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三节 直线的交点坐标与距离公式知识清单1.两条直线的交点(1)已知直线与直线,则方程组的解就是这两条直线的交点坐标.(2)若方程组有唯一解,则这两条直线相交,此解就是两直线交点的坐标;若方程组无解,则两条直线无公共点,此时两条直线平行;若方程组有无数组解,则这两直线重合.2.两点间的距离公式(1)平面上的两点间的距离公式.(2)距离公式的理解①可表示为点到原点的距离,注意对式子形式的理解;②可表示为点到点的距离的平方.3.点到直线的距离(1)点到直线的距离注意:求点到直线的距离时,直线方程要化为一般式.(2)点到轴的距离,点到轴的距离,点到的距离,点到的距离.(3)直线到两定点距离相等,有两种情况:①直线与两定点所在直线平行;②直线过两定点的中点(求解过某一定点的直线方程时,较为常见).4.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两条平行线与间的距离.注意:求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时,必须将两直线方程化为系数相同的一般式后,才能计算.题型训练题型一 两直线的交点问题1.直线与直线的交点是( )A. B. C. D.2.直线和直线的交点在轴上,则的值为( )A. B.24 C.6 D.3.若三条直线,和,则的值为( )A. B. C.2 D.4.若直线与的交点在第一象限,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或题型二 两点间距离公式及其应用5.光线从点射到轴上,经反射以后经过点,则光线从到的距离为( )A. B. C. D.6.已知点在轴上,点在轴上,线段的中点的坐标是,则的长为( )A.10 B.5 C.8 D.67.已知平面上两点,,则的最小值为( )A.3 B. C.2 D.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分别是轴、轴上两个动点,又有一定点,则的最小值是( )A.10 B.11 C.12 D.139.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说过:“数形结合百般好,隔裂分家万事休.”事实上,有很多代数问题可以转化为几何问题加以解决,如:可以转化为平面上点与点的距离.结合上述观点,可得的最小值为( )A.5 B. C. D.10.两直线和分别过定点,则 题型三 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及其应用11.点到直线的距离是( )A.1 B.2 C. D.612.当点到直线的距离最大值时,的值为( )A. B.0 C. D.113.已知点到直线的距离相等,则实数的值等于( )A. B. C.或 D.或14.过点且与原点的距离为1的直线方程共有 条.15.已知点在直线上,则的最小值为16.已知,,,则面积的最大值为 ,此时17.经过点的所有直线中距离原点最远的直线方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18.已知对于点,存在唯一一个正方形满足这四个点在的不同边所在直线上,设正方形面积为,则的值为 题型四 平行直线间的距离公式及其应用19.两条平行直线与间的距离为( )A. B. C. D.20.若分别为直线与上任意一点,则的最小值为( )A. B. C. D.21.两条平行的直线分别经过点它们之间的距离满足的条件是( )A. B. C. D.22.若两平行直线与之间的距离是,则( )A.0 B.1 C. D.23.两条平行直线与之间的距离为24.若动点分别在直线和上移动,则 的最小值为 ;中点到原点距离的最小值为 综合训练1.若直线平行于直线且原点到直线l的距离为,则直线的方程是( )A. B. C. D.2.若直线和直线间的距离为,则( )A.或3 B.或1 C.或1 D.或33.点在直线上,为坐标原点,则的最小值是( )A. B. C. D.44.若直线与平行,则间的距离是( )A. B. C. D.5.已知两点和到直线距离相等,则值为( )A.0或 B.或 C.或 D.0或6.已知点和直线,则点到直线距离的最大值为( )A. B. C. D.7.设,过定点的动直线和过定点的动直线交于点,则的取值范围是( )A. B. C. D.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记为点到直线的距离.当变化时,的最大值为( )A.1 B.2 C.3 D.49.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到点的距离之和最小的点的坐标是 10.已知为正方形的中心,且这个正方形的一条边所在的直线方程为,求这个正方形其它三条边所在的直线方程.第三节 直线的交点坐标与距离公式参考答案题型一 两直线的交点问题1-4 A,A,B,C题型二 两点间距离公式及其应用5-9 C,A,D,A,B 10.题型三 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及其应用11-13 B,C,C 14.2 15.3 16. 17. 18.1936题型四 平行直线间的距离公式及其应用19-22 C,C,B,C 23. 24.综合训练1-5 A,D,C,D,B 6-8 B,D,C9. 10.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