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5.1 延续文化血脉 教案(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5.1 延续文化血脉 教案(表格式)

资源简介

教 学 设 计
课题 5.1 延续文化血脉 单元 三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九
教材分析 本框题包括"中华文化根”和"美德万年长”两目内容。第一目侧重从中华文化的丰富与发展角度,讲述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创造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重点落在“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第二目侧重从代代传承的中华美德角度,阐释中华传统美德的丰富内涵和重要价值,重点落在“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资源,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精神力量”。
学习 目标 政治认同:感受中华文化的力量,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道德修养: 通过学习,能够描述中华文化和中华传统美德的特点及力量 法治观念: 培养热爱中华文化和中华传统美德的情感;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健全人格:列举中华文化的内容;训练观察、思考、分析、综合的能力。 责任意识:知道中华文化的产生、内容和意义;知道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性;知道如何弘扬中华文化和中华传统美德
重点 弘扬中华文化,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难点 中华文化的价值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组织教学 导入新课: 长期以来,中华民族就在中华大地上劳动和生活。各族人民团结互助,相互学习,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共同开发建设祖国的大好河山,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准备教材等学习用品 思考并回答教师的提问。 观看并倾听 检测上节课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利用中华文化代表,引出本节内容。
讲授新课 目标导学一:中华文化根 材料分析: 中华文化是怎样产生的? 中华文化的组成内容? 中华文化的特点? 中华文化能够薪火相传的重要原因? 小结: 分析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文化遗产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文物局为保护保存在中国境内的珍贵的历史文物、历史遗址、艺术形式而启动的计划。包括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四川都江堰、陕西兵马俑、山东泰山、北京故宫等。 截止至2021年底,我国拥有38处世界文化遗产,4处世界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有34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1个入选“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实践名册”。 材料二: (1)你认同这样的观点吗?为什么? (2)新时代,我们为什么要重视中华文化? 小组讨论: 2020年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名为“冰墩墩”,形象来源于国宝大熊猫。吉祥物“雪容融”,形象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大红灯笼。 “冰墩墩”以熊猫为原型进行设计创作/头部外壳装饰彩色光环,流动的明亮色彩线条象征着冰雪运动的赛道和5G高科技;左手掌心的心形图案,代表着主办国对全世界朋友的热情欢迎。整体形象酷似航天员,寓意创造非凡、探索未来,体现了追求卓越、引领时代,以及面向未来的无限可能。 思考:(1)“雪容融” 造型包含哪些文化元素 强调: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新时代,延续文化血脉需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中华文化的作用? 小结:①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 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 ②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内涵 拓展讲解: 图片欣赏 文化自信的含义? 小结: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以及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并对其文化的生命力持有坚定的信心。 增强文化自信的原因? 归纳:①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是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②中国人民的文化自信不仅来自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淀、传承与创新、发展,更来自于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蓬勃生机,来自于实现中国梦的光明前景。文化的优秀、国家的强大、人民的力量,是我们文化自信的强大底气,是文化自信的水之源木之本。 ③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和民族精神的传承发展。 我们应该怎样增强文化自信? 讲解: 增强文化自信,既要夯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基,薪火相传,代代守护;又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日新月异的社会生活中与时俱进,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还要跨越时空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在交流互鉴中丰富发展。 目标导学二:美德万年长 典故美德连连看 (1)根据材料,请同学们总结出传统美德的特点? (2)中华传统美德的内涵? 小结:有忧国忧民、道济天下的爱国情怀,有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奋进品格,有自尊互敬、助人为乐的和乐风范,有诚信守法、见利思义的高尚情操,有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的伦理规范,有律己宽人、扬善抑恶的处世准则,等等。 分析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材料四: 思考:(1)结合自己实际,谈谈你在这五个方面做得怎么样? (2)你怎么看待材料三这些现象? (3)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我们该怎么做? (4)怎样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小结:(1)美德的力量在于践行。