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水的净化(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认识自然界中的水与纯水的区别。 2、知道吸附、沉淀、过滤等方法可以使水得到不同程度的净化。 3、初步学会过滤的基本操作方法。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水的净化过程的初步探究,认识净化水的方法及根据物质的性质进行分离的实验原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过滤实验、吸附实验等,学会运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增强学生挖掘生活中的化学的欲望。二 、教学重点认识沉淀、过滤、吸附等净水的方法。三 、教学难点初步学会过滤的基本实验操作技能。四 、教学准备 准备好一杯浑浊的天然水; 准备过滤所用仪器、材料:漏斗、烧杯(100mL,每组3只,一只内有浑浊的天然水)、玻璃棒、铁架台(带铁圈)、滤纸、剪刀、滴管。五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一、引入课题 告诉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课题2《水的净化》。 倾听 引入本课主题—水的净化。二、纯水与天然水 1、检查学生完成《导学案》情况 抽学生汇报《导学案情况》纯水与天然水的认识答案。 学生倾听、比较。 督促学生做好课前预习。2、小结学生完成《导学案》情况 评讲《导学案》答案,并出示河水、井水、纯净水等样品给学生认识。 学生倾听、观察、比较。 加深学生对水、天然水组成的认识。3、天然水的组成 结合PPT告诉,天然水中含有许多可溶性和不溶性的杂质。 学生倾听、比较、记忆。 不断丰富学生的化学知识。4、什么是水的净化 告诉学生把水中的不溶性和可溶性杂质除去,得到纯净的水的过程就叫水的净化。 学生倾听,理解,记忆。 学生理解什么是水的净化三、净化水的方法 1、我们家里采用哪些方法来进行水的净化 提问:同学们说说家里采用哪些方法来进行水的净化?老师点评。(沉淀、煮沸) 学生思考、汇报。 化学与生活相联系。2、自来水厂采用的进水方法 安排学生看PPT(或图4-14)完成教材第74页讨论。 学生看PPT(或图4-14)完成教材第74页讨论,并汇报结果。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老师评讲学生汇报的结果。(沉淀、过滤、吸附、消毒) 学生记忆 不断的化学丰富知识。3、明矾在水的净化中的作用 教师演示(实验4-1) 学生观察、思考填好教材(实验4-1)现象结论 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教师小结明矾在水的净化中的作用。 学生熟记 培养学生的记忆力。4、净化水的方法 小结水的净化方法。 学生熟记 丰富学生的化学知识。四、过滤(实验4-2) 1、过滤器的制作。 教师演示;指导。 学生观看并制作过滤器。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2、组装过滤装置 教师示范。 学生观察组装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3、过滤 教师示范,并对学生过滤中的问题点评。 学生过滤 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4、过滤操作要点。 教师小结过滤操作要点(一贴、两低、三靠)并用PPT放出 学生记住。 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五、课堂小结 1.天然水的净化方法有:沉淀、过滤、吸附、蒸馏。 2.过滤是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和液体分离的方法,过滤时要注意“一贴、两低、三靠”。六、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与应用2-4题。附板书设计课题2水的净化1、天然水有河水、井水、海水等;含有许多不溶性和可溶性的杂质。2、水的净化方法有:沉淀、过滤、吸附、蒸馏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