I2之间,结合卤素单质的性质分析判断。氰(CN)2的化学性质与卤素(X2)很相似,其氧化性介于Br2和I2之间,(CN)2的氧化性比Br2弱,比I2强。A.由氯气和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可以类推(CN)2和NaOH溶液反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N)2+2OH-═CN-+CNO-+H2O,故A正确;B.由二氧化锰和浓盐酸的反应可以类推MnO2和HCN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nO2+4HCN Mn(CN)2+(CN)2↑+2H2O,故B正确;C.由卤素间的置换反应可以类推向KCN溶液中加入碘水,由于(CN)2的氧化性比I2强,碘不能与KCN溶液反应生成(CN)2,不能发生反应I2+2KCN═2KI+(CN)2,故C错误;D.由卤素间的置换反应可以类推在NaBr和KCN混合溶液中通入少量Cl2,由于(CN)2的氧化性比Br2弱,所以溴离子还原性小于CN-离子,先发生反应Cl2+2CN-═2Cl-+(CN)2,故D正确;故选C。8.将几滴KSCN(SCN-是“类卤离子”)溶液加入到含有Fe3+的酸性溶液中,溶液变成红色。将该红色溶液分为两份:①一份中加入适量KMnO4溶液,红色褪去;②向另一份中通入SO2,红色也褪去。以下推测肯定不正确的是A.①中红色褪去的原因是KMnO4将SCN-氧化B.②中红色褪去的原因是SO2将Fe3+还原成Fe2+C.②中红色褪去的原因是SO2将SCN-还原D.SCN-在适当条件下可失去电子被氧化为(SCN)2【答案】C【解析】A. SCN-是“类卤离子”,高锰酸钾具有强氧化性,可以将SCN-氧化,使红色褪去,故A正确;B. Fe3+具有氧化性,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两者反应生成硫酸根离子、亚铁离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SO2+2H2O=2Fe2++4H++SO42-,使红色褪去,故B正确;C. SO2中硫元素为+4价,如果还原SCN-,则二氧化硫中的硫将变为+6价,而SCN-须继续降低,但SCN-中碳元素显+4价,不能氧化+4价的硫,氮元素显-3价,化合价不能再降低,硫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也不能氧化+4价的硫,所以对于SCN-,无论原子团还是其中原子,均无法氧化二氧化硫,故C错误;D. 高锰酸钾具有强氧化性,可以将SCN-氧化为(SCN)2,相当于卤素单质X2,故D正确;选C。9.氯化碘(ICl)的化学性质跟氯气相似,预计它跟水反应的最初生成物是A.HI和HClO B.HCl和HIO C.HClO3和HIO D.HClO和HIO【答案】B【解析】氯化碘(ICl)的化学性质跟氯气相似,ICl中I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Cl元素的化合价为 1价,反应方程式为ICl+H2O=HCl+HIO,生成物为HCl和HIO,答案选B。10.根据反应,为金属,下列推断中不正确的是 A.BrCl同、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B.常温下,BrCl可与NaOH反应生成NaCl和NaBrOC.BrCl跟水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D.BrCl的氧化性强于,弱于【答案】C【解析】卤素互化物BrCl性质虽与卤素单质相似,但它们的化合价不同,单质中卤素的化合价为零价,而BrCl中,Br为价,Cl为价。这是解本题的关键所在。A.BrCl与、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与水反应生成HCl和HBrO,故A正确;B.与卤素单质相似,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时生成NaCl和NaBrO两种盐,故B正确;C.在中,各元素的化合价均没有变化,故C错误;D.在BrCl中,溴显价,氧化性强于,在BrCl与反应中,并未把氧化成,所以氧化性,故D正确;故选C。三、化工工艺流程11.某同学按照以下流程从碘的四氯化碳溶液中提取碘单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当四氯化碳层不显红色时,停止滴加溶液B.用仪器甲完成分液操作C.冷却时,有大量紫黑色固体析出D.操作a为蒸发浓缩【答案】D【解析】I2的四氯化碳溶液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5I-+IO+6H+=3I2+3H2O,分液除去四氯化碳,加入硫酸溶液,发生反应使I-和IO反应得到碘的悬浊液,静置沉降过滤得到碘单质。A.当四氯化碳层不显红色时,说明碘单质已经反应完全,故停止滴加溶液,故A正确;B.分液操作使用分液漏斗完成,故B正确;C.加入硫酸溶液,发生反应使I-和IO反应得到碘的悬浊液,有大量紫黑色固体析出,故C正确;D.操作a为过滤,故D错误;故选D。12.临床上用预防和治疗甲状腺疾病。一种利用含碘废水制取的工艺流程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制时和都做氧化剂B.