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4.9.2《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导学案 第 课时
主备教师: 审查人:
【学习要求】了解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基本途径
理解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意义;引领我国文化前进方向的旗帜
重、难点 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新风
【自学过程】
自主探究基础知识(抓关键词) 小组合作探究
一、根本目标:培育“四有”公民1.发展先进文化与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关系:2.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 1、比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先进文化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关系:
二、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1.发展教育事业:①原因:②要求:2.发展科学事业:①原因:②要求:3.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①原因:②要求: 2、讨论:( P102)关于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重要性问题,有两种观点。问题:(1)你如何看待这两种观点 (2)你认为哲学社会科学还有什么作用
三、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新风1.和谐文化的重要地位:2.创建和谐文化的要求:3.丰富多彩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4.必然的选择: 3、课堂探究:阅读P103,谈谈你参加过哪些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能否以你的切身感受对上述观点进行说明
【知识测评】
一、最佳选择题:
1.某村有一“风水宝地”,村民担心耕种会引来灾祸。村干部不信邪,带头承包了“风水宝地”,不仅没有遭灾,反而获得了可观的收入。针对上述情况,当地政府应该( )
A.认真贯彻宗教信仰自山政策 B.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C.完善土地承包经营责任制 D.加大对农业的投入
2.中共中央、国务院相继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要求各地各部门大力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上述举措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这表现为①是提高中华民族整体素质的需要 ②是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基础 ③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题中之义 ④是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需要( )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3.报考普通高校不再受年龄和婚否的限制,这不仅体现了我国高等教育已在向大众化发展,而且体现了终身教育的思想,说明我国正在向学习型社会迈进。活到老,学到老,已不仅是一种美德,而且是一种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关于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 ②发展教育事业必须加大教育投入 ③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 ④发展教育事业必须深化教育改革( )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4.2005年7月6日《人民日报》载文指出,要坚持以马克思为指导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之所以要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是因为哲学社会科学是( )
A.引领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永不褪色的旗帜 B.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C.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 D.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有力武器
5.中国有些历史文化资源成为外国文化产业资源,如日本版《三国演义》、美国版《花木兰》等。这启示我们
A.文化遗产是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标志 B.应该大力发展我国的文化产业
C.用法律手段遏制外国的文化掠夺 D.应该坚持正确的文化发展方向
6.不用塑料袋不是一件大事,但展现的却是现代文明的新理念。治理污染没有局外人,保护环境没有旁观者。这告诉我们( )
A.要开辟新时期职业道德建设的新途径 B.要创造多种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形式
C.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创建精神文明 D.要积极投身于精神文明建设的伟大实践
二、综合探究
7.和谐文化是全体人民团结进步的重要精神支撑,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
请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说明,如何建设和谐文化?
