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2.2 直线的两点式方程【学习目标】课程标准 学科素养1.掌握直线方程的两点式的形式,了解其适用范围. 2.了解直线方程截距式的形式,特征及其适用范围(重点). 3.会用中点坐标公式求线段的中点坐标(重点). 1、直观想象 2、数学运算 3、数形结合【自主学习】一.直线的两点式方程名称 已知条件 示意图 方程 使用范围两点式 P1(x1,y1),P2(x2,y2),其中x1≠x2,y1≠y2 斜率存在且不为0二.直线的截距式方程名称 已知条件 示意图 方程 使用范围截距式 在x,y轴上的截距分别为a,b且a≠0,b≠0 斜率存在且不为0,不过原点三.线段的中点坐标公式若点P1,P2的坐标分别为(x1,y1),(x2,y2),设P(x,y)是线段P1P2的中点,则则x= ,y= .思考1: 过点(1,3)和(1,5)的直线能用两点式表示吗?为什么?过点(2,3),(5,3)的直线呢?思考2: 截距式方程能否表示过原点的直线?【小试牛刀】1.思考辨析(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不经过原点的直线都可以用方程+=1表示.( )(2)能用两点式方程表示的直线也可用点斜式方程表示.( )(3)能用截距式方程表示的直线都能用两点式表示.( )(4)直线y=x在x轴和y轴上的截距均为0.( )2.如图,直线l的截距式方程是,则( )A. B. C. D.【经典例题】题型一 直线的两点式方程点拨:当已知两点坐标,求过这两点的直线方程时,首先要判断是否满足两点式方程的适用条件:两点的连线不平行于坐标轴.若满足,则考虑用两点式求方程.例1 如图,已知A(1,2),B(-1,4),C(5,2).①求线段AB中点D的坐标;②求△ABC的边AB上的中线所在的直线方程.【跟踪训练】1 (1)过(1,1),(2,-1)两点的直线方程为( )A.2x-y-1=0 B.x-2y+3=0C.2x+y-3=0 D.x+2y-3=0经过M(3,2)与N(6,2)两点的直线方程为( )A.x=2 B.y=2 C.x=3 D.x=6题型二 直线的截距式方程点拨: (1)如果问题中涉及直线与两坐标轴相交,则可考虑选用直线截距式的方程,用待定系数法确定其系数即可.(2)选用直线截距式的方程时,必须首先考虑直线能否过原点以及能否与两坐标轴垂直.零截距:如果题目中出现直线在两坐标轴上的“截距相等”、“截距互为相反数”、“在一坐标轴上的截距是另一坐标轴上截距的m倍(m>0)”等条件时,采用截距式求直线方程,一定要注意考虑“零截距”的情况.例2 求过点A(3,4),且在两坐标轴上的截距相等的直线l的方程。【跟踪训练】2 (1)求过点A(4,2),且在两坐标轴上的截距的绝对值相等的直线l的方程.(2)已知直线l过点A(1,2),且与两坐标轴的正半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是4,求直线l的方程.题型三 直线方程的简单应用例3 两条直线l1:-=1和l2:-=1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的图象可以是( )【跟踪训练】3 已知直线l过点P(-2,1).(1)当直线l与点B(-5,4),C(3,2)的距离相等时,求直线l的方程;(2)当直线l与x轴、y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为时,求直线l的方程.【当堂达标】1.(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不经过原点的直线都可以表示为+=1B.若直线与两轴交点分别为A、B且AB的中点为(4,1)则直线l的方程为+=1C.过点(1,1)且在两轴上截距相等的直线方程为y=x或x+y=2D.直线3x-2y=4的截距式方程为+=12.过两点(-2,1)和(1,4)的直线方程为( )A.y=x+3 B.y=-x+1 C.y=x+2 D.y=-x-23.若直线过点且与两坐标轴所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为,则这样的直线有______条.4.