“滤渣2”经过处理可回收利用C.加入的目的是去除,提高的纯度D.获得晶体时可在空气中直接蒸发浓缩、冷却结晶【答案】D【解析】由流程知,含碘废水中加入二氧化硫、硫酸铜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并经过滤1得到碘化亚铜沉淀、碘化亚铜沉淀中加入铁粉和水反应得碘化亚铁溶液、铜,过滤2除去过量的铁粉和铜粉、往滤液(含碘化亚铁溶液)加入碳酸钾溶液,生成碳酸亚铁沉淀、经过滤3得到碘化钾溶液,加入氢碘酸调pH并结晶获得碘化钾晶体,据此回答;A. 制时、碘单质中碘化合价从0降低到-1、中铜化合价从+2降低到+1,则和都做氧化剂,A正确;B.由流程知:碘化亚铜沉淀中加入铁粉和水反应得碘化亚铁溶液、铜, “滤渣2”含有过量的铁粉和铜粉,经过处理可回收利用,B正确;C. FeI2溶液中加入溶液生成沉淀和KI溶液,过滤3得到的滤液中含有、加入的目的是去除,提高的纯度,C正确;D. 碘离子容易被氧化、为防止氧化、加HI调pH在一定pH下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获得碘化钾晶体,D错误;答案选D。13.用于测量放射性的NaI晶体需要高纯度,某仪器厂研发了用I2和Na2CO3合成高纯度碘化钠的方法,部分工艺流程如下,已知I2+I- I,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步骤I碘化钠不可多加,否则会降低I2的转化率,且会引入杂质NaI3B.步骤I可能发生的反应的是3I2+3=5I-++3CO2↑C.步骤II使用N2H4·H2O进行还原的原因之一是其产物无毒无害,且不会引入新的杂质D.步骤I需严格控制温度的原因是:若低于40℃,反应过慢,若高于70 ℃,反应过于激烈难以控制,且碘大量挥发造成损失【答案】A【解析】原料碘加入至碳酸钠和碘化钠的混合物溶液,在40~70℃条件下反应发生3I2+3=5I-++3CO2↑,所得混合物加入N2H4·H2O,发生反应生成碘离子和氮气,粗品经蒸发浓缩、冷却结晶、洗涤、干燥可得高纯碘化钠,以此解答该题。A.因存在I2+I-I,为可逆反应,则加入过量碘化钠,不会降低I2的转化率,故A错误;B.碳酸钠溶液呈碱性,在碳酸钠溶液中,可发生3I2+3=5I-++3CO2↑,故B正确;C.N2H4·H2O具有还原性,可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碘离子和氮气,且不引入新杂质,故C正确;D.在40℃~70℃条件下反应发生,从反应速率和碘的挥发性的角度考虑,若低于40℃,反应过慢,若高于70℃,反应过于激烈难以控制,且碘大量挥发造成损失,故D正确;故选A。14.海水中含有大量的卤族元素,具有十分巨大的开发利用潜力。I.氯气是非常重要的化工产品(1)用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制氯气是实验室常用的方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2)也可用浓盐酸和高锰酸钾制氯气,反应方程式如下:2KMnO4+16HCl(浓)=KCl+2MnCl2+5Cl2↑+8H2O,实验室用该方法制氯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写编号)。编号 A B C发生装置(3)为证明氯气与水反应产物具有漂白性,将Cl2缓缓通过下列装置:试剂a应选择___________;试剂b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4)通常使用84消毒液时需要把消毒对象在其中浸泡一段时间,以提高消毒效果。请结合反应方程式分析原因___________II.地球上99%的溴元素以Br-形式存在于海水中。海水中Br-含量约为65mg/L,而苦卤(海水晒盐后得到的母液)中Br-含量高很多,苦卤常作海水提溴的主要原料。目前最成熟的“空气吹出法”海水提溴工艺流程如图(已知:溴的沸点为59℃):(5)为实现Br-转化为Br2的目的,所加试剂X应必有的化学性质是___________。(6)利用“空气吹出法”将“氧化室”产生的低浓度Br2分离出来的方法利用了溴的___________这一物理性质。(7)将低浓度Br2富集为高浓度Br2历经步骤iii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答案】(1)MnO2+4HCl(浓)MnCl2+Cl2↑+2H2O(2)B(3) 无水氯化钙或五氧化二磷 吸收尾气,防止污染 防止空气中水蒸气干扰实验(4)浸泡时,NaClO与空气中CO2反应,即NaClO+CO2+H2O=NaHCO3+HClO,HClO浓度增大,漂白效果增强(5)氧化性(6)挥发性(7)SO2+Br2+2H2O═4H+++2Br-【解析】(1)用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在加热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氯气、氯化锰和水,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nO2+4HCl(浓)MnCl2+Cl2↑+2H2O;答案为MnO2+4HCl(浓)MnCl2+Cl2↑+2H2O。(2)用浓盐酸和高锰酸钾制氯气,反应不需要加热,即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B;答案为B。