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7张PPT)21世纪教育网精品教学课件南京大屠杀洛阳孟津城关一中 吉瑞先洛阳孟津城关一中 吉瑞先吉瑞先孟津城关一中 吉瑞先这是日本军国主义在中华大地上犯下的滔天罪行!! 1937年,30多万南京人民被侵华日军集体大屠杀!!!不要忘了1937年12月13日,不要忘了惨死在日军手下的30多万中国同胞,不要忘了那一幕幕,惨绝人寰的杀戮……历史,是永远无法改变的!村濑守保拍摄的下关江边尸体堆积如山的情景万人坑内死人尸骸头颅被日军砍下的一排人头1937年12月,日军占领南京,在华中派遣军司令松井石根和第6师团长谷寿夫的指挥下,日军在占领南京的最初6周内制造了震惊世界的大屠杀。1937年12月13日,南京遭屠城后的南门前尸横遍野,血迹斑斑下关长江边尸体堆积南京大屠杀期间,日军目黑辎重兵联队兵站汽车第十七中队村濑守保拍摄的南京下关长江边尸体堆积的场面。日军将失去战斗力之中国军人反绑双臂、集体杀戮后掷入池中。这是被杀后的血池日军浇上汽油焚烧尸体南京大屠杀期间,日军目黑辎重兵联队兵站汽车第十七中队村濑守保拍摄的南京下关长江边将屠杀后的尸体浇上汽油焚烧的情景。日军对俘虏和平民进行刺杀 南京大屠杀后,日军经常用中国军俘虏和平民进行刺杀训练。图为南京兵站医院伍长板本多喜二拍摄的照片。刀锋已过,头已被砍断头已被砍断后的尸体倒地 1937年,南京大屠杀中,日军在活埋中国军民被奸杀的妇女连幼小的孩子也不放过掏出被杀中国人的心脏下酒日军将砍下的中国人的头颅拿在手里日军经常将中国人砍头称为“试斩”。图为日军将砍下的中国人的头颅拿在手里留影。照片系从被俘的日军身上缴获的。《东京日日新闻》报道的向井敏明少尉与野田岩少尉在南京举行的杀人竞赛1937年12月,日本东京《日日新闻》报道了日军“片桐部队”的向井敏明、野田岩两名军官在南京紫金山一带进行杀人比赛的消息。血的历史1、阅读课文,想想文中写了哪几起大屠杀?12月13日:燕子矶大屠杀五万多人12月15日:下关大屠杀数千人12月18日:草鞋峡大屠杀五万多人禽兽集体屠杀零散屠杀向井敏明和野田野的杀人比赛田中军吉用助光宝剑杀人300多证 据日本《朝日新闻》随军记者的报道和战犯栗原军蓸的叙述《东京日日新闻》、《日本公告》和《大美晚报》的报道日本军官中峰太郎《皇兵》一书的记载其他证据1.静缘老太太的遭遇及外国护士的日记2.南京军事法庭的查证3.外国观察家的观点和估计数字引用资料的作用增强真实性,有力的批驳了日本右翼势力妄图否认南京大屠杀的弥天大谎。尤其是引用日本媒体的报道和日本战犯本人的交待,“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更有说服力。无耻的谎言1、篡改歪曲历史 新华网东京4月6日电(记者乐绍延)日本部分媒体和专家学者6日发表文章认为,日本文部科学省审定合格的新历史教科书美化侵略战争,掩盖日本侵略他国的历史。《朝日新闻》认为,在历史教科书中,日本的侵略史正在消失。日本各教科书出版商在1995年的送审版本中均有慰安妇的记载,但这次没有一家直接提及慰安妇问题,只有帝国书院版本间接谈到慰安设施。强行绑架外国劳工问题也被淡化成“外国劳工被带到日本”。 日本早稻田大学研究亚洲政治史的著名教授天儿慧发表文章认为,既然是历史教科书就应该忠于历史事实。例如:关于太平洋战争的目的,新教科书将其写成“为了亚洲的解放”,而极力淡化日本谋求在亚洲的霸权地位的真实目的。参拜靖国神社——野心不死小泉纯一郎登上日本首相的宝座以后,日本政坛加快了向右转的速度,2001年8月13日,小泉作为首相第一次参拜靖国神社,由于日本政坛总体右倾化,在党内外不乏支持者,此后小泉又接连三次参拜了靖国神社,人们对日本政坛人物大放厥词也习以为常,自民党重量级人物安倍晋三不久前干涉电视台制作反省日本侵略战争罪行的节目,但他照样很有人气,不少人认为安倍晋三可能是小泉之后的首相人选。讨论:“勿忘国耻,振兴中华”——我们该怎么做?富国强兵,振兴中华!保我家园,卫我山河!请从下面的词语中,任选五个或五个以上,写一段文字,来再现南京大屠杀的场面。蹂躏 褴褛 虐待 尸骸 举世闻名 步履蹒跚毛骨悚然 令人发指 凶神恶煞 惨绝人寰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16、《南京大屠杀》教学设计洛阳孟津城关一中: 吉瑞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日军侵华历史,了解南京大屠杀详情。2、理解课文,了解报告文学的总体特征与本课的独特风格。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阅读速度和质量。2、理解倒叙写法及其作用,理解纪实文学多方面引用资料的作用。情感目标铭记历史,不忘国耻,理解"落后就要挨打"的历史教训,明确人生方向,发奋图强。