参考答案:
1.B 2.D 3.A 4.B 5.B 6.D
7、( 1)建设和谐文化,必须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发扬与时俱进的精神,积极推动文化创新。
(2)建设和谐文化,要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观念。承接和弘扬中国传统和谐思想的合理内涵,充分发掘其理念蕴藏的当代价值。
(3)建设和谐文化,还要注意吸收借鉴世界优秀文明成果。建设和谐文化,要积极借鉴世界各国的文明成果,博采众长,使其熔铸于和谐文化建设之中,这是建设和谐文化的一个重要途径。
(4)建设和谐文化,要立足于社会生活的实际,在内容和形式上积极进行文化创新,努力铸就中华文化的辉煌。
1、比较:
(1)联系:三者的主要内容是一致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2)区别:侧重点不同。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来说的,精神文明则是相对于物质文明而言的。
2、讨论:
(1)观点一要全面地分析。①它认识到自然科学的重要性,是正确的;②但它否认了哲学社会科学的巨大作用,是错误的。观点二是正确的,因为它既承认了自然科学的重要性,又承认了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作用。
(2)哲学社会科学的作用主要是:①哲学社会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②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③是推动人类自身发展的思想武器;④是解放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理论武器。
www.4.9.1《坚持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导学案 第 课时
主备教师: 审查人:
【学习要求】了解 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科学内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涵
理解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意义;引领我国文化前进方向的旗帜
重、难点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自学过程】
自主探究基础知识(抓关键词) 小组合作探究
一、肩负发展中国先进文化的使命1.近代以来中国人对先进文化的求索历程:①历史结论:②转折点:③中国共产党的关键作用:④先进文化的科学内涵:⑤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重要性: 1、课堂探究:P95你能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和“推陈出新、革故鼎新”的道理,分析上述观点吗 2、课堂探究:联系所学历史知识,说一说马克思主义是怎样传人中国的。
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1.基本内容:2.必要性和重要性:3.基本要求:4.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①必要性:②基本要求: 3、想一想:强调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即指导思想一元化)、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会不会防碍多样性文化的发展呢
三、高举旗帜,科学发展1.党引领文化前进方向的旗帜:2.高举这面伟大旗帜的根本要求: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内涵及地位:4.基本要求: 4、课堂探究:从抗震救灾、奥运成功到神七飞天。同学们看到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什么呢?
【知识测评】
一、最佳选择题:
1.近代,中华文化由衰微走向重振的重要转折点是( )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
C.改革开放 D.“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提出
2.建设中国当代先进文化应当①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②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为目标 ③以 “三个面向”和民族性科学性大众性为时代品格 ④以社会主义为核心要求 (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2007年3月5日,温家宝在十届全国人大会议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要求和根本保证是( )
A.坚持社会主义社会全面发展 B.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C.坚持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D.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4.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文化多样性”、“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内在联系是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文化多样性统一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 ②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利于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③尊重文化多样性不能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④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关键在于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根本,核心价值体系的首要内容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因为马克思主义是①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根本指针 ②判明各种文化真理性的主要标准 ③推动各种文化创新的动力和源泉 ④引领社会思潮的旗帜、抵制各种错误思潮的武器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6.《光明日报》载文指出,文化建设,要处理好一元化与多样性的关系,提高用马克思主义一元化指导思想引领、整合多样性社会思想的本领。对指导思想一元化与多样性的关系认识正确的是①指导思想一元化同多样化是统一的 ②指导思想一元化不符合多样化发展的要求 ③既要坚持指导思想一元化,又要提倡多样化 ④指导思想一元化妨碍多样化的发展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二、综合探究
7.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和谐文化倡导“多音和鸣”、“琴瑟和谐”,强调多样和谐,追求共存共生。
因此,有人认为,“建设和谐文化,就要尊重文化差异,包容多样。”请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这种观点。
参考答案:
1.B 2.D 3.D 4.C 5.C 6.A
7、(1)文化多样性是世界的基本特征。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是: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不同民族之间,应该相互尊重,在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同时,共同维护、促进文化的多样性。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也是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因此,建设和谐文化,必须尊重文化差异,包容多样。
(2)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弘扬主旋律,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不动摇,才能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健康发展;不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文化建设就会混乱、失误、受挫,就会失去正确的方向和生命力,社会就会失去共同的思想准则。因此,建设和谐文化,既要弘扬主旋律,又要提倡多样化。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建设和谐文化必须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
以上说法是片面的。
3、想一想:
1.强调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与坚持“两为”方向和“双百”方针是统一的,与社会主义文化的多样化也是统一的;
2.没有多样化,社会主义文化就会单调、枯竭,失去吸引力和感召力;
3.不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文化建设就会混乱,失去正确的方向和生命力;
4.结论:思想文化越是多样化,就越需要主心骨。
4、课堂探究:
我们看到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看到了中国在民族精神基础上不断超越自我的发展与创新,看到了中国的腾飞。我们取得的这些成果都离不开我国对文化建设的重视,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民族精神是一个国家的脊梁,中共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