推进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青少年责无旁贷。 (2)倡导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青少年必须身体力行。 (3)美德走进生活、走向未来,我们的人生才会更加美好、更加幸福。 3.材料分析: 要深入挖掘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增强文化自信就必须要从娃娃抓起,必须要在学生时代就有足够的积累。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该如何用实际行动去践行? 举例如:(1)爱学习,多读书 (2)重视传统节日,增强文化自信 (3)向模范人物学习,书写不平凡人生华章。 4.拓展延伸 中华美德传承经典阅读 请你认真阅读经典,在好书中涵养品格,亲近道德人物,提升人生境界。与同学交流读后体会。 开展“读书漂流瓶”活动,向同学推荐一本传承中华美德的好书,说明你的推荐理由。 学生欣赏中华文化代表,借助教材,回答问题,如:各族人民团结互助,相互学习,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共同开发建设祖国的大好河山,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华。 学生阅读材料,分析并回答,如: 文化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灵魂…… 学生认真阅读材料,结合自身所见所闻所知,尝试回答,如: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 学生回答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中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溶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学生列举,如: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是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学生根据日常所知所闻,讨论连线。 学生回答,如:中华传统美德内涵丰富,博大精深。 学生分析几则材料,结合自身体验,分享交流自己的看法。 学生交流如:盛多少吃多少,吃不完打包等等 学生举手列举,如:倡导向上向善、孝老爱亲、忠于祖国、忠于人民,青少年必须身体力行…… 学生结合自身谈做法,如:关心国家和社会发展,自觉承担起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不断提高个人素质;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搜集筹划,交流分享。 分别选取中华文化中的语言文字,文化典籍,科技工艺及文学艺术等内容,引导学生对中华文化的内容有所了解,从而也引出文化的产生、文化的特点等相关内容。 由中华文化遗产的材料,引出话题——文化遗产有没有必要保护?从而进一步引出文化的重要性这一重点问题。 小组讨论环节,选取学生喜闻乐见的“雪容融”“冰墩墩”为话题,激发学生参与积极性,同时,也引出文化元素的作用。 在讲解中华文化作用的时候,先引导学生发言,然后进行系统归纳,使学生形成完成的知识体系,解决重点问题。 由习近平主席谈到的文化自信为话题材料,引导学生逐渐分析文化自信的含义、文化自信的原因以及怎样增强文化自信等问题。 对于难理解的问题——增强文化自信的原因,采用教师讲解归纳的方法处理,易于使学生完整准备的把握。 设计活动:典故美德连连看,引导学生进行连线,在参与活动中,加深对典故的理解,从而对传统美德的内容及作用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掌握。 “孝”的美德典型案例选取,对学生进行孝的教育。 选取“光盘行动”等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分别对学生进行节约勤俭等美德教育。 在理论性的明确怎样弘扬传统美德之后,进一步探究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如何用实际行动去践行美德,使知识应用于日常行动之中。 中华美德传承经典阅读活动,旨在传承经典。
课堂练习 1.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儿女共同的文化基因,是最持久、最深厚、最有底蕴的文化软实力。我国高度重视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社会各界纷纷以实际行动响应国家“文化传承”的号召。下列不能体现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是( C ) A.《舌尖上的中国》引领观众穿越美食香气 B.《中国诗词大会》展示中华诗词的无穷魅力 C.施特劳斯的圆舞曲《蓝色多瑙河》传递美妙乐章 D.端午节赛龙舟让舟身起伏、水花飞溅 2.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孔子感叹道:“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一个人如果不讲信义,简直不知道他该怎么办!这说明中华传统美德熔铸了中华民族( B ) A.坚定的民族志向 B.高尚的民族品格 C.远大的民族理想 D.自强的民族精神 3.种茶、饮茶在中国有上千年历史,并逐渐形成了融合儒、道、佛诸派思想的中国茶文化。这表明中华文化( D ) ①各具特色 ②复杂多样 ③源远流长 ④博大精深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下面漫画启示我们要弘扬的中华传统美德是( A ) A.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奋进品格 B.自尊互敬、助人为乐的和乐风范 C.诚信守法、见利思义的高尚情操 D.律己宽人、扬善抑恶的处世准则 5.文化自信是最根本的民族自信,是社会进步不可或缺的精神动力。关于文化自信,下列同学的观点不正确的是( D ) A.小明: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 B.小梅:文化自信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 C.小美: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D.小梦:坚定文化自信,就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学生以组为单位,观看幻灯片出示的检测题,讨论并交流,从而总结出正确的答案,巩固和理解好本节所学内容。 利用多媒体出示本节课的检测题,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中华文化的形成、内容、意义和怎样发扬中华文化;知道了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性和怎样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对中华文化和中华传统美德有了更多的认识,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要在日常生活中自觉传承中华文化,争做美德少年,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让美德走进生活、走向未来,让生活变得更加美好、更加幸福。 谈收获和体会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
板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