教学重点1、把握文章内容和作者的情感态度。2、把握报告文学的特点和整体风格。教学难点1、把握报告文学整体风格。2、了解夹叙夹议的写法和集中议论对表现中心的作用。教学方法讨论法、探究法 读-写-想-说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从1939年到1945年,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发动了人类历史上空前规模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卷入站战争,二战对人类文明是一场巨大的摧残,在二战的重大历史残局中,日本侵略军在中国南京进行的六个星期的屠杀三十多万中国人的黑暗一幕,无疑是人类战争史上罕见的恐怖暴行,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任何一个中国人都不应该忘记这段历史,正如一位幸存者所说的遗忘屠杀,就是等于第二次被屠杀。”二、整体感知1、生字词熙熙攘攘(xī)(rǎng) 挎(kuà) 蹂躏(róu)(lìn) 步履蹒跚(pán)(shān)庵(ān) 徘徊(pán)(huái) 毛骨悚然(sǒng) 侥(jiǎo) 褴褛(lán)(lǚ) 惨绝人寰(huán) 矶(jī) 蛊惑(gǔ)(huò)2、报告文学的特点 新闻性:真实,准确,时效 文学性:性格刻划、心理描写、环境渲染、细节铺陈 政论性:水平和价值的决定性因素3、题解:学生读课文(播放多媒体)(让生从视觉和文字资料中感受南京大屠杀的惨无人道)完成以下几个问题:问题一:自读课文完成后从课本中找南京大屠杀各个事件的时间、位置、相关数据,并让生板书到黑板上。师明确:报告文字、讲究新闻的真实性,请同学们在文中找出这些数据是真实的凭证。生举证:日本攻陷南京后,曾进行了多次集体大屠杀。文中列举三次:1、12月13日的燕子矶大屠杀;2、12月15日的下关大屠杀;3、12月18日的草鞋峡大屠杀。还有两个零散屠杀惨案:两个杀人恶魔向井敏明和野田岩的杀人比赛;田中军吉以“助广”宝剑连杀中国人三百多人的血腥事件。师总结:文中所列举的种种罪状都是言之有据的,静缘老太太的不幸有外国护士的日记为证;日寇大屠杀有日本《朝日新闻》随军记者兮井正刚的叙述,有原日军栗原军曹在沉默了40多年后透漏的真相,也有原国民党军人的沉痛回忆,另外,法庭查证材料也是铁证如山,不容置疑的。师明确:史实性报告文学的特点之一就是“引用资料”,在反驳日本右翼势力无稽之谈时,又文章引用了大量的资料,引用资料的作用是什么?师生讨论交流:回答师总结:引用资料可以增强文章的真实性,本文既有幸存者亲生经历的大屠杀,又反映了外国人目睹的日军暴行,还以法庭查证证实日方不容抵赖,还有通过战犯本人的交代,道出大屠杀的真相。这样多角度,多侧面叙述南京大屠杀的惨状,更具现场感真实性,更具冲击力,震撼力,也起到了“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作用,有力地批驳了妄图否认南京大屠杀者的弥天大荒。问题二:要求学生找出与题目“大屠杀”有相关联系的词语并写在黑板上。齐读这些词语,再次感受文中这些悲惨的场面,激发学生对日本的仇恨情感。问题三:再读课文,找出表现作者心情感情的词句;从这些词句中可看出作者内心怎样的情感。生交流,回答。问题四:要求学生找出记叙部分的细节描写,讨论领会这些细节描写的作用。生找出后举例:1 文章开头写出这样一个细节:在一派生机勃勃和平繁荣的景象中,一位老太太的怪异发疯的情态,景与人形成巨大反差,从而给人一种强烈的冲击力和震撼力,让人们再次警醒,半个世纪的漫漫岁月,竟无法抹去老太太心中的裂痕,可见日本的暴行之甚。2 燕子矶大屠杀中,重点描写了一个衣着华丽的少妇和孩子的惨痛经历,......文章运用了语言,动作,等细节描写,写出了老百姓遭受的巨大不幸,控诉的日寇的惨无人道。问题五:生齐读文章第三部分。思考:日本右翼势力受狭隘的名族主义和军国主义的影响,企图抹杀这段不光彩的历史〔生看文字资料〕,我们应该怎样去做?生讨论交流师:以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的一段话让学生谈感想、体会、增强学生对名族、国家、人类的责任感。四、课外拓展①给日本学生写封信,告诉他们历史的真相。②看电影《金陵十三钗》,再次感受大屠杀时的惨烈和国人的悲壮。五、布置作业完成课后习题二。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资料·第 3 页 (共 3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八年级语文下册观摩课例展示《南京大屠杀》实录+说课_语文版_吉老师.flv 南京大屠杀教学设计.doc 南京大屠杀课件.ppt