(3)由题中图示可知,a应具有干燥作用,且为固体试剂,所以可用无水氯化钙或P2O5,b可吸收氯气,防止污染空气,也可防止空气中水蒸气进入U型管干扰实验,可用碱石灰;答案为无水氯化钙或P2O5;吸收尾气,防止污染;防止空气中水蒸气干扰实验。(4)通常使用84消毒液时需要把消毒对象在其中浸泡一段时间,以提高消毒效果,原因是浸泡时,NaClO与空气中CO2反应,即NaClO+CO2+H2O=NaHCO3+HClO,HClO浓度增大,漂白效果增强;答案为浸泡时,NaClO与空气中CO2反应,即NaClO+CO2+H2O=NaHCO3+HClO,HClO浓度增大,漂白效果增强。(5)Br-转化为Br2,Br元素的化合价由-1价升高到0价,失去电子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作还原剂,那么,所加试剂X应必有的化学性质是氧化性,作氧化剂才能实现上述转化;答案为氧化性。(6)由题中信息可知,溴的沸点为59℃,则利用“空气吹出法”将“氧化室”产生的低浓度Br2分离出来的方法利用了溴的挥发性这一物理性质;答案为挥发性。(7)将低浓度Br2富集为高浓度Br2,步骤iii是Br2和SO2、H2O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HBr和H2SO4,其离子方程式为SO2+Br2+2H2O═4H+++2Br-;答案为SO2+Br2+2H2O═4H+++2Br-。课程标准基础知识通关规律与方法经典例题基础通关练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十二讲 氯及其化合物(二)1. 从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了解卤素(单质化合物)的相似性和递变性。2. 了解几种重要的含卤素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3. 充分认识海水资源的重要性。知识点一 卤素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1.Cl2、Br2、I2的物理性质溴元素主要以______形式存在于海水中,人们把__________称之为“海洋元素”。氯、溴、碘三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排在同一纵列里,都属于____族元素,简称“卤素”。Br2是一种________色____体,易挥发;I2是一种______色____体,易升华。Br2溶解在水中的颜色是________,I2溶解在水中的颜色是____________,Br2溶解在CCl4中的颜色是__________,I2溶解在CCl4中的颜色是__________。2.卤素的氧化还原性及海水提取溴、海带中碘元素的检验(1)卤素单质氧化性的顺序是:Cl2____Br2____I2;阴离子的还原性顺序是:I-____Br-____Cl-。请写出Cl2与NaBr、KI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r2与KI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从海水中提取溴一般要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步。利用溴的________性,鼓入________或水蒸气,就可将溶解在苦卤中的溴分离出来。(3)海水中的碘浓度很低,一般从海产品,如海带中提取。 水 ↓ ↓→→→→→知识点二 卤素离子的检验方法1.AgNO3溶液——沉淀法未知液生成2.置换——萃取法未知液 有机层呈3.氧化——淀粉法检验I-未知液 ________溶液,表示有I-一、卤素单质的性质比较1.相似性(1)除F2外,Cl2、Br2、I2都能与NaOH溶液反应,试写出Br2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都能与金属反应生成卤化物,试写出Na、Fe分别与Br2反应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与一些还原性离子的反应,试写出Br2分别与Fe2+、SO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递变性(1)分别写出I2和Fe的反应,及I-和Fe3+的反应,体会卤素单质性质的递变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还有哪些事实说明氧化性Cl2>Br2>I2 (3)卤素单质为什么具有相似性和递变性? 3.卤素单质的特性(1)F2能否从水溶液中置换出其他卤素单质?为什么? (2)你认为卤素单质还有哪些特殊性质?请列举出来。二、萃取和分液在卤素性质实验中的应用问题 在做卤素性质实验时,为什么常采用有机溶剂萃取卤素单质?1.下列与卤元素相关的实验方案设计、现象和结论都正确的是目的 方案设计 现象和结论A 检验火柴头中氯元素 取火柴头浸泡液于试管中,加入NaNO2溶液,再加AgNO3溶液 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说明火柴头中含有氯元素B 检验加碘盐中存在的KIO3 取一定量的食盐溶于水配成溶液,加入足量NaHSO3溶液,再加入淀粉溶液 溶液呈蓝色,说明食盐中存在KIO3C 证明氯气可溶于水 用一支100mL针筒抽取80mL氯气,然后抽取20mL水,振荡 黄绿色消失,说明氯气可溶于水D 探究铝的配合物的生成 向1mL 0.5mol·L-1的氯化铝溶液中加入2mL NaF饱和溶液,再加入lmL 3mol·L-1氨水溶液 无白色沉淀生成,说明铝离子与氟离子形成了配合物A.A B.B C.C D.D2.