已知点A(3,2),B(-1,4),则经过点C(2,5)且经过线段AB的中点的直线方程为________.5.过点P(1,2)且在两坐标轴上截距的和为0的直线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____.6.直线l经过点A(-3,4),且在x轴上的截距是在y轴上的截距的2倍,求该直线的方程.【参考答案】【自主学习】= +=1思考1:不能,因为1-1=0,而0不能做分母.过点(2,3),(5,3)的直线也不能用两点式表示.思考2:不能,因为ab≠0,即有两个非零截距.【小试牛刀】1.× √ √ √2. D 解析:根据直线的截距式以及图象可知:a>0,b<0,故选:D.【经典例题】例1 解:①因为A(1,2),B(-1,4),所以线段AB中点D的坐标为,即D(0,3).②△ABC的边AB上的中线即线段CD,因为C(5,2),D(0,3).所以线段CD所在的直线方程为=,化简可得x+5y-15=0.【跟踪训练】1 (1) C 解析:∵直线过两点(1,1)和(2,-1),∴直线的两点式方程为=,整理得2x+y-3=0,故选C.(2)B 解析:由M,N两点的坐标可知,直线MN与x轴平行,所以直线方程为y=2,故选B.例2 解:(1)当截距不为0时,设直线l的方程为+=1,又知l过(3,4),∴+=1,解得a=7,∴直线l的方程为x+y-7=0.(2)当截距为0时,直线方程为y=x,即4x-3y=0.综上,直线l的方程为x+y-7=0或4x-3y=0.【跟踪训练】2(1)解:当直线过原点时,它在x轴、y轴上的截距都是0,满足题意.此时,直线的斜率为,所以直线l的方程为y=x,即x-2y=0.当直线不过原点时,由题意可设直线方程为+=1.又因为过点A,所以+=1. ①因为直线在两坐标轴上的截距的绝对值相等,所以|a|=|b|. ②由①②联立方程组,解得或所以所求直线的方程为+=1或+=1,化简得直线l的方程为x+y=6或x-y=2,即直线l的方程为x+y-6=0或x-y-2=0,综上,直线l的方程为x-2y=0或x+y-6=0或x-y-2=0.(2)解:设l:+=1(a>0,b>0),则a2-4a+4=0,解得a=2,所以b=4.直线l:+=1,所以l:2x+y-4=0.例3 A 解析:可以通过选项的图象判断a,b的符号,选出符合条件的选项,由A项可知,a<0,b>0得l2的b>0,A符合,其他选项不符合.【跟踪训练】3 (1)①当直线l∥BC时,kl=kBC==-.所以直线l的方程为y-1=-(x+2)化为x+4y-2=0.②当直线l过线段BC的中点时,由线段BC的中点为M(-1,3),所以直线l的方程为y-1=(x+2),化为2x-y+5=0.综上可知:直线l的方程为x+4y-2=0或2x-y+5=0.(2)设直线l的方程为+=1.则解得或所以直线l的方程为x+y+1=0或x+4y-2=0.【当堂达标】1.BCD解析:A中,与坐标轴垂直的直线也不能用截距式表示,故A错;B中,AB的中点为(4,1),那么A(8,0),B(0,2)的直线方程为+=1,故B对;C中过原点时,直线为y=x,不过原点时直线为x+y=2,故C对;D中,方程3x-2y=4可化为+=1,故D对.2. A 解析:代入两点式得直线方程=,整理得y=x+3.3. 解析:依题意直线在坐标轴上的截距均不为,设直线的截距式为,∵直线经过点,且与两坐标轴所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为,∴,解得,或,或,所以直线的条数为条.4.2x-y+1=0 解析:AB的中点坐标为(1,3),由直线的两点式方程可得=,即2x-y+1=0.5.2x-y=0或x-y+1=0 解析:当直线过原点时,得直线方程为2x-y=0;当在坐标轴上的截距不为零时,可设直线方程为-=1,将x=1,y=2代入方程可得a=-1,得直线方程为x-y+1=0.∴直线方程为2x-y=0或x-y+1=0.6.解:当直线经过原点时,直线方程为:y=-x.当直线不经过原点时,设直线方程为:+=1,把点A(-3,4)代入,得+=1,解得a=.∴直线方程为x+2y=5.综上可得直线方程为:4x+3y=0或x+2y-5=0.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