碘在地壳中主要以NaIO3的形式存在,在海水中主要以I-的形式存在,几种粒子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加碘盐溶于水后加淀粉会变蓝B.由图可知氧化性的强弱顺序为Cl2>I2>C.途径Ⅱ反应生成I2,该反应中NaHSO3作氧化剂D.萃取碘水中I2,若CCl4的总量一定,则分多次加入比一次加入萃取效果更好3.IBr、ICl、BrF3等称为卤素互化物,(CN)2、(SCN)2、(OCN)2等称为拟卤素,它们的化学性质均与卤素单质相似,请回答下列问题。(1)氯化碘(ICl)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它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ICl+H2O=HIO+HCl,该反应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填中学常见的无机反应类型)。(2)溴化碘(IBr)具有强氧化性,能与Na2SO3溶液反应,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3)①已知某些离子的还原性强弱顺序为I->SCN->CN->Br->Cl-。现将几滴KSCN溶液滴入到含少量Fe3+的溶液中,溶液立即变红,向其中逐滴滴入酸性KMnO4溶液,观察到红色逐渐褪去,请利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这一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下列物质中,也可以使该溶液红色褪去的是________(填字母)。A.新制氯水 B.碘水C.SO2 D.盐酸(4)KCN为剧毒物质,处理含有KCN的废水常用的方法:在碱性条件下用NaClO溶液将CN-氧化为CO32-和一种单质气体,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5)已知HCN的电离常数K=6.2×10-10,H2CO3的电离常数K1=4.5×10-7,K2=4.7×10-11,则下列离子方程式能发生的是________(填字母)。A.CN-+CO2+H2O=HCN+B.2HCN+=2CN-+CO2↑+H2OC.2CN-+CO2+H2O=2HCN+D.HCN+=CN-+一、卤素的性质1.溴、碘主要存在于海水中,有“海洋元素”的美称.海水中的碘富集在海藻中,我国海带产量居世界第一,除供食用外,大量用于制碘。实验室提取碘的途径如下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实验室在坩埚中焙烧干海带,并且用玻璃棒搅拌B.在含的水溶液中加入稀硫酸和双氧水后,碘元素发生氧化反应C.操作a是萃取,操作b是分液,操作a和b均在分液漏斗中进行D.在含的水溶液加入氧化剂后滴加几滴淀粉溶液,溶液变蓝色,说明完全被氧化2.溴及其化合物在医药、农药、染料等生产中有广泛应用。工业上常用的一种海水提取溴技术叫做“吹出法”,其生产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溶液X的主要成分是HBr和H2SO4B.通过吹出塔、吸收塔实现了对溴的富集C.用热空气将Br2吹出利用了Br2易挥发的性质D.在工业生产中,也可以用足量的Na2CO3溶液代替SO2和水,发生的反应为:6Na2CO3+3Br2=5NaBr+NaBrO3+6CO2↑3.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A.相同条件下,Br2与PBr3反应比Cl2与PCl3反应难B.OPBrCl2与足量H2O作用生成2种酸C.相同条件下,与水反应由快到慢的顺序:OPBr3、OPCl3、OPF3D.PBr3与足量C2H5OH作用可得到P(OC2H5)34.溴化亚铁()是一种常用的催化剂,易潮解变质,800℃以上可升华,高温时溴化铁()迅速分解成溴化亚铁。如图所示制备溴化亚铁(部分夹持仪器未画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若用浓硫酸代替浓磷酸,则会导致产品的纯度降低B.常温下浓硫酸与浓磷酸粘度较大主要是由于分子间有氢键C.浓磷酸在与溴化钠反应中体现了难挥发性D.碱石灰不能用无水氯化钙代替5.下列物质中,既能与硫化氢反应,又能与溴水反应的是①硫化钠溶液 ②二氧化硫饱和溶液 ③硫酸铜溶液 ④硝酸银溶液 ⑤亚硫酸钠溶液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⑤ C.①②④⑤ D.②④⑤二、卤素互化合物和拟卤素6.对SCN- 的性质进行探究,设计了如图实验。已知(SCN)2为拟卤素,它的化学性质与卤素单质相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溶液颜色变红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Fe3++3SCN-=Fe(SCN)3↓B.红色溶液褪色表现了SO2的漂白性C.氧化性:KMnO4>Fe3+>(SCN)2D.无色溶液Ⅱ中滴入适量的KMnO4(H+)溶液,溶液又变成红色7.氰[(CN)2]的化学性质与卤素(X2)很相似,化学上称之为拟卤素,其氧化性介于Br2和I2之间,下列有关反应方程式不正确的是A.(CN)2和NaOH溶液反应:(CN)2+2OH-=== CN-+CNO-+H2OB.MnO2和HCN反应:MnO2+4HCN(浓)Mn(CN)2+(CN)2↑+2H2OC.向KCN溶液中加入碘水:I2+2KCN === 2KI+(CN)2D.在NaBr和KCN混合溶液中通入少量Cl2:Cl2+2CN-=== 2Cl-+(CN)28.将几滴KSCN(SCN-是“类卤离子”)溶液加入到含有Fe3+的酸性溶液中,溶液变成红色。将该红色溶液分为两份:①一份中加入适量KMnO4溶液,红色褪去;②向另一份中通入SO2,红色也褪去。以下推测肯定不正确的是A.①中红色褪去的原因是KMnO4将SCN-氧化B.②中红色褪去的原因是SO2将Fe3+还原成Fe2+C.②中红色褪去的原因是SO2将SCN-还原D.SCN-在适当条件下可失去电子被氧化为(SCN)29.氯化碘(ICl)的化学性质跟氯气相似,预计它跟水反应的最初生成物是A.HI和HClO B.HCl和HIO C.HClO3和HIO D.HClO和HIO10.根据反应,为金属,下列推断中不正确的是 A.BrCl同、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B.常温下,BrCl可与NaOH反应生成NaCl和NaBrOC.BrCl跟水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D.BrCl的氧化性强于,弱于三、化工工艺流程11.某同学按照以下流程从碘的四氯化碳溶液中提取碘单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当四氯化碳层不显红色时,停止滴加溶液B.用仪器甲完成分液操作C.冷却时,有大量紫黑色固体析出D.操作a为蒸发浓缩12.临床上用预防和治疗甲状腺疾病。一种利用含碘废水制取的工艺流程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制时和都做氧化剂B.“滤渣2”经过处理可回收利用C.加入的目的是去除,提高的纯度D.获得晶体时可在空气中直接蒸发浓缩、冷却结晶13.用于测量放射性的NaI晶体需要高纯度,某仪器厂研发了用I2和Na2CO3合成高纯度碘化钠的方法,部分工艺流程如下,已知I2+I- I,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步骤I碘化钠不可多加,否则会降低I2的转化率,且会引入杂质NaI3B.步骤I可能发生的反应的是3I2+3=5I-++3CO2↑C.步骤II使用N2H4·H2O进行还原的原因之一是其产物无毒无害,且不会引入新的杂质D.步骤I需严格控制温度的原因是:若低于40℃,反应过慢,若高于70 ℃,反应过于激烈难以控制,且碘大量挥发造成损失14.海水中含有大量的卤族元素,具有十分巨大的开发利用潜力。I.氯气是非常重要的化工产品(1)用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制氯气是实验室常用的方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2)也可用浓盐酸和高锰酸钾制氯气,反应方程式如下:2KMnO4+16HCl(浓)=KCl+2MnCl2+5Cl2↑+8H2O,实验室用该方法制氯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_(写编号)。编号 A B C发生装置(3)为证明氯气与水反应产物具有漂白性,将Cl2缓缓通过下列装置:试剂a应选择___________;试剂b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4)通常使用84消毒液时需要把消毒对象在其中浸泡一段时间,以提高消毒效果。请结合反应方程式分析原因___________II.地球上99%的溴元素以Br-形式存在于海水中。海水中Br-含量约为65mg/L,而苦卤(海水晒盐后得到的母液)中Br-含量高很多,苦卤常作海水提溴的主要原料。目前最成熟的“空气吹出法”海水提溴工艺流程如图(已知:溴的沸点为59℃):(5)为实现Br-转化为Br2的目的,所加试剂X应必有的化学性质是___________。(6)利用“空气吹出法”将“氧化室”产生的低浓度Br2分离出来的方法利用了溴的___________这一物理性质。(7)将低浓度Br2富集为高浓度Br2历经步骤iii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课程标准基础知识通关规律与方法经典例题基础通关练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12讲 氯及其化合物(二)- 备战2023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基础通关高考帮(原卷版) .doc 第12讲 氯及其化合物(二)- 备战2023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基础通关高考帮